一、德育要应时而变——谈素质教育中的德育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江婷[1](2021)在《吴汝纶德育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指出:“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习近平强调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学校办学要始终牢记为党育人的初心,坚定为国育才的立场,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德育是教育的灵魂,吴汝纶德育思想在其教育思想中始终占有核心地位,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帝国主义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从此中国进入了备受欺凌、任人宰割的时期。近代中国,无数有识之士走上救亡与启蒙、变革与革命的道路。处于清末时期的吴汝纶,让教育成为武器,通过学术的力量实现改变国家命运的目的,这一迫切心情,凸显出一代知识分子的使命与担当。通过教育改革来改变国家的现状,改变国民素质,以求达到兴国强国的目的。吴汝纶的一生都与教育息息相关,是晚清教育界举足轻重的人物,被誉为“中国近代教育探路者”、“晚清现代教育的拓荒者”、“制度化教育的开拓者”,是“兼通新旧,融合中西的人物”。吴汝纶的德育思想在不断的教育实践和持续的学习中逐渐丰富和成熟,是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吴汝纶希望通过改造国民性,达到“普国人而尽教之”“智开然后知德教”的目的以及培养出以“爱国心为主者”的现代人才,这是他投身教育事业的基本出发点和终极目标。他所提出的“合东西学问精粹陶冶而成”、“智开然后知德教”、“须以养成爱国心为主者”、“无体育则弱”等思想主张,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指导性。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内学界开始重视研究吴汝纶的教育思想,也产出了一些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但是系统梳理、专题研究其德育思想的着作、论文较为欠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亟待加强。鉴于以上情况,尝试选取吴汝纶德育思想这一视角,系统梳理、深入研究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形成渊源、实践养成、主要内容和当代价值等,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对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内涵和价值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首先,详细介绍了吴汝纶先生的生平及其德育思想的形成,深入分析了吴汝纶德育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个人背景、理论渊源以及发展历程,认为其德育思想的形成既受救亡图存的社会大背景影响,也是吴汝纶主动继承和发展传统德育思想、主动学习和借鉴西方德育现代理论的产物,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形成过程主要分为萌发、形成、发展和成熟四阶段。其次,阐述了吴汝纶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其主要内容包括其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原则及德育方法。归纳来看,吴汝纶的德育思想主要有“男儿当志在四方”、“德行第一”与“学为立身”相结合的德育目的,以“开民之愚而使之智”、“智开然后知德教”的大德育观,“普国人而尽教之”、“勉成国器”的人才培养目标,包括修身、齐家、治学、为官和社会等方面的德育内容。在此基础上,分别从传统德育向现代德育过渡的开创性探索、培养现代人才的有益尝试等视角高度评价吴汝纶德育思想的重要历史贡献,完整呈现吴汝纶德育思想的理论体系,充分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统一、成才与成人的兼顾以及认识与实践的结合。最后,在全面论述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历史定位和局限性的基础上,阐述了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分析了吴汝纶德育思想在目标上、内容上、实践途径上的借鉴价值,并分析吴汝纶德育思想的现代转化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对其转化路径进行探索。
马雅静[2](2020)在《《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研究》文中认为针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存在“孤岛化”、“两张皮”的现象。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到,让“课程思政”建设与思政课改革同向同行,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表明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着力培养担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上对高校增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新定位、新要求、新任务。从单一化的“思政课程”转向多层面的“课程思政”,构建全员、全课程的“大思政”教学体系,强调“立德树人”理念,推进“课程思政”实践,恰是为实现这一目标所展开的教育教学改革。正是基于此,本文主要通过三个部分对地球科学专业《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进行研究。首先就思政、课程思政、思政课程等概念性问题进行阐述并说明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发展的必要性;其次,就目前地球科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状况与可行性进行归纳和分析;最后,阐述、论证推进地球科学专业“课程思政”工作的着力点。
李笑笑[3](2020)在《荀子德育思想融入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路径研究》文中指出荀子是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亦是先秦最后一位大儒,被称为“东方的亚里士多德”。荀子的德育思想是中国传统懦家德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研究过程中概述了荀子及其学说,全面介绍了荀子德育思想形成的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文化条件,并且从荀子德育思想的历史影响力指出研究荀子德育思想的价值性和必要性。同时将荀子德育思想的内容概括为“化性起伪”、“学思并行”,“礼乐辅法”,“尊师重傅”和“积善成德”,认为荀子德育思想具有实践性、主观能动性,创新性和持之以恒的特点。报据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现状调查发现,当前的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主要存在道德教育主课堂趣味性不足、思想道德意识方面存在滑坡,道德要求与道德行为易背离,道德行为易受他人言行干扰、家庭学校存在重智轻德现象这五个主要问题。文章借鉴当前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一般方法,以荀子德育思想为出发点提出解决性措施。首先,将“学思并行”思想融入自我教育,加强道德自律与道德内省。其次,赋“礼乐辅法”思想于环境育人,包括美化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再次,以“尊师重傅”思想规范师生,主张老师应该以身示范,学生应该亲师敬师。最后,用“积善成德”思想践行落实,做到持之以恒。
王睿[4](2019)在《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人而无德,行之不远”。道德对于国家生存与个人发展至关重要。道德的根基在于养成,而道德养成之难以至于中外先贤都在不断的思考与实践以试图破解这一难题,也由此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道德养成思想与实践智慧,它为我们今天的德育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历史经验。在中华民族漫长的教育发展进程中,宋代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历史时期:它是继春秋战国以后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发展的又一高峰,是中国教育思想与文化奔流涌动的黄金时代。其中,宋代理学家“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的道德养成思想是这一时代教育思想丰赡发展的成果和重要标识。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为宋代乃至之后的中国社会提供了主体思想与道德言说,也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修身立德的文化信仰,是中国教育“立德树人”的历史样态。对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历史回顾、意义澄清和现代价值转化,为有中国特色的德育理论的本土创生、德育实践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历史依据,是对新时代德育工作新要求的时代回应,是全球化、多元化背景下提升教育理论话语权、坚定教育自信的必然选择,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研究现状仍然差强人意:在价值定位方面,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常被冠以“以理杀人”的帽子,被当做中国文化难以现代转化的原罪;在研究视角方面,鲜见有将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当做一个完整的学术思想体系进行的研究;在研究内容方面,“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作为学界广泛使用的术语,没有获得准确定义,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体系的完整性、独特性、时代性有待进一步挖掘;在研究结论方面,对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如何从儒家学者对理想人格的设计转化成普罗大众普遍认同、易知易行的教育实践的这一中间环节阐述语焉不详,这些不足为本研究的展开提供了创新的空间,这也是本研究的学术价值所在。本研究的创新在于:一是在研究视角方面,将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作为一个完整的学术思想体系展开研究,注重其整体性、独特性的同时聚焦其历史意蕴和现实价值的挖掘;二是提出一种观点,即认为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实施与传播是儒家思想从书斋到民间,从思想到实践的过程,它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与民族特性;三是以古鉴今,对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生命价值进行重新评估和合理转化,为当下德育理论的完善与创新提供重要的历史参照与理论支撑,挖掘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的“立德树人”智慧,以回应新时代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本论文通过文献研究、历史研究、比较研究、个案研究的方法,主要围绕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何以一反道德滑坡、势力浇漓之乱象,成功实现“尽人情之美”、风敦俗睦的同时汇聚发展成为中国古代修身立德的文化信仰这一核心问题的解决而展开。本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回答“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是什么”的问题。通过对“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这些被广泛使用却含义不清的概念进行学理分析,确定道德养成的特征与内涵。采用思想史、专题史的研究框架,通过对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王安石、朱熹、陆九渊、张栻、陈亮、叶适等宋代理学家的道德养成思想的分析、归纳和总结,回答了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究竟是什么的问题,从中发现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总体趋势。第二部分回答“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何以必要与可能”的问题。首先,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对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创生环境进行分析,以期描绘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创生环境的宏大画卷,进而揭示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产生的历史合理性。其次,分析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对宋代社会的深刻影响,阐述其时代影响和历史意蕴。最后回答“新时期的道德养成何以可能”问题。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虽存在历史局限性,但仍然饱含立德树人智慧,为当今教育提供了重要启示:关注人生根本问题的道德养成可以很好的解决和回答现今德育针对性不强、方法陈旧刻板等问题;德育应该兼顾道德主体的内在自觉性与道德规范的外在约束性的双重功效;道德养成在倡导内省修身、道德践履的同时不应排斥以道德理想为价值导向的功利追求,而应该将二者整合为一;道德养成过程中榜样的力量不容忽视;道德养成应该是“道德的实践”与“实践的道德”之统一;道德养成必须坚持民族特色与文化立场。
涂畅[5](2019)在《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校德育是高校立德树人的主要方式,用对话式话语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使命,也是当前高校德育的中心任务。本文以对话为中心,紧紧围绕着对话来对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展开研究,从对话的本质、形式、价值、要素、实施路径等方面搭建一个关于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认知架构和实践路径,试图建立和完善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理论和实践体系。1.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理论生成。首先,通过对追求“同一性”思想道德真理的反思和对思想道德对话可能性和必要性的证明,揭示了对话德育生成的可能和必要性;其次,基于对对话与德育本源性重合和德育对对话的本真诉求两方面的探求和论证,揭示了对话德育生成的迫切性和现实性;最后,从交互主客体关系和交往实践两个层面来分析对话德育生成的有效条件。2.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理论考察。首先,基于对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内涵的界定和理解,阐述了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基本内涵。其次,从主体平等基础上的思想互动、双向理解生成上的意义共享和自我价值呈现上的深度构建等三个层面揭示了高校对话德育的内在本质;再次,从人与文本对话、人与他人对话、人与自我对话等三个层面揭示了高校对话德育的主要形式;最后,从平等性与民主性、开放性与互动性、沟通性和理解性、生成性和创造性、互惠性和共享性等五个方面阐述了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基本特征。3.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理论资源。首先,根据马克思主义的交往实践观及人学理论来揭示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立论基础;同时,根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思想及关于对话的论述来为高校对话德育提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支撑。其次,运用主体间性理论和西方对话哲学思想来为高校对话德育提供知识理论借鉴;最后,用中国传统对话思想来厚实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历史渊源。4.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现状审视。通过问卷和访谈的调查,发现当前高校对话德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存在的问题更突出,如对话积极性不高、对话流于形式、对话深度不够、对话方法单一、对话场域狭隘以及对话效果不理想等等,并从传统德育模式影响、平等对话关系缺失、师生对话素质欠缺、对话内容脱离生活、对话教学环境不理想等方面揭示了当前高校对话德育存在问题的成因。5.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现实需要与重要价值。一方面,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是为了应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对当前高校德育产生的不利影响,满足“对话时代”对传统灌输德育模式变革的要求以及提升新时代高校德育亲和力和针对性的需要而被提出和建构的。另一方面,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具有能使高校德育重获力量、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教育价值,提升学生主体性、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人本价值,提升社会民主程度、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价值。6.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基本要素的优化。首先,从以人为本原则、生活世界原则、合作共享原则等三个方面来论述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基本原则;其次,从社会和个人两个方面来揭示高校对话德育目标的两个维度,并从四个方面确定了高校对话德育的基本目标;再次,通过坚持对话德育内容设计的两个基本原则和构建面向生活世界的内容来设计高校对话德育的内容;最后,通过立足于遵循针对性、以人为本原则等原则以及采取启发引导法、协商法、讨论法、论辩法、谈心谈话法、网络对话法等方法来优化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方法。7.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实施路径。第一,从树立以人为本和以生为本、开放和民主、生成和建构等理念来更新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指导理念;第二,从建构依据、建构方向和建构路径等方面来建构对话型师生关系;第三,从培养对话意识和对话能力等维度来提升师生的对话素养;第四,从空间环境、话语环境和心理环境等方面来创设优质的对话环境;第五,从课堂、生活、网络等场域来拓宽对话德育的微观场域;第六,从对话的准备、进行、总结反思等阶段来优化对话德育的过程;最后,从评价指标设计、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强化过程评价、综合运用评价方法等方式来加强高校对话德育的评价工作。总之,立足于新时代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和现实力量,着眼于新时代高校德育优势的发挥,以对话的视角来审视新时代高校德育,突破了传统囿于方法论或认识论层面对对话德育的研究,从本体论角度将对话看作是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运用对话思维提出了“在育人中对话,在对话中育人”的学术观点。一方面揭示了对话德育对于人的存在与发展的本体性意义,另一方面凸现了对话德育对于人的精神建构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揭示对话德育的真实内涵和价值,为探寻对话德育的根基提供学理依据,为变革新时代高校德育的思维方式开拓了崭新思路。
王文帅[6](2019)在《大理白族照壁题字的德育价值研究》文中提出白族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同时大理作为旅游圣地,其民族特征与民族精神推动着大理地区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这种民族特征是值得肯定的,其民族精神也是值得学习、借鉴的。这些民族特征与民族精神的背后,以白族文化为基础,以民族风土人情为保障。大理白族照壁题字对于白族民族精神的传承以及民族道德渗透起着重要作用,是对白族人民以道德引导教化子女或家族成员的肯定,也是白族民居中家风的集中表现形式,具有极高的德育价值。对于白族照壁题字中所蕴含的德育价值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并且对于白族照壁题字的资料缺乏系统整理,对其研究不够。因此本研究以大理白族照壁题字中所蕴含的德育价值为研究对象,一个目的是对于挖掘大理白族照壁题字中德育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另一个是通过对大理白族照壁题字的研究,挖掘白族人民在德育引导方面值得借鉴的经验,以补充完善德育理论,为德育工作提供经验积累,为德育工作者提供相关经验参考。本研究通过对大理白族照壁题字中蕴含的德育价值的研究,一是探究白族民族特征的保持以及民族精神的传承,分析其在对人的德育教化中有效的引导价值;二是系统整理并保存白族民族文化,为德育实践提供重要参考,拓宽德育的研究视角。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是叙述研究的起源、目的及意义。第二部分是白族建筑文化、照壁的界定、大理白族照壁的简介以及德育价值等概念的界定。具体论述白族建筑的特点,照壁在白族建筑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是白族建筑中的核心部分,也是白族民居中家风的集中表现形式,通过照壁内容反映白族家族的德育核心内容。第三部分以具体的白族照壁题字为例,分析论证白族照壁题字的特点以及德育表达方式。白族照壁的德育特点有四点:示范性、直观性、地域性、生活性;其德育表达方式同样有四点:言传身教式、故事叙述式、题字引导式、道理说教式;第四部分是大理白族照壁题字的德育价值的内容,针对大理白族照壁题字中蕴含的德育价值进行剖析,对其价值进行解读,其中包含了社会和个人以及人生的价值解读,蕴含了协调价值、导向价值、理想价值及发展价值。第五章是大理白族照壁题字的德育价值对现代的思考与启示,如何将大理白族照壁题字的德育价值进行传播,以及对当代德育观念的启示和对于德育以人为本,立足于人等方面的思考,使其德育价值与当今主流社会思潮产生高度契合点是重要的一部分。
李婕[7](2019)在《新时代高校和谐德育的构建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和谐社会的提出,“和谐”理念深入人心,和谐德育作为新的德育模式被提出。近年来,人们对和谐德育的研究在不断深入。然而,当前高校德育工作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严重影响高校和谐德育的顺利展开,对高校和谐德育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得出应对路径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在新时代背景下,以高校大学生和谐德育为研究对象,从什么是和谐德育、当代高校和谐德育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对策等方面展开论述。首先,在本文的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与本论题新意以及采用的研究方法;其次,界定了高校和谐德育的内涵与特点、理论基础和价值定位,理论基础包括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以人为本、立德树人思想三个方面,论述了新时代高校和谐德育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高校德育发展以及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再次,从学生、教师、德育过程、德育内外环境的角度分析了新时代高校德育中存在的不和谐现象以及产生不和谐现象的原因;最后,对高校和谐德育的构建路径给出建议和对策,新时代高校和谐德育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整体和谐原则、继承创新原则以及服务实践原则,不断培育学生道德认知、转变教师德育角色、完善和谐德育过程以及营造和谐德育环境,力求促进高校德育顺利展开。
杨林艳[8](2019)在《刘古愚德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刘古愚(1843-1903)不仅是我国西北地区着名的维新改革思想家、经学、理学大家,更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家。他提出了一系列内涵丰富的教育思想,德育思想就是其中之一。他以哲学为基础,一方面受宋明儒学的熏陶,一方面继承关中理学文化,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德育思想。而他自身高洁坚毅的德性、为国求富强的经世济民精神以及严谨勤奋的治学态度,对其门人弟子乃至私淑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其三十余年的教育生涯中,培育了一大批能人志士,有的人为维新革命、民族事业奔走呼号,有的人投身学术教育、经世致用之事,以达教育救国。总之,在刘古愚高洁品德的感召下,弟子们励志激耻、奋发有为,积极投入到社会革命和教育事业中,不仅改变了当时关中虚浮怠惰的社会风气,还推动了西北地区社会近代化的过程,甚至对当今西北地区的教育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利用文献法、调查法。通过深入阅读、分析《刘光蕡集》以及其他相关文史资料,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索出了较为完整的刘古愚德育思想体系概貌。另外,通过实地访问了陕西地区从事刘古愚思想研究的前辈们,面对面地交流和讨论,丰富了对刘古愚德育思想的理解和认识。全文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主要从晚清社会黑暗现实、儒家传统文化教育、个人独特人生经历三方面阐述了刘古愚德育思想形成的背景。第三部分论述了刘古愚的德育思想。包括人性论和“义利、理欲观”的理论基础、德育目的、德育目标、德育内容以及德育的原则和具体的德育方法。第四部分从刘古愚德育思想特征、历史贡献、局限性三方面对刘古愚德育思想进行了评价。综观刘古愚的德育思想,发现刘古愚德育思想对关中地区影响至深,不仅起到了移风易俗、改良西北风气的作用,而且还为推进西北地区近代化做出了重大贡献。古为今用,这是我们人类取得历史进步的关键举措之一。刘古愚德育思想不仅对当时西北地区有重要的影响,而且还以其丰富的内涵,独特的时代性和创新性历久弥新,启发当世,深入挖掘和研究刘古愚德育思想对当代德育建设工作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韩萍[9](2018)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文中认为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教育中的难题,探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寻找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突破口,真正在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关乎整个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大课题。教育是一种对学生的影响,生活即教育。生活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才能克服空洞无效的灌输式说教,思想政治教育走向生活化是提升教育实效的基本路径。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就是指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与高职院校的教育特点及学生的特点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理念、要求充分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日常生活中,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以高职院校为切入点,着重研究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之维、现实诉求,并对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生活的疏离进行了深入反思,借鉴国外德育生活化的有益经验;在对前期研究进行了理论梳理和探讨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比较分析、实践经验总结等方法,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载体、方法、环境四大要素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进行了实践设计,使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创新性和可行性。本文的具体内容如下:导论主要是讨论问题提出的背景、研究的核心问题及其研究的重大意义,对国内外已有相关成果的梳理与评价,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的介绍说明。第一章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理论诠释。通过分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实践规定、目标规定和本质规定,厘清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内涵,并进一步指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主体性、潜隐性、辐射性和亲和性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探究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所包含的科学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社会性与人本性相结合、时代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现实性与超越性相结合的价值取向。第二章主要研究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主要依据。本章主要从理论依据、现实依据、政策依据、学科依据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其中,理论依据包含马克思主义“现实的人”理论,毛泽东以实践为内核的思想教育理论;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化思想;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理论,西方学者关于生活世界的思想及教育理论;现实依据包含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诉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目标的诉求、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诉求、提升高职院校学生思想素养的诉求;政策依据包含思想政治教育的系列政策、国家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学科依据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对此,本章从这一学科的历史进程、发展的基本经验和现实要求三个维度进行研究。第三章主要研究制约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主要问题及原因。通过调研、问卷等方式,揭示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方法上、载体上、环境上出现的生活化的转变趋势。在此基础上指明制约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存在的问题:即内容上理论化与生活的具体化相脱节,方法的固化与个体的差异性相背离,载体上的单一性与生活的多样性相错位,环境的封闭性与生活的开放性相矛盾。并指明其成因在于社会的消极价值观不断蔓延挤压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发展空间、传统教育模式的工具理性抑制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人本需求,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边缘化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进一步弱化。第四章主要研究国外高职院校德育生活化的现状及启示。本章介绍了国外高职院校德育的概况及其相关概念,并以德国高职院校“职业精神”的培养和新加坡理工学院生活实践以及日本匠人精神培育为例,介绍了国外高职院校德育生活化的经验。国外的先进经验对我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启示在于:应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着力培养工匠精神;注重社会实践养成作用,搭建立体教育网络、重视隐性教育方法,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第五章主要研究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本章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载体、方法和环境四个层面切入,构建了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构建多元融合模式,实现内容与生活化的契合,包括“寻根”、“固本”、“铸魂”在内的生活化实现设计;构建多向融汇模式,实现载体与生活化的契合,打造思想政治教育大平台进行生活化载体的实践设计;构建多措融通模式,实现方法与生活化的契合,进行“多措融通”的模式重组、生活化方法的实践设计;构建和合融生模式,实现环境与生活化的契合,打造职业化教育环境,进行生活化环境的实践设计。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提高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现实需要,是培养造就学生高尚职业道德的题中之义,是今后我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必将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成为成熟的理论体系和教育实践模式。
王琳[10](2018)在《人文素养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立德树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宗旨和最终归宿。那么如何最大程度发扬传统,彰显优势;如何卓有成效落实任务,通达归宿?马克思在《关于出版自由和公布等级会议记录的辩论》中说:人所奋斗的一切都同利益有关;在《神圣家族》中说: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让自己出丑;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说: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这充分说明利益的驱动、需要的产生是人之行为模式的主要动力源。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影响选择,选择决定事情的成败或走向。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不高,影响人行为选择的因素主要是物质需求方面,为生存而奋斗。经过近四十年的快速发展,十九大作出了对主要矛盾的新判断——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说明物质的羁绊已经基本解决,更高层次的需求正逐渐凸显,尤其是精神富足愿望日益强烈,为发展而求索。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要提升实效性,获得出勤率、抬头率、点头率,必须在马克思主义利益观指导下走创新发展之路,在不影响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情况下,从满足物质需求转向充盈精神渴求,注重其需求层次提升,实现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研究过程中,首先界定人文素养及其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与功能,然后分析此视域下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性与可能性。在此基础上,通过问卷调研的方式厘清人文素养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之处,进而探析其影响因素,找寻其思维转换新思路,进而探求新视角,触及新关注,增强问题意识,强化需求导向的施教侧重,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亲和力。最后提出保障人文素养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维转换落地生根的相关机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绪论部分首先论述本论文的写作缘由和研究意义,其次对国内外已有相关成果进行梳理与分析,接着阐明了该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创新点及重难点。第一章,解析与厘定人文素养培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问题。科学界定相关概念,明确述说主要功能是开展问题研究的基础和前提。为此,本章首先界定人文内涵、素养内涵、人文素养内涵、知识与素养关系、人文素养培育内涵及功能。在此基础上,对人文素养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涵义及功能进行厘定,明确其在施教过程中应该着力的关注点和着眼点,从而为论文后续研究的展开明确方向、规定范围、奠定基础。第二章,阐释人文素养视域下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论文认为任何一个单一理论命题的出现,都要弄清其研究的现实必然性;任何一种复合研究命题的开展既要考究其研究的必然性又要分析其研究的可能性(二者之间内在联系和相互价值)。本文认为当今时代变革的客观需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现实样态,大学生健康成长迫切需要与全面发展的需要和渴求等构成了本研究的必然性。与此同时,人文素养培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功能共性与价值互动、互补则架起了二者融合的桥梁。第三章,人文素养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考量。该章首先编制人文素养培育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问卷,从人与人(生命关爱、健全人格)、人与社会(公平正义、责任担当)、人与自然(审美素质、敬畏自然)等与人文素养本真内涵最为契合的三个方面(六个层面)入手,选取部分双一流(学科)高校、老牌本科院校、新升本科院校展开问卷调研,通过问卷作答与个别访谈的方式,结合相关案例分析,借鉴既有研究成果,厘清人文素养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之处,接着探析其影响因素。第四章,探寻人文素养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维转换之相关问题。提升亲和力、增强实效性,让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之树长青、活力永在、效果恒佳是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为此,根据第三章调查问卷情况,本章力图探讨现实思想政治教育运作过程中没有很好关注到,又是教育对象所想、所需、所惑的实际问题的弥补对策,以找准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与时俱进、纳新内容,满足新期望,全面实现思维转换、整体推进价值升华,从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矛盾转化中大有作为。具体而言,主要从注重生命关爱、倾心健全人格、凸显公平正义、着力责任担当、走心审美素质、重视敬畏自然等六个关系教育对象之软利益方面入手,定位转换目标、把握转换原则、创新方法选择。第五章,提出人文素养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维转换的机制保障。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实现离不开必要的政策机制作保障。再好的政策思路,如果没有强有力且可操作性的机制作保障,其理念注定是苍白无力的,运行效果也会黯然失色。人文素养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转换要切实有效,就不能仅停留在理念的思考上,而应该在实践中进一步落细、落小、落实以产生效力。为此,论文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高等学校全面推进、教育主体积极回应思想政治教育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力图在内、外因共同作用的基础上,使思想政治教育施教的理念思路得到实质性转变,从供给侧努力转向需求侧内需,从重视社会价值逐渐转向社会价值、个体价值共同关注,通过个体价值目标的实现走向社会价值目标愿望的满足,从而为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有力且可持续的精神支撑和人才支持。
二、德育要应时而变——谈素质教育中的德育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德育要应时而变——谈素质教育中的德育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吴汝纶德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依据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1.2.2 国内研究状况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2 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 |
2.1.2 德育思想与教育思想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德育理论 |
2.2.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德育理论 |
3 吴汝纶德育思想形成的背景 |
3.1 吴汝纶生平简介 |
3.1.1 年少好学 早着文名 |
3.1.2 登入仕途 学贯中西 |
3.1.3 致力教育着述办学 |
3.2 吴汝纶德育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3.2.1 晚清的历史环境 |
3.2.2 晚清的政治及教育环境 |
3.3 吴汝纶德育思想形成的个人背景 |
3.3.1 家庭条件—教育世家下的“古文大家” |
3.3.2 为官环境—幕府中的“关键人物” |
3.3.3 交友情况—与严复关系密切 |
3.4 桐城派与吴汝纶德育思想 |
3.4.1 桐城派概况 |
3.4.2 桐城派对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吴汝纶德育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和发展历程 |
4.1 理论渊源 |
4.1.1 传统道德思想的渐化 |
4.1.2 吴氏家族家风的滋养 |
4.1.3 独特桐城文化的濡染 |
4.1.4 西方近代思想的启迪 |
4.2 发展历程 |
4.2.1 客居幕府时期吴汝纶德育思想的萌发 |
4.2.2 改革书院时期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形成 |
4.2.3 考察日本时期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发展 |
4.2.4 创办学堂时期吴汝纶德育思想的成熟 |
4.3 吴汝纶对近代德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4.3.1 中国近代德育思想的演变历程 |
4.3.2 一个开明的旧人物:吴汝纶的双重身份 |
4.3.3 吴汝纶对近代德育思想理论的主要思考与实践 |
4.3.4 吴汝纶对传统德育向现代德育过渡的开创性探索 |
4.4 本章小结 |
5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实践养成 |
5.1 聘请名师,振兴地方教育 |
5.1.1 裁并义学整顿书院 |
5.1.2 振兴书院筹措经费 |
5.1.3 聘请名师开启风气 |
5.2 主讲莲池书院,创办东西文学堂 |
5.2.1 率先开办东、西文学堂 |
5.2.2 自筹经费购买新书 |
5.2.3 广交中西名士培养文化氛围 |
5.2.4 莲池俊秀影响后世 |
5.3 赴日考察学务,着《东游丛录》 |
5.3.1 实地观摩日本各级各类学校 |
5.3.2 赴日听教育专题讲座与介绍 |
5.3.3 接触日本政治界、教育界官员和学者 |
5.3.4 《东游丛录》中所涉及的教育问题 |
5.3.5 吴汝纶赴日考察的作用 |
5.4 心系桑梓教育,创办桐城学堂 |
5.4.1 创办动因及经过:“欲救此厄,必在培才” |
5.4.2 办学指导思想:“只今学术当全变,安得东西并一堂” |
5.4.3 课程设置方式:“合东西学问精粹陶冶而成” |
5.4.4 师资选聘原则:“西师难请,东师易聘” |
5.4.5 学堂管理体系:“各有职司,无相侵越” |
5.5 本章小结 |
6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
6.1 德育目标:勉成国器 |
6.2 德育内容 |
6.2.1 修身 |
6.2.2 齐家 |
6.2.3 治学 |
6.2.4 为官 |
6.2.5 社会 |
6.3 德育原则 |
6.3.1 循序渐进:“读书不必过急” |
6.3.2 因材施教:“学当择性之所近” |
6.3.3 言行一致:“自行其言” |
6.4 德育方法 |
6.4.1 传统与现代统一的方法:兼通新旧 融合中西 |
6.4.2 成人与成才兼顾的方法:德行为重 而艺次之 |
6.4.3 认识与实践结合的方法:躬亲实践 考察学制 |
6.5 本章小结 |
7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
7.1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历史定位和局限性 |
7.1.1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历史定位 |
7.1.2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局限性 |
7.2 吴汝纶德育思想目标上的借鉴价值 |
7.2.1 改造国民性,促进个人之全面发展 |
7.2.2 挣脱传统枷锁,实现个人之人生价值 |
7.2.3 改革教育,实现国家之兴盛富强 |
7.3 吴汝纶德育思想内容上的借鉴价值 |
7.3.1 强化文化认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
7.3.2 注重培养爱国心,树立爱国精神 |
7.3.3 引导生活态度,审视人生意义 |
7.4 吴汝纶德育思想实践途径上的借鉴价值 |
7.4.1 通过改革莲池书院,兼容中西文化 |
7.4.2 通过赴日考察学习,促进教育近代化 |
7.4.3 通过创办新式学堂,改革传统教育模式 |
7.5 吴汝纶德育思想的现代转化 |
7.5.1 吴汝纶德育思想现代转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7.5.2 吴汝纶德育思想现代转化的理论支撑 |
7.5.3 吴汝纶德育思想现代转化的路径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一、专着 |
二、期刊 |
三、学位论文 |
四、外文着作、译着、论文及期刊 |
附录一:吴汝纶年谱 |
附录二:吴氏家训(摘录) |
附录三:论及吴汝纶及其着述的着作 |
附录四:吴汝纶诠释、点勘、评注的经书、史书、诗集等 |
附录五:学堂章程 |
附录六: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参与项目及获奖情况 |
(2)《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课程思政”的内涵与建设必要性 |
1.1“课程思政”的相关概念 |
1.1.1“思想政治教育”和“课程思政”的内涵 |
1.1.2“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关系 |
1.2“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
1.2.1“三全育人”的必然要求 |
1.2.2“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 |
1.2.3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客观需要 |
第二章 《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状况与可行性分析 |
2.1《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状况分析 |
2.1.1“课程思政”理念还未直入人心,教学理念有待更新 |
2.1.2 专业课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度”难把握,教学方法有待创新 |
2.1.3 专业课内容中思政元素体现不足,课程内容有待丰富 |
2.1.4“全员育人”的教师队伍尚不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
2.2《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的可行性 |
2.2.1 课程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 |
2.2.2 课程性质与培养目标存在共性 |
2.2.3 课程特点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效应强 |
第三章 推进《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思政”工作的具体路径 |
3.1 强化二级学院对“课程思政”的落实 |
3.1.1 加强二级学院对“课程思政”的重视 |
3.1.2 人才培养方案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任务 |
3.1.3 加强地科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能力水平培训 |
3.1.4 组织学生参与实践 |
3.2 改进《地球科学概论》教学内容设计 |
3.2.1 在地球科学概念、理论的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
3.2.2 在各种动力如何驱使地球不断运动的教学中挖掘蕴含的哲学思想 |
3.2.3 在地球的环境与资源的教学中探索知识背后地学专家的奋斗历史 |
3.2.4 在河流海洋等各种资源的教学中结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
3.3 注重协同配合 |
3.3.1 地科专业课教师与教育行政部门形成互动 |
3.3.2 地科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之间配合 |
3.3.3 地科专业课教师与其学生之间配合 |
3.4 建立多元化动态评估体系 |
3.4.1 制定完整的考核环节 |
3.4.2“学生访谈”方式检验育人效果 |
3.4.3 听课的评价方式检验“课程思政”效果 |
3.4.4 提高年终考核思政育人内容评价的权重 |
3.5 提高地科专业课教师工作水平 |
3.5.1 提高地科专业教师育人素养 |
3.5.2 引导学生加强自我教育意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3)荀子德育思想融入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内研究进展 |
1.2.2 国外研究进展 |
1.3 主要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历史分析法 |
1.3.3 问卷调查法 |
1.3.4 访谈记录法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 |
1.5.1 研究的难点 |
1.5.2 研究的创新点 |
2 荀子及其学说概述 |
2.1 名词辨析 |
2.2 荀子生平 |
2.3 荀子德育思想的形成背景 |
2.3.1 经济条件 |
2.3.2 政治条件 |
2.3.3 文化条件 |
2.4 荀子德育思想的历史地位 |
3 荀子德育思想体系 |
3.1 荀子德育思想的内容 |
3.1.1 “性”——“化性起伪” |
3.1.2 “学”——“学思并行” |
3.1.3 “礼”——“礼乐辅法” |
3.1.4 “师”——“尊师重傅” |
3.1.5 “积”——“积善成德” |
3.2 荀子德育思想的特点 |
3.2.1 实践性——知行统一 |
3.2.2 主观能动性——人定胜天 |
3.2.3 创新性——儒法合流 |
3.2.4 持之以恒性——虚壹而静 |
4 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现状调查 |
4.1 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现状调查 |
4.1.1 道德教育主课堂趣味性不足 |
4.1.2 思想道德意识方面存在滑坡 |
4.1.3 道德要求与道德行为易背离 |
4.1.4 道德行为易受他人言行干扰 |
4.1.5 家庭学校存在重智轻德现象 |
4.2 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一般方法 |
4.2.1 自我教育法 |
4.2.2 榜样示范法 |
4.2.3 说理教育法 |
4.2.4 陶冶教育法 |
4.2.5 实践锻炼法 |
5 荀子德育思想融入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路径 |
5.1 将“学思并行”思想融入自我教育 |
5.1.1 道德自律 |
5.1.2 道德内省 |
5.2 赋“礼乐辅法”思想于环境育人 |
5.2.1 美化学校环境 |
5.2.2 美化家庭环境 |
5.2.3 美化社会环境 |
5.3 以“尊师重傅”思想规范师生 |
5.3.1 以身示范 |
5.3.2 亲师敬师 |
5.4 用“积善成德”思想践行落实 |
5.4.1 积善成德 |
5.4.2 持之以恒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4)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当代中国道德伦理重建之需要 |
(二)宋代理学家教育思想内在价值之体现 |
(三)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之诉求 |
(四)教育过程中“立德树人”之旨归 |
二、研究综述 |
(一)有关道德养成的相关研究 |
(二)有关宋代理学家教育思想的相关研究 |
(三)有关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相关研究 |
(四)相关研究呈现的趋势与存在的问题 |
三、研究问题 |
(一)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是什么 |
(二)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何以必要与可能 |
(三)新时代的道德养成何以可能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历史研究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四)个案研究法 |
五、研究价值 |
(一)理论价值 |
(二)现实价值 |
六、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本研究的创新 |
(二)本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道德养成的学理审视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理”与“理学” |
(二)宋代理学家 |
(三)道德养成 |
二、道德养成思想的基础与依据 |
(一)哲学基础:道德可教 |
(二)心理学基础:习惯可成 |
(三)历史依据:思想渊源 |
三、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划分依据 |
(一)以历史的发展进程为依据 |
(二)以学派主张或地域为依据 |
(三)以宋代理学思想发展阶段为依据 |
第二章 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之奠基塑型 |
一、一理二气,五行分合:周敦颐道德养成思想 |
(一)“自太极论始”的哲学基础 |
(二)“顺万物化万民”的教育目的 |
(三)以“诚”为主的教育内容 |
(四)“主静”“行之”的原则方法 |
(五)“穷禅客”真儒家:周敦颐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
二、以物观物,体四用三:邵雍道德养成思想 |
(一)以“即物穷理”为哲学基础 |
(二)“以道尽人”“正人”“效我”的教育目的与作用 |
(三)以儒家典籍为主要内容 |
(四)“循理”“润心”“慎独尚行”的原则方法 |
(五)“以物观物”的“异数”:邵雍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
三、民胞物与,礼以持性:张载道德养成思想 |
(一)以气本论与人性二元论为哲学基础 |
(二)“变化气质”,“敦本善俗”的教育目的 |
(三)“民胞物与”,“尊礼贵德”的教育内容 |
(四)“养正于蒙”、“事中明理”的原则方法 |
(五)“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
四、养正于蒙,敬义兼持:二程道德养成思想 |
(一)“人与天地一物”的哲学基础 |
(二)“醇教化”“尽人情之美”的教育目标 |
(三)“九德”“六艺”的教育内容 |
(四)“敬义兼持”“习而后能安”的原则方法 |
(五)“德性宽宏”“文理密察”:二程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
五、性情一也,陶冶成之:王安石道德养成思想 |
(一)王安石道德养成思想基础 |
(二)“仁者圣之次也,智者仁之次也”的教育目标 |
(三)“德以仁为主”“德以礼为体”的教育内容 |
(四)“振民育德”“风俗法度”的原则方法 |
(五)“经世致用”“知命厉节”:王安石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之大成分化 |
一、去欲存理,易知易行:朱熹的道德养成思想 |
(一)“君子务本,本立道生”的教育目标 |
(二)“尊德性,道问学”的教育内容 |
(三)“知行相须”,“整齐严肃”的践履举措 |
(四)“去欲存理”,“易知易行”的思想特质 |
(五)“穷理禁欲”:朱熹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
二、明理立心,代天理物:陆九渊道德养成思想 |
(一)以“心即理”为哲学基础 |
(二)“君子”、“存心”的教育目的 |
(三)“仁义者,仁之本心也”的教育内容 |
(四)陆九渊道德养成方法体系 |
(五)“心外无事,心外无理”:陆九渊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
三、其为有渐,其进有序:张栻道德养成思想 |
(一)“性,天下之大本也”的哲学基础 |
(二)“尽仁道者圣人”,“传道济民”的教育目的与作用 |
(三)“礼俗”、“伦纪”的教育内容 |
(四)“知行互发”“其为有渐,其进有序”的原则方法 |
(五)“只说践履而不务穷理”:张栻道德养成思想评价 |
四、重实际、讲实用、务实效:浙东学派道德养成思想 |
(一)兼顾内外,本末并举:吕祖谦道德养成思想 |
(二)复正情性,义利双行:陈亮、叶适道德养成思想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创生环境及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
一、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创生环境 |
(一)经济环境:富庶繁荣,一道德以同俗 |
(二)政治环境:内权集上,外权不竞 |
(三)文化环境:多元圆融,返之淳正 |
(四)科技环境:嘉惠学林,公诸同好 |
二、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与社会的互动 |
(一)义利相辨: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与经济之互动 |
(二)才资德帅: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与政治之互动 |
(三)教化人伦: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与文化之互动 |
(四)格物致知: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与科技之互动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之历史经验与现实观照 |
一、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历史经验 |
(一)哲学基础:关注道德人格尊严,“参赞天地之化育” |
(二)目标定位:以内圣外王为旨归 |
(三)内容选择:“身心”“内外”“知行”与“纲常名教” |
(四)原则方法:“躬行”、“事上磨练”的实践品格 |
(五)思想传播:构建多元化、多途径的传播体系 |
(六)文化立场:兼顾文化继承与文化互鉴 |
二、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历史局限 |
(一)对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评价之依据 |
(二)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历史局限 |
三、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的现实观照 |
(一)准确定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民族特色与文化立场 |
(二)目标设计: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兼顾个人修养提升与社会能力增强 |
(三)内容选择:聚焦人生根本问题,精选道德榜样 |
(四)原则方法:内在超越与外在约束并举,坚守实践品格 |
(五)实施基础:充分发挥教育主体作用,为道德养成奠定坚实基础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现状评述 |
三、本文研究的思路、方法、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一) 本文研究的思路 |
(二) 本文研究的方法 |
(三) 本文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四)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对话德育的理论生成 |
一、思想道德对话的可能性 |
(一) 关于追求“同一性”的思想道德真理的反思 |
(二) 思想道德对话可能性与必要性的证明 |
二、对话与德育的内在契合 |
(一) 对话与德育的本源性重合 |
(二) 对话是德育的本真诉求 |
三、对话德育的生成条件 |
(一) 交互主客体关系是对话德育生成的基础条件 |
(二) 交往实践是对话德育生成的有效条件 |
第二章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理论考察 |
一、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基本内涵 |
(一)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内涵界定 |
(二)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内涵理解 |
二、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内在本质 |
(一) 主体平等基础上的思想互动 |
(二) 双向理解生成上的意义共享 |
(三) 自我价值呈现上的深度构建 |
三、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主要形式 |
(一) 人与文本对话 |
(二) 人与人对话 |
(三) 人与自我对话 |
四、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一般特征 |
(一) 平等性与民主性 |
(二) 开放性与互动性 |
(三) 沟通性和理解性 |
(四) 生成性和创造性 |
(五) 互惠性和共享性 |
第三章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理论资源 |
一、高校对话德育的马克思主义立论基础 |
(一) 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 |
(二)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支撑 |
(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思想 |
(二) 习近平关于对话的重要论述 |
三、主体间性理论的理论借鉴 |
(一) 认识论中的主体间性 |
(二) 生存论中的主体间性 |
(三) 社会学中的主体间性 |
四、西方对话哲学的思想吸纳 |
(一) 苏格拉底的对话思想 |
(二) 戴维·伯姆的对话认识论 |
(三) 马丁·布伯的关系对话 |
(四) 巴赫金的语言学对话 |
(五) 伽达默尔的解释学对话理论 |
五、中国传统对话思想的历史渊源 |
(一) 老子的对话思想 |
(二) 孔子的对话思想 |
(三) 王阳明的对话思想 |
第四章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现状审视 |
一、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现状的调查概述 |
(一) 调查的对象 |
(二) 调查的内容 |
(三) 调查的方法 |
二、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取得的成效 |
(一) 对话教学的地位和必要性受到重视 |
(二) 教师的对话教学观念初步树立 |
(三) 学生的对话意识开始觉醒 |
(四) 师生间的交流和讨论日益增多 |
三、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主要问题 |
(一) 对话积极性不高,对话比重不足 |
(二) 对话流于形式,意义生成不充分 |
(三) 对话囿于表面,对话深度不够 |
(四) 对话方法单一,对话场域狭隘 |
(五) 对话效果不凸显,出现相对主义倾向 |
四、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存在问题的成因 |
(一) 传统灌输式德育模式的影响 |
(二) 平等对话关系的缺失 |
(三) 师生对话素质的欠缺 |
(四) 对话内容脱离生活 |
(五) 对话教学环境不理想 |
第五章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现实需要与重要价值 |
一、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现实需要 |
(一) 应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对当前高校德育产生的影响 |
(二) 满足“对话时代”对传统灌输德育模式变革的要求 |
(三) 增强新时代高校德育亲和力和针对性的需要 |
二、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重要价值 |
(一)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教育价值 |
(二)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人本价值 |
(三)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社会价值 |
第六章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基本要素的优化 |
一、坚持科学的高校对话德育原则 |
(一) 以人为本原则 |
(二) 生活世界原则 |
(三) 合作共享原则 |
二、制定明确的高校对话德育目标 |
(一) 高校对话德育目标的两个维度 |
(二) 高校对话德育的基本目标 |
三、设计合理的高校对话德育内容 |
(一) 设计高校对话德育内容的基本原则 |
(二) 设计面向生活世界的德育内容 |
四、采取有效的高校对话德育方法 |
(一) 高校对话德育方法选择的原则 |
(二) 当前高校对话德育的主要方法 |
第七章 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的实施路径 |
一、更新高校对话德育的指导理念 |
(一) 树立以人为本和以生为本的理念 |
(二) 树立开放和民主的理念 |
(三) 树立生成和建构的理念 |
二、构建高校德育对话型师生关系 |
(一) 建构德育对话型师生关系的依据 |
(二) 建构德育对话型师生关系的方向 |
(三) 建构德育对话型师生关系的路径 |
三、培养师生的对话素质 |
(一) 培养师生的对话意识 |
(二) 提升师生的对话能力 |
四、创设优质的对话环境 |
(一) 对话的空间环境创设 |
(二) 对话的话语环境创设 |
(三) 对话的心理环境创设 |
五、拓宽高校对话德育的微观场域 |
(一) 高校对话德育的课堂场域 |
(二) 高校对话德育的生活场域 |
(三) 高校对话德育的网络场域 |
六、优化高校对话德育的过程 |
(一) 对话的准备阶段 |
(二) 对话的进行阶段 |
(三) 对话的共享和反思阶段 |
七、加强高校对话德育的评价工作 |
(一) 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 |
(二) 坚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
(三) 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的有机结合 |
(四) 采用科学多元的评价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附录 |
(6)大理白族照壁题字的德育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的基本观点 |
四、研究方法 |
五、文献综述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和解析 |
一、白族的建筑文化 |
二、照壁的界定 |
三、大理白族照壁简介 |
四、德育 |
五、德育价值 |
第二章 大理白族照壁题字的德育特点及德育方式 |
一、大理白族照壁题字的德育特点 |
(一)大理白族照壁题字的目的性 |
(二)大理白族照壁题字的直观性 |
(三)大理白族照壁题字的地域性 |
二、大理白族照壁题字的德育方式 |
(一)言传身教式 |
(二)故事叙述式 |
(三)题字灌输式 |
(四)道理说教式 |
第三章 大理白族照壁题字的德育价值的内容 |
一、解读价值 |
(一)对社会的解读 |
(二)对人的解读 |
(三)对人生的解读 |
二、协调价值 |
(一)利益协调 |
(二)人格协调 |
(三)心理协调 |
三、导向价值 |
(一)价值引导 |
(二)动力引导 |
(三)规范引导 |
四、理想价值 |
(一)树立正确的社会公德 |
(二)培养正确的职业道德 |
(三)建立正确的家庭美德 |
(四)形成正确的个人品德 |
五、发展价值 |
(一)保护发展 |
(二)激励发展 |
(三)引导发展 |
第四章 对大理白族照壁题字德育当代价值的启示与思考 |
一、从照壁形式上,对“人”教化的审视与反思 |
二、从照壁内容中,家风教育的审视与反思 |
三、从照壁题字里,对个人道德修身的审视与反思 |
四、对于照壁题字德育价值的挖掘与合理利用 |
五、关于照壁题字德育目标的实现与保护发扬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新时代高校和谐德育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动态与本论题新意 |
1.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新时代高校和谐德育概述 |
2.1 高校和谐德育的内涵与特点 |
2.1.1 高校和谐德育概念的界定 |
2.1.2 高校和谐德育的特点 |
2.2 高校和谐德育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2.2 科学发展观理论 |
2.2.3 习近平以人为本、立德树人思想 |
2.3 新时代高校和谐德育的价值定位 |
2.3.1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 |
2.3.2 高校德育发展的价值 |
2.3.3 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 |
第三章 新时代高校和谐德育构建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新时代高校德育不和谐的表现 |
3.1.1 学生道德意识缺乏 |
3.1.2 教师角色存在偏失 |
3.1.3 德育过程存在失调 |
3.1.4 德育环境不够理想 |
3.2 高校德育不和谐现象原因分析 |
3.2.1 学生认知水平欠佳 |
3.2.2 教师角色认知偏差 |
3.2.3 德育偏离现实生活 |
3.2.4 德育环境因素复杂 |
第四章 新时代高校和谐德育的构建思路 |
4.1 新时代构建高校和谐德育的原则 |
4.1.1 以人为本原则 |
4.1.2 整体和谐原则 |
4.1.3 继承创新原则 |
4.1.4 服务实践原则 |
4.2 新时代构建高校和谐德育的路径 |
4.2.1 培育学生道德认知 |
4.2.2 转变教师德育角色 |
4.2.3 完善和谐德育过程 |
4.2.4 营造和谐德育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刘古愚德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综述 |
(一)关于刘古愚生平及其评价的研究 |
(二)关于刘古愚教育思想的研究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刘古愚德育思想的形成 |
一、刘古愚德育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
(一)晚清社会黑暗现实的刺激 |
(二)“当鼓作气,知耻有为”思想的提出 |
二、刘古愚德育思想形成的文化背景 |
(一)家庭文化教育的启蒙 |
(二)学校文化教育的启迪 |
(三)关中地方理学文化的深刻影响 |
三、刘古愚德育思想形成的个人背景 |
(一)师友之助 |
(二)现实之感 |
第三章 刘古愚的德育思想 |
一、刘古愚德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
(一)人性论 |
(二)义利、理欲观 |
二、德育目的:“化民成俗”与“维道济时” |
(一)“化民成俗” |
(二)“维道济时” |
三、德育目标:“明德”与“经世” |
四、德育内容 |
(一)政治教育 |
(二)爱国教育 |
(三)伦理规范教育 |
(四)品德教育 |
五、德育原则和方法 |
(一)德育原则 |
(二)德育方法 |
第四章 对刘古愚德育思想的评价 |
一、刘古愚德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
(一)浓厚的历史继承性 |
(二)鲜明的时代性 |
(三)“与时为适”的超越性 |
(四)显着的地域性 |
(五)浓烈的爱国性 |
二、刘古愚德育思想的历史贡献 |
(一)对德育理论的贡献 |
(二)改良了当时当地的社会风气,激发了救亡图存的爱国情怀 |
(三)培养了一批德才兼备、人格健全的时务人才 |
(四)泽被后世,效力绵延 |
三、历史局限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
(9)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价值 |
(一)理论价值 |
(二)实践价值 |
(三)创新之处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概述 |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内在规定 |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规定 |
(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规定 |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本质规定 |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主要特点 |
(一)本质上具有主体性特点 |
(二)方法上具有潜隐性特点 |
(三)场域上具有辐射性特点 |
(四)属性上具有亲和性特点 |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价值取向 |
(一)科学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价值取向 |
(二)社会性与人本性相结合的价值取向 |
(三)时代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价值取向 |
(四)现实性与超越性相结合的价值取向 |
第二章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主要依据 |
一、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主义“现实的人”理论 |
(二)毛泽东以实践为内核的思想教育理论 |
(三)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化思想 |
(四)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理论 |
(五)国外学者关于生活世界的思想及教育理论 |
二、现实依据 |
(一)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诉求 |
(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目标的诉求 |
(三)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诉求 |
(四)提升高职院校学生思想素养的诉求 |
三、政策依据 |
(一)国家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 |
(二)思想政治教育系列政策 |
四、学科依据 |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历史进程 |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基本经验 |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现实要求 |
第三章 制约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一、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转变趋势 |
(一)内容上从偏向政治内容向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转变 |
(二)方法上从重视直接、显性方法向兼顾间接、隐性方法转变 |
(三)载体上从重视传统渠道向新媒体、活动性渠道转变 |
(四)环境上从重视硬环境建设向兼顾软环境打造转变 |
二、制约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主要问题 |
(一)内容上理论化与生活具体化相脱节 |
(二)方法上的固化与个体差异性相背离 |
(三)载体单一性与生活的多样性相错位 |
(四)环境封闭性与生活的开放性相矛盾 |
三、制约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主要原因 |
(一)社会消极价值观不断蔓延挤压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发展空间 |
(二)传统教育模式的工具理性抑制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人本需求 |
(三)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边缘化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进一步弱化 |
第四章 国外高职院校德育生活化的现状及启示 |
一、国外高职院校德育概况 |
(一)国外高职教育概况 |
(二)国外关于德育的相关概念 |
(三)国外高职院校德育情况 |
二、国外高职院校德育生活化的实践解析——以德国、新加坡、日本为例 |
(一)德国高等职业院校的“职业精神”培养 |
(二)新加坡理工学院的生活德育实践 |
(三)日本匠人精神在高等职业院校的广泛培育 |
三、对我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启示 |
(一)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着力培养工匠精神 |
(二)注重社会实践养成作用,搭建立体教育网络 |
(三)重视隐性教育方法,优化思政教育环境 |
第五章 构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 |
一、构建多元融合模式,实现内容与生活化的契合 |
(一)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系统 |
(二)“寻根”、“固本”、“铸魂”——生活化内容实践设计 |
二、构建多向融汇模式,实现载体与生活化的契合 |
(一)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系统 |
(二)打造思想政治教育大平台——生活化载体的实践设计 |
三、构建多措融通模式,实现方法与生活化的契合 |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内涵及结构体系 |
(二)“多措融通”的模式重组——生活化方法的实践设计 |
四、构建和合融生模式,实现环境与生活化的契合 |
(一)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系统 |
(二)打造职业化教育环境——生活化环境的实践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人文素养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述评 |
四、研究思路、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及难点 |
第一章 人文素养培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问题梳理 |
一、人文素养培育相关概念解析 |
(一)人文内涵 |
(二)素养内涵 |
(三)人文素养内涵 |
(四)人文知识与人文素养关系 |
(五)人文素养培育内涵 |
二、人文素养培育的功能界说 |
(一)培育人文精神 |
(二)塑造健全人格 |
(三)推进精神文明 |
(四)促进社会和谐 |
三、人文素养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及功能 |
(一)人文素养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涵 |
(二)人文素养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
第二章 人文素养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理论分析 |
一、人文素养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必然性解析 |
(一)时代变革的客观需求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现实诉求 |
(三)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 |
(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愿景选择 |
二、人文素养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可能性分析 |
(一)人文素养培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蕴趋同性 |
(二)人文素养培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人文素养培育的价值 |
第三章 人文素养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实考量 |
一、人文素养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现状的问卷调查 |
(一)问卷调查缘起 |
(二)问卷调查对象 |
(三)问卷调查内容 |
(四)问卷调查方法 |
(五)问卷样本分析 |
二、人文素养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生命关爱教育不足 |
(二)健全人格教育滞后 |
(三)公平正义教育欠佳 |
(四)责任担当教育缺失 |
(五)审美素质教育待增 |
(六)敬畏自然教育不够 |
三、人文素养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影响因素 |
(一)市场机制不成熟的负面影响 |
(二)唯政治视角的思想倾向 |
(三)部分教育者本身人文素质不高的羁绊 |
(四)学校传统培养方式的缺陷 |
(五)大学养育人文素养的文化氛围缺失 |
第四章 人文素养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转换 |
一、思维转换的目标定位 |
(一)注重生命关爱教育之思想政治教育前提 |
(二)倾心健全人格教育之思想政治教育归宿 |
(三)凸显公平正义教育之思想政治教育基础 |
(四)着力责任担当教育之思想政治教育要义 |
(五)走心审美素质教育之思想政治教育升华 |
(六)重视敬畏自然教育之思想政治教育拓展 |
二、思维转换的原则遵循 |
(一)以人为本原则 |
(二)理论、实际结合原则 |
(三)科学性、方向性统一原则 |
(四)教育、自我教育呼应原则 |
(五)解决思想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原则 |
三、思维转换的方法选择 |
(一)更新思维方式、转换教学范式 |
(二)创新管理模式、完善评价机制 |
(三)拓展教育内容、突出个体价值 |
(四)丰富人文载体、强化氛围熏陶 |
第五章 人文素养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维转换的机制保障 |
一、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 |
(一)营造优良社会环境 |
(二)提供充足经费保障 |
(三)建构质优教师队伍 |
二、高等学校全面推进思想政治教育 |
(一)思想上重视并健全领导体系 |
(二)行动上确立并践行人文理念 |
(三)组织上制定并推行交流培训机制 |
三、教育主体积极回应思想政治教育 |
(一)政策跟进教学呼唤 |
(二)理论回应学生需求 |
(三)实践应答现实变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四、德育要应时而变——谈素质教育中的德育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吴汝纶德育思想研究[D]. 江婷.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1)
- [2]《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研究[D]. 马雅静.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4)
- [3]荀子德育思想融入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路径研究[D]. 李笑笑.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4]宋代理学家道德养成思想研究[D]. 王睿.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6)
- [5]新时代高校对话德育研究[D]. 涂畅.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04)
- [6]大理白族照壁题字的德育价值研究[D]. 王文帅. 大理大学, 2019(02)
- [7]新时代高校和谐德育的构建研究[D]. 李婕. 延边大学, 2019(01)
- [8]刘古愚德育思想研究[D]. 杨林艳. 西华师范大学, 2019(01)
- [9]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D]. 韩萍.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2)
- [10]人文素养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王琳.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