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性内切酶显带论文-王智新,王昌留

限制性内切酶显带论文-王智新,王昌留

导读:本文包含了限制性内切酶显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显带,研究进展

限制性内切酶显带论文文献综述

王智新,王昌留[1](2011)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及其显带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核酸内切酶及其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综述了人染色体、其它生物染色体显带概况,并对内切酶的显带机理进行了探讨.(本文来源于《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1年02期)

蒋德梅,蔡志华,韩莉,陶红梅,姜计[2](2008)在《东北梅花鹿染色体限制性内切酶显带》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限制性内切酶HaeⅢ、HindⅢ分别处理梅花鹿中期染色体标本,发现HaeⅢ处理标本21h左右,显出类似G带、C带带型,第1、4、11、18、27、28、31对染色体的结构异染色质区对HaeⅢ敏感而浅染,而HindⅢ处理标本18h左右能诱导梅花鹿中期染色体显出类似G带、C带,第2、6、15、18、29、32对染色体的结构异染色质区对HindⅢ较敏感而浅染,性染色体Y对HaeⅢ敏感呈浅染,性染色体X对HindⅢ敏感呈浅染。表明东北梅花鹿12对常染色体和两条性染色体结构异染色质在这两种酶处理时表现出异质性。(本文来源于《四川动物》期刊2008年06期)

蒋德梅[3](2008)在《东北梅花鹿染色体R-带和限制性内切酶显带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梅花鹿(Cervus nippon)隶属于偶蹄目,鹿科,鹿属。东北梅花鹿(Cervusnippon hortulorum)属国内仅存的叁个亚种之一的东北亚种,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价值。长久以来人们对东北梅花鹿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理化性质、能量代谢、饲养管理以及疾病预防等领域,对东北梅花鹿的核基因和染色体领域研究得较少。本文通过对东北梅花鹿的R显带、限制性内切酶显带及其带型的分析和用扩增性片段长度多态(AFLP)对东北梅花鹿基因组DNA进行了亲缘关系的分析,为东北梅花鹿的细胞遗传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为其染色体的高分辨G带和R带的相互关系提供一些证据,为后期用AFLP和原位荧光分子杂交(FISH)定位与产茸性状相关的基因奠定基础。方法:(1)锯茸时采茸血进行外周血细胞培养,68小时后加入过量胸腺嘧啶核苷(Thymidine,TdR)同步化细胞后洗脱TdR,加入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5-Bromodexyuridine,BrdU)启动细胞周期,收集细胞后结合RBG显带技术对东北梅花鹿染色体进行R显带并分析。(2)外周血细胞培养72小时后收集细胞,用限制性内切酶HaeⅢ和HindⅢ对染色体标本进行显带处理并分析显带结果。(3)耳静脉采血,用Zabeau和Vos等创建的方法稍作修改扩增了东北梅花鹿基因组DNA片段,并用相关软件对扩增结果进行了亲缘关系的分析。结果与结论:(1)R带的单套染色体共显带400条。根据Reading会议和家畜细胞遗传学国际命名体制,以试验结果为基础,绘制了东北梅花鹿R带模式图。(2)两条中部着丝粒染色体No1、No2,两条最长的端部着丝粒染色体No3、No4,性染色体X和最短的、也是唯一一个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Y的R带和高分辨G带几乎完全是相反的,但宽窄有少许的不一致。除了No21、No24、No28末端浅染外,其它的末端都是深染的,同水鹿(Cervus unicolor)、越南梅花鹿(Vietnamesesika deer)的R带一样,Y染色体末端为深染,而绵羊(Ovis ariesl)和山羊(Capra hircus)R带中的Y染色体,其末端均为浅染,这正体现了同一物种内的稳定性和不同物种之间的差异性。(3)中期染色体经限制性内切酶HaeⅢ处理可显出类似G带和C带,C带除了在No1、No4、No11、No18、No27、No28、No31几对染色体和Y染色体染色较浅之外,其它染色体的C带的形态和大小与常规C带很相似,都能在着丝粒处显出深染。而HaeⅢ所显示的G带与常规G带比较,其带型不但反差减弱,而且带纹数量也相对要少一些,但与常规G带比较类似。中期染色体经限制性内切酶HindⅢ处理可显出G带和C带,C带除了No2、No6、No15、No18、No29、No32这几对染色体和X染色体染色较浅外,其余染色体的形态和大小与常规C带很相似,都能在着丝粒处显出深染。而HindⅢ所显示的G带与常规G带比较,除了带型反差减弱外,其带型与常规G带极为相似。(4)用AFLP技术扩增27头东北梅花鹿基因组DNA后,得出其片断的相似系数位于0.6809-0.8648之间,其平均值为0.7841。从永川采的C_(22)与C_(20)之间的相似系数最高,高达0.8648,C_(22)与C_(20)是父本和F_1的关系,且父本C_(22)为高产茸鹿,其子代F_1C_(20)的产茸量也明显比其他杂交组合的F_1代要高。(本文来源于《重庆师范大学》期刊2008-04-01)

毛新,李虹,陈文元[4](1995)在《限制性内切酶缓冲液诱导人和家兔染色体显带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限制性内切酶AluI、缓冲液或空白处理人染色体标本,发现AluI及缓冲液均能诱导出类C和G带,其中缓冲液诱导的类C带频率虽低于酶原液,但明显高于空白对照;而G带的诱导率无明显差异.此外,用限制性内切酶HaeⅢ和HinfI及其缓冲液处理中国小型白兔外周血染色体标本,也诱导出了相应的类C和G带.(本文来源于《遗传》期刊1995年01期)

曹新,刘锡国[5](1994)在《限制性内切酶诱导染色体显带及显带机理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限制性内切酶(Restriction Endonucle-ases RE)是重组DNA中极重要的工具酶.1980年,Limade—Faria率先用RE(Hae Ⅲ)消化印度赤鹿中期染色体固定标本,并获得带纹.此后,有关染色体RE显带的报道逐渐增多,研究对象涉及人类和多种动物,用于显带的限制酶可达几十种之多,其中许多酶已发现能使染色体显示特定的带纹.一些文献证实:限制酶对固定与非固定中期染色体特异性区段的DNA具有消化及抽提(本文来源于《石河子医学院学报》期刊1994年04期)

刘林[6](1993)在《用限制性内切酶诱导染色体显带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用某些Res消化原位固定的中期染色体,染色体染色深度总体降低,对于某一种酶显示出特征性带型.这一新发现,为更精细地分析染色体结构和功能等提供了新的方法。虽然有人对Res诱导显带的机制已作了一些假设,但对于固定的染色体,很难从本质上分析酶诱导其显带发生的生化变化,并很难确定这些带是如何与染色体区域的组成相关联。近年来又发现Res也能诱导体外分离的、未固定的染色体显带.体外消化适合于生化研究,可了解引起染色体显带的分子组成和构象。本文将对Res显带带型种类、显带方法、显带机制及电镜下Res显带观察作一概述.(本文来源于《遗传》期刊1993年05期)

任修海,余其兴[7](1991)在《鱼类基因组结构研究——Ⅰ.染色体的限制性内切酶显带》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报道了1种新的鱼类染色体研究方法——限制性内切酶显带技术。我们应用限制性内切酶Bsp631等分别对黄鳝和长春鳊的染色体进行显带处理,结果表明,Bsp631能使这两种鱼的染色体发生稳定的带纹分化:适度的处理产生多重的G-带状带型,而过度的处理则产生特殊的限制性内切酶抗性带型。根据显带结果分析,我们对鱼类染色体限制性内切酶显带的可行性和实用价值进行了讨论。(本文来源于《遗传学报》期刊1991年01期)

熊治廷,王有为[8](1990)在《Ⅱ型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在真核生物染色体显带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引言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简称限制酶)能切割DNA双链。已知的限制酶有Ⅰ、Ⅱ和Ⅲ型叁类。Ⅱ型限制酶能识别专一核苷酸序列,并在识别序列内有固定切割点,是分子生物学研究和基因工程重要工具酶,1980年,以Ⅱ型限制酶处理印度鹿染色体,沿染色体纵轴得(本文来源于《遗传》期刊1990年06期)

限制性内切酶显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限制性内切酶HaeⅢ、HindⅢ分别处理梅花鹿中期染色体标本,发现HaeⅢ处理标本21h左右,显出类似G带、C带带型,第1、4、11、18、27、28、31对染色体的结构异染色质区对HaeⅢ敏感而浅染,而HindⅢ处理标本18h左右能诱导梅花鹿中期染色体显出类似G带、C带,第2、6、15、18、29、32对染色体的结构异染色质区对HindⅢ较敏感而浅染,性染色体Y对HaeⅢ敏感呈浅染,性染色体X对HindⅢ敏感呈浅染。表明东北梅花鹿12对常染色体和两条性染色体结构异染色质在这两种酶处理时表现出异质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限制性内切酶显带论文参考文献

[1].王智新,王昌留.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及其显带研究进展[J].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2].蒋德梅,蔡志华,韩莉,陶红梅,姜计.东北梅花鹿染色体限制性内切酶显带[J].四川动物.2008

[3].蒋德梅.东北梅花鹿染色体R-带和限制性内切酶显带的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8

[4].毛新,李虹,陈文元.限制性内切酶缓冲液诱导人和家兔染色体显带的研究[J].遗传.1995

[5].曹新,刘锡国.限制性内切酶诱导染色体显带及显带机理的研究进展[J].石河子医学院学报.1994

[6].刘林.用限制性内切酶诱导染色体显带的分析[J].遗传.1993

[7].任修海,余其兴.鱼类基因组结构研究——Ⅰ.染色体的限制性内切酶显带[J].遗传学报.1991

[8].熊治廷,王有为.Ⅱ型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在真核生物染色体显带中的应用[J].遗传.1990

标签:;  ;  ;  

限制性内切酶显带论文-王智新,王昌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