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R44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14-0114-01
【摘要】目的探讨施行药物降温后不同时间的降温效果,准确反映降温后体温及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随机抽取80例高热患者施行药物降温后30分钟、60分钟观测体温下降幅度进行自身对照。结果降温后60分钟降温幅度明显高于降温后30分钟,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结论降温后60分钟的体温能够有效地反映降温效果。
【关键词】发热降温降温幅度
前言发热是多种疾病的共有病理过程,其积极意义是机体对致病因子的防御反应,增加机体抵抗力,又可作为疾病的诊断指标,但又有其消极的一面,如导致消耗过度和重要器官损害。因此,临床对高热患者除进行对因治疗外,常采用药物方法进行对症治疗。对降温效果的观测及体温单的绘制,教科书要求是绘制降温后30分钟的体温,[1]也就是以降温后30分钟为观察降温效果的时间。但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施行降温措施后30分钟体温下降幅度很小,有时为零,有时甚至升高,患者及其家属往往比较着急,多要求再次用药,同时,降温后体温单的绘制也大多无临床意义。因此,我们对降温效果的观测时间进行了临床研究,以期探讨能够真实反映降温效果的观测时间及正确绘制降温后的体温,为临床用药提供可靠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科2006年12月-2008年12月发热患者共80例,年龄21-65岁,腋下温度为38.5℃-39.8℃。
1.2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对80例发热患者均于降温后30分钟、60分钟分别测量腋温。除外再次用药病例。
1.3统计学处理结果以表示,采用t检验对资料进行分析。
2结果
3讨论
3.1临床上发热患者常采用解热镇痛药肌肉注射的方法进行降温,药物在体内的转运需要通过各种屏障,如表皮、呼吸道、血脑屏障等。[2]注射药物吸收时必须向含水丰富的组织扩散分配,然后经内皮组织进入血液循环,通过血脑屏障到达下丘脑后部进行体温调节,药物作用体温调节中枢需要血药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开始发挥作用,再通过体温调节中枢进行调定点调节来扩张皮肤血管、出汗、增加机体散热、减少产热的过程使体温下降。[3]本组病例均为肌肉注射给药,从观测结果表明,用药后30分钟不能使体温下降到有效程度,80例患者中有9例用药后30分钟测得的体温未下降反而上升,有8例下降幅度为零,说明用药后30分钟药物尚未发挥有效的作用,所观测的体温不能真实反映效果,而用药后60分钟的体温降幅明显高于30分钟,经统计学检验P<0.001,两次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3.2按照常规要求体温单绘制的是降温后30分钟的体温,但降温后30分钟体温不能有效下降,有的体温不降或反而上升,在体温单上就无法表示此次降温结果,这就致使护理表格达不到规定的要求而影响临床体温的正确反馈,从而不能提供直观的书面资料供医生及护士观察体温动态。虽然有护理记录单可以记录,但体温单更能一目了然地反映体温动态变化。而降温后60分钟体温降幅比较明显,能够真实反映降温效果,另外,观察的时间也不长,因此,笔者认为,以降温后60分钟观测的体温作为绘制降温后的体温是可行的。
3.3发热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特别是高热患者及其家属往往急于使体温尽快下降,对用药后30分钟观测体温不下降或有上升时,医护人员应做好解释工作,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避免反复用药造成出汗过多引起虚脱等不良反应,尤其是老年患者。本组患者经耐心解释和仔细观察后均未再次用药,60分钟后体温均缓慢下降。
参考文献
[1]李小寒等主编.基础护理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郑虎主编.药物化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3]崔福德主编.药剂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