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平均余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平均余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给付期,测算
平均余命论文文献综述
杨斌,丁建定[1](2012)在《我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给付期研究——基于平均余命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平均余命可以测算出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超支月数,由个人账户超支月数可以判断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给付期的合理性。通过对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个人账户超支的测算,发现中国城乡居民平均余命延长导致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存在超支,并且个人账户超支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和城乡差异的特点,说明中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给付期设计不合理。建议按照平均余命设计差异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给付期。(本文来源于《保险研究》期刊2012年06期)
王璇[2](2010)在《基于平均余命的养老金个人账户缴费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行的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是“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模式。其中,个人账户不具备代际内收入再分配的功能,属于私人商品。个人账户缴费率的高低不仅影响到个人当期的可支配收入,而且间接影响到其退休后生活水平的高低。现行养老保险制度下的个人账户缴费率只能保障退休人员10年的生活,而目前男女退休职工的算术平均余命已接近17年,因此,随着人均寿命提高且不断延长,如果不能及时调整个人账户缴费率,那么退休人口将面临着因长寿带来的生活无保障的情况。本文则通过以现有的理论研究为基础进行合理测算,力求得出基于人平均寿命提高调整个人账户缴费率的理论依据和政策依据。通过个人账户缴费率模型分析,对平均余命提高条件下的个人账户缴费率长期平均水平进行了测算分析,并通过分析养老金替代率、基金投资收益率、退休年龄等相关变量与个人账户缴费率的关系,提出要保持缴费率水平相对稳定地发展,就必须运用一系列配套政策使其他相关参数符合设定要求,这将涉及到替代率水平较高、退休年龄偏低、投资收益率不高且低于工资增长率等等问题的根本性解决。解决这些问题不仅是根据平均余命调整个人账户缴费率得以顺利实施的必要保证,而且也是当前以及今后解决养老保险自身问题的必然需要。本文还通过对个人账户缴费主体负担能力的研究得出结论:职工个人缴费率还存在较大的提高空间,但企业缴费率已经超出了其能够承受的水平,而政府则应加强对基本养老保险的财政补贴力度,减少基金缺口。(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0-07-05)
王强[3](2008)在《常值死力假设下平均余命的精算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寿险理论和实务中,平均余命的计算是很重要的。在CFM假设(常值死力假设)条件下可以给出平均余命的精算公式,这对在样本数据下估计平均余命是很有意义的。(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下半月)》期刊2008年02期)
张金峰[4](2007)在《基于平均余命的中国养老金个人账户缴费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平均余命是影响个人账户缴费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退休人口平均余命逐步延长的趋势下,现行缴费率下的个人账户养老金积累额不能满足退休人口平均余命期间的支付需求,不能保障基本生活需要。如果不能及时依据平均余命适当调整个人账户缴费率,退休人口将面临因长寿风险而陷入生活贫困的境遇。本文测算了平均余命提高条件下中国2000~2050年个人账户缴费率的上限值与下限值范围,分析了职工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的经济承受能力,并提出了若干建议。(本文来源于《人口与经济》期刊2007年05期)
张金峰[5](2006)在《基于平均余命提高的养老金个人账户缴费率调整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是按照“统账结合”的部分积累模式(PAYG+FF)构建的。其中个人账户不具有代际内收入再分配功能,本质上属于私人商品。个人账户缴费率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到城镇居民现期的可支配收入而且间接影响其未来的基本生活水平和心理期望。个人账户基金要经过投资运营以实现保值增值,因此个人账户缴费率还会对个人收入分配状况和国民经济运行产生重要影响。平均余命是影响个人账户缴费率的重要因素之一。现行养老保险制度下的个人账户缴费率只能保障退休人口10年余命的基本生活需要。在退休人口平均余命随人均预期寿命增长而不断延长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当前男女退休职工的算术平均余命将近17年,如果不能及时依据平均余命适当调整个人账户缴费率,退休人口将面临因长寿风险而陷入生活贫困的境遇。实际运行中的个人账户低缴费率不能满足退休人口平均余命提高之后的基本生活需要,不能使社会保险的安全网功能得到有效发挥,不能适应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下养老保险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要求,因此探讨依据平均余命调整养老金个人账户缴费率这一论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的立意在于以现有的理论研究为基础通过合理测算,对中国2000-2050年平均余命提高条件下的个人账户缴费率水平和在这种缴费率水平下的职工个人负担能力做出分析,力求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从必要性与可能性两方面得出按照平均余命调整个人账户缴费率的理论依据和政策依据。从而为中国养老保险体制的改革与完善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合理化建议,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实践服务。本文主要通过建立养老金个人账户缴费率平衡模型,选取来自人口统计资料和统计年鉴相关年份的数据,运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和计量分析方法,结合EXCEL软件和SPSS计量应用软件,对平均余命提高条件下个人账户缴费率水平进行测算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考察由职工个人完全负担个人账户缴费率的承受能力,从而使研究更加深入充实。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依据平均余命调整个人账户缴费率的必要性。本文首先简略介绍了中国养老金个人账户缴费率的发展历程,指出养老金制度设计中存在着个人账户缴费率偏低不能保障退休人口10年余命之后基本生活需要的严重问题。接着从微观与(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期刊2006-05-01)
沈爱婷[6](2005)在《指数假设下的平均余命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寿险理论和实务中,平均余命的计算非常重要。在指数假设条件下给出的平均余命精算公式对样本数据下估计平均余命是很有意义的。(本文来源于《巢湖学院学报》期刊2005年03期)
刘家雄,徐幼成[7](2002)在《Balducci假设下平均余命的精算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寿险理论和实务中 ,平均余命的计算是很重要的 .在Balducci假设条件下可以给出平均余命的精算公式 .这对在样本数据下估计平均余命是很有意义的(本文来源于《上海电力学院学报》期刊2002年04期)
平均余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现行的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是“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模式。其中,个人账户不具备代际内收入再分配的功能,属于私人商品。个人账户缴费率的高低不仅影响到个人当期的可支配收入,而且间接影响到其退休后生活水平的高低。现行养老保险制度下的个人账户缴费率只能保障退休人员10年的生活,而目前男女退休职工的算术平均余命已接近17年,因此,随着人均寿命提高且不断延长,如果不能及时调整个人账户缴费率,那么退休人口将面临着因长寿带来的生活无保障的情况。本文则通过以现有的理论研究为基础进行合理测算,力求得出基于人平均寿命提高调整个人账户缴费率的理论依据和政策依据。通过个人账户缴费率模型分析,对平均余命提高条件下的个人账户缴费率长期平均水平进行了测算分析,并通过分析养老金替代率、基金投资收益率、退休年龄等相关变量与个人账户缴费率的关系,提出要保持缴费率水平相对稳定地发展,就必须运用一系列配套政策使其他相关参数符合设定要求,这将涉及到替代率水平较高、退休年龄偏低、投资收益率不高且低于工资增长率等等问题的根本性解决。解决这些问题不仅是根据平均余命调整个人账户缴费率得以顺利实施的必要保证,而且也是当前以及今后解决养老保险自身问题的必然需要。本文还通过对个人账户缴费主体负担能力的研究得出结论:职工个人缴费率还存在较大的提高空间,但企业缴费率已经超出了其能够承受的水平,而政府则应加强对基本养老保险的财政补贴力度,减少基金缺口。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平均余命论文参考文献
[1].杨斌,丁建定.我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给付期研究——基于平均余命视角[J].保险研究.2012
[2].王璇.基于平均余命的养老金个人账户缴费率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
[3].王强.常值死力假设下平均余命的精算模型[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8
[4].张金峰.基于平均余命的中国养老金个人账户缴费率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7
[5].张金峰.基于平均余命提高的养老金个人账户缴费率调整机制研究[D].辽宁大学.2006
[6].沈爱婷.指数假设下的平均余命模型[J].巢湖学院学报.2005
[7].刘家雄,徐幼成.Balducci假设下平均余命的精算模型[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