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城建达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佛山528200
摘要:随着当前时代的进步,学校建筑设计中建筑美学与人情化的融合,已经成为当前学校工程建设的主要发展趋势。本文将结合本人参与设计的实际案例对学校建筑设计中建筑美学与人情化的融合,进行一定的分析探讨,并对其做相应整理和总结。
关键词:学校建筑设计;建筑美学;人情化融合;探讨
学校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进行的主要载体,对其校园环境和建筑设计的质量好坏一定程度上关系到这个学校教育建设的整体发展,合理的校园建筑和适宜的校园环境能够最大限度提升整个学校的运作效率和整体质量,建筑美学与人情化融合设计,恰好满足了当前学校教育建设的发展需求。
一、学校建筑设计中建筑美学与人情化融合的意义
学校建筑设计中建筑美学与人情化融合能够有效提升整个教育环境质量,最大限度改善学校教育空间布局合理性。当前校园学校工程建筑多存在布局形式化,建筑风格统一化,不注重整个建筑形式带给人们的心理感受,使得整个学校教育环境与应形成教育氛围呈现差异化,不利于整个校园教育建设的全面发展。比如当前我国学校建筑工程多是将侧重点放在建筑层数、建筑使用效率上、内部功能规划上,对整个建筑美学及人情化化设计相对较为轻视,同时在整个校园空间环境规划及后期设计过程中,往往是以流程化作业方式进行,不注重整个空间用途、使用协调、建筑搭配等,使得整个学校整体空间环境与周边城市无法形成有效结合,同时由于我国土地资源的缺乏,学校建设工程多存在以土地资源高度利用为主的前提进行相应方案规划,在保障整个学校建筑工程质量前提下,体现出其功能即可,对建筑美学和人情化融合不做尝试,这便导致当前我国整个学校建筑工程本身所表现出的局限性较为明显,不能有效反应学校建筑工程的全面性价值。因此注重学校建筑设计中建筑美学与人情化融合,不仅对当前我国整体学校建筑工程设计水平的提升有着极为关键的促进意义,更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1]。
二、设计目标及原则
学校建筑设计中建筑美学与人情化融合以桂城文翰小学工程为设计目标,对其进行相应设计原则分析。文翰小学规划用地面积为26920.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9688.19平方米,办学规模初步规划为36班,总师生人数1750人,设有144个机动车泊位,建筑群主要包含有教室、餐厅、厨房、图书馆、教室办公室、泳池、多功能厅等,周边道路网架基本成型,支路系统有待完善。教学楼呈“I”型竖向设计,总体功能布局分区较为明确满足平时使用及消防通道要求,整个教学楼共五层,体育馆四层、综合楼六层,从学生角度出发对整个空间布局进行相应建筑美学与人情化融合设计,保障整个功能建筑逐渐的联系性和协调性,同时注重整个空间布局的美感度,通过细部设计使学生走在学校中能够感受到一定的安全感和舒适感,增加小学生对学校的全面理解,为其创造一个在每个角落都可以学习、玩耍、发现的校园。对学校的教学区和运动区分别于场地的东西两侧设计,泳池、风雨操场、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球类运动场及地下停车库均可以独立分时管理,为学校和社区共同使用,以此体现建筑和美学与人情化融合的设计目标;室外活动场地作为小学设计当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首层设置美术、音乐等第二课堂的课室与架空的庭院相互结合,小庭院空间丰富课余时间的同时也为课时的活动增加多种可能性。同时,根据低年级与高年级学生在身体、行为以及感觉上的差异原则,将低年级的教学区与高年级教学区之间做独立设置,使整个美学人文设计原则能够充分发挥其实质价值[2]。
三、学校建筑设计中建筑美学与人情化融合措施探讨
1、竖向设计
根据地形,桂城文翰小学室内±0.000地坪标高定为3.90米,室外操场覆土完场面标高为3.60米。东面万丰路标高为2.8-3.1米,南面创智路标高为2.7-2.9米,西面智丰路标高为3.2-3.4米,北面三山大道标高为3.1-3.4米。对其整体布局采取竖向设计,如(图1)所示。
图1
通过对其空间序列和方向的明确性,增强整个建筑整体的美感度,使整个建筑各功能间的张弛和疏密形成对比,丰富整个建筑群的张力效果,针对建筑单体功能上的差异性,对其进行分类规划,根据其功能和整个空间质感,做竖向排列设计,结合传统与现代手段保障整个空间层次的多元化和艺术性,将建筑美学与人情化融合,使整个教学楼之外教学教育空间,在场地的大小、形状上呈现对称分布,增强学校学习空间、运动空间、休息空间整体层次格调丰富性,使整个学校组织空间布局具有一定的人文、自然美感,以此竖向设计所表现的生态文化与效益的统一,能够充分反映整个学校建设工程的协调性。
2、交通组织
(1)根据此学校建筑工程进行交通组织设计时,结合建筑美学与人情化融合理念,对其进行人行流线设置时,对其用地南侧做主入口门厅进入,经门厅分流四座教学楼主体建筑,室内课室于室外架空平台、草坡之间的穿插,以此实现为学生提供多样性的活动场地设计。
(2)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机动车流线时,以建筑美学与人情化的融合理念对其进行全面的组织划分,使整个交通组织能够体现现代化结构前提下,保障整个交通组设设计的美观化和人文化,以此工程为例,对其进行交通组织设计时,结合其所处方位在其西侧的道路上分别设一个地下汽车库的入口和一个地下汽车库的出口,作为地下汽车库的汽车疏散出入口。按国家规范地下室设置标准停车位总数为142个,且要按不低于车位总数的20%预留充电设施接口,设置不少于12个学生接送临时车位,学生接送的主要区域在地下室集中管理。在综合楼北侧设置2个停车位,体育馆南侧设置室外自行车车位,总体设计面积为135㎡。满足相关规划技术要点要求下,明确本工程南侧的道路为平时使用的主要道路。因此对其场地内消防车道设置为4米宽,最小转弯半径为12米,道路纵坡约0.5%。具体交通组织设计如(图2)所示。
图2
运用建筑美学与人情化进行交通组织设计时,对整个建筑融于环境,达到与周边区域的协调性作用明显,在大限度保障了整个学校日常运行效率前提下,提升整个学校建筑的室外空间环境合理性,良好的交通组织设计对整个学校建筑工程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意义[3]。
3、建筑节能设计
做好对整个学校建筑节能设计的方案设定,从总体布局上,对其整体绿化生态进行一定设置,使整个小学建设能够体现生态环保性,利用新型节能材料和绿色施工技术,进行对应设计施工方案的建立,是充分发挥建筑美学与人情化理念融合的关键。以此工程为例,本工程位于夏热冬暖地区。因此对其选材时应做好对应生态化材料的选定,结合地区特性来对其夏季的空调能耗进行对应降低方案设定,同时根据通过内外结合的节能设计理念,使学校建筑整体节能设计充分发挥价值,其整体设计效果图如(图3)所示。
本工程墙体采用外墙自保温体系,300200厚加气混凝土砌体;屋面采用50厚挤塑聚苯板(ρ=25-32);外窗选用普通铝合金窗+6mm透明玻璃,普通铝合金窗+中空玻璃(6mm透明+12mm空气+6透明)及普通铝合金窗+中空玻璃(6mm中透光Low-E+12mm空气+6透明)气密性6级。达到节能设计预期,实现学校建筑美学与人情化的融合。
图3
结束语
学校建筑美学与人情化的融合对我国整体教育事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对其设计过程中,进行建筑美学与人情化融合时应注重从学生角度出发,结合学生视角、心理感受,通过以往建筑经验的结合使整个学校建筑能够完全与教育理念、环境氛围形成同步统一性,提升我国现代学校建筑整体的设计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立华.学校建筑设计中建筑美学与人情化的融合[J].建设科技,2017(20):117.
[2]李楠.学校建筑设计中建筑美学与人情化的融合探讨[J].居舍,2017(28):1.
[3]徐耀.学校建筑设计中建筑美学与人情化的融合探讨[J].山西建筑,2012,38(36):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