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金乌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金乌贼,强化培育,受精卵,日投喂量
金乌贼论文文献综述
刘英霞,刘英梅[1](2019)在《金乌贼室内人工繁育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金乌贼俗名墨鱼、乌鱼、乌子等,暖温带浅海性底栖种类,是世界乌贼科中重要的经济种类之一,也是我国北方海域中经济价值最大的头足类。金乌贼具有随季节变化进行生殖洄游的特性且其生殖洄游具有局部性、地区性,在金乌贼生殖洄游期间利用拖网捕捞怀卵亲体的捕捞强度的(本文来源于《科学养鱼》期刊2019年11期)
崔春辉,沈晔,王兴强,曹梅,郑年昊[2](2019)在《金乌贼土池混养及室内暂养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金乌贼与脊尾白虾、斑节对虾和文蛤土池混养技术及金乌贼的土池收集和室内暂养技术。[方法]改造3.67 hm~2的长方形土池,依次投放脊尾白虾抱卵亲虾、文蛤苗、斑节对虾苗和金乌贼幼乌,金乌贼苗种投放前主要投喂对虾配合饲料,投放后除投喂配合饲料外,补充20%~30%的兰蛤。选用捕获对虾的地笼和飞机段收获斑节对虾及部分脊尾白虾上市销售,然后用普通地笼捕获乌贼,将地笼中的乌贼充氧带水运输到缓冲池适应,然后带水转到暂养池养殖、出售。[结果]金乌贼成活率约75%,产量724.5 kg/hm~2;斑节对虾成活率约58%,产量828.0 kg/hm~2;文蛤产量3 900 kg/hm~2,脊尾白虾产量82.1 kg/hm~2。[结论]通过金乌贼与脊尾白虾、斑节对虾和文蛤等多品种的合理搭配,实现土池生态混养,南虾北养,逐步形成立体养殖特色。该研究较好地解决了金乌贼在收获过程中被对虾额剑刺伤,降低了金乌贼墨汁对自身的麻醉作用,解决了刚进入暂养池的金乌贼的饵料问题。(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5期)
张秀梅,王林龙,张宇洋,罗刚,高浩渊[3](2019)在《基于繁殖群体与补充群体结构特征的金乌贼资源增殖策略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青岛近岸海域连续监测数据,分析金乌贼繁殖群体及补充群体结构特征,比较不同洄游时期繁殖亲体的绝对生殖力与卵子规格,以及补充群体的扩散迁移过程,为金乌贼繁殖亲体筛选、增殖模式优化及放流海域合理规划等提供参考。结果显示,5—7月陆续洄游至青岛近岸的金乌贼繁殖亲体的胴长、体质量及其怀卵量随采样时间推移均呈逐渐下降趋势,前期繁殖亲体成熟卵细胞的卵径和卵重显着高于中期和后期亲体。金乌贼产黏性卵,通常将受精卵黏附于海藻或其他附着物上,其幼体生长迅速。受繁殖亲体结群期长及分批产卵等繁殖习性影响,补充群体的胴长、体质量离散水平亦随秋季采样时间推移不断升高。补充群体规格的离散可促进空间生态位分化,增加营养生态位宽幅,该生殖策略有利于减小种内摄食压力。基于金乌贼繁殖生态学特征,建议集中采集前期洄游亲体开展人工苗种繁育,以提升繁育效率,保证大规格苗种供应;依据其分批产卵习性,大规模增殖放流可分批进行,以减小种内饵料竞争,提高放流群体成活率;5—7月在近岸水深15~20 m的缓流区投放人工产卵附着基,也是一种有效的资源原位修复手段。今后应进一步探究金乌贼受精卵放流技术,优化其资源修复模式,降低增殖成本,提高资源增殖效率。(本文来源于《水产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王鹤,李战军,王亮,王增东,贺加贝[4](2019)在《金乌贼微卫星标记开发及两个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一步了解金乌贼Sepia esculenta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采用磁珠富集法从金乌贼基因组中开发了微卫星标记,并应用青岛(QD)金乌贼野生群体对其多态性进行评价,进而比较了青岛和长江口(CJK)两个野生群体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开发标记的种群遗传学评价显示,在269个克隆子中,有192个含有微卫星序列(71.38%),基于该序列设计85对引物,其中20对通过筛选,完美型占60%,非完美型占10%,复合型占30%;经群体验证,表观等位基因数(A)为2~17不等,平均为8.15,观测杂合度(H_O)分布范围为0.146~0.936,平均为0.630,期望杂合度(H_E)分布范围为0.172~0.930,平均为0.702;其中5个位点不符合哈迪—温伯格(Hardy-Weinberg)平衡预期,存在零等位基因可能是其偏离平衡的原因;应用本研究开发的引物对2个近源种扩增,开发的20个标记位点中有6个在针乌贼Sepia andreana中表现为多态,4个位点在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中表现为多态;应用开发的11个位点对青岛和长江口两个野生群体进行遗传差异分析显示,所有位点中,青岛群体共检测到163个等位基因,长江口群体共检测到152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5~28和6~26不等,平均等位基因数分别为14.818和13.818;青岛群体独有等位基因19个,观测杂合度分布范围为0.250~0.936,平均为0.731,期望杂合度分布范围为0.265~0.930,平均为0.771,多态信息含量为0.223~0.946,平均为0.746;长江口群体独有等位基因8个,观测杂合度分布范围为0.500~0.896,平均为0.731,期望杂合度分布范围为0.623~0.960,平均为0.857,多态信息含量为0.614~0.948,平均为0.845;群体间遗传分化较弱(F_(st)值为0.032 5),群体分配分析结果表明,两个种群中所有个体正确分配到各自种群的概率分别为86.4%和84.0%。研究表明,本试验中开发的微卫星标记位点多样性水平略低于前人的研究,但有一定的跨种扩增通用性,长江口群体多样性水平略高于青岛群体,尽管两个群体间遗传分化程度不高,但存在明显差异。(本文来源于《大连海洋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陈令明,李田田,李淑翠,张成飞,季本安[5](2019)在《金乌贼亲本长短途运输的注意要点》一文中研究指出金乌贼(Sepia esculenta Hoyle),隶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ca)头足纲(Cephalopoda),乌贼目(Sepioidea),乌贼科(Sepiidae),俗称乌鱼、墨鱼、乌子等,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沿海,具有较高经济价值,近年来已经成为重要的增殖放流物种之一。日照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有着丰富的金乌贼人工繁育经验,连续多年超额完成金乌贼苗种放流任务,对维持日照近海海域的自然资源量发挥了重(本文来源于《水产养殖》期刊2019年05期)
竹琳,李萍,洪少杰,张秋萍,杨于晴[6](2019)在《金乌贼墨黑色素酶解工艺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获得高品质的金乌贼(Sepia esculenta)墨黑色素,使用酶解法去杂,研究金乌贼墨黑色素酶解的最佳工艺。以水解度为指标,从中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木瓜蛋白酶中筛选得到最佳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法研究酶解温度、加酶量和酶解时间对金乌贼墨黑色素水解程度的影响,优化酶解工艺条件,并通过红外光谱(Infrared spectra,IR)、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对黑色素性质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以风味蛋白酶酶解金乌贼墨黑色素,最佳酶解条件为料液比2%,酶解温度51℃,pH7.0,加酶量3750 U/g,酶解时间6.5 h,此时水解度为19.53%±0.05%,黑色素得率为17.02%。红外光谱显示提取的黑色素具有典型的吲哚环结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得黑色素吸光值明显增大;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黑色素平均粒径明显减小,颗粒大小更均匀。由此可知风味蛋白酶酶解法能有效提高乌贼墨黑色素的纯度,本研究可为金乌贼墨黑色素的提取和高值化应用提供技术指导和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9年18期)
张洪超,薛张芝,丁源,徐晓蓉,金洋[7](2019)在《不同解冻方式反复冻融对金乌贼蛋白质分子间作用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反复冻融对乌贼肉蛋白质性质的影响,探究冻融过程中蛋白质分子间作用力的变化。以新鲜金乌贼肉为研究对象,3种不同解冻方式(0°C解冻、流水解冻和室温解冻)分别进行9次冻融处理。结果显示,在反复冻融过程中,冻融方式对分子间作用力的影响显着,0°C解冻优于流水解冻优于室温解冻。3种解冻方式解冻乌贼肉时,分子间作用力变化趋势保持一致,离子键和氢键含量降低,离子键分别降低了7.71%、10.64%和13.61%,氢键分别由31.91%、31.97%和31.87%降低到了26.76%、25.53%和23.94%;疏水相互作用、二硫键和非二硫共价键的含量均增加,疏水作用力分别增加了8.86%、12.35%和14.72%,二硫键分别增加了1.43%、1.96%和2.85%,非二硫共价键分别由1.16%、1.28%和1.55%增加到了3.75%、4.05%和5.50%;肌原纤维蛋白表面疏水性分别由30.47、31.31和32.26μg增加至46.10、53.51和58.91μg,与疏水作用力的结果保持一致;巯基与活性巯基含量降低,巯基分别降低了13.07、38.99和40.32 nmol/mg,活性巯基分别降低了6.55、24.26和43.16 nmol/mg,与二硫键生成趋势保持一致。红外光谱分析反复冻融过程中蛋白质中二级结构的变化规律,得到反复冻融使肌原纤维蛋白的空间构象发生改变,9次冻融后,0°C解冻、流水解冻和室温解冻3种冻融方式的光谱带向不同波数方向依次有规律移动,其中酰胺A带和酰胺Ⅲ带向高波数方向微移,酰胺Ⅰ带、酰胺Ⅱ带向低波数方向微移。蛋白质二级结构发生变化,α-螺旋和β-折迭二者含量之和占总比降低,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二者含量之和增加。反复冻融过程实则是蛋白质缓慢氧化的过程。(本文来源于《水产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王林龙,张秀梅,王展,宋娜,高天翔[8](2019)在《青岛近岸金乌贼繁殖群体形态特征及遗传分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青岛近岸金乌贼(Sepia esculenta)繁殖群体结构及其结群历时长、产卵期内亲体规格递减的结群现象,运用形态学度量方法结合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对青岛薛家岛近岸前、中、后3个不同洄游时期金乌贼繁殖群体的形态特征和遗传分化水平进行统计分析,探究其亲缘关系并量化差异水平。主要结果如下:形态学主成分分析(PCA)结果显示,前3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60.067%,低于85%;判别分析(D_A)结果显示, 3个时期繁殖群体的判别准确率介于66.7%~82.1%,两者的散点图结果一致,均显示3个群体未明显占据不相重迭的区域。微卫星标记结果表明, 3个时期繁殖群体的遗传距离D_A介于0.12~0.16,群体遗传分化指数为0.0014~0.0064,利用Structure判断最佳理论组群为1,表明其亲缘关系较近。综合分析认为,虽青岛近海不同洄游时期金乌贼繁殖群体的规格差异较大,但形态学参数差异较小,遗传距离较近且遗传分化水平较低(F_(st)<0.05),未呈现明显的群体分化。(本文来源于《中国水产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王展,王林龙,李文涛,张秀梅[9](2019)在《温度和溶解氧对金乌贼精子能量代谢和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金乌贼(Sepiaesculenta)精子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响应和存活机制,分析测定了不同温度(16℃、20℃、24℃)和不同溶解氧(1 mg/L、3 mg/L、6 mg/L)条件下保存36 h后精荚能量物质含量、糖脂代谢关键酶活性以及精子激活后的活力变化。结果显示,温度和溶氧处理36h后精荚糖原和甘油叁酯含量均显着低于未处理组(P<0.05),但蛋白质含量与未处理组无显着差异(P>0.05)。当温度从16℃升高至24℃时,精荚糖原含量逐渐下降,甘油叁酯的含量则先降后稳;己糖激酶(HK)、乳酸脱氢酶(LDH)、丙酮酸脱氢酶(PDH)和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升高,脂肪酶(LIP)活性先升后稳;精子激活初期运动速度和不运动率随温度升高无显着变化,而快速运动率则先稳后降。当海水溶解氧从1 mg/L升至6 mg/L时,精荚糖原含量逐渐下降,甘油叁酯含量先稳后降; HK、PDH、SDH活性随溶解氧上升呈逐渐上升趋势, LDH先升后降, LIP则先稳后升;精子激活初期运动速度和快速运动率随溶解氧升高呈先升后稳的变化趋势,而不运动率则呈先降后稳趋势。上述结果表明,精荚中的糖原和甘油叁酯是精子的主要供能物质,精子较低的能量物质消耗为其长期存活提供了保障,低温和低氧环境可抑制精子的耗能,更利于其在精荚中长期存活。(本文来源于《中国水产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安沛,王印庚,廖梅杰,张正,李彬[10](2019)在《金乌贼幼体弧菌性坏死病的病原、组织病理特征和药物敏感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青岛市黄岛区人工繁育金乌贼(Sepia esculenta)苗种大规模坏死病进行了病原、组织病理、传播途径和防控药物研究。发病金乌贼幼体不摄食,生长缓慢,体色发黑;体表、肌肉、口腕、触腕及内脏团大面积溃烂,死亡率高达90%;组织病理学显示:患病金乌贼皮肤色素细胞崩解,肌丝断裂,鳃丝崩解,肝细胞大量坏死脱落,肠道微绒毛脱落;从患病金乌贼分离出3株优势菌(SE-A、SE-B和SE-C),人工感染实验表明,SE-B、SE-C对金乌贼半数致死量分别为3.98×10~6 CFU/mL和8.91×10~5 CFU/mL,有较强致病力,为该病的致病菌;根据细菌形态、生理生化和16S rDNA序列分析将SE-B和SE-C鉴定为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和塔氏弧菌(Vibrio tubiashii)。分析金乌贼幼体、育苗用水和生物饵料糠虾的病原菌来源、分布和优势度,发现致病菌主要由糠虾携带进入育苗系统。分析了2株致病菌的药物敏感性,SE-B对强力霉素和氟苯尼考等敏感,对链霉素、庆大霉素等耐药;SE-C对氟苯尼考和罗美沙星等敏感,对新霉素和克拉霉素等耐药。(本文来源于《中国水产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金乌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金乌贼与脊尾白虾、斑节对虾和文蛤土池混养技术及金乌贼的土池收集和室内暂养技术。[方法]改造3.67 hm~2的长方形土池,依次投放脊尾白虾抱卵亲虾、文蛤苗、斑节对虾苗和金乌贼幼乌,金乌贼苗种投放前主要投喂对虾配合饲料,投放后除投喂配合饲料外,补充20%~30%的兰蛤。选用捕获对虾的地笼和飞机段收获斑节对虾及部分脊尾白虾上市销售,然后用普通地笼捕获乌贼,将地笼中的乌贼充氧带水运输到缓冲池适应,然后带水转到暂养池养殖、出售。[结果]金乌贼成活率约75%,产量724.5 kg/hm~2;斑节对虾成活率约58%,产量828.0 kg/hm~2;文蛤产量3 900 kg/hm~2,脊尾白虾产量82.1 kg/hm~2。[结论]通过金乌贼与脊尾白虾、斑节对虾和文蛤等多品种的合理搭配,实现土池生态混养,南虾北养,逐步形成立体养殖特色。该研究较好地解决了金乌贼在收获过程中被对虾额剑刺伤,降低了金乌贼墨汁对自身的麻醉作用,解决了刚进入暂养池的金乌贼的饵料问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金乌贼论文参考文献
[1].刘英霞,刘英梅.金乌贼室内人工繁育技术[J].科学养鱼.2019
[2].崔春辉,沈晔,王兴强,曹梅,郑年昊.金乌贼土池混养及室内暂养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9
[3].张秀梅,王林龙,张宇洋,罗刚,高浩渊.基于繁殖群体与补充群体结构特征的金乌贼资源增殖策略优化[J].水产学报.2019
[4].王鹤,李战军,王亮,王增东,贺加贝.金乌贼微卫星标记开发及两个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比较[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9
[5].陈令明,李田田,李淑翠,张成飞,季本安.金乌贼亲本长短途运输的注意要点[J].水产养殖.2019
[6].竹琳,李萍,洪少杰,张秋萍,杨于晴.金乌贼墨黑色素酶解工艺优化[J].食品工业科技.2019
[7].张洪超,薛张芝,丁源,徐晓蓉,金洋.不同解冻方式反复冻融对金乌贼蛋白质分子间作用力的影响[J].水产学报.2019
[8].王林龙,张秀梅,王展,宋娜,高天翔.青岛近岸金乌贼繁殖群体形态特征及遗传分化[J].中国水产科学.2019
[9].王展,王林龙,李文涛,张秀梅.温度和溶解氧对金乌贼精子能量代谢和活性的影响[J].中国水产科学.2019
[10].安沛,王印庚,廖梅杰,张正,李彬.金乌贼幼体弧菌性坏死病的病原、组织病理特征和药物敏感性[J].中国水产科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