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数字全息重构技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全息,位相重构,希尔伯特变换,傅里叶变换
数字全息重构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高亚飞,郭海军,宋修法,于梦杰,王华英[1](2015)在《基于希尔伯特变换的数字全息位相重构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数字全息重构的精度,采用希尔伯特变换的方法对数字全息位相重构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首先利用傅里叶变换滤除全息图中的0级项,然后运用希尔伯特变换对已经滤除0级项的全息图实现90°相移,并构造出解析信号,从而可以求出物体的包裹位相,最后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位相解包裹得到物体的真实位相;并将希尔伯特变换法与常规傅里叶变换法重构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获得了标准偏差的对比数据。结果表明,该方法比常规傅里叶变换法重构精度要高。这一结果对提高位相重构的精度是有帮助的。(本文来源于《激光技术》期刊2015年02期)
张赞赞[2](2015)在《基于立体匹配技术的数字全息叁维形貌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字全息术作为一种全息技术,在测量方面具有安全无损伤、非接触、高分辨率和快速成像等诸多优点。因而,已被广泛应用到物体的叁维形貌测量领域中。数字全息术重建物体叁维形貌的原理主要是通过光学干涉与衍射原理,以此来获取物体的振幅和相位信息,根据相位与物体表面高度间的关系来恢复物体的叁维形貌。然而,提取出的物光波相位大都是包裹相位,为得到物体真实相位,需采用相位解包裹技术加以处理。在实际应用中,相位解包裹技术存在着一些不足,如计算复杂耗时;对激光散斑噪声、数字化噪声较敏感;尤其是当物体表面有间断或梯度变化较大时,相位展开无法顺利进行,会造成较大的测量误差。立体匹配是一种获得物体叁维场景结构的技术。从不同视角摄取同一场景的对应视图,通过立体匹配算法得到视图间的视差,根据视差与深度间的几何关系获取叁维场景。针对数字全息利用相位解包裹法恢复物体叁维形貌时存在着不足之处,本文提出了利用立体匹配技术来实现数字全息再现像的叁维形貌重构的方法。数字全息图记录着物体的叁维信息,而全息图的不同区域可以再现出不同视角的像。将一幅数字全息图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分别进行再现,得到的再现像等价于双目视觉中的“右视图”和“左视图”。利用立体匹配算法获取再现像视图间的视差,根据视差与深度间的几何关系获取物体的深度信息,重构出物体的叁维形貌。我们通过模拟和实验,证实了将立体匹配技术与数字全息术相结合的方法来重建物体的叁维形貌是可行的。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第一章首先对数字全息术进行了概述,介绍了数字全息叁维形貌重构的研究现状,对数字全息的应用、目前正在研究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介绍了计算机立体视觉理论的叁维面形测量技术。最后提出本论文的主要工作。第二章主要分析了数字全息术记录和再现过程的基本原理。着重讨论了数字全息再现的像点坐标与实际像点坐标间的关系、数字全息相位解包裹原理及其存在的问题。第叁章主要介绍了基于立体匹配算法进行叁维形貌重构的理论基础,发展现状和应用。详细分析了基于块匹配技术的区域匹配算法和基于均值漂移图像分割的匹配算法原理。第四章根据数字全息再现像叁维重构原理的相关理论,首先讨论了数字全息图分区再现像之间的关系,对再现的视差像的视差和深度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然后讨论了影响深度分辨率的因素,为立体匹配与数字全息相结合实现再现像叁维重建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利用立体匹配与数字全息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离散物体和连续物体的叁维重建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和实验研究,取得了较理想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是可行有效的。第五章是总结和展望。总结了本文的研究工作,并指出了工作中的一些不足以及对研究工作的展望。(本文来源于《浙江师范大学》期刊2015-03-25)
高亚飞[3](2014)在《基于希尔伯特变换的数字全息位相重构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字全息技术通过CCD等光学器件记录全息图,然后通过计算机模拟光学衍射成像,并计算出人们所需的物体的位相等全部信息。它是一种新型成像和微型生物形貌测量的技术,实现了数字全息全程操作的数字化和快捷化。由于数字全息记录了包含物体表面叁维信息的位相信息,通过对数字再现像的位相提取与计算,从而可以得到叁维物体的形貌信息。因此,数字全息技术术在位相重构过程中,对位相重构技术进行研究并优化是高精度、准实时位相再现的一个重要环节。本论文在数字全息理论的基础上,对希尔伯特变换算法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具体的物体的位相重构的方法,进而进行了计算机模拟,验证了希尔伯特变换重构算法的可行性,最后将该方法应用到了实验中进行验证,主要的内容为:1.对数字全息技术中从记录到最后位相信息的获取进行了分析,介绍了目前数字全息中一些重构算法的优点和问题所在,并介绍了希尔伯特变换的定义和性质。2.为了提高数字全息重构算法的实时性和重建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希尔伯特变换算法的数字全息位相重构技术。主要研究了希尔伯特变换的特点,并提出了在数字全息位相重构中的具体实现方法,随后将该方法进行计算机模拟和实验验证。为了体现希尔伯特变换重构算法比常规傅里叶变换法的优越,本文将这两种方法所得到的模拟的位相信息和实验结果得出的位相信息进行对比并分析说明,获得了标准偏差的对比数据,结果表明该方法比常规傅里叶变换法重构精度要高,这一结果对提高位相重构的精度非常有意义。3.将希尔伯特变换重构算法对海金沙进行位相测量,通过对海金沙位相测量的实验研究,进而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希尔伯特变换算法的高精度和实时性价值所在。(本文来源于《河北工程大学》期刊2014-12-30)
张赞赞,王辉,吴琼,李志光[4](2014)在《基于立体匹配技术的数字全息叁维形貌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数字全息对物体叁维形貌的重构与测量,提出了一种将数字全息术与立体匹配术相结合的叁维测量方法。首先利用离轴菲涅耳数字全息系统,采集叁维物体的单幅离轴菲涅耳全息图;然后将获取的数字全息图分为两个部分,分别进行数值再现,可以得到两个再现像,两个再现像存在视差。最后利用立体匹配算法获取两幅视图再现像的视差,根据几何关系获取物体的深度信息,重构物体的叁维形貌。实验中,分别对不连续物体和连续物体进行叁维形貌的重构,得到了准确的叁维物体深度信息。数值模拟和初步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可行。(本文来源于《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期刊2014年11期)
朱钒[5](2009)在《用相移技术实现数字全息的叁维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字全息技术是光学全息术、计算机技术及电子成像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基于光学全息理论,以CCD摄像机等电子成像器件作为记录介质获取全息图,然后通过计算机用数字方法对全息图进行再现。因此这个过程实现了全息图记录、存储和再现全过程的数字化和实时化。数字全息术不仅可以得到原始物体的振幅信息,而且可以得到物体的相位信息,这相比于其他技术是一个很大的优势,因此在光学测量、图像识别和加密、显微成像等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将相移技术引入数字全息术可以直接再现物体的原始像,很好的消除共轭像和零级亮斑的影响,增加再现像的像素数,提高再现像的质量。因此相移数字全息术在很多领域有着更重大的应用。本论文对相移数字全息的一些特性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理论与实验研究,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在对全息术进行概述的基础上,阐述了数字全息术的历史、发展及应用,着重介绍了数字全息术的基本原理,并对同轴数字全息术与离轴数字全息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比较。(2)概述了相移数字全息术的发展历史及其应用,着重介绍了相移数字全息术的基本原理及消除零级亮斑和共轭像的几种最常用的相移算法,并比较详细地介绍了相移数字全息的实验装置。(3)由于相移数字全息术对相移装置的精密度要求很高,相移操作次数越多,可能造成的误差越大。本文对单次相移数字全息术进行了研究,完成了实验光路的搭建,并对二维透射式物体和叁维漫反射物体进行了再现。(4)讨论了相移数字全息中,相移角的选取对再现像的影响。从理论上分析了产生相移误差的原因,并利用迭代算法消除相移误差,通过计算再现像所有抽样点的强度偏差之和,找到使强度偏差之和最小时的相移角,消除了相移误差,证明该方法对于相移误差的消除是很有效的。(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09-11-14)
钱晓凡,张磊,董可平[6](2006)在《基于相移技术的显微数字全息重构细胞相位》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用显微镜物镜、压电陶瓷和CCD建立的一套测量细胞相位的显微数字全息光路,基于相移技术,给出了重构相位的理论分析,并用洋葱磷片叶细胞作为测试样品,完成了测量细胞相位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完成细胞相位重构,系统分辨率不低于1μm.(本文来源于《光子学报》期刊2006年10期)
数字全息重构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数字全息术作为一种全息技术,在测量方面具有安全无损伤、非接触、高分辨率和快速成像等诸多优点。因而,已被广泛应用到物体的叁维形貌测量领域中。数字全息术重建物体叁维形貌的原理主要是通过光学干涉与衍射原理,以此来获取物体的振幅和相位信息,根据相位与物体表面高度间的关系来恢复物体的叁维形貌。然而,提取出的物光波相位大都是包裹相位,为得到物体真实相位,需采用相位解包裹技术加以处理。在实际应用中,相位解包裹技术存在着一些不足,如计算复杂耗时;对激光散斑噪声、数字化噪声较敏感;尤其是当物体表面有间断或梯度变化较大时,相位展开无法顺利进行,会造成较大的测量误差。立体匹配是一种获得物体叁维场景结构的技术。从不同视角摄取同一场景的对应视图,通过立体匹配算法得到视图间的视差,根据视差与深度间的几何关系获取叁维场景。针对数字全息利用相位解包裹法恢复物体叁维形貌时存在着不足之处,本文提出了利用立体匹配技术来实现数字全息再现像的叁维形貌重构的方法。数字全息图记录着物体的叁维信息,而全息图的不同区域可以再现出不同视角的像。将一幅数字全息图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分别进行再现,得到的再现像等价于双目视觉中的“右视图”和“左视图”。利用立体匹配算法获取再现像视图间的视差,根据视差与深度间的几何关系获取物体的深度信息,重构出物体的叁维形貌。我们通过模拟和实验,证实了将立体匹配技术与数字全息术相结合的方法来重建物体的叁维形貌是可行的。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第一章首先对数字全息术进行了概述,介绍了数字全息叁维形貌重构的研究现状,对数字全息的应用、目前正在研究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介绍了计算机立体视觉理论的叁维面形测量技术。最后提出本论文的主要工作。第二章主要分析了数字全息术记录和再现过程的基本原理。着重讨论了数字全息再现的像点坐标与实际像点坐标间的关系、数字全息相位解包裹原理及其存在的问题。第叁章主要介绍了基于立体匹配算法进行叁维形貌重构的理论基础,发展现状和应用。详细分析了基于块匹配技术的区域匹配算法和基于均值漂移图像分割的匹配算法原理。第四章根据数字全息再现像叁维重构原理的相关理论,首先讨论了数字全息图分区再现像之间的关系,对再现的视差像的视差和深度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然后讨论了影响深度分辨率的因素,为立体匹配与数字全息相结合实现再现像叁维重建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利用立体匹配与数字全息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离散物体和连续物体的叁维重建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和实验研究,取得了较理想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是可行有效的。第五章是总结和展望。总结了本文的研究工作,并指出了工作中的一些不足以及对研究工作的展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数字全息重构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1].高亚飞,郭海军,宋修法,于梦杰,王华英.基于希尔伯特变换的数字全息位相重构技术[J].激光技术.2015
[2].张赞赞.基于立体匹配技术的数字全息叁维形貌重构[D].浙江师范大学.2015
[3].高亚飞.基于希尔伯特变换的数字全息位相重构技术[D].河北工程大学.2014
[4].张赞赞,王辉,吴琼,李志光.基于立体匹配技术的数字全息叁维形貌重构[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4
[5].朱钒.用相移技术实现数字全息的叁维重构[D].大连理工大学.2009
[6].钱晓凡,张磊,董可平.基于相移技术的显微数字全息重构细胞相位[J].光子学报.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