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莉巴特论文-向燕

丽莉巴特论文-向燕

导读:本文包含了丽莉巴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伊迪斯·,华顿,《欢乐之家》,异化,抵抗

丽莉巴特论文文献综述

向燕[1](2018)在《《欢乐之家》中丽莉·巴特的异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伊迪斯·华顿(1862-1937)是二十世纪美国文学史上重要的女作家,其多数作品主要关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上流社会背景下女性的内心挣扎与精神困境。她的首部成名作品《欢乐之家》围绕女主人公丽莉·巴特展开,讲述她欲入豪门未果,步步跌落至社会底层,最终不堪忍受精神折磨而自杀的故事。二十世纪西方着名理论家埃里希·弗洛姆在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基础之上,结合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将异化概念引入到了心理学领域。他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各个方面的异化,重点阐释了人与自我的异化关系。弗洛姆认为异化无处不在,且人的内心随之出现严重的无力感和疏离感,进而可能导致人的精神危机。弗洛姆指出,人们可通过改良社会和培养爱的能力来消除异化。本论文以埃里希·弗洛姆的异化理论为基石,分析《欢乐之家》中女主人公丽莉的异化境遇,旨在从异化角度探索丽莉的悲剧成因,进而体悟作者在作品中体现的人文关怀。除引言和结论外,本论文共有叁章。引言部分概述伊迪斯·华顿和她的小说《欢乐之家》,综述《欢乐之家》的相关研究文献并介绍埃里希·弗洛姆的异化理论。第一章从叁个方面分析丽莉的异化表征:她在浮华都市生活中的异化感,她与其他人的异化关系以及她与自我的异化关系,展现了丽莉在都市生活、社会交往以及个人内心叁方面所经历的无力感、孤独感和疏离感。第二章从社会、家庭和个人叁个方面分析导致丽莉异化的原因。认为导致主人公异化的社会原因在于当时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客体化,消费社会对人的抽象化和社会交往中隐形经济规律对人的操控;家庭原因在于主人公父爱的缺失、母亲的控制以及亲人的冷漠;个人原因在于主人公的市场取向性格与缺乏爱的能力。第叁章从两个方面探析丽莉为消除异化所做的努力。丽莉感受到了异化带来的心里痛苦与精神折磨,希望通过积极培养爱的能力和努力建构自我身份来消除异化感,但却没能成功消除异化。结论部分指出:通过分析《欢乐之家》中丽莉的异化表现及原因,可以看出,丽莉感受到了异化带来的心里痛苦与精神折磨,希望通过培养爱的能力和建构自我身份来消除异化感。虽然丽莉最终精神彻底崩溃选择了自杀,未能走出异化的泥沼,但主人公为消除异化做出了巨大的挣扎与努力。它警醒人们异化给人带来的无力感、孤独感和疏离感,启示人们可通过培养爱自己和爱他人的能力来克服异化,实现人的完整性。(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8-05-01)

张艳瑞[2](2015)在《空间视角解读《欢乐之家》中丽莉·巴特的悲剧》一文中研究指出伊迪丝·华顿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着名的作家,她于1862年出生于纽约上层社会。她的作品总与纽约息息相关,这得益于其独特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华顿以细腻的笔触描写她所熟悉的纽约上流社会,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老纽约”小说。《欢乐之家》是她“老纽约”小说中最具代表性的,同时也是其成名作。这部小说以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纽约为创作背景,讲述了一位贵族女性的人生沉浮。小说聚焦于繁华的纽约,女主人公莉丽不停地穿梭于街道、游艇、公寓、别墅、公交、沙龙、俱乐部等城市空间之中。作者正是在这种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的切换中勾勒出女主人公莉丽被抛弃、无家可归的悲惨命运。空间不仅仅是一个外部场景,而且是都市生活的一个巨大隐喻,诠释着都市小说的一种新的审美体验。城市空间和居住其中的人构成了一种复杂的关系:都市空问给人以强烈压迫感,以至于使人逐渐失去其主体性和完整性,成为被抛弃,无家可归的生物体。这部小说的城市主题和女主人公的空间体验使其呈现出典型的空间特性。本文欲结合列氏的空间批评理论,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纽约市作为研究背景,以空间表征和华顿的空间转换技巧为研究对象,分析它们与女主人公悲剧命运的关系,同时探究莉丽悲剧的原因,从而揭露出城市空间对人的禁锢性,以期深刻解读华顿笔下的城市空间问题以及其对城市人群生存状态的忧虑。本文分为五部分:第一章介绍了华顿和她的作品《欢乐之家》,综述了小说的研究现状,以及空间理论。第二章讨论了公共空间中所呈现出的莉丽被抛弃的悲惨命运。世纪之交的纽约, 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加剧, 在城市空间布局上呈现出严重的阶级分化问题:第五大道被构建为上流社会的乐园,而下城西区为工人阶级的贫民窟。莉丽属于上流社会的一员,居住于位于第五大道的姑妈家,她本该内化和遵守由强势社会团体所构建的社会秩序,但她却通过其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质疑并挑战了这种空间秩序,结果被赶出了第五大道。她的这种活动空间在地理位置上的切换揭示出其被抛弃的悲惨命运。第叁章分析了华顿如何通过私人空间的切换勾勒出丽莉无家可归的悲惨命运。家庭本应该是城市空间结构稳定的内核,但在世纪之交物欲横行的纽约,却失去了其传统功能,被社会所异化。在整部小说的叙事中,丽莉从来没有一个稳定的居住空间,其居住空间的不断更迭暴露出其无家可归的悲惨命运。第四章主要从权利的缺乏和双重自我两个方面分析莉丽被囚禁在空间中的外因和内因。列斐伏尔认为空间蕴含了意识形态的斗争和权利的角逐。处于权利金字塔底层的丽莉因权利的缺乏而无法对抗和颠覆主流意识形态,从而成为权利的牺牲品,被禁锢于空间之中。同时本章指出了丽莉被禁锢在空间中的内在原因,由于其心理空间中所呈现的双重自我最终导致其悲剧。结论部分概括了论文主体部分的内容,同时指出作品表达了华顿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忧虑以及其对城市空间中人群生存状态的探索。(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5-05-01)

曲丹[3](2015)在《拉康主体理论视阈下《欢乐之家》中丽莉·巴特的人物形象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伊迪斯·华顿(1862—1937)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着名的女性作家,也是最早获得美国普利策奖和国家艺术与文学学会金质奖章的女性作家。她以其细腻精湛的心理刻画和对世纪之交纽约上流社会的真实描述,被誉为社会风俗小说家和心理现实主义作家。出版于1905年的《欢乐之家》是她第一部引起轰动的长篇小说,绘制了一幅庸俗、势力、伪善的众生相以及在这一强大的社会现象压力之下人们的道德危机、内心矛盾和斗争,以及为摆脱社会势力与人的自然感情的冲突所造成的困难而做出的抗争。小说以老纽约上流社会为背景,讲述了女主人公莉莉·巴特试图通过嫁个有钱丈夫以保障自己在上流社会过着舒适奢侈的生活,却因抗拒无爱的婚姻,内心深处不愿向男权社会低头,而被上流社会所抛弃,一步步沦落到社会最底层,并最终自杀的悲剧故事。小说因其复杂的多元视角和对自我身份的深度心理探索倍受文学界好评。其中,女主人公丽莉·巴特这一具有强烈悲剧色彩的文学形象一个多世纪以来一直触动着读者的心弦,因而关于她的评论从未停止过。本文则试图利用法国着名的心理学家雅克·拉康的主体理论来深入解读丽莉·巴特这一鲜明而又独特的人物形象,探索在“他者”映照下丽莉·巴特的自我追寻之路。本篇论文主要包括引言,主体部分以及结论。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了伊迪斯·华顿与《欢乐之家》,小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论文整体的主题性综述。第一章是论文的理论基础。主要介绍了拉康主体理论的起源与发展以及理论的核心要义,包括镜像阶段理论,自我与他者理论和叁界学说。第二章到第四章为论文的主体部分,分别利用镜像阶段理论,自我与他者理论和叁界学说叁个理论对女主人公丽莉·巴特的人物形象进行细致的解读。第叁章借助镜像阶段理论,将实物镜子进行了一种特殊的隐喻,把对丽莉人物形象塑造的叁个影响因素——情感、道德与社会与之巧妙结合,期望达到一种文学的艺术性和艺术的文学性的独特韵味,从而深刻揭露了老纽约上流社会与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思想毒害和精神压迫。第叁章主要利用拉康的自我与他者理论,解读丽莉从自我的形成到自我的追寻最后到自我的回归一个自我追逐式的轮回,同时对应着“他者”从开始异化到正在异化以及最后变成已经被完全异化的递进式过程,从而呈现出丽莉在人生蜕变过程中充满坎坷和矛盾却又不断治愈与成长的心路历程。第四章则运用叁界学说,试图在抽象的叁界中分别为丽莉设置了一个具体的人物指向,通过想象界中的“主体”,象征界中的“他者”和真实界中的“本我”的身份转换,深刻阐释了丽莉从最初心存美好最终却选择死亡的悲惨命运。结论部分,简要概述了之前的分析过程和解读成果并再次深化主题,最终得出论文的结论:自我的构建是建立在异化的他者的想象认同上,自我从某种程度上就是他者。事实上,对自我的追寻与实现自我是根本不可能的,充分地印证了拉康所提出的“现实的不可实现性”这一哲学观点。最后,进一步阐明论文的研究价值与其具有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期刊2015-05-01)

洪香[4](2013)在《从丽莉·巴特和韩郁被“剩下”的命运探索“剩女”的婚恋困境——《欢乐之家》和《剩女单身日记》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女大当嫁的社会传统让我们认为婚姻就是女性最好的归宿,女性如果大龄未婚,不管她们多么优秀,总会被认为是一种缺憾。近些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加上网络和媒体的推波助澜,"剩女"问题被越炒越热。本文试图通过比较《欢乐之家》中丽莉和《剩女单身日记》中韩郁生活的社会背景,自身条件,性格特点和择偶观,剖析她们被"剩下"的原因,窥视不同年代"剩女"的内心世界,探索她们的婚恋处境。(本文来源于《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3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3-12-21)

He,Qin[5](2013)在《从荣格分析心理学探析《欢乐之家》中丽莉巴特个性化失败的成因》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伊迪丝·华顿文学生涯中的一部重要作品,《欢乐之家》通常被解读为自然主义或女权主义作品,而主人公丽莉·巴特虽然初具觉醒意识,却最终成为自然和男权社会的牺牲品。本文试图从荣格的分析心理学视角分析文本,来揭示丽莉死亡的真正原因。通过深入分析丽莉的个性化进程,包括她的人格面具,暗影,阿尼姆斯,以及个性化的失败,本文认为人格面具和暗影之间的冲突是造成丽莉死亡的真正原因。丽莉出生于上流社会,受到的教育和生活的环境都造成了她淑女人格面具的扩张,最终使她不能勇敢面对自己的暗影,同时人格面具的扩张导致丽莉被上层社会驱逐后不能适应下层社会新的生活环境。经济不能独立,又得不到塞尔登的精神支持,丽莉既不能接受原来的自我又无法继续发展新的自我,只能选择死亡。虽然丽莉的个性化以失败告终,但丽莉勇敢追求精神完整的努力和觉醒意识值得敬佩。(本文来源于《西安外国语大学》期刊2013-06-30)

张喆[6](2012)在《消费文化中美丽、悲哀的丽莉·巴特》一文中研究指出《欢乐之家》是美国女作家伊迪丝·华顿(1862—1937)的成名作,发表于1905年。她自称从这部小说开始,她"由一个漫无目标的业余爱好者变成一个专业作家。"1930年,她获得全国艺术文学院颁布的金章奖,成为美国第一个获取此项殊荣的女作家。一、消费文化的产生消费文化是文化在消费领域的渗透与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美国社会逐渐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在这个社会里,消费行为被强化成一种符号:消费由一种必要性需求的满足活动转变成为(本文来源于《长城》期刊2012年08期)

姜丽娜[7](2012)在《用弗洛伊德理论解读《欢乐之家》中丽莉·巴特的人格形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伊迪斯·华顿(1862-1937)是美国杰出多产女作家,第一位获得美国普利策奖和金质奖的女性。华顿作为二十世纪初美国文坛上深有影响的文学大师,“为人生而艺术”的文学观念贯穿了她的整个文学生涯。1905年出版的第一部小说《欢乐之家》使她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小说细致入微地描述了当时老纽约上流社会的方方面面,尤其是生活在父权社会下的女性所受到的诸多约束和压迫。本文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对《欢乐之家》的主人公丽莉·巴特进行解析。旨在揭示拥有健康稳定的性格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本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介绍了伊迪斯·华顿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家庭背景、小说概述和文献综述。第二章详细介绍了本文所运用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第叁章主要研究丽莉人格失衡的原因,其中包括来自家庭和教育的负面影响,男性主宰的上流社会对女性本我追求的压制,以及丽莉迷失的自我和本我追求导致了飘渺不定的抉择和爱情的挫败。没有生存能力的丽莉,嫁给一个富有的男士是她获得幸福和社会地位的唯一途径。最后描述了当丽莉被上流社会摒弃时所产生的焦虑和采用的防御机制。第四章总结全文。教育和环境影响人的性格,而性格影响人的命运。要实现人生价值,就必须拥有独立、稳定的性格,建立和谐家庭的同时,扩展知识框架来促使积极、有效地协调自己的行为举止。通过对主人公人格失衡的分析,启示现代女性应保持独立完整的人格以及建立协调“本我”、“自我”和“超我”的能力,这对我们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实现自身价值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2-04-01)

邓林[8](2011)在《矛盾的价值观:丽莉·巴特的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欢乐之家》这一作品中,伊迪丝.华顿将丽莉.巴特这一生活在金钱和男权社会中的女性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笔者试从小说中主要的四个男性形象出发,探讨他们背后丰富的象征含义,借以反映丽莉.巴特的选择实则是主人公自身矛盾的价值观的映射,并尝试结合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探讨这种矛盾价值观形成的原因。(本文来源于《英语广场(学术研究)》期刊2011年Z4期)

张莉[9](2011)在《丽莉·巴特悲剧命运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伊迪斯·华顿的自身经历和主人翁特定的生存环境两大方面解读华顿成名作《豪门春秋》中丽莉·巴特悲剧命运的成因,旨在引发人们思考、重视人际间的终极关怀。(本文来源于《科教导刊(中旬刊)》期刊2011年06期)

张莉[10](2011)在《困境中的女人——浅析丽莉·巴特自杀缘由》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沃顿成名作《欢乐之家》中丽莉·巴特的悲剧,深思文学作品中的"自杀母题",旨在引发人们思考女性问题,重视人间终极关怀。(本文来源于《安徽文学(下半月)》期刊2011年01期)

丽莉巴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伊迪丝·华顿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着名的作家,她于1862年出生于纽约上层社会。她的作品总与纽约息息相关,这得益于其独特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华顿以细腻的笔触描写她所熟悉的纽约上流社会,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老纽约”小说。《欢乐之家》是她“老纽约”小说中最具代表性的,同时也是其成名作。这部小说以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纽约为创作背景,讲述了一位贵族女性的人生沉浮。小说聚焦于繁华的纽约,女主人公莉丽不停地穿梭于街道、游艇、公寓、别墅、公交、沙龙、俱乐部等城市空间之中。作者正是在这种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的切换中勾勒出女主人公莉丽被抛弃、无家可归的悲惨命运。空间不仅仅是一个外部场景,而且是都市生活的一个巨大隐喻,诠释着都市小说的一种新的审美体验。城市空间和居住其中的人构成了一种复杂的关系:都市空问给人以强烈压迫感,以至于使人逐渐失去其主体性和完整性,成为被抛弃,无家可归的生物体。这部小说的城市主题和女主人公的空间体验使其呈现出典型的空间特性。本文欲结合列氏的空间批评理论,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纽约市作为研究背景,以空间表征和华顿的空间转换技巧为研究对象,分析它们与女主人公悲剧命运的关系,同时探究莉丽悲剧的原因,从而揭露出城市空间对人的禁锢性,以期深刻解读华顿笔下的城市空间问题以及其对城市人群生存状态的忧虑。本文分为五部分:第一章介绍了华顿和她的作品《欢乐之家》,综述了小说的研究现状,以及空间理论。第二章讨论了公共空间中所呈现出的莉丽被抛弃的悲惨命运。世纪之交的纽约, 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加剧, 在城市空间布局上呈现出严重的阶级分化问题:第五大道被构建为上流社会的乐园,而下城西区为工人阶级的贫民窟。莉丽属于上流社会的一员,居住于位于第五大道的姑妈家,她本该内化和遵守由强势社会团体所构建的社会秩序,但她却通过其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质疑并挑战了这种空间秩序,结果被赶出了第五大道。她的这种活动空间在地理位置上的切换揭示出其被抛弃的悲惨命运。第叁章分析了华顿如何通过私人空间的切换勾勒出丽莉无家可归的悲惨命运。家庭本应该是城市空间结构稳定的内核,但在世纪之交物欲横行的纽约,却失去了其传统功能,被社会所异化。在整部小说的叙事中,丽莉从来没有一个稳定的居住空间,其居住空间的不断更迭暴露出其无家可归的悲惨命运。第四章主要从权利的缺乏和双重自我两个方面分析莉丽被囚禁在空间中的外因和内因。列斐伏尔认为空间蕴含了意识形态的斗争和权利的角逐。处于权利金字塔底层的丽莉因权利的缺乏而无法对抗和颠覆主流意识形态,从而成为权利的牺牲品,被禁锢于空间之中。同时本章指出了丽莉被禁锢在空间中的内在原因,由于其心理空间中所呈现的双重自我最终导致其悲剧。结论部分概括了论文主体部分的内容,同时指出作品表达了华顿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忧虑以及其对城市空间中人群生存状态的探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丽莉巴特论文参考文献

[1].向燕.《欢乐之家》中丽莉·巴特的异化研究[D].郑州大学.2018

[2].张艳瑞.空间视角解读《欢乐之家》中丽莉·巴特的悲剧[D].华中师范大学.2015

[3].曲丹.拉康主体理论视阈下《欢乐之家》中丽莉·巴特的人物形象解读[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

[4].洪香.从丽莉·巴特和韩郁被“剩下”的命运探索“剩女”的婚恋困境——《欢乐之家》和《剩女单身日记》的比较研究[C].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3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3

[5].He,Qin.从荣格分析心理学探析《欢乐之家》中丽莉巴特个性化失败的成因[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3

[6].张喆.消费文化中美丽、悲哀的丽莉·巴特[J].长城.2012

[7].姜丽娜.用弗洛伊德理论解读《欢乐之家》中丽莉·巴特的人格形成[D].东北林业大学.2012

[8].邓林.矛盾的价值观:丽莉·巴特的选择[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1

[9].张莉.丽莉·巴特悲剧命运解读[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

[10].张莉.困境中的女人——浅析丽莉·巴特自杀缘由[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

标签:;  ;  ;  ;  ;  

丽莉巴特论文-向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