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套内空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空间部品,装配式建筑,住宅产品化
套内空间论文文献综述
王嘉仪[1](2019)在《空间部品在装配式住宅套内空间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基于我国建筑部品与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针对住宅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空间部品的概念,探索装配式结构与各类部品体系集成为空间产品的可能性,逻辑性地梳理了空间部品的性质、分类与设计方法,结合华·工坊竞赛获奖作品与SDC2018竞赛优秀作品的实践建造经验,探讨空间部品的应用方式与优、劣势,旨在为我国住宅产业的发展提出一种新的可能性。(本文来源于《城市建筑》期刊2019年07期)
李楠[2](2019)在《住宅建筑套内空间适老化改造方法论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住宅建筑套内空间适老化改造方法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当前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先行案例的审视,阐析了老年群体特征条件下的适老化改造理念,思考基于居家养老方式下的住宅空间适老化改造方法,探究如何遵循适老化改造问题导向,运用住宅空间叁大系统下的"菜单式细化"和"模块化统筹"来完成改造项目。(本文来源于《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常晓雪,胡惠琴[3](2018)在《老旧住宅套内空间适老性改装及部品应用研究——以北京某街道老旧住宅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对北京市朝阳区某街道老旧住宅调研,发现老旧住宅不适老的问题突出,急需改善,为此本文探索更为快速地提高老旧住宅适老性的方法,提出与工业化部品结合对老旧住宅套内空间进行改装的思路。(本文来源于《建筑学报》期刊2018年S1期)
叶爱银[4](2017)在《住宅套内空间配置对策研究——以保障性住房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保障性住房在建成使用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居住人数会发生变化,对保障性住房套内空间配置就会有新的要求。文章主要对提高住房套内空间布局灵活性、适应性等进行研究,分析了住宅的套内空间配置设计,总结出保障性住房提高空间利用率的技术实现措施,促进保障房带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来源于《福建建筑》期刊2017年11期)
教授,李永健,晏凌风[5](2017)在《钢结构住宅套内空间弹性设计策略与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根据调研以及案例分析我国已建钢结构住宅室内空间设计中的不足,从钢结构住宅室内空间设计的现状问题入手,通过借鉴SAR理论中的设计方法和运用弹性设计理念研究钢结构住宅套内空间弹性设计策略与方法,并进一步探讨钢结构住宅室内空间弹性设计要点,以期为我国钢结构住宅设计发展提供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建筑创作》期刊2017年05期)
李雷立,叶利[6](2016)在《保障性住房套内空间配套设施适老化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住房问题是现阶段解决养老问题最主要的方式,老年人及老年人家庭,在中低收入人群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解决这些困难老年人住房养老问题,政府和从事建筑设计的工作者责无旁贷。针对服务对象的差别,将适老化设计作为研究的指导理念,并逐层将其分级,建立符合我国老龄化国情的保障性住房室内空间配套设施适老化设计体系及设计要点。(本文来源于《中国住宅设施》期刊2016年06期)
薛峰,何平,沈冠杰,李婷[7](2016)在《建筑师对于建筑工业化技术的思考与构想——政策性住房套内空间通用模块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建筑师的角度对建筑工业化技术进行了思考,并通过对政策性住房标准化设计要素进行分析,提出住宅套型标准化、整体厨卫标准化、结构构件标准化、门窗部品标准化、储藏空间标准化和公共空间标准化六大设计系统,并对各个系统进行研究分析,着重解决建筑空间模数协调问题和模数网格化设计要求,将模块化的设计方法与建筑模数系统相结合,对住宅设计工业化模式进行探讨。同时,将所研究的成果直接应用于实际的政策性住房工程项目之中。(本文来源于《城市住宅》期刊2016年02期)
王辛[8](2015)在《城市老旧住宅套内空间适老化改造设计案例及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对严峻的养老形势,我国提出构建"9073"养老格局。其中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的养老模式,一方面对住宅的适老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调查显示,城市老年人的住宅可能大多老旧并且以中小套型为主,时至今日已经不能满足老年人需要。如何对老旧住宅进行最恰当的适老性改造和满足在宅养老需求,是建筑师应不断探索的问题。本文通过一个典型的城市老旧住宅套内空间适老化改造设计,探讨住宅适老化改造的细节设计方式及改造策略。(本文来源于《城市住宅》期刊2015年06期)
郎晓梅[9](2014)在《住宅套内空间适老性设计及部品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世纪初起,我国步入老龄社会,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随着社会对老年问题的重视,出现了大量新建的老年建筑以及老旧建筑的适老性改造,然而,与之相配套的适老性部品仍存在种类单一、安装条件差等问题,难以满足老年人独立的居家生活。本论文以“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下的建筑需求”与“工业化背景下的建筑设计与建造”的关联性分析为基础,在大量老年人、住宅套内空间适老性部品调查研究的前提下,结合国内外优秀案例,总结住宅套内空间适老性部品的设计要点,深入探讨了住宅套内空间适老性部品的安装原则和建筑学意义。论文首先从我国老龄化现状进行研究,强调适老性部品设计及安装在我国建筑及相关行业缺失的现状问题;其次,从社会学入手,对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生理、心理及行动特点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老年人日常生活需求,总结老年人套内生活行为特征,由此出发,向建筑提出适老性要求;再次,借鉴国内外老年建筑优秀案例,引入先进的设计理念和实践经验,并系统性总结套内空间适老性部品类型体系划分;最后,以前文的研究为基础,探索适合我国老年住宅套内空间的适老性设计要点,并以餐厨空间为例,详述不同类型老年人餐厨空间操作姿态及空间需求,以此为基础指导餐厨空间适老性设计及部品应用,并落实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草堂校区老年公寓中家庭式老年公寓餐厨空间详细的适老性设计及部品应用实例当中。(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14-06-01)
龙灏,关景[10](2013)在《套内空间精细化设计在保障性住房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套内空间精细化设计是保障性住房节约套型面积、提高空间品质的重要方法。保障性住房作为面向城市中低收入阶层的住宅,具备一般住宅所需的功能空间类型,但在面积标准上,不能完全以住宅设计规范中为一般住宅设置的标准为参照。因此,本文从空间的功能特点与家具的布置方式出发,从人体工程学角度分析得出各个功能空间的极限面积,给出了针对保障性住房的面积参考值,并从二维、叁维两方面整理出可用在保障性住房中的空间复合策略。(本文来源于《西部人居环境学刊》期刊2013年06期)
套内空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住宅建筑套内空间适老化改造方法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当前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先行案例的审视,阐析了老年群体特征条件下的适老化改造理念,思考基于居家养老方式下的住宅空间适老化改造方法,探究如何遵循适老化改造问题导向,运用住宅空间叁大系统下的"菜单式细化"和"模块化统筹"来完成改造项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套内空间论文参考文献
[1].王嘉仪.空间部品在装配式住宅套内空间中的应用研究[J].城市建筑.2019
[2].李楠.住宅建筑套内空间适老化改造方法论析[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3].常晓雪,胡惠琴.老旧住宅套内空间适老性改装及部品应用研究——以北京某街道老旧住宅为例[J].建筑学报.2018
[4].叶爱银.住宅套内空间配置对策研究——以保障性住房为例[J].福建建筑.2017
[5].教授,李永健,晏凌风.钢结构住宅套内空间弹性设计策略与方法研究[J].建筑创作.2017
[6].李雷立,叶利.保障性住房套内空间配套设施适老化设计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6
[7].薛峰,何平,沈冠杰,李婷.建筑师对于建筑工业化技术的思考与构想——政策性住房套内空间通用模块设计研究[J].城市住宅.2016
[8].王辛.城市老旧住宅套内空间适老化改造设计案例及策略[J].城市住宅.2015
[9].郎晓梅.住宅套内空间适老性设计及部品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10].龙灏,关景.套内空间精细化设计在保障性住房中的应用[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