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世俗化改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宗教改革,世俗化,因信称义,教阶制
世俗化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欧阳爱权,刁小行[1](2019)在《路德宗教改革的世俗化维度及历史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路德宗教改革系统阐发了因信称义的福音主旨,促进了宗教信仰观念的世俗化,打破了教会宗教信仰垄断地位;批判了宗教神权对世俗权力的僭越,极大消解了宗教专制愚昧,重塑教会与世俗政权职能边界,推动教会向社会领域回归;对宗教基本命题的新诠释,冲破了教会禁欲主义,缓解了属灵与属肉、宗教职能与社会职能间的紧张关系,彰显了宗教道德的世俗价值意义,推动了中世纪宗教的世俗化进程。然而,由于未能从根本上否定封建专制制度,路德宗教改革只能实现信仰理性的有限伸张。(本文来源于《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张匡娟[2](2018)在《论马丁·路德婚姻世俗化改革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马丁·路德婚姻世俗化改革思想主要表现为:主张婚姻是普世权利,反对天主教会的独身主义制度;否认"婚姻圣礼说",认为婚姻属于世俗事务,主张婚内性爱自然而正当、婚姻的管辖权属于世俗政府。路德的婚姻世俗化改革思想动摇了中世纪天主教会封建专制统治的基础,带来了婚姻、家庭生活的更新和社会的稳定,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某些先进的主张和理念,符合德意志及西欧各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要求和趋势,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本文来源于《淮阴工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李宁[3](2018)在《论凯末尔世俗化改革中的文化向度及其当代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土耳其国家认同的建构在文化方面的表现,主要是土耳其主义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塑造。凯末尔主持的文字改革、教育改革和重构民族历史等工作,不仅有助于土耳其民族摆脱被西方大国托管的可能和奥斯曼帝国灭亡后国家分崩离析的命运,而且通过"土耳其史观"的建构加强了民族的凝聚力,促进了土耳其的现代化进程。今天的土耳其似乎又走到了"文明的十字路口",反思和审视凯末尔的世俗化改革,无疑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来源于《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何睦[4](2017)在《发展中国家政治现代化反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初的土耳其政教矛盾尖锐,处于现代化发展的转型期,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中具有典型的示范效应。以往学界主要从土耳其政治现代化取得的成就和发展趋向做了研究,并根据现代化理论中“内外植结合型政治现代化模式”的基本特征,对世俗主义下的政教关系、民族国家建构、权威主义的发展以及凯末尔改革等都做了深入分析。然而以往的研究者往往抛开土耳其改革背景,多数从政府合法性角度探讨其世俗化进程,对凯末尔通过世俗化改革走向现代化社会中采用的具体方法等方面少有涉猎。本文主要采用史学研究成果,以文献研究为主要方法,旨在分析土耳其现代化过程中出现世俗化的军队干预政治、宗教文化复兴等因素的影响,阐释土耳其世俗化改革与伊斯兰教神权至上统治式微之间的因果关系,剖析了凯末尔对宗教文明采取政治打压手段造成二战后宗教文化上的复兴二者之间的关系。反馈土耳其政治现代化的发展历程,试图揭示出通过世俗化改革走向现代民族国家成功的要素。土耳其的经历向人们昭示:政教分离虽然是政治现代化的重要原则,但是宗教对国民精神的影响作用不可低估。宗教通过民主选举等多种现代制度手段影响现代政治。在宗教信仰自由的国家,尤其是伊斯兰国家,政治现代化进程中应该谨慎处理好政教关系,否则将走向政治现代化的终结甚至倒退。(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7-04-01)
盛睿,舒景林[5](2014)在《晚期奥斯曼帝国的教育世俗化改革及其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奥斯曼帝国曾经是一个雄踞叁洲的封建军事大国,但苏莱曼大帝之后日渐衰落。为了帝国的强大不被灭亡,它曾试图自我改造,富国强兵。首先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改革,随之而来的是教育世俗化改革。教育改革遇到了宗教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另外由于资金短缺,人才匮乏等诸多因素,也影响了改革的进展。但是改革为凯末尔总统共和国时代的世俗化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1期)
任婷婷,蒋苑昕[6](2012)在《世俗化改革与土耳其宗教教育的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对一个现代国家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除了具有文化传承的作用外,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被赋予不同的目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宗教教育在土耳其的历史进程中不但具有塑造宗教认同和民族认同的作用,还因其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地位在世俗化改革进程中成为改革的重点。本文通过分析奥斯曼帝国晚期和共和国时期传统伊斯兰教育内容和世俗教育体系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同时期宗教学校建立、宗教课程设置和毕业生去向等问题,来考察世俗化改革和宗教教育间相互影响的紧密关系,以此作为土耳其近代史研究的一个新视角。(本文来源于《世界历史》期刊2012年05期)
木拉提·黑尼亚提,迪里木拉提·奥马尔[7](2012)在《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型的经验与启示——从近代土耳其的世俗化改革与文化转型谈起》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代土耳其在凯末尔主义的指导下开展了一系列以废除苏丹制和哈里发神权制度,实行政教分离为宗旨的世俗化改革,完成了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从而使土耳其从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家转变为世俗的现代民族国家,从传统的伊斯兰文化转向现代欧洲文明。土耳其在近代的发展历程,宗教政策方面的曲折的实践经历,也为我们当前新疆社会转型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启示和借鉴经验。(本文来源于《新疆社会科学》期刊2012年04期)
李健全[8](2009)在《神圣化的世俗 世俗化的神圣——兼评加尔文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一文中研究指出世俗化的根本含义是价值取向由彼岸向现世的转移,它贯穿于基督教发展流变的整个过程。在此过程中,世俗化的自我限制特征也在不断发挥作用。宗教改革前,教会自身的世俗化以及市民生活的世俗化正是宗教改革或者说宗教复兴的直接动因。(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9年05期)
车效梅[9](2009)在《试评穆罕默德·阿里与埃及世俗化教育改革》一文中研究指出穆罕默德·阿里是埃及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人物,在他统治的四十四年间(1805—1849),埃及打破了沉默几个世纪的闭塞状态,一跃成为"当时奥斯曼帝国唯一有生命力的部分"。他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不仅促(本文来源于《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期刊2009-09-01)
张元[10](2009)在《土耳其凯末尔世俗化改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耳其通过民族解放运动建立了现代民族国家,并通过凯末尔改革在伊斯兰世界创造了非西方的现代化模式,被西方树为中东国家民主化的样板国。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土耳其的凯末尔改革尤其是大刀阔斧的世俗化改革为其以后走向民主化、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凯末尔世俗化改革为什么能够在伊斯兰传统非常浓厚的土耳其取得成功,凯末尔开创的世俗政权为什么至今仍然具有稳固的执政合法性,研究这些对于同样希望通过改革带领本国走向现代化并保持执政合法性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运用政治学中的合法性理论对世俗化改革的背景、过程、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论文的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核心概念及理论阐释。第一章分析了世俗化改革的历史背景,认为传统伊斯兰政权的执政合法性危机为世俗化改革提供了必要性。本章首先从制度规范和意识形态两个层面分析了传统伊斯兰政权执政合法性主要来源,接着从伊斯兰信仰危机、变革中的危机以及一战中危机的总爆发等方面分析了奥斯曼帝国执政合法性危机的主要表现。第二章分析了世俗化改革的现实前提,认为在于改革前凯末尔政权获得了一定的合法性资源,主要包括意识形态、统治绩效、个人魅力和负面合法性四个方面。这些合法性资源的获得是世俗化改革能够相对顺利和成功推进的原因,为改革成功提供了可能性。第叁章分析了世俗化改革中重塑合法性的过程和内容。主要包括制度规范和价值理念两个方面,认为重塑制度之基和价值之维其目的是在土耳其建立现代民主政体,这是改革的路径和方向,也是改革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第四章分析了改革对土耳其政治合法性的双重影响。认为积极影响在于改革为土耳其的政治现代化奠定了基石,消极影响在于改革中存在的失误为后来土耳其的伊斯兰复兴运动留下了隐患,这是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总结。结语部分对前文的分析作一个总结,在合法性理论视角下得出几点经验和教训,包括把握好改革的时机,积累合法性资源、注重合法性资源的重构、改革的路径和方向以及改革要结合本国国情等几个方面。(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09-05-01)
世俗化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马丁·路德婚姻世俗化改革思想主要表现为:主张婚姻是普世权利,反对天主教会的独身主义制度;否认"婚姻圣礼说",认为婚姻属于世俗事务,主张婚内性爱自然而正当、婚姻的管辖权属于世俗政府。路德的婚姻世俗化改革思想动摇了中世纪天主教会封建专制统治的基础,带来了婚姻、家庭生活的更新和社会的稳定,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某些先进的主张和理念,符合德意志及西欧各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要求和趋势,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世俗化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1].欧阳爱权,刁小行.路德宗教改革的世俗化维度及历史影响[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9
[2].张匡娟.论马丁·路德婚姻世俗化改革思想[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8
[3].李宁.论凯末尔世俗化改革中的文化向度及其当代启示[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4].何睦.发展中国家政治现代化反馈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7
[5].盛睿,舒景林.晚期奥斯曼帝国的教育世俗化改革及其意义[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6].任婷婷,蒋苑昕.世俗化改革与土耳其宗教教育的发展[J].世界历史.2012
[7].木拉提·黑尼亚提,迪里木拉提·奥马尔.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型的经验与启示——从近代土耳其的世俗化改革与文化转型谈起[J].新疆社会科学.2012
[8].李健全.神圣化的世俗世俗化的神圣——兼评加尔文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9].车效梅.试评穆罕默德·阿里与埃及世俗化教育改革[C].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2009
[10].张元.土耳其凯末尔世俗化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