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模式”乡镇企业在演进过程中趋于

“苏南模式”乡镇企业在演进过程中趋于

一、嬗变中的“苏南模式”乡镇企业偏向种种(论文文献综述)

刘志永[1](2020)在《转型期地区经济增长的“双主体”:地方政府与企业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具有鲜明转型期特征的“企业家”发展史。肇始于“农民企业家”的改革开放历程,在证明“企业家”之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国王”的同时,其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复杂性也昭示了中国的特殊性——肯定“企业家”作用时并不能忽视政府及其官员作用。至少在地区层面上,单纯从企业家角度根本无法解释“中国奇迹”中地区发展不均衡突出的现象。地区间不均衡原因,站在现实而非理论的角度,与其说是企业家及其精神的禀赋差异,不如说是地方政府与企业家的“耦合”差异所致。更重要的是,随着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逐步迈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转型期所固有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重转型叠加而来的矛盾日益凸显,如何处理理论上“政府与市场”及其表现在实践上“官员企业家与市场企业家”关系成为了中国在改革“深水区”时期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囿于研究范式,把市场经济看作是抽象的一般的西方经济学显然无法回答这些问题。同时,中国转型期的复杂性为经济学意义上的“政府与市场”关系提供了一个不一样的研究素材。不同于西方经济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把市场经济置于特定社会历史中来进行分析。基于中国特色治理结构和社会主义初级历史阶段,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也由此在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在实践层面上特别在地区层面如何“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而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实践上还不尽清晰,这不仅关系着地区间能否实现均衡发展,更关系着中国经济能否继续前行等重大问题。理论来自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对地区改革实践的观察,本文采用演绎归纳、历史研究和实证分析等方法,在借鉴主流经济学优秀成果的同时,沿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范式对转型背景下地区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企业家和政府及其官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转型背景下地区经济增长中的“双主体”理论框架,分析转型期地区经济增长中的政府(官员)与市场(企业家)的博弈关系,以及“双主体”耦合机制与地区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系,进而提出一些政策及建议。中国“企业家”发展中交织着无处不在的政府“烙印”。循着中国改革脉络,发现实践中政府与企业家关系绝不仅仅是经济关系使然,而是中国治理体系和初级阶段政治、经济和社会等交织关系在改革中的延展,其复杂关系主要在于渐进式改革进程中的地方政府及其官员有了“准市场主体”的地位。在本文提出“社会网络人”假设下,地方官员如同企业家在市场经济中谋取利益一样,为了获取其政治利益和财务利益而具有了“企业家”的属性,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主体”作用,进而和市场企业家一起推动着地区市场化进程和经济增长。“双主体”机制是转型期间地区经济增长中的必然选择。实践表明,在宏观层面上肯定企业家是中国经济增长“主体”的同时,政府及其官员在地区层面经济增长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主体”作用。不同于其他相关文献的地方官员“为了增长而竞争”逻辑,本文认为在政治治理体系、地区禀赋结构和“社会网络人”约束下的地方官员的“为了竞争而增长”是“双主体”机制的现实基石。政府(官员)和企业家“耦合”决定着地区经济增长。地区经济增长的路径、速度、绩效和可持续增长等取决于两者的“耦合度”,而且地区间禀赋结构及其演化不同致使着“双主体”耦合及其形式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以地方政府在“耦合”中行为迥异的温州政府和苏南政府为典型性样本和地区科技创新系统动态演化博弈模型,证实了“双主体”模式的有效性以及地方政府在其中的“能动性”作用。同时,本文从中央层面“把激励做对”来保证地方官员“做对的事情”的纵向机制和通过“中间组织”规制地方政府“做对的事情”和“防止做坏事”的横向机制上,提出了“双主体”稳定运行的激励约束机制。“双主体”耦合是一个动态演进过程。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文化禀赋与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相容,政府与市场(官员与企业家)形成各自行为上的充分自觉,催生出遏制政府随意干涉市场或者“越界”的市场力量和克服市场失灵等的规制力量,该模式最终会朝着“政府公共服务性引导+企业家主导型经济”的耦合方式演进。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地区间禀赋结构及其演化的不同会导致地区间在朝着最终模式演进的速度、路径等存在差异,但无论如何,政府的“主体”地位不会消失,转变的只是政府职能——“因时因势因地”与企业家耦合的“能动性”行为。“双主体”下“政府与市场”边界是多维性的。“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意涵不完全在于政府的“大小”或者“强弱”,也不是空泛的“有为”“无为”,更不是僵化的“谁主谁次”“谁动谁从”,而是政府(官员)与市场企业家的“因时因势因地”的动态耦合。因此,地区层面上的政府与市场“边界”是一个动态性多维度的意涵,包含着文化维度下“亲清”政商关系和制度维度下的“法无授权不可为”“法无禁止即可为”政企关系等在内的边界。实现地区经济增长是地区层面“双主体”架构的目的。在“双主体”下从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地区企业家两个维度入手,提出了通过“双主体”耦合实现地区可持续增长的政策及建议。一是政府直接介入地区经济活动的产业政策,认为以“中央定规划、部委出政策、地方来执行、事后看绩效”为特征的“多层级”产业政策体制在工业化起步和成长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进入创新引领阶段时其不适应性凸显,建议在发展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上从“多层级”向“两层级”体制转变;同时,从地方官员的视角提出了地区产业政策有效性的程序化、组织化和法治化等的边界。二是地方政府间接介入地区经济的企业家政策,在前述分析企业家发挥作用需要的“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基础上,从宏观层面的产权保护、市场化进程、政府行为法治化、金融体制改革等制度,中观层面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微观层面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以及文化层面的“亲清”政商关系、“友好”社会环境和“有效”诚信体系等方面,提出一些具体的政策及建议,以期实现“双主体”下的良好契合关系,进而实现地区的可持续经济增长。

张雪[2](2020)在《范小青官场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范小青是当代文学史上一位风格鲜明的作家,她凭借着强大的创作力、独有的生活体验和写作视野,累计出版字数达千万。她在三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涉猎过多种题材,皆有成功的代表作问世,且能够在多变的思想暗涌中保持自己的文学品质与个性,官场小说是其独特思想价值的体现。目前评论界对范小青官场小说的共性特征分析尚不充分,本文精选其官场题材作品加以解读,力图在现有学界成果的基础上,对其官场小说做出系统性的研究。本论文着眼于文本细读,采用文本分析与比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其官场小说进行多方面探讨,结合影响作家创作的个人因素、地域文化传统及社会发展背景,深入挖掘官场小说的深层精神意蕴与叙事策略。除引言和结语外,全文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范小青在官场小说中塑造的各式各样的人物形象中概括出三类较为典型的群像进行解读。他们分别为:处在权力中心的干部群像、官场中碌碌无为的边缘者群像和乡镇官场中的基层小人物群像。这些人物以其独有的个性品质在官场中拼搏成长,对权力的渴望和善良的天性是他们内心最纠结的矛盾所在,但也没有过多的扭曲人性,在他们身上能看到对自我的坚守,使人物与作品透露着一丝温情的意味。第二部分综合主客观因素,深入解析范小青官场小说的精神内涵,主要从性别差异背后的女性意识凸显、城乡差异中的社会变革道路的寻找和现代人焦虑背后的社会现实剖析三个方面探究作品的精神内涵。范小青作为女性作家,对女性意识有着自己的思考,更加注重自由而平等的人文关怀。探究这种追寻状态下作者的深度思索,借助具体的文本内容,分析作家还原时代背景下的真实的人性和社会的现实。第三部分结合叙事学的相关理论,解读范小青官场小说的叙事策略。这个部分由回环往复式的小说叙事结构、温馨动人的民风民俗描写和具有反讽意味的平和的语言风格组成。回环往复的叙事结构是官场小说在结构上的普遍共性。小说中的民风民俗特征主要体现在日常工作与生活、地域色彩等方面。语言上作家还在其中加入俗语、谚语和寓言化的批判语言,试图将思考与遐想的行为留给读者来完成。范小青用她的笔触为读者构建出真实的官场社会图景。我们可以通过本文看到其作品背后所蕴涵的文学深度与理想精神,为进一步的解读打下基础。同时,随着创作生涯不断成长的范小青,势必会为读者带来更多优秀的作品,让我们共同期待。

李欣[3](2020)在《经济发达区土地利用功能时空演化机理及转型路径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文中认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已进入社会发展转型与空间重构急剧变化的阶段,其城乡人口流动、生产方式变革、生态功能扰动,诱致人地关系紧张和空间异质性日趋增强,加之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严重影响国土空间的可持续发展。为缓和人地矛盾、破解城乡差异、区域不均衡发展的弊端,必须走多功能的土地利用发展道路,通过对有限的土地资源科学管控,提升国土空间利用质量。目前土地利用功能研究主要聚焦行政单元内的功能识别评价、空间分布特征、分区优化等方面,其视角和分析手段难以精细刻画空间要素的时空联动性,无法判明功能之间的交错关系,而功能演化驱动机理的研究更较为薄弱,致使空间管控政策落地效果不佳。基于此,本文选择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江苏省作为研究案例地,以1995-2015年快速城镇化期为时间节点,以土地利用功能为研究对象,沿着“格局-过程-关联-机理-优化”的逻辑主线,对江苏省土地利用功能的时空演化过程、相互作用关系及其驱动机理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区域可持续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布局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本研究:(1)通过对已有研究和相关理论方法的梳理总结,构建了多尺度融合的土地利用功能评价指标体系;(2)以100m的栅格单元为数据载体,分别对江苏省土地利用农业生产功能、非农生产功能、生活功能、生态功能的空间分布格局、空间集聚及分异特征、功能演进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尝试寻找农业主导型、工业主导型、商旅服务型、均衡发展型等不同地域的功能演化规律;(3)从整体和局部探讨了功能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继以“人本主义”视角辨析了功能协同/权衡关系的空间效应;(4)主要通过定量分析的方式寻找土地利用功能的内生影响和外源影响机理,揭示其对土地利用功能演变的驱动作用;(5)耦合功能评价与适宜性评价结果,对典型地域的“三生”空间分区调控,提出优化路径和调控对策。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将土地利用功能分为农业生产、非农生产、生活、生态等4大功能体系,将图斑单元与行政单元的功能评价结果集成,揭示土地利用功能的时空演化特征。1995-2015年,江苏省农业生产功能总体减弱,以多中心团块状北高南低分布;非农生产功能总体增强,南高北低,高低区域以面状+点状式混杂;生活功能逐渐增强,以城市为中心呈零星点状服从“中心-外围”分布模式;生态功能微弱提升,依山傍水,呈苏南-苏中-苏北“三分”格局。从空间集聚与分异特征来看:非农生产功能集聚性更突出,总体变化稳定;农业生产、生活功能聚集性增强,生态功能的空间关联性衰减。农业生产、非农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空间差异均不断增大,农业生产功能水平微弱波动,非农生产功能具转移惰性,生活功能稳定性较强,生态功能较活跃,四者均较少发生跨越式发展,存在“俱乐部趋同”现象,且转移现象具阶段性。从功能演变来看,农业生产、非农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均逐渐增强,功能类型占比排序为农业生产功能>生态功能>生活功能>非农生产功能,非农生产和生活功能强化态势明显,农业生产、生态功能衰弱。从不同地域类型来看,农业主导型地域农业生产功能直线上升,非农生产功能基本持平,生活、生态功能总体下降;工业主导型地域农业生产功能持续下降,非农生产功能作为主导功能稳定发展,生活功能微弱下降,生态功能在“持平-增长-下降-增长”的过程中波动增长;商旅服务型地域农业生产功能历经“上升-下降-上升”后总体持平,非农生产、生活功能均在大幅波动中上升,生态功能在小幅的“下降-上升”后微弱增强;均衡发展型地区以生活与生态功能为主导功能,农业生产功能微弱下降,非农生产功能大幅上升。(2)土地利用功能的相互作用关系。江苏省农业生产与非农生产功能、农业生产与生态功能、非农生产与生活功能之间存在较强的上尾相关性,农业生产与非农生产功能、农业生产与生活功能权衡关系不断增强,农业生产与生态功能、非农生产与生活功能协同关系微弱增长,非农生产与生态功能、生活与生态功能权衡关系愈发明显;空间上,苏锡常地区的农业生产与非农生产功能、农业生产与生态功能、非农生产与生活功能表现为协同关系,但在苏北大范围的农业生产与非农生产功能、农业生产与生活功能、非农生产与生态功能、生活与生态功能则存在明显的权衡效应;研究基于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行为地理学、人居环境学等理论进行空间关联理论框架构建,在此基础上选取扬中市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扬中市土地利用功能与居民生活质量感知的空间关联密切。(3)土地利用功能演变的驱动机理。运用文献回顾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揭示出资源环境、地理区位、人口因素、经济发展等重要因素对土地利用功能演变的影响机理。江苏省农业生产功能时空分异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工业基础的深刻作用,而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功能的限制式微;非农生产功能、生活功能时空分异与社会经济发展格局紧密关联,但生活功能空间格局发生较大转折时自然环境的约束力会更加突显;生态功能主要受自然本底环境驱动但作用趋缓,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产生活活动对于生态功能时空分异影响加大;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态和发展趋势对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分异的影响始终较强,而人口因素对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分异的影响力减弱。经济发展、人口因素、自然资源环境交互作用,对区域功能的作用力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异特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收入与其他因子耦合时会强化农业生产功能空间分异;非农生产、生活功能空间分异易受产业结构、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其他要素交互耦合驱动;生态功能空间分异主要受土壤有机质含量、区位条件及与其余要素结合作用。与此同时,影响因子对不同功能的作用时空动态性明显,产业结构对农业生产功能的影响减弱并向苏锡常地区转移,对非农生产、生活功能影响范围集中分布在苏北地区,对生态功能影响较强地区转移至苏锡常地区;地区生产总值对农业生产功能作用力较强地区由苏北迁移至南京都市圈,对非农生产功能作用力较强地区由南京都市圈转移至丰县、启东市等,苏南地区生活功能受其驱动作用更强,对生态功能影响范围由全域向西部萎缩;财政收入对农业生产功能影响由苏北沿海扩散至丰县-连云港一线,对非农生产功能影响较强烈的地区由苏北沿海向苏南转移,对生活功能影响力较强地区由苏北沿海向苏南、苏中转移,对生态功能影响力较强地区主要由丰县、连云港市等向苏北沿海集中;人口密度对农业生产功能影响由苏南扩散至全域,对非农生产功能影响力较强地区始终集中在苏南,生活功能受其影响较强地区由东部向西部转移,对生态功能影响由西部大范围区域缩小至启东市、海门市等;土壤有机质含量深刻影响太湖周边地区农业生产功能,对非农生产功能影响由苏南向东部沿海延伸,对生活功能驱动作用范围稳定在启东市、如东县等,对生态功能影响由苏北向启东市、溧阳市一线收缩。综合来看,经济发展总体状态是核心推动力、产业结构调整是重要的助推力、人口因素起主要的引力作用、自然资源禀赋承载力是关键的摩擦阻力、政府宏观调控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多种驱动作用共同构成了土地利用功能时空演变的驱动体系,具有密切关联并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整体系统,多重因子在相互间的交互耦合中形成多维效应,最终导致自然生态结构、经济生产结构、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4)“三生”空间的优化路径与对策建议。在耦合了土地利用功能与适宜性评价结果后,研究按照核心区、容纳区、阻隔区的差异,对南京市、扬州市、扬中市、新沂市农业生产、非农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进行分区调控,提出了四种对策建议:以空间主导功能为指引,适当协同次要功能,完善土地利用管制手段;落实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从法律层面立法保障;推动产业集群在国土空间开发的引领作用;强化城乡人居环境整治,不断提升人民幸福指数。

鲍敏[4](2020)在《江苏省“人口-土地”城镇化协调性测度及影响机制研究》文中认为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是城镇化过程中两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人口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涵,土地城镇化则是新型城镇化的现实表征,二者的协调发展关系深刻影响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现实水平与城乡关系的未来方向。本文主要以江苏省为考察对象,基于以下两个主要社会现象:一是城镇化水平虚高,这一现象实际指向是在城镇稳定就业、生活的农村转移人口虽然被计算为城市人口,但他们未能享受到与城镇户籍人口同等的公共服务待遇,形成了职业和地域上的半市民化现象。二是区域间“人口-土地”城镇化水平发展失衡。苏南、苏中和苏北的城镇化水平因复杂的历史、政治原因呈现阶梯型差距,目前尤其体现在区域间经济发展程度的差距,与社会保障水平的高低。本文结合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对江苏省“人口-土地”城镇化发展失衡这一现象进行理论解读与实证分析,揭示出江苏省13个地级市“人口-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现实水平、波动效应以及空间分布表征的现实基础,理论分析了“人口-土地”城镇化非协调发展的影响机制,立足“乡村振兴”、“消解非均衡状态”的现实主旨,提出三条实现路径,第一,转变“土地-财政”思想,提升城镇化增长的可持续性;第二,改革“户籍-边界”制度、继续推进城市落户和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第三,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南北融合。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江苏省“新型城镇化”、“三大区域协调发展”与“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提供一定的理论解读及实践依据。

周银坤[5](2018)在《基于城乡发展差距的“城市利益让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的研究是基于以下两个基本的社会事实:一是,伴随着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生成,作为其对立面的“统筹城乡发展”及“城乡一体化发展”也在向前积极推进;但是,中国的城乡关系是一个结构性问题,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过程是漫长的。尤其是,当这个过程涉及社会利益改革及调整时,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展就尤其缓慢;在现实中,“城乡差距”与“社会排斥”之间的关系又很复杂。二是,正是因为看到了我国“城乡发展差距”这一现实问题,中央政府正在从顶层设计、国家战略、政策供给等层面,推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路径。同时,理论界也在讨论社会改革中的“利益让渡”等问题。从这两个基本的社会事实出发,本文着力提出“城市利益让渡”这一理论命题,试图以规范的研究方法,来分析与解释当下中国“城市利益让渡”的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一方面,从学术文献的角度看,“统筹城乡发展”与“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的研究,是比较深入与透彻的;但是,从“利益让渡”与“社会利益让渡”的角度来研究城乡关系的文献,还显不足。因此,这是一个新的研究命题。另一方面,从政府政策实践的角度看,“城市利益让渡”的相关政策及实践,也没有充分地展开,因此,它是一个新的实践任务。因此,本文的研究重点就在于:提出并论证“城市利益让渡”的命题。这一研究从三个方面展开:第一,以江苏为观察样本,以计量方式分析“城乡发展差距”这一现实问题;第二,以“社会排斥”为理论视角,分析城乡发展差距的原因与症结何在。第三,用三章的内容,从理论资源、现实场域、资源与条件、意愿与能力、动力与阻力等方面进行这一命题的理论建构。对此,本文的研究,展开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章:以江苏为观察样本,计量分析“城乡发展差距”这一现实问题,为“城市利益让渡”这一命题的建构奠定现实基础。本章认为,城乡差距至少要从两个方面来综合考察:一是,江苏省城乡十年来的经济发展差距及其他方面的差距;二是,对江苏省城乡关系的现实境况开展系统的描述性分析,意在揭示江苏省当下城乡关系的现实样态和现实图景。对此,本章主要研究了三个方面的内容:(1)从江苏省的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发展的整体差异入手,考察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的现实样态;(2)对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的现实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实证考察;(3)从理论上揭示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对于全国的代表性与样本性。第二章:题名为:城乡发展差距的症结:排斥性制度。这一章的主要目的是:应用“社会排斥”这一比较新颖的理论来探讨中国城乡发展差距的原因。从学术文献的角度看,关于城乡发展差距原因探讨的文章很多,但是,从社会排斥这一角度展开分析的文献几乎没有。因此,本章选择这一理论框架进行研究,也是为“城市利益让渡”这一命题的论证奠定坚实的现实基础。本章试图解决四个问题,一是,阐述“社会排斥”这一新的理论框架,对于分析城乡发展差距的意义;二是,从社会资源配置的角度来分析造成城乡发展差距的制度设计;三是,从公共服务的角度来剖析城乡发展差距的制度现状;四是,分析了现实中城乡关系中资源配置非均衡性的表现及种类。第三章:题名为:“通过‘城市利益让渡’再造城乡关系”。因此,从这一章开始的连续三章,都是本文的核心内容,即对“城市利益让渡”进行学理论证。而第三章是把本文的主题点明了,也试图把“利益让渡”与“城乡关系”这两个主题的研究“对接”起来。在第三章中,主要想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从学理上寻求“城市利益让渡”的理论资源,这既包括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资源,也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资源,还包括当今中国学术界的理论资源。二是,探讨当下中国城乡关系再造的现实场域及其复杂性,即一方面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另一方面,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在解构着城乡二元结构。三是,对“城市利益让渡”这一命题进行理论建构与论证。第四章:主要是探讨“城市利益让渡”的具体问题,即模式、资源与能力等等。主要想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总结了当下中国社会实践中具有“城市利益让渡”性质的三种模式,即“资源三下乡”、南京“为民服务专项基金”与项目制。二是,探讨了城市利益让渡中的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以及各种具体的资源类型。三是,从主观性与客观性两个方面,分析了城市利益让渡的主观性意愿与客观能力等相关问题。第五章:题名为“‘城市利益让渡’的动力与阻力”。在这一章中,没有采用对策建议或政策建议类题名,是因为,本文认为“城市利益让渡”作为一个命题需要论证与建构,它需要学术、社会与政府的认同与认可,换言之,它离对策建议还有一定距离,因此,不妨我们先来探析它的动力因素与阻力因素。这一章,主要想解决两个问题:其动力因素,是从推动城市利益让渡的内在动力,推动城市利益让渡的外在拉力,推动城市利益让渡的政治压力三个方面展开的;而阻力因素,是从城乡二元结构的固化、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城市政府利益权衡的理性化与乡村承接能力的有限性四个方面展开的。

程芳欣[6](2016)在《西北中等城市区城城乡空间协调生长机制及规划方法研究 ——以渭南为例》文中提出目前西北地区的城镇化已整体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但是与全国相比,城镇化发展水平仍然偏低。中等城市是西北地区城镇体系中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其空间发展影响着城镇体系的完善,而中等城市自身也需要通过协调城乡空间关系来促进城镇化,提升城乡空间品质。因此,需要深入研究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机制,并形成与其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相匹配的规划方法体系,促进城乡空间发展转型。论文首先对国内外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基于可持续的城乡空间“美好图景”的探求,分析了经典理论与实践案例,从中梳理了“美好”城乡空间的典型特征;从普遍价值观的公平与效率出发,探讨了城市规划视角下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目标;并对西北地区中等城市区域城乡空间的价值进行了再审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目标导向、全程评价、机制设计、规划方法于一体的西北地区中等城市区域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规划框架。其次,检讨了西北地区中等城市区域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问题,并对渭南中心城市区域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性进行了评价,认为“中心城市区域”是一个城乡高度一体化的区域,比“全域”更加适合西北地区中等城市目前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应将其作为现阶段城乡空间的重点协调区域,引导城乡空间有序融合,带动市域城乡统筹。论文将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过程作为城乡空间的再生产过程,为引导要素重组并形成城乡空间利益协同的空间载体,构建了城乡空间网络、城乡空间生长复合中枢与城乡空间单元耦合的结构模式,阐述了相应空间要素的协调机制。在回顾传统规划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泛)“多规合一”视域下城乡空间一体的规划技术方法体系,从技术流程、技术准则和技术手段三个方面提出了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技术框架,并从中心城市区域整体协调和城乡空间单元内部协调两个层面,进一步细化了渭南中心城市区域空间生长协调的重点;从编制过程调整、经济手段创新、行政管理协调和法律途径保障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渭南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制度框架。

宋孝建[7](2016)在《苏南乡村环境治理的发展性方略研究 ——基于“POTIC”的分析框架》文中提出苏南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其乡村环境治理的过程,已被验证符合一个库兹涅茨“倒U”的曲线。在其早中期,无规划、无序地大量发展加工制造业,经济开始快速发展,人均GDP一直在全国遥遥领先。创出了八九十年代在全国学界探讨火热的“苏南模式”。然而粗放式的发展带来的GDP往往是“带血的”。伴随经济水平提高的是: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脏乱差的乡村生态环境导致疾病高发,也成为了一系列环境危机事件的导火索。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苏南发展遇到瓶颈,经济增速放缓。苏南政府在学习他地优秀经验之后,承接自身的区位优势,开始转型,经济再次获得高速发展。在认识到乡村环境治理的重要性后,苏南政府开始加大乡村环境治理的力度。随着法规政策的制定、财政的投入、人才技术的引进,这些使得苏南地区乡村环境治理进程快速达到拐点,随后其乡村环境质量一直处在上升期。老百姓对于乡村环境质量的满意度也是逐年提高。这不仅可以从苏南地区所获的生态殊荣予以验证,更是可以在苏南乡村的实地走访中进行直观感受。于是笔者思索,苏南的今天是不是我国其他一些地区的明天。例如江苏的苏北地区、浙西地区以及我国中西部地区。这些地区明显处于苏南早期发展的境况。为了GDP数值,而无规划地大量引入重污染、高排放产业,导致地区环境质量连年下降。与其明知这些地区在后期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后,要花大力气去进行治理。为何不把工作做在前期,为后期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所以笔者在借用美国、韩国、浙江、江西优秀经验之后,分析苏南地区历史逻辑上的乡村环境治理脉络,总结出其中优秀经验,提出了一个苏南地区乡村环境治理的发展性方略集,也即“POTIC”方略集。并通过对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昆山市进行实地调研,用其实际样态融合分析该方略集。随后通过绿色距离计算和生态循环系数的设计,对该发展性的方略集进行修正提高。以不断增强该发展性方略集在苏南乡村环境治理中的适用性,以及我国其他地区乡村环境治理中的适用性。

石好为[8](2015)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苏南乡村生活空间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推进城镇化是提高我国乡村居民生活水平、推进产业发展进步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已步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处于城镇化的深入发展时期,站在历史新的起点之上,乡村的建设与发展既面临巨大机遇,也面临诸多难题,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与乡村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乡村生活空间,对其进行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是新时代赋予的要求。苏南,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其乡村基本生活条件普遍较为优渥,面临生活需求新的转折点,本文以乡村生活空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和探究苏南乡村生活空间的演变规律、发展困境、优化路径等问题,进而指明苏南地区乡村生活发展方向,引导其健康有序发展,并为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出台提供理论参考。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调查分析法、多学科交叉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本文首先对乡村生活空间概念加以详细论述与界定,并在影响苏南乡村生活空间要素的基础上回顾其生活发展历程,归纳总结出,随各阶段社会发展其生活空间次第围绕着居住空间、劳作空间、公共服务空间、交往与休闲空间、文化空间展开的规律,而后对当代苏南乡村生活空间进行分析,其面临的主要问题为:生活空间范围剧增,生态危机;生活空间活力衰退,动力不足;生活空间风貌异化,文化流失。在当前新型城镇化的时代语境下,在历史沿革、社会环境和自身诉求的三个维度中,在马洛斯需求层次理论的基础上,论述苏南乡村今后的发展应着力提升文化空间在生活空间中的地位,以适应乡村居民从生理和安全向情感和归属的需求转变,进而在一系列优化原则的指导下,提出围绕两个层面——宏观与微观、两个主题——加强城乡要素流动与重塑乡村居民文化观念、一个重点——文化空间核心化的优化路径,最后辅以吴江农创村作为研究实例进一步阐述。

张敬华[9](2014)在《江苏扬泰地区新农村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在新时期我国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相关理论和已有成果的回顾基础上,以江苏省苏中扬州、泰州为基点,分析了扬泰地区新农村建设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构建了新农村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问卷、实地走访、座谈和建模等方法,以及1082份有效问卷的定性或定量分析,明确了农民、村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意愿与评价,找出了新农村建设的难点与成因,实证了农民个体和家庭特征等因素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以工业主导型张万村和花木高效农业主导型横沟村为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总结了两村新农村建设成效与可推广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扬泰地区以政府、村干部和农民为主体联动的建设新农村的政策建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农民视角。农民普遍认为新农村建设中,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是最重要也是应优先发展的内容,其次是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最后是乡风文明;农民认为很重要和不满意的未必就是农民认为急需改善的;农民对生活设施的改善需求高于对生产设施的改善需求,对公共产品的改建需求高于自家需要改建的需求;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主体主要是政府和集体,农民自己愿意适当出资出力。对于生产,土地流转加快,农业生产规模扩大,农民非农化程度提高,农村产业结构趋于优化。农民主要从业于二三产业,土地有偿转让态度明确,如有生活保障大多数农民愿意放弃务农和到城里定居。农户家庭小规模生产的劳动力和土地的机会成本高,农村用工价格高。农民期望惠农力度加大,基本补贴能落实到位。农民对水电等生产基础设施状况满意。对实用技术需求强烈,期望科技培训与指导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且愿意为新技术支付一定的费用。农民参加新型合作组织的比例不高,农业信息渠道利用不充分,主要依赖于电视、村里通知和开会,互联网获取信息的比重低。妇女和老人是农业劳动的主力,新生代农民占比低而不稳定;农业比较效益较低,普通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农业生产要素非农化明显,农民投入重商重工轻农,表明农民农业从业意愿不强。对于生活,农民生活满意度较高,品质生活有所提升。大多数农民收入都有增长,家庭实物资产多样化,主要耐用消费品、自来水和清洁能源覆盖面较大。家庭最主要支出和压力均是教育和日常开支,生产资料支出占比低仅为5.8%。农民参保比例总体不高,对医药费报销满意程度一般。做生意、外出打工、技术和勤劳是公认的致富主要因素,但花木主导型的横沟村不少农民认为种植大户也是致富的主要原因;疾病、无劳动力、无人做生意和无人外出打工是致贫的主要原因;农民希望地方政府和基层干部牵头和带领致富。对于乡风,农民对乡风文明的关注程度和深层次认识不高,但要求加强文化、娱乐设施建设和开展相关活动的意愿较为强烈。文化活动和设施少,看电视、打牌、打麻将和串门聊天是打发闲暇的主要方式。邻里关系和睦,治安状况良好,但赌博和迷信、小偷小摸、不讲卫生和干群关系紧张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甚至较为严重。对于村容村貌,农民认为变化较大,但要求继续改善的意愿依然强烈。生活垃圾、河道清淤和小工厂污染等是急需解决问题,旧危房、厕所圈舍和村庄布局调整等农民认为很重要但不认为急需改善。农民强烈要求改善村里道路、交通和路灯,对自来水(特别是水质)和活动室也有一定需求。对于民主管理,农民意识在提高,但个体间差异较大。农民对管理民主关注度较高,在新农村建设五大内容重要性排序中管理民主居于第四位。农民对村里民主选举、决策、理财、村务公开和“一事一议”制度实施情况评价不高。对基层干部了解不多,40岁以上的农民对村干部认同度较高,但年轻人的评价较低。农民个体和家庭特征因素影响其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意愿与评价。男性、中年、高中文化、就业于第三产业、家庭收入在4-6万元和来自工业主导型示范村的农民,其认知与评价相对较高;其他的则相对较低,且呈现出非规律性变化。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得出显着影响农民对新农村建设投入意愿的因素有收入增长、参加教育培训、有人在外工作、生活满意度、对村干部满意度和参加合作组织等,家庭人口数、家庭总收入、参加村里活动、户主性别和年龄的影响不显着。参加合作组织的农户其投资、投劳和新技术支付一定费用的意愿均为负相关。2.基于典型村视角。花木高效农业主导型横沟村和工业主导型张万村研究显示,走上富裕之路的新农村,虽然各自模式和路径不同,但其发展具有共性特征。即吃苦耐劳,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及时把握和充分利用发展机遇与政策;发挥地方能人带头作用;挖掘和开发当地资源,培植主导产业,实行产业集聚,是农村发展、农民致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同时,花木主导型、工业带动型两典型村与普查村比较研究显示,不同类型村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与行为表现差异较大。示范村农民的认知程度和投入意愿明显高于普查村;示范村农民对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需求相对较高,而对村容整洁的需求相对较低;示范村农民愿意出钱比例高于普查村。3.基于村干部等视角。新农村建设中问题和难点依然存在。农民认知不深,参与程度不高,建设主体的主要力量不在农村。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的新的增长点难寻或难以落实。生产发展思路难以拓展,主导产业比较“矮小”,高效农业规模不大,农业内部挖潜难。农民工资性收入与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空间有限,农民创业不强和进一步转移难。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干部综合素质不高。农村基础生活设施、文化设施和卫生环境整治的资金缺乏,现行土地制度制约规划中的结构调整。农村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和保险等与实现城乡均等化要求差距还较大。社会化服务和人力资本未能满足新农村建设需求。实证研究表明,新农村建设需要加强主体建设,调动主体积极性,发挥最大效用;需要挖掘地方资源和培植主导产业,增强地方经济实力;需要做好城乡间、农村区域内部、农村一二三产业间、生产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农民收入增长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齐升的统筹,实现公平、效率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培育新型农民,丰富农村人力资本;新农村建设作为一个巨大的工程,需要长期不懈努力。

倪方钰[10](2014)在《苏南城镇化空间转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30多年来,苏南地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和改革发展的先行区,城镇化始终保持高速发展势头,但也面临土地紧缺、空间蔓延、产城脱节、环境污染和城乡分割等问题。究其原因,是我们单纯就空间论空间,忽略了城镇化是一个区域发展的重大问题,而实现城镇化空间转型是我们的紧迫任务。城镇化空间结构向什么方向转型?驱动城镇化空间转型的新动力是什么?实现城镇化空间转型的本质要求和实现路径是什么?这是本文需要回答的三个问题。城镇化空间转型必须与城市发展阶段和城市转型的需要相适应,要为城市经济发展和转型提供支撑,而不能仅仅从空间结构角度来谈空间转型。本文主要基于区域视角,研究城镇化空间转型,把产业转型、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等内容融入城市空间的概念之中,定义了城镇化空间转型的全新内涵,具体分析了苏南城镇化空间结构转型、产业空间转型和关联空间转型。研究表明,均衡化、多中心和集约型空间结构是苏南城镇化发展的新趋势;创新集群是苏南城镇化产业空间转型的新动力;构建关联空间是苏南城镇化空间转型的本质要求。基于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本文提出要构建苏南城镇化的均衡空间结构;构建苏南城镇化的产业创新空间;构建苏南城镇化的关联空间,走具有苏南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二、嬗变中的“苏南模式”乡镇企业偏向种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嬗变中的“苏南模式”乡镇企业偏向种种(论文提纲范文)

(1)转型期地区经济增长的“双主体”:地方政府与企业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政府、企业家与中国改革进程:基于历史演进的分析
    3.1 改革的启动期和企业家萌芽(1978年12 月-1992年10 月)
    3.2 改革的推进期和企业家成长(1992年10 月-2002年10 月)
    3.3 改革的深化期和企业家发展(2002年10 月-2013年11 月)
    3.4 改革的攻坚期和企业家“主体”确立(2012年11 月..至今)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企业家与中国经济增长: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
    4.1 宏观视角的企业家作用:基于三期滞后动态模型的SYS-GMM分析
    4.2 微观视角的企业家作用:基于知识扩散维度的SEM分析
    4.3 政府的作用:实证模型隐含的启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地方政府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企业家理论的视角
    5.1 渐进式改革下政府的“有形之手”
    5.2 “政治集权和经济分权”治理体系下的地方政府
    5.3 转型期地方政府的“人格化”:官员企业家
    5.4 地方政府及其官员与经济增长困境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地区经济增长中“双主体”: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6.1 “双主体”的时空辐辏:中国改革实践与理论困境
    6.2 “双主体”耦合:经济增长中的合意行动
    6.3 “双主体”的演化博弈:基于创新的视角
    6.4 “双主体”的稳定均衡:激励约束机制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双主体”模式检验:以苏南和温州地方政府为样本
    7.1 市场化准备阶段(1978-1992):政府“控制人”+企业家“萌芽”
    7.2 市场化初级阶段(1992-2002):政府“经济人”+企业家“侍从”
    7.3 市场化发展阶段(2002-2013):政府“协调人”+企业家“主角”
    7.4 市场化深化阶段(2013- ):政府“公共人”+企业家“主导”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双主体”模式与地区经济增长
    8.1 中央-地方产业体制:战略性产业的“多层级”向“两层级”转变
    8.2 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
    8.3 地方政府的“企业家”政策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9.1 主要内容及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布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2)范小青官场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本文的选题依据
    二、本文的研究现状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意义
一、官场中的人物书写
    (一)处在权力中心的干部群像
    (二)官场中碌碌无为的边缘者群象
    (三)乡镇官场中的基层小人物群像
二、范小青官场小说的精神内涵
    (一)性别差异背后的女性意识凸显
    (二)城乡差异中的社会变革道路的寻找
    (三)现代人焦虑背后的社会现实剖析
三、范小青官场小说的叙事策略
    (一)回环往复式的小说叙事结构
    (二)温馨动人的民风民俗描写
    (三)具有反讽意味的平和的语言风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经济发达区土地利用功能时空演化机理及转型路径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速城镇化、工业化背景下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客观现实
        1.1.2 “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1.1.3 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进一步创新的理论需求
        1.1.4 解决江苏省国土空间利用瓶颈问题的需要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土地利用功能分类
        1.3.2 土地利用功能识别与评价
        1.3.3 土地利用功能相互作用关系与演进
        1.3.4 空间治理
        1.3.5 研究述评与展望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土地利用分类
        2.1.2 土地与国土空间的基本概念
        2.1.3 土地利用功能
    2.2 理论基础
        2.2.1 人地关系
        2.2.2 地域功能
        2.2.3 土地利用多样性
        2.2.4 系统科学
        2.2.5 区位布局理论
第3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基本情况
        3.1.2 快速城镇化进程及其阶段性特征
        3.1.3 产业结构特征
        3.1.4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3.2 数据来源
    3.3 研究方法
        3.3.1 行政单元尺度的土地利用功能评价
        3.3.2 图斑尺度土地利用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3 多尺度融合
        3.3.4 土地利用功能空间分布特征
        3.3.5 土地利用功能演变驱动机理
        3.3.6 “三生”空间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模型
第4章 江苏省土地利用功能时空格局及其演进特征
    4.1 土地利用功能空间格局特征
        4.1.1 农业生产功能空间分布
        4.1.2 非农生产功能空间分布
        4.1.3 生活功能空间分布
        4.1.4 生态功能空间分布
    4.2 土地利用功能空间集聚及分异特征
        4.2.1 土地利用功能空间聚集性
        4.2.2 土地利用功能空间分异格局、分布形态及演变过程
    4.3 土地利用功能演进特征
        4.3.1 时间特征
        4.3.2 空间特征
    4.4 土地利用功能演进路径分析
        4.4.1 农业主导型
        4.4.2 工业主导型
        4.4.3 商旅服务型
        4.4.4 均衡发展型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江苏省土地利用功能相互作用关系时空表达
    5.1 土地利用功能相互作用关系时序变化特征
        5.1.1 农业生产与非农生产功能时序变化特征
        5.1.2 农业生产与生活功能时序变化特征
        5.1.3 农业生产与生态功能时序变化特征
        5.1.4 非农生产与生活功能时序变化特征
        5.1.5 非农生产与生态功能时序变化特征
        5.1.6 生活与生态功能时序变化特征
    5.2 土地利用功能相互作用关系空间分异特征
        5.2.1 农业生产与非农生产功能相互作用关系空间格局
        5.2.2 农业生产与生活功能相互作用关系空间格局
        5.2.3 农业生产与生态功能相互作用关系空间格局
        5.2.4 非农生产与生活功能相互作用关系空间格局
        5.2.5 非农生产与生态功能相互作用关系空间格局
        5.2.6 生活与生态功能相互作用关系空间格局
    5.3 土地利用功能相互作用关系的空间效应
        5.3.1 土地利用功能相互作用关系的空间效应分析理论框架
        5.3.2 土地利用功能协同/权衡关系的空间效应实证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江苏省土地利用功能时空变化驱动机理
    6.1 土地利用功能时空演化的序参量
    6.2 土地利用功能时空分异的驱动机理
        6.2.1 主要影响因子
        6.2.2 影响因子的交互作用
        6.2.3 重要影响因子的时空变异规律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江苏省典型地域“三生”空间优化路径与调控对策
    7.1 “三生”空间限制分区
        7.1.1 典型地域土地利用功能
        7.1.2 “三生”空间生态位适宜性
        7.1.3 “三生”空间限制分区结果
    7.2 “三生”空间优化路径
        7.2.1 农业主导型区域“三生”空间优化路径
        7.2.2 工业主导型区域“三生”空间优化路径
        7.2.3 商旅服务型型区域“三生”空间优化路径
        7.2.4 均衡发展型区域“三生”空间优化路径
    7.3 “三生”空间调控对策
        7.3.1 以空间主导功能为指引,适当协同次要功能,完善土地利用管制手段
        7.3.2 落实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从法律层面立法保障
        7.3.3 推动产业集群在国土空间开发的引领作用
        7.3.4 强化城乡人居环境整治,不断提升人民幸福指数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可能的创新点
        8.2.1 研究尺度的复合性和多元性
        8.2.2 研究视角的探索性
    8.3 不足与展望
附录 扬中市居民生活现状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4)江苏省“人口-土地”城镇化协调性测度及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缘起
        1.1.1 研究背景:人口城镇化的滞后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城镇化理论研究的脉络走向
        1.2.3 文献的总体述评
    1.3 逻辑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的逻辑思路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核心概念
    2.1 理论基础
        2.1.1 “土地财政”视角:“人口-土地”非协调发展的解释视角一
        2.1.2 城市偏向发展:“人口-土地”非协调发展的解释视角二
    2.2 核心概念的界定
        2.2.1 土地城镇化:乡村城镇化的现实表征
        2.2.2 农民市民化:乡村城镇化的核心本质
        2.2.3 “人口-土地”城镇化:乡村振兴的一个衡量维度
第三章 江苏省“人口-土地”城镇化的历史嬗变与现实评价
    3.1 江苏省“人口-土地”城镇化的历史演变
        3.1.1 人口城镇化超前(1995-2000)
        3.1.2 土地城镇化超前(2001-2009)
        3.1.3 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平行发展(2010-2017)
    3.2 江苏省“人口-土地”城镇化协调性现实测度
        3.2.1 江苏省“人口-土地”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2.2 江苏省“人口-土地”城镇化协调性测度的主成分分析
    3.3 江苏省“人口-土地”城镇化水平协调性的波动效应分析
    3.4 江苏省“人口-土地”城镇化发展的总体性评价
第四章 江苏省“人口-土地”城镇化非协调发展内在机制分析
    4.1 “土地财政”行为
        4.1.1 “土地财政”行为驱动城市无序扩张
        4.1.2 “土地财政”行为使流动人口难进城
    4.2 “户籍-边界”制度
        4.2.1 “看得见”的二元户籍制度-利益的边界
        4.2.2 “看不见”的二元户籍制度-心理、文化的边界
    4.3 “中心-边缘”的战略决策
        4.3.1 “城市中心-乡村边缘”
        4.3.2 “苏南中心-苏北边缘”
第五章 江苏省“人口-土地”城镇化发展治理机制设计
    5.1 江苏省“人口-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实践反思
        5.1.1 立足乡村振兴
        5.1.2 消解非均衡状态
    5.2 江苏省“人口-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的路径设计
        5.2.1 去“功利性”:转变“土地-财政”行为
        5.2.2 去“二元化”:改革“户籍-边界”制度
        5.2.3 去“中心化”: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第六章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1.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录用)论文情况
    2.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5)基于城乡发展差距的“城市利益让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成果“形式上的考察”
        二、国内研究内容考察:研究主题分类
        三、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四、文献的总体评述与本文的研究方向
    第三节 研究目标、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目标与思路
        二、研究内容与关键问题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一、可能的创新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城乡发展差距的实证考察——以江苏为观察样本
    第一节 问题的提起: 以江苏为观察样本
        一、城乡发展中的“两个现象”
        二、观察样本选择江苏省的理由
        三、本章的研究思路
    第二节 江苏城乡发展差异的现实样态基于统计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一、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区域发展的整体差异
        二、江苏省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
        三、江苏省城乡发展其他方面的差距
    第三节 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的现实水平及变化趋势的实证考察
        一、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二、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的现实水平:基于两种实证分析
        三、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程度的变化趋势分析
        四、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的整体性评价
    第四节 城乡关系的逻辑: 利益分配的非均衡性
第二章 城乡发展差距的症结: 社会排斥
    第一节 社会排斥: 城乡关系的一个分析视角
        一、社会排斥: 一个富有解释力的概念
        二、社会排斥用于中国城乡关系分析
    第二节 资源配置型排斥
        一、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屏障
        二、排斥性的劳动力市场制度
    第三节 公共服务型排斥
        一、二元化的社会保障制度
        二、二元性的医疗卫生制度
        三、城乡分割的二元义务教育制度
    第四节 城乡利益分配的非均衡性
        一、城乡利益分配非均衡性的历史考察
        二、城乡利益分配非均衡性的现实考察
        三、城乡利益分配非均衡性的政治安排
        四、城乡利益分配非均衡性的具体表现
第三章 通过“城市利益让渡”再造城乡关系
    第一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理论资源
        一、西方经济学关于“城乡关系”的理论资源
        二、马克思主义者关于“反哺农业”的理论阐述
        三、我国学术界关于“城市支持乡村”的探索
    第二节 城乡关系再造的现实场域及其复杂性
        一、当下中国现实场域的复杂性
        二、中国城乡关系的基本格局
        三、现代化进程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
        四、社会发展大趋势解构着城乡二元结构
    第三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理论论证与建构
        一、“城市利益让渡”问题的提出
        二、从权利让渡到“利益让渡”
        三、“社会利益让渡”是否可能
        三、“城市利益让渡”的理论辩护
第四章 “城市利益让渡”的模式、资源与能力
    第一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实践模式解读
        一、“资源三下乡”模式
        二、“项目制”模式
        三、“为民服务专项资金”模式——南京的个案
    第二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资源类型
        一、城市利益让渡的两种资源: 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
        二、城市利益让渡的具体资源分类
    第三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意愿与能力
        一、城市利益让渡的主观意愿
        二、城市利益让渡的客观能力
第五章 城市利益让渡的动力与阻力
    第一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动力因素
        一、城市利益扩展: 城市利益让渡的内在动力
        二、乡村资源优势: 城市利益让渡的外在拉力
        三、宏观社会背景: 城市利益让渡的政治压力
    第二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阻力因素
        一、城乡二元结构的固化
        二、区域发展的差异性
        三、城市政府利益权衡的理性化
        四、乡村承接能力的有限性
结语及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6)西北中等城市区城城乡空间协调生长机制及规划方法研究 ——以渭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西北地区中等城市
        1.2.2 中心城市区域
        1.2.3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机制
        1.2.4 规划方法
    1.3 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3.3 研究方法
    1.4 本章小结
2 相关理论基础及研究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城乡二元结构理论
        2.1.2 城乡空间关系理论
        2.1.3 区域空间发展理论
    2.2 相关研究及评价
        2.2.1 城乡空间关系演变的历史纵向
        2.2.2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动力机制
        2.2.3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规划方法
    2.3 现状研究存在的问题
        2.3.1 空间生长的深层次原因有待进一步挖掘与整合
        2.3.2 城乡一体化的不同阶段需要相对应的空间模式
        2.3.3 针对特定协调范围的规划方法需要进一步整合
    2.4 本章小结
3 西北地区中等城市区域城乡空间生长的现状解析
    3.1 西北地区城市发展的环境及特征
        3.1.1 区域范围
        3.1.2 自然条件
        3.1.3 经济发展
        3.1.4 社会基础
        3.1.5 城乡建设
    3.2 城乡空间关联分析
        3.2.1 城市“三生”空间
        3.2.2 乡村“三生”空间
        3.2.3 城乡“三生”空间
    3.3 城乡空间博弈模型建构
        3.3.1 空间博弈模型的总体特征
        3.3.2 空间博弈的参与人
        3.3.3 空间博弈的战略与行动
    3.4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问题的原因剖析
        3.4.1 西北地区的区域制约
        3.4.2 城乡关系的阶段制约
        3.4.3 空间主体的博弈关系
    3.5 本章小结
4 渭南中心城市区域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性评价
    4.1 渭南中心城市区域发展现状
        4.1.1 自然环境
        4.1.2 经济发展
        4.1.3 社会基础
        4.1.4 城镇体系
        4.1.5 中心城市的典型性
    4.2 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性评价方法
        4.2.1 既有相关评价方法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3 评价方法与数据来源
    4.3 中心城市区域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性评价
        4.3.1 城乡空间本体的协调性评价
        4.3.2 城乡空间属性的协调性评价
    4.4 城乡空间生长问题的原因剖析及趋势
        4.4.1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问题的原因
        4.4.2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趋势判断
    4.5 本章小结
5 从现实经验到理想模式:可持续的城乡空间“美好图景”
    5.1 “美好”城乡空间的典型特征梳理
        5.1.1 经典理论中的典型特征
        5.1.2 实践案例中的典型特征
        5.1.3 “美好”城乡空间的典型特征总结
    5.2 可持续性城乡空间的价值观: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5.2.1 作为普遍价值观的公平与效率
        5.2.2 城市规划视角下城乡空间协调的公平与效率
    5.3 西北地区中等城市区域城乡空间价值的审视
        5.3.1 城与乡:人居环境的两个侧面,互为图底、相互依托、价值共享
        5.3.2 城:空间集聚的高级状态,区域发展的主要动力
        5.3.3 乡:人居环境发展的根基,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
    5.4 公平—效率导向下中等城市城乡空间协调规划框架
        5.4.1 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目标
        5.4.2 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机制
        5.4.3 城乡空间协调的规划方法
    5.5 本章小结
6 渭南中心城市区域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机制设计
    6.1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重点区域界定
    6.2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结构模式
        6.2.1 模式建构
        6.2.2 协调机制
    6.3 城乡空间网络的协调机制
        6.3.1 经济网络
        6.3.2 社会网络
        6.3.3 生态网络
        6.3.4 基础设施网络
    6.4 空间生长复合中枢的协调机制
        6.4.1 生产空间生长中枢
        6.4.2 生活空间生长中枢
        6.4.3 生态空间生长中枢
        6.4.4 生长中枢的复合
    6.5 城乡空间单元的协调机制
        6.5.1 以城镇形态为主的空间单元
        6.5.2 以乡村形态为主的空间单元
    6.6 本章小结
7 渭南中心城市区域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规划方法
    7.1 传统规划回顾
        7.1.1 城乡协调规划的传统方法
        7.1.2 既有城市规划成果的检讨
    7.2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规划技术框架
        7.2.1 整体技术框架
        7.2.2 中心城市区域的整体协调
        7.2.3 城乡空间单元内部的协调
    7.3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规划制度框架
        7.3.1 编制过程调整:空间博弈参与人的平衡
        7.3.2 经济手段创新:空间投资主体共同受益
        7.3.3 行政管理协调:空间实施管理的一致性
        7.3.4 法律途径保障:空间合作博弈的有效性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
    8.1 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专着书籍类
    期刊杂志类
    学位论文类
    会议论文类
    外文资料
    其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在读期间相关研究成果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在读期间参与工程实践项目

(7)苏南乡村环境治理的发展性方略研究 ——基于“POTIC”的分析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层面
        1.1.2 学术层面
        1.1.3 政策层面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综述法
        1.4.2 对比分析法
        1.4.3 数据分析法
    1.5 创新与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
        1.5.2 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POTIC”方略的背景与提出
    2.1 相关概念厘定
        2.1.1 苏南地区
        2.1.2 乡村环境治理
    2.2 相关理论背景
        2.2.1 包容性发展理论
        2.2.2 多中心治理理论
        2.2.3 区域合作理论
        2.2.4 社会正义理论
    2.3 国内外经验与案例
        2.3.1 韩国经验
        2.3.2 美国经验
        2.3.3 浙江经验
        2.3.4 江西经验
    2.4 苏南乡村环境治理的历史性考量
        2.4.1 早期苏南模式
        2.4.2 苏南模式新时期
    2.5 “POTIC”方略的拟定
        2.5.1 政策为导向(Policy)
        2.5.2 机构及人员配置(Organization)
        2.5.3 科技引进及推广(Technology)
        2.5.4 考评指标体系建立(Index)
        2.5.5 教育和自组织的培育(Civilization)
    2.6 方略的逻辑合理性解释
第三章 江苏昆山市的现实样态研究
    3.1 昆山简介
    3.2 昆山乡村环境调查
        3.2.1 公开数据调查
        3.2.2 个体问卷调查
        3.2.3 访谈及分析
    3.3 昆山市现实样态与“POTIC”的融合研究
        3.3.1 政策为导向方面(P)
        3.3.2 机构及人员配置方面(O)
        3.3.3 科技引进及推广方面(T)
        3.3.4 考评指标体系建立方面(I)
        3.3.5 教育和自组织的培育(C)
    3.4 方略整体存在的问题
        3.4.1 “I”中的数据支撑及说服力
        3.4.2 一个整体性思路的考量
第四章 对“POTIC”方略的修改与提高——基于昆山的现实样态
    4.1 区域绿色距离计算
    4.2 生态循环系数的设计与运用
    4.3 府际生态补偿探究
    4.4 协同治理视域下方略整体性的提升
    4.5 昆山乡村环境仍存问题及应对之策
        4.5.1 仍存问题
        4.5.2 应对之策
第五章 “POTIC”方略的总结与推广性价值说明
    5.1 方略总结
    5.2 推广性价值说明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苏南乡村生活空间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内容安排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与概念解析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1 国内外乡村空间相关研究述评
        2.1.2 国内外生活空间相关研究述评
        2.1.3 乡村生活空间相关研究的启示
    2.2 新型城镇化理论解读
        2.2.1 多学科范畴中的城镇化
        2.2.2 乡村视角下的城镇化
        2.2.3 新型城镇化“新”的体现
    2.3 乡村生活空间内容认知
        2.3.1 乡村的概念
        2.3.2 乡村生活空间的理解
        2.3.3 乡村生活空间的组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苏南乡村生活空间发展解析
    3.1 苏南乡村生活空间演变要素分析
        3.1.1 自然生态要素
        3.1.2 经济形态要素
        3.1.3 宏观政策要素
        3.1.4 文化观念要素
    3.2 苏南乡村生活空间发展回顾
        3.2.1 封建社会时期的苏南乡村生活空间
        3.2.2 近代时期的苏南乡村生活空间
        3.2.3 现代时期的苏南乡村生活空间
        3.2.4 各阶段苏南乡村生活空间演化
    3.3 苏南乡村生活空间发展困境分析
        3.3.1 生活空间范围剧增,生态危机
        3.3.2 生活空间活力衰退,动力不足
        3.3.3 生活空间风貌异化,文化流失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苏南乡村生活空间优化策略
    4.1 新型城镇化对苏南乡村生活空间的影响分析
        4.1.1 城乡一体化宏观政策推进落实
        4.1.2 乡村居民文化观念变革
    4.2 苏南乡村生活空间优化的必然性
        4.2.1 外界环境—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
        4.2.2 内在动力—苏南乡村的转变诉求
        4.2.3 历史沿革—乡村文化的物质承载
    4.3 苏南乡村生活空间优化原则
        4.3.1 关注居民主体,以人为本
        4.3.2 肯定现状差异,因地制宜
        4.3.3 平衡各项矛盾,和谐可持续
    4.4 苏南乡村生活空间优化路径
        4.4.1 苏南乡村生活空间目标导向
        4.4.2 苏南乡村生活空间政策指引
        4.4.3 苏南乡村生活空间功能改善
        4.4.4 苏南乡村生活空间结构调整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证研究—以苏州市吴江区松陵镇农创村为例
    5.1 苏州市吴江区松陵镇农创村概述
        5.1.1 农创村当前基本情况
        5.1.2 新型城镇化与农创村的发展
    5.2 农创村生活空间研究
        5.2.1 农创村生活空间现状特征
        5.2.2 农创村生活空间存在问题
    5.3 农创村生活空间优化
        5.3.1 功能优化——加强品质提升型水乡文化功能
        5.3.2 结构优化——完善与旅游开发配套的公共服务空间
        5.3.3 结构优化——复建乡村文化节点,植入乡村文化传承空间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创新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9)江苏扬泰地区新农村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清单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目标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目标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结构框架与数据来源
        1.4.1 论文结构框架
        1.4.2 文中数据来源
第2章 文献回顾与理论综述
    2.1 文献回顾与述评
        2.1.1 文献回顾
        2.1.2 文献述评
    2.2 理论综述
        2.2.1 公平与效率理论
        2.2.2 比较优势理论
        2.2.3 产业集群理论
        2.2.4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文中涉及的几个概念说明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扬泰地区新农村建设概况与影响因素
    3.1 扬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3.2 扬泰地区新农村建设概况
        3.2.1 “十一五”期间新农村建设概况
        3.2.2 “十二五”期间新农村建设目标
    3.3 影响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因素分析
        3.3.1 政策与制度因素
        3.3.2 自然资源与环境因素
        3.3.3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因素
        3.3.4 地区社会发展水平因素
        3.3.5 人力资本因素
        3.3.6 农民自身因素
    3.4 研究假说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扬泰地区新农村建设现状——基于农户的调查
    4.1 新农村建设指标选取与调查样本特征描述
        4.1.1 调查问卷设计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2 调查问卷特征描述分析
    4.2 生产发展
        4.2.1 农业生产获得发展,但阻碍因素短期内难以消除
        4.2.2 农业生产成本较高,农民期望惠农力度加大
        4.2.3 科技成果推广加速,个体覆盖率有待提高
        4.2.4 农业生产条件较好改善,但农户家庭相关投入较少
        4.2.5 农业生产劳动力女性化和老年化特点明显
        4.2.6 农业比较效益较低,普通农民种粮积极性有待提高
        4.2.7 本节小结
    4.3 生活宽裕
        4.3.1 家庭收入有一定增长,但农户家庭间差距较大
        4.3.2 家庭消费特点显着,经济压力相对集中
        4.3.3 家庭实物资产多样化,品质生活消费在提升
        4.3.4 家庭自来水和清洁能源覆盖率高
        4.3.5 农村医疗保险参保率高,但整体社会保障水平不高
        4.3.6 农民生活满意程度较高,子女教育压力较大
        4.3.7 本节小结
    4.4 乡风文明
        4.4.1 农民对乡风文明理解和关注程度
        4.4.2 社区文化设施少,文化生活较为贫乏
        4.4.3 农村社区活动单调,农民参与度不高
        4.4.4 邻里关系和睦,社区治安状况良好
        4.4.5 不良风气依然存在,但严重程度不高
        4.4.6 本节小结
    4.5 村容整洁
        4.5.1 村容村貌改善已有成效,卫生环境改善需求强烈
        4.5.2 农村垃圾问题严重,农民处理方式有待引导
        4.5.3 基础生产设施建设良好,公共生活设施急需改善
        4.5.4 农民对村容村貌改进投入主体的认识理性
        4.5.5 本节小结
    4.6 管理民主
        4.6.1 农民对管理民主的理解和关注程度较高
        4.6.2 农民对民主选举的评价基本满意
        4.6.3 农民对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民主决策的评价一般
        4.6.4 农民对村里情况关注程度不高
        4.6.5 农民对村党员干部作用发挥的评价一般
        4.6.6 本节小结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扬泰地区新农村建设:问题、难点与成因
    5.1 农民对新农村建设认识欠充分和参与性不强
        5.1.1 对新农村建设内容理解不深
        5.1.2 对新农村建设主体性认识不足
        5.1.3 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实际行动不力
        5.1.4 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力量不在农村
    5.2 农民收入增长的新的增长点难寻或难以落实
        5.2.1 发展思路模糊,目光较为短浅
        5.2.2 主导产业不高,结构仍需优化
        5.2.3 增收渠道狭窄,增收空间有限
        5.2.4 农民思想守旧,自身素质约束
    5.3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任务重
        5.3.1 基础设施发展滞后
        5.3.2 环境综合整治难度大
    5.4 村集体工作和事务开展有阻碍
        5.4.1 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不强
        5.4.2 村组干部报酬低队伍不稳
        5.4.3 村组干部老年化现象严重
        5.4.4 村组工作开展困难较多
    5.5 农村社会事业和保障建设开展较难
        5.5.1 乡村集体相关资金短缺
        5.5.2 农民认识不足不愿投入
        5.5.3 部分基层干部消极畏难
    5.6 人力资本难以满足新农村建设需求
        5.6.1 缺乏基层管理与组织协调者
        5.6.2 缺乏农村经济发展带头人队伍
        5.6.3 缺少相当数量的新型农民
    5.7 社会化服务未完全满足农村发展需要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扬泰地区新农村建设:农民的认知、意愿与影响因素
    6.1 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与意愿
        6.1.1 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
        6.1.2 农民对新农村建设认知的行为表现
        6.1.3 其它相关问题的认知与意愿
        6.1.4 本节小结
    6.2 新农村建设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6.2.1 影响新农村建设的因素选择
        6.2.2 基于 Logistic 模型的新农村建设影响因素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扬泰地区新农村建设:典型经验案例——基于两种类型试点村的调查
    7.1 案例一:花木主导型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研究——基于江都横沟村的调查
        7.1.1 选点背景、依据和意义
        7.1.2 花木主导型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现状剖析
        7.1.3 花木主导型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与路径
        7.1.4 花木主导型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现存不足
        7.1.5 模式推广的适用条件与建议
        7.1.6 本节小结
    7.2 案例二:工业带动型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研究——基于兴化张万村的调查
        7.2.1 选点背景、依据和意义
        7.2.2 工业带动型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现状剖析
        7.2.3 工业带动型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与路径
        7.2.4 工业带动型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现存不足
        7.2.5 模式推广的适用条件与建议
        7.2.6 本节小结
    7.3 两种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7.3.1 两种产业模式经验集成
        7.3.2 两种产业模式的经验启示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政策建议、主要结论、研究创新与展望
    8.1 相关建议
        8.1.1 地方政府自身职能把握与主体作用发挥
        8.1.2 寻找和落实农民收入增长的新的增长点
        8.1.3 优化和提高村两委干部管理和带动能力
        8.1.4 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水平
        8.1.5 快速实现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发展目标
        8.1.6 完善社会化服务满足农村经济发展需要
        8.1.7 加强民主管理建设以维护农民民主权利
        8.1.8 培育新型农民增加新农村建设人力资本
        8.1.9 坚持长期性观念调动农民群众积极参与
    8.2 研究结论
    8.3 论文创新
    8.4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与参与的相关项目
附录
    1. 新农村建设村级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农户)
    2. 新农村建设村级基本情况调查问卷(村干部)

(10)苏南城镇化空间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城镇化
        1.2.2 城镇化空间转型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城市与区域关系理论
        2.1.2 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2.1.3 产业转型和产业集聚理论
        2.1.4 城乡一体化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国外文献综述
        2.2.2 国内文献综述
        2.2.3 文献述评
第3章 苏南城镇化发展及空间转型的理论分析
    3.1 改革开放以来苏南城镇化的发展历程
        3.1.1 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为标志的城镇化
        3.1.2 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城镇化
        3.1.3 以大都市圈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城镇化
        3.1.4 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的城镇化
    3.2 城镇化空间转型的理论分析
        3.2.1 空间结构转型
        3.2.2 产业空间转型
        3.2.3 关联空间转型
第4章 苏南城镇化的空间结构转型分析
    4.1 苏南城镇化的空间结构发展现状
        4.1.1 城镇化处于高速发展态势
        4.1.2 城市中心城区集聚效应加强
        4.1.3 大城市郊区化明显
        4.1.4 城市多中心的发展
    4.2 苏南城镇化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
        4.2.1 不同城市间的城镇化水平差异大
        4.2.2 城镇体系结构的失衡
        4.2.3 城镇用地结构和布局不合理
        4.2.4 大城市蔓延和低密度扩散趋势加剧
        4.2.5 空间扩张引发的资源环境问题
    4.3 苏南城镇化空间结构转型的路径
        4.3.1 以网络化的城市群整合城镇化空间发展
        4.3.2 以合理的城镇体系协调大中小城镇发展
        4.3.3 以精明增长促进集约型城镇化发展
第5章 苏南城镇化的产业空间转型分析
    5.1 苏南产业发展的现状
        5.1.1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5.1.2 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工业增长的支柱
        5.1.3 现代服务业总量和比重上升
        5.1.4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
    5.2 苏南城镇化产业空间发展面临的问题
        5.2.1 创新资源的集聚并未实现创新驱动
        5.2.2 产业同构现象突出
        5.2.3 产业集中的拥挤效应引致集群不经济
        5.2.4 产城融合成效不佳
    5.3 创新驱动、产业集聚与苏南城镇化的实证分析
        5.3.1 理论基础
        5.3.2 模型构建
        5.3.3 实证分析
        5.3.4 实证结果
第6章 苏南城镇化的关联空间转型分析
    6.1 苏南城乡关联空间发展分析
        6.1.1 苏南城乡空间转型面临的问题
        6.1.2 苏南城乡关联空间转型的路径
    6.2 苏南区域关联空间发展分析
        6.2.1 苏南与区域联动发展的优势
        6.2.2 苏南与区域联动发展面临的问题
        6.2.3 苏南区域关联空间转型的路径
    6.3 苏南城镇化多维关联空间发展分析
        6.3.1 苏南城镇化社会空间的重构
        6.3.2 苏南城镇化的生态空间构建
第7章 对苏南城镇化空间转型的政策建议
    7.1 构建苏南城镇化的均衡空间结构
        7.1.1 形成网络化的城市群和新型城镇体系
        7.1.2 形成精明增长和集约发展的城镇化
    7.2 构建苏南城镇化的产业创新空间
        7.2.1 形成城镇化发展的创新驱动力
        7.2.2 形成新型产业集群和优势互补的创新空间
    7.3 构建苏南城镇化的关联空间
        7.3.1 形成城乡发展的关联空间
        7.3.2 形成苏南与区域发展的关联空间
        7.3.3 形成多维目标下的关联空间
第8章 结论
    8.1 主要的结论
        8.1.1 均衡化、多中心和集约型空间结构是苏南城镇化发展的新趋势
        8.1.2 创新集群是苏南城镇化产业空间转型的新动力
        8.1.3 构建关联空间是苏南城镇化空间转型的本质要求
    8.2 问题与展望
        8.2.1 研究中的主要问题
        8.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四、嬗变中的“苏南模式”乡镇企业偏向种种(论文参考文献)

  • [1]转型期地区经济增长的“双主体”:地方政府与企业家[D]. 刘志永. 山西财经大学, 2020(12)
  • [2]范小青官场小说研究[D]. 张雪.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3]经济发达区土地利用功能时空演化机理及转型路径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D]. 李欣.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4]江苏省“人口-土地”城镇化协调性测度及影响机制研究[D]. 鲍敏.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
  • [5]基于城乡发展差距的“城市利益让渡”研究[D]. 周银坤.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6]西北中等城市区城城乡空间协调生长机制及规划方法研究 ——以渭南为例[D]. 程芳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2)
  • [7]苏南乡村环境治理的发展性方略研究 ——基于“POTIC”的分析框架[D]. 宋孝建. 南京农业大学, 2016(04)
  • [8]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苏南乡村生活空间优化研究[D]. 石好为. 苏州科技学院, 2015(06)
  • [9]江苏扬泰地区新农村建设研究[D]. 张敬华. 南京林业大学, 2014(04)
  • [10]苏南城镇化空间转型研究[D]. 倪方钰. 苏州大学, 2014(10)

标签:;  ;  ;  ;  ;  

“苏南模式”乡镇企业在演进过程中趋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