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辊成形论文-胡盛德,马文超,杨君,王龙,周志峰

排辊成形论文-胡盛德,马文超,杨君,王龙,周志峰

导读:本文包含了排辊成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预成形,排辊成形底线,边部纵向应变,等效塑性应变

排辊成形论文文献综述

胡盛德,马文超,杨君,王龙,周志峰[1](2016)在《排辊成形底线参数对大口径焊管成形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排辊成形底线形状会影响焊管成形质量,根据实际生产Φ508 mm焊管时的辊位参数建立排辊成形大变形有限元模型,依此辊位拟合出成形底线方程,并利用显式动力算法进行成形仿真。结果表明,此成形底线下预成形段板带边缘纵向应变不够均匀,辊位尚有优化空间。在此基础上,上、下调整成形底线,两次下调成形底线后得到较优辊位,并得到成形底线对预成形段板带边缘纵向应变和等效塑性应变的影响规律,即在预成形段,板带边缘在弯边辊和大压下辊处发生较大纵向应变,辊位下调使得预成形段板带边缘纵向应变趋于更均匀,但板带边缘等效塑性应变值变大。(本文来源于《锻压技术》期刊2016年05期)

胡盛德,吴晓冬,肖颐,郭志旺,黄英钢[2](2015)在《HFW焊管排辊成形精成形段有限元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排辊成形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直缝钢管生产中,由于其成形过程涉及明显的非线性,为研究带钢排辊成形精成形过程,建立了排辊成形机组的大变形弹塑性有限元模型,通过显式动力算法仿真,获得了精成形段带钢的等效塑性应变分布、几何变形规律、边缘纵向应变分布,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研究表明,排辊成形精成形段的较大塑性变形发生在带钢中心和边缘;从Fp1至Fp3,PEEQ曲线大致从W状分布向U状分布过渡;边部纵向应变在0.6%以内,未导致边部成形缺陷;几何形状从类U形向顶部开口的规则圆形过渡。(本文来源于《锻压技术》期刊2015年03期)

胡盛德,张静,刘勇,苏雨萌[3](2013)在《HFW焊管排辊成形中线成形段有限元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排辊成形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钢管生产,考虑到HFW焊管排辊成形过程十分复杂,涉及到明显的非线性,为了更好地了解板带的排辊成形过程,针对外径508mm焊管排辊成形机组的线成形段建立了大变形弹塑性有限元模形,利用显示动力算法进行了仿真计算,分别得到了线成形段板带的等效塑性应变分布和几何变形,并和实际测量进行比较取得很好的吻合,验证了模拟的准确性。研究表明,排辊成形线成形阶段的较大塑性变形发生在带钢中心和与排辊接触的带钢边缘。(本文来源于《锻压技术》期刊2013年05期)

高宇飞,蒋劲茂,李大永,彭颖红[4](2010)在《排辊成形工艺参数化设计系统集成开发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排辊成形是利用若干组小排辊将带钢续弯卷成管筒的一种辊式成形工艺,是制造焊管的重要加工技术。现代的排辊成形工艺设计涉及到CAD,CAE和知识管理等多个方面的技术,技术平台的集成至关重要。本文以Visual Basic为开发平台,利用Visual Basic与ACCESS数据库、MATLAB与ANSYS的接口技术,将参数设计、有限元模拟和知识管理集成,开发了直缝焊管排辊成形工艺设计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实现直缝焊管排辊成形过程的工艺参数管理、机组的轧辊设计、花型设计、工艺参数设计以及CAD/CAE建模仿真。该平台可以为工程人员进行直缝焊管工艺设计提供重要参考。(本文来源于《锻压技术》期刊2010年02期)

蒋劲茂[5](2009)在《直缝焊管排辊成形机理与工艺设计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直缝焊管由于具有生产效率高、能源消耗低、成形质量好以及产品精度高等优点,在国民经济中的用途越来越广泛,不仅在煤气输送管、建筑结构管等低强度的应用领域完全取代了无缝管,而且在高压锅炉管、油气管线管等高强度的应用领域正越来越多地替代无缝管。随着焊管质量的提高以及人们对环境、能源的重视,直缝焊管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直缝焊管成形工艺技术的开发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直缝焊管排辊成形工艺是由传统辊弯成形技术逐渐演变改进而来的,在排辊成形过程中,为了减少板带回弹、改善成形质量以及增强轧辊共用性,在精成形(封闭孔型)前采用多组形状相同的小轧辊来代替传统辊弯成形时使用的水平辊和立辊。从以往的研究来看,虽然国内外学者针对直缝焊管传统辊弯成形工艺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由于直缝焊管排辊成形工艺更加复杂,当前对于直缝焊管排辊成形工艺的理论研究还很少。直缝焊管排辊成形工艺的理论设计已经成为辊弯成形技术中极具挑战性的课题之一。本文以上海宝钢股份有限公司钢管厂2005年引进的ERW610焊管排辊成形机组为研究对象,以直缝焊管排辊成形工艺设计为研究主线,采用现场试验、数值模拟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直缝焊管排辊成形中板带变形规律、花型设计、成形工艺参数设计以及轧辊设计四个方面进行系统研究。本文首先通过单向拉伸试验获得数值模拟所需要的材料性能参数,基于ADPL语言实现了排辊成形全机组CAD/CAE参数化建模,采用动力显式弹塑性有限元算法对焊管排辊成形过程进行了全流程数值模拟,从塑性应变(横向和纵向)、相对曲率、成形形状等角度详细地分析了不同成形段下板带的变形规律,发现了排辊成形工艺中所存在的变形盲区现象,并结合开口度、板宽以及截面轮廓的测量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准确性;为了克服现有各种传统花型设计方法的局限性,基于变形盲区现象提出了适合于直缝焊管排辊成形工艺的新花型设计方法,并采用新花型设计方法对Φ325mm焊管排辊成形工艺机组进行了板材花型图的参数设计;根据直缝焊管排辊成形机组中排辊机架的机构运动特点,提出了排辊成形机组中成形工艺参数设计方法,构造了与成形工艺参数相关联的动态排辊曲面方程,结合新花型设计方法确定了求解初始成形工艺参数的几何约束条件,并且给出了求解最终成形工艺参数的通用算法,在此基础上采用该成形工艺参数设计方法对Φ244.5mm焊管排辊成形机组进行了全新的成形工艺参数设计,通过新旧成形工艺参数下动态数值模拟的结果对比验证了新成形工艺设计方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根据轧辊拓扑结构的不同,建立了轧辊设计知识库,在此基础上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实现了任意规格焊管排辊成形机组的轧辊设计,同时采用该方法对Φ377mm新规格焊管排辊成形机组进行了轧辊设计,并且验证了新规格焊管排辊成形机组轧辊设计方法的可靠性;最后结合之前的研究成果,开发了直缝焊管排辊成形机组CAD/CAE参数化建模、花型设计、成形工艺参数设计以及轧辊设计模块,通过这些模块与参数管理模块、用户管理模块的集成,进而完成了直缝焊管排辊成形工艺设计系统的开发。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打破国外的行业封锁和技术垄断,发展直缝焊管排辊成形工艺设计的基础理论,实现排辊成形工艺设计由“经验”到“理论”的转变,加快我国直缝焊管排辊成形工艺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09-04-01)

李建新,谢里阳,熊建辉[6](2008)在《基于混合硬化模型的ERW焊管排辊成形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ERW焊管排辊成形过程中带刚反复加载、卸载的复杂成形工艺特点,提出了考虑包辛格效应的混合硬化材料本构模型;通过ABAQUS用户材料子程序VUMAT的二次开发,对混合硬化材料的本构模型进行了有限元程序实现;基于混合硬化模型,对ERW焊管排辊成形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成形过程中应力应变的变化规律,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混合硬化模型能够很好地体现ERW焊管排辊成形反复加载、卸载的成形工艺特点;不同的材料硬化模型对排辊成形过程中板料的应力应变产生较大影响。(本文来源于《塑性工程学报》期刊2008年06期)

谷中莹,刘玉文,李大永,彭颖红[7](2008)在《ERW焊管排辊成形显式动力有限元仿真线性成形段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高频感应焊接钢管的一种先进高效的成形方式,排辊成形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钢管生产中。文章研究了排辊成形中线成形阶段的金属板材的成形过程,利用显式弹塑性有限元对排辊成形进行过程模拟,从而得到排辊预成形模拟结果。在钢带通过排辊时可预测线成形等效塑性应力和成形几何形状。线成形结果的关键特征都可得到计算,并和实际测量进行比较,取得了很好的吻合。(本文来源于《塑性工程学报》期刊2008年06期)

蒋劲茂,李大永,彭颖红,李建新,李永宏[8](2008)在《直缝焊管排辊成形中预成形段的动力显式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考虑到直缝焊管的排辊成形过程非常复杂,其间涉及明显的非线性,为了更好地了解板带的成形规律,针对406 mm焊管排辊成形机组的预成形段建立了弹塑性大变形有限元模型,采用动力显式算法进行了仿真计算,分别得到了预成形段管坯的等效塑性应变分布和几何变形,并通过开口度和板宽的测量验证了仿真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在预成形段时最大塑性变形发生在带钢的边缘,其次是带钢中心以及带钢与粗成形轧辊端面接触的区域;弯边轧辊对带钢边缘的变形贡献最大.(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08年09期)

蒋劲茂,彭颖红,李建新,韩建增,熊建辉[9](2006)在《直缝焊管排辊成形有限元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更好地了解板带的成形规律,避免产品缺陷,针对直径为273mm的焊管排辊成形机组建立了基于Updated-Lagrangian法的弹塑性大变形有限元模型,并采用动力显式算法进行了全流程的ERW焊管排辊成形有限元仿真计算,分别得到了在不同成形段下管坯的花型、横向等效塑性应变和纵向应变。模拟结果表明,在排辊成形过程,板带边缘、中心以及与BreakDown轧辊接触的区域存在较大的加工硬化;在整个变形区内板带边缘和中心的纵向相对应变较小,可以防止边缘出现起皱、鼓包。(本文来源于《中国机械工程》期刊2006年S1期)

吴军,杨海波[10](2006)在《大口径方管排辊成形工艺的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四道次滚模压制大口径方形管成形工艺,采用有限元仿真软件ANSYS/DYNA对冷拔、推挤和滚轧进行仿真和比较分析,揭示各工艺成形的形状变形特点和作用力变化规律,为优选成型工艺参数提供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冶金丛刊》期刊2006年01期)

排辊成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排辊成形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直缝钢管生产中,由于其成形过程涉及明显的非线性,为研究带钢排辊成形精成形过程,建立了排辊成形机组的大变形弹塑性有限元模型,通过显式动力算法仿真,获得了精成形段带钢的等效塑性应变分布、几何变形规律、边缘纵向应变分布,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研究表明,排辊成形精成形段的较大塑性变形发生在带钢中心和边缘;从Fp1至Fp3,PEEQ曲线大致从W状分布向U状分布过渡;边部纵向应变在0.6%以内,未导致边部成形缺陷;几何形状从类U形向顶部开口的规则圆形过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排辊成形论文参考文献

[1].胡盛德,马文超,杨君,王龙,周志峰.排辊成形底线参数对大口径焊管成形质量的影响[J].锻压技术.2016

[2].胡盛德,吴晓冬,肖颐,郭志旺,黄英钢.HFW焊管排辊成形精成形段有限元仿真分析[J].锻压技术.2015

[3].胡盛德,张静,刘勇,苏雨萌.HFW焊管排辊成形中线成形段有限元仿真分析[J].锻压技术.2013

[4].高宇飞,蒋劲茂,李大永,彭颖红.排辊成形工艺参数化设计系统集成开发技术[J].锻压技术.2010

[5].蒋劲茂.直缝焊管排辊成形机理与工艺设计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

[6].李建新,谢里阳,熊建辉.基于混合硬化模型的ERW焊管排辊成形数值模拟[J].塑性工程学报.2008

[7].谷中莹,刘玉文,李大永,彭颖红.ERW焊管排辊成形显式动力有限元仿真线性成形段分析[J].塑性工程学报.2008

[8].蒋劲茂,李大永,彭颖红,李建新,李永宏.直缝焊管排辊成形中预成形段的动力显式仿真[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

[9].蒋劲茂,彭颖红,李建新,韩建增,熊建辉.直缝焊管排辊成形有限元仿真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6

[10].吴军,杨海波.大口径方管排辊成形工艺的仿真分析[J].冶金丛刊.2006

标签:;  ;  ;  ;  

排辊成形论文-胡盛德,马文超,杨君,王龙,周志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