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大住圣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那罗延,迦毗罗,组合图像,佛教
大住圣窟论文文献综述
姚潇鸫[1](2019)在《安阳灵泉寺大住圣窟那罗延与迦毗罗神王组合图像的源流》一文中研究指出北魏时期,出现了一类新的神王组合图像。神王肩部的兽首形装饰、膝盖上的象首形装饰、甲胄上的人脸装饰,是这类神王组合图像所独有的特点。该类组合图像的出现,是佛教文化与祆教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安阳灵泉寺隋代大住圣窟窟门两侧的那罗延与迦毗罗神王像继承了北朝时期该类组合图像的基本特征,并有所发展。唐五代时期的那罗延与迦毗罗神王组合图像,其直接的源头就是隋代大住圣窟窟门两侧的神王像,图像的特征是神王分别站立于牛形与羊或鹿形动物之上。(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李祎,彭红斌,万青[2](2015)在《安阳灵泉寺石窟档案艺术价值探析——以大住圣窟二神王图像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石窟档案是历史文化遗产和非纸质档案的特殊结合体,在我国古代历史档案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安阳灵泉寺石窟是中国石窟体系中的重要代表,其中大住圣窟窟门两侧的"那罗延神王"与"迦毗罗神王"浮雕图像,造型精美,刻画精细,无论尺度和样式,均为国内石窟中罕见。本研究利用档案学的研究方法,从鸟翼冠、着装、脚踩神兽叁方面对二神王图像的艺术价值进行分析,探讨其图像来源。(本文来源于《山西档案》期刊2015年02期)
郑文宏,侯小春[3](2014)在《大住圣窟的“白佛”与“佛影”现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位于丝绸之路上的河南安阳灵泉寺的重要石窟之一——大住圣窟门外右侧摩崖上线刻的"白佛"像和由此引发的佛影现象,一直以来被国内外学者所关注。据佛典和佛影源流的考察,不少学者认为"白佛"现象与佛陀显像、念佛观想、法身变化等相联系。更有卓识独见者,用佛教影像史实阐明了"白佛"与佛影现象,涉及佛陀形象,"定中见佛"、"般舟叁昧"、"法身之应"、"神会佛影"、"相好庄严"等。"白佛"形象在大住圣窟中的出现,验证了道凭、灵裕等高僧的禅学思想与修学方式,并有所创建,进而说明安阳地区的佛师大德们按佛教仪轨及以图所示,周全地设计、制作了系列佛像,并依经所说,精心营造了禅观过程中神会佛影的神秘气氛和迷蒙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美术研究》期刊2014年01期)
罗照[4](2010)在《宝山大住圣窟刻经中的北方礼忏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东魏—隋朝时期的高僧灵裕在开皇九年开凿的安阳宝山大住圣窟外壁上雕刻一系列佛名和《略礼佛忏悔文》。这些刻经反映出一种与南朝众多礼忏文献不同的、在北朝两次灭佛和"末法"思想盛行背景下形成的北方礼忏系统。这一系统是在改造《观药王药上菩萨经》的六种佛名并融合《决定毗尼经》的《忏悔文》之后产生的。本文对比了《观药王药上菩萨经》、大住圣窟和叁阶教的《七阶佛名》相关佛名的同异,比较了灵裕与叁阶教创始人信行在宗教身份、地位、学养、对待权贵的态度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并且联系到开皇二十年叁阶教被隋文帝禁断的史实,认为:叁阶教的《七阶佛名》是沿袭大住圣窟的《略礼佛忏悔文》并稍加改动的产物。河北曲阳八会寺和北京房山石经山雷音洞的刻经,在礼忏方面与大住圣窟属于同一系统。龙门石窟擂鼓台中洞具有礼忏功能,是太平公主与神都太平寺僧众开凿的。(本文来源于《石窟寺研究》期刊2010年00期)
李祎[5](2008)在《安阳灵泉寺大住圣窟神王图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灵泉寺石窟是邺城地区(位于今河南省安阳市)最重要的石窟寺之一,原名宝山寺,由高僧灵裕(公元518——605年)在东魏武定四年(公元546年)创建,隋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改名灵泉寺。灵泉寺及其附近石刻群,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独具特色。尤其是大住圣窟窟门两侧的二神王浮雕图像,造型精美,刻画精细,为石窟中罕见。本文以此二神王图像研究作为选题,从宏观的时代背景到微观的具体图像意涵,层层分析。通过对与之相关的护法神像和世俗武士图像之间具体因素的梳理、分析,尝试探讨其图像来源及相关问题。本文主要以大量实物资料为例,从以下四个章节展开对安阳灵泉寺大住圣窟神王图像的研究和探讨。第一章首先介绍了灵泉寺、大住圣窟及窟门浮雕二神王的基本情况,通过文献记载和拓片等,对其相关史料进行客观梳理。第二、叁章是文章的重点。第二章是对大住圣窟二神王名称进行的探讨,充分关注到“神王”与“天王”、“武士”在形象上的诸多异同,针对“神王”、“天王”等佛教护法神与“武士”等世俗图像之间的联系,重点从“名称概念”和“图像”两方面展开讨论,作出诠释。第叁章是在第二章的基础上进一步的阐发,在进行了名称的探讨比较之后,进一步从图像志方面对灵泉寺大住圣窟二神王图像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对二神王面部特征、头戴鸟翼冠、手持兵器、着装、脚踩神兽五方面的分析、讨论,发掘出大住圣窟二神王所体现出的图像传播来源是印度、波斯、中亚等多种外来文化艺术与中国本土文化艺术的融合,继而对在隋代中原出现此神王图像有更深层的理解。通过分析二神王的雕刻位置位于窟门两侧,得出其又具有中国传统的世俗图像特征。第四章是对与灵泉寺大住圣窟二神王相关图像的比较与分析,涉及“天王”和“十神王”造像,最后分析得出神王像在中原一带集中出现的原因。因此,图像风格学和考古类型学是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以往,美术史的研究侧重于宏观方面的梳理与研究,近些年美术史研究方向转向于对个案和细节的深入研究和认识,本论文就是侧重于对个案的分析,通过此分析,为未来美术史的研究作出一些具体的、点滴工作。希望这个研究能从美术史角度为灵泉寺以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些基础认识。(本文来源于《湖北美术学院》期刊2008-06-01)
李光安[6](2008)在《宝山灵泉寺大住圣窟浮雕艺术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宝山灵泉寺大住圣窟石刻中浮雕线刻占有重要地位,其表现手法和艺术形式多样,风格独特,在中国佛教美术史中占有突出地位,其中最为典型的浮雕"护法神王像"和"二十四世尊去世传法圣师"是隋代石刻艺术之珍品。(本文来源于《中原文物》期刊2008年02期)
杨学勇[7](2008)在《有关大住圣窟与叁阶教的关系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多方面论述了叁阶教并没有影响到大住圣窟的开凿,大住圣窟刻经反映了华严经卢舍那"十方叁世"思想和末法思想,而实际用途是礼佛忏悔灭罪,而不是叁阶教的普佛思想。甚至可以说大住圣窟的内容反而有可能对叁阶教有所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原文物》期刊2008年01期)
董家亮[8](2002)在《安阳灵泉寺·大住圣窟:隋代《礼佛·忏悔等文石刻》的清理发现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最近作者对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安阳灵泉寺大住圣窟《礼佛·忏悔等文石刻》进行了清理,发现该石刻记载了当年佛教徒礼佛、忏悔仪式的方法、步骤和内容。经过重新考证,澄清了国内外一些学者对此问题的模糊认识和错误判断,同时对研究隋唐佛教史,特别是研究隋代“叁阶教” 的发生、发展也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佛学研究》期刊2002年00期)
大住圣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石窟档案是历史文化遗产和非纸质档案的特殊结合体,在我国古代历史档案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安阳灵泉寺石窟是中国石窟体系中的重要代表,其中大住圣窟窟门两侧的"那罗延神王"与"迦毗罗神王"浮雕图像,造型精美,刻画精细,无论尺度和样式,均为国内石窟中罕见。本研究利用档案学的研究方法,从鸟翼冠、着装、脚踩神兽叁方面对二神王图像的艺术价值进行分析,探讨其图像来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住圣窟论文参考文献
[1].姚潇鸫.安阳灵泉寺大住圣窟那罗延与迦毗罗神王组合图像的源流[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李祎,彭红斌,万青.安阳灵泉寺石窟档案艺术价值探析——以大住圣窟二神王图像为例[J].山西档案.2015
[3].郑文宏,侯小春.大住圣窟的“白佛”与“佛影”现象研究[J].中国美术研究.2014
[4].罗照.宝山大住圣窟刻经中的北方礼忏系统[J].石窟寺研究.2010
[5].李祎.安阳灵泉寺大住圣窟神王图像研究[D].湖北美术学院.2008
[6].李光安.宝山灵泉寺大住圣窟浮雕艺术初探[J].中原文物.2008
[7].杨学勇.有关大住圣窟与叁阶教的关系问题[J].中原文物.2008
[8].董家亮.安阳灵泉寺·大住圣窟:隋代《礼佛·忏悔等文石刻》的清理发现及意义[J].佛学研究.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