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HBsAg阴性而抗HBc阳性体检人群中的隐匿性乙肝感染

血HBsAg阴性而抗HBc阳性体检人群中的隐匿性乙肝感染

白丽萍张颖慧杨雪艳刘丽珍(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云南昆明650021)

【摘要】目的:在体检人群乙肝两对半的检测中HBsAg阴性而抗HBc阳性是很常见的,虽然血液检测的广泛推行及检验技术的提高已经大大降低了血源性疾病(尤其是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传播,但有时很难判断此类人群是否为乙肝病毒感染者,本研究是从我院体检人群中选择乙肝两对半中HBsAg阴性而抗HBc阳性的人群为研究对象,通过检测血HBVDNA来了解隐匿性乙肝的检出情况。方法:从近3年来到我院体检的人群中选出2549名血HBsAg阴性而抗HBc阳性的人群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标本利用PCR的方法进行血HBVDNA的检测,并将其检测值降低至50拷贝/ml。结果:在这2549份血标本中,1352份血为HBcAb、HBsAb及HBeAb三抗体阳性,673份血为HBcAb、HBeAb两抗体阳性,457份血为HBsAb、HBeAb两抗体阳性,67份为单纯血HBcAb阳性。在这些标本中有7.45%(190份)可检测出血HBVDNA。结论:乙肝两对半检测中HBsAg阳性而抗HBc阳性的人群很大可能为隐匿性乙肝患者,我们除在输血、器官移植、血液透析等领域中需重视此类患者,在体检人群中也应受到重视,并加强对此类患者的进一步的检查及随访,从而最大可能的减少肝硬化或肝癌的发生。

【关键词】HBsAg阴性HBcAb阳性隐匿性乙肝体检人群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7-0033-02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个传统的诊断,在HBsAg阳性的情况下我们很容易考虑为乙型病毒性肝炎,无论为携带者还是活动期患者,但对HBsAg阴性的患者临床医师有时会忽略进一步的检查及随访,尤其对于无症状的患者。自1978年首次报道隐匿性乙肝后,关于隐匿性乙肝的研究越来越多,但基本上都是限于献血人群、器官移植、血液透析、丙肝患者或免疫缺陷患者中的研究,目前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尚缺乏对体检人群的隐匿性乙肝的研究。抗HBcAb常伴随HBsAb或HBeAb的出现而出现,在乙肝患者中症状出现时而能测出,在慢乙肝患者中HBsAg会持续存在,单纯HBcAb阳性(定义为两对半中HBcAb阳性而HBsAg和HBsAb均阴性[1,2])是临床血液检查中很常见的情况,此时很难判断是乙肝患者还是恢复期的情况。单纯HBcAb阳性可在以下情况中测出,包括急性感染、急性感染的窗口期、慢性感染以及既往乙肝感染的恢复期。

隐匿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临床中具有挑战性的一个课题,定义为在HBsAg阴性的患者血中或肝脏中测出HBVDNA[3],尽管它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它与慢性肝脏疾病的预后相关,尤其是在某些高风险患者中,比如在丙肝或饮酒患者中,输血、器官移植或血液透析是隐匿性乙肝的重要传播途径[4]。因此,隐匿性乙肝的流行情况及临床价值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

虽然HBsAg阴性而HBcAb阳性在乙肝的血清学检测中很常见,但很少有关其与隐匿性乙肝的关系研究,目前对隐匿性乙肝的报道多为输血、器官移植等领域中的研究,尚缺乏对体检人群的研究,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对普通的大量体检人群中HBcAb阳性的流行情况及其与隐匿性乙肝的关系的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

2010年1月-2010年12月一年中在我院体检中心共有约4,3000人进行乙肝两对半的检测,其中检测出HBsAg阴性伴抗HBc阳性者有2549人,单纯抗HBc阳性者有347人,平均年龄为39.7岁(标准偏差12.96,波动于25-78),在2549人中,其中男性1521人(占59.7%),女性1028人(占40.3%)。

1.2方法

体检者的血液贮存在-80℃的冰柜中,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这2549份血进行血HBVDNA测定,并将检测值降低到50IU/ml。

2结果

在这2549份血中,有以下几种情况:单纯HBcAb阳性者有67人,HBsAb及HBcAb阳性者有457份,HBcAb及HBeAb阳性者有673份,三个抗体(HBsAb、HBeAb及HBcAb阳性)者有1352人。有190份血中可测出HBVDNA阳性(占HBsAg阴性、HBcAB阳性者的7.45%),其中检测值在50-102IU/ml的有97份(占HBVDNA阳性者的51.11%,检测值在102-104IU/ml之间者有86份(占HBVDNA阳性者的45.31%),检测值在104IU/ml以上者为7份(占HBVDNA阳性者的3.68%)。男性检出率6.77%,女性检出率8.46%,P>0.0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不同性别HBcAb阳性体检人员血HBVDNA检测情况

3讨论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我国是乙肝病毒感染的高发区。自从1900年输血前筛查HBsAg以来,输血导致乙肝传播比率逐年下降,但以往只查HBsAg而不查乙肝两对半,仍有1:10000的人输血后发生乙型肝炎。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是输血传播乙肝病毒的重要原因[5]。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的发生机制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目前研究的形成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HBV保持极低水平复制;②HBv基因变异;③HBsAg分泌障碍;④HBV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中;⑤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感染HBV;⑥病毒或其他因素对HBsAg合成的影响;⑦检测试剂的灵敏度和特异性[6,7,8,9]。以上因素导致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的存在,因此如何减少输血传播乙肝病毒是临床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从近3年来到我院体检的人群中选出2549名血HBsAg阴性而抗HBc阳性的人群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标本利用PCR的方法进行血HBVDNA的检测,并将其检测值降低至50拷贝/ml。在这2549份血标本中,1352份血为HBcAb、HBsAb及HBeAb三抗体阳性,673份血为HBcAb、HBeAb两抗体阳性,457份血为HBsAb、HBeAb两抗体阳性,67份为单纯血HBcAb阳性。在这些标本中有7.45%(190份)可检测出血HBVDNA。其中检测值在50-102IU/ml的有97份(占HBVDNA阳性者的51.11%,检测值在102-104IU/ml之间者有86份(占HBVDNA阳性者的45.31%),检测值在104IU/ml以上者为7份(占HBVDNA阳性者的3.68%),其检出率与性别无关。

通过对乙肝病毒的特殊类型一隐匿性感染的认识及本课题研究结果的证实,使我们了解到不止在输血、器官移植、血液透析领域中存在隐匿性乙肝,在广大的体检人群中仍存在隐匿性乙肝,这些患者在数年后有可能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所以应加强对血HBsAg阴性而HBcAb阳性的体检人员的HBVDNA的检测及随访。许多研究[5]对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者检测发现。血浆中病毒DNA水平及肝组织细胞中病毒基因组的拷贝数均低,与本课题的研究结果一致(检测值在50-104IU/ml的有183份,占96%),提示在诊断不明原因肝病时,对其进行HBV检测是必要的。

世界流行的、慢性的乙肝病毒感染是肝硬化、肝癌的首要病因,也是十大死亡原因之一,由于它与不同的临床过程相关比如:在输血及器官移植中传播乙肝病毒,病毒学及临床的再活化,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已成为众多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但是最近估计约20%的隐匿性乙肝患者暴露于乙肝病毒的血清学标记均阴性[10],一些研究指出检测自然获得性抗体HBsAb并不能排外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的存在[11],因此诊断隐匿性乙肝病毒合并感染对实验室工作人员来说是一项有挑战的工作。虽然目前对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及治疗尚不明确。但可以阻断其传播途径,以减少乙肝病毒的传播。尚需对本研究检出的190例隐匿性感染者及受血者作进一步随访,以明确其流行病学及发病机制.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参考文献

[1]VitaleF,TramutoF,OrlandoA,VizziniG,MeliV,CerameG,MazzuccoW,VirdoneR,PalazzoU,VillafrateMR,TaggerA,RomanoN.2008.Cantheserologicalstatusofanti-HBcalonebeconsideredasentinelmarkerfordetectionofoccultHBVinfection?JMedVirol80:577–582.

[2]Ponde′RA,CardosoDD,FerroMO.2010.Theunderlyingmechanismsforthe‘anti-HBcalone’serologicalprofile.ArchVirol155:149–158.

[3]SongEY,YunYM,ParkMH,SeoDH.2009.PrevalenceofocculthepatitisBvirusinfectioninageneraladultpopulationinKorea.Intervirology52:57–62.

[4]GibneyKB,TorresiJ,LemohC,BiggsBA.2008.IsolatedcoreantibodyhepatitisBinsub-SaharanAfricanimmigrants.JMedVirol80:1565–1569.

[5]Garcia-MontalvoBM,Faffan-AleJA,Acosta-VianaKY,ela1.HepatitisBvirusDNAinblooddonorswithanti-HBeasapossibleindicatorofactivehepatitisBvitalsinfectioninYucatanMexieolJ].TramhmMed,2005,15(5):371-378.

[6]C.W.Shepard,E.P.Simard,L.Finelli,A.E.Fiore,andB.P.Bell,“HepatitisBvirusinfection:epidemiologyandvaccination,”EpidemiologicReviews,vol.28,no.1,pp.112–125,2006.

[7]K.Q.Hu,“OcculthepatitisBvirusinfectionanditsclinicalimplications,”JournalofViralHepatitis,vol.9,no.4,pp.243–257,2002.

[8]V.Chaudhuri,R.Tayal,B.Nayak,S.K.Acharya,andS.K.Panda,“OcculthepatitisBvirusinfectioninchronicliverdisease:full-lengthgenomeandanalysisofmutantsurfacepromoter,”Gastroenterology,vol.127,no.5,pp.1356–1371,2004.

[9]N.M.Araujo,M.Branco-Vieira,A.C.M.Silvaetal.,“OcculthepatitisBvirusinfectioninHIV-infectedpatients:evaluationofbiochemical,virologicalandmolecularparameters,”HepatologyResearch,vol.38,no.12,pp.11941203,2008.

[10]TorbensonM,ThomasDL:OcculthepatitisB.LancetInfectDis2002,2:479-486.

[11]Levicnik-StezinarS,Rahne-PotokarU,CandottiD,LelieN,AllainJP:Anti-HBspositiveocculthepatitisBviruscarrierbloodinfectiousintwotransfusionrecipients.JHepatol2008,48(6):1022-5.

标签:;  ;  ;  

血HBsAg阴性而抗HBc阳性体检人群中的隐匿性乙肝感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