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农民道德问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农民,农民道德
农民道德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于彩霞[1](2019)在《农民道德建设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下,中国农村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的收入日益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农民的道德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道德水平的高低对新农村建设将产生巨大影响。农民道德建设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文章指出了加强农民道德建设的意义,农民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农民道德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新形势下加强农民道德建设的相关措施。(本文来源于《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左兵[2](2017)在《新型农民道德教育问题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民的价值观也随之不断地变化,价值观的变化直接影响了他们的道德素养。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人的思想道德都受到了消极的影响,从而变得不利于自身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健康。因此,对农民进行道德教育就成为了成人教育中心的主要教育任务。在本文中,将针对当前新型农民道德教育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并提出几点可行性教育建议。二、当前农民主要道德问题的体现1、利己主义严重所谓的利己主义,指的是人们在行动时只顾自己的利(本文来源于《情感读本》期刊2017年18期)
薛明珠[3](2014)在《新时期农民道德问题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时期,农民道德现状存在着道德信仰多元、道德价值消退、道德行为冷漠、道德心理分化等重大问题。利益冲突、教育不足、干部作风、舆论问题等是造成农民道德问题的主要原因。因而必须从保障农民经济利益,提高农民文化素养,提升基层干部素质,优化农村社会舆论等多角度来构建农民道德教育系统。(本文来源于《高等农业教育》期刊2014年07期)
李达理[4](2013)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农民道德问题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面貌有了很大改善,农民收入也有很大提升,不过农民思想道德问题却日益突出。根据中国当前农村出现的许多实际问题,探究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然后提出解决农民道德问题的策略,有很强的社会意义。(本文来源于《学术交流》期刊2013年S1期)
朱莹婷[5](2013)在《新时期青年农民道德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青年农民的道德教育是整个道德教育当中的一个特殊任务,且与其他国家相比较而言,中国的青年农民道德教育在内容上和意义上有它的特殊性。提高新时期青年农民的道德教育是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是促进农业现代化的需要,是促进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需要。在中国改革开放的高速发展下,中国的农民群体组成结构在受教育程度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国处于社会转型发展的新时期,新的时代特征对新时期青年农民的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同时,新时期青年农民的道德教育也在社会转型发展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为了提高新时期青年农民的道德教育水平,使新时期青年农民的道德教育更加顺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该论文采用了文献分析法和实地调研考察法,选择了社会发展新时期这个阶段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以青年农民这个特殊群体为研究对象,从传统美德淡化、理想信念淡化、精神空虚、封建迷信思想大量存在、家庭伦理观念意识滞后、青年农民缺乏自律性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在此阶段青年农民道德教育的产生的问题,在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基础上,从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创新道德教育的方式;以科学文化破除传统陋习;结合新时期特点,创新青年农民道德教育内容;健全青年农民教育机制;加强基层组织的宣传教育作用;充分发挥农村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充分发挥网络的力量;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关的建设性建议,并以此作为研究目的,力求在理论与实践上形成较为完整的研究体系。(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3-05-01)
刘文强[6](2012)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道德教育问题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农民道德教育问题是新农村建设成败与否的关键。新农村的建设并不是单纯的农村经济发展,它更深层次的变革在于农民内心道德观念的嬗变,这种改变会对新农村建设产生或好或害的深远影响,如何引导农村居民,使他们走上现代化和成就现代主体人格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问题的产生和走向,以及未来的道路:第一小节确立了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是本文的研究主题;无论从社会发展规律还是中国的实际国情来看,新农村建设只能以农民为主体。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好对未来的影响,要以超前的眼光去看待社会的发展。因此在搞好农业现代化建设时一定要重视农民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建设,这是面向未来的重要任务,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灵魂,是保证新农村这项伟大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农民的道德教育能够深刻改变这农民的内心世界,塑造出具有现代人格的农民。第二小节论述联产承包之后以及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滋生的社会道德问题和农民的心里转变问题;联产承包让以家为生产单位的农民成为独立经营者被卷入市场经济的大潮之中,农民自身的主体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而逐渐觉醒,从脱离土地外出打工,乡土关系解体,农民之间的关系转为纯利益关系。伴随着农民主体觉醒还存在各种社会道德问题,传统的道德体系解体,新的道德体系已经破坏殆尽,同时受市场经济中拜金主义的影响,农民的道德生活领域出现一种混乱的秩序,却没有人去关注,农村的社会风气有恶化的倾向等等。第叁小节是针对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提出的一些道德教育内容;从塑造具有现代主体意识的德化农民到弘扬农民个体的创业精神,这是针对农民自身的建设,然后就是针对农民和外界之间的交流,建设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和谐家庭关系,到整个乡村邻里之间的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建设适合新农村建设发展的现代农民是新农村道德教育的主要目标。第四小节提出了新农村道德教育几个重要的方法,最基本的是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这是农民道德教育最根本的动力,其次要保证农民个体的独立性,在农民致富实践的过程中推动农民道德教育,在农村社会道德重建时期推行法制教育,用法律来约束农村居民的行为也是非常有效的办法之一,最后要重视城乡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只有在交流中农民才能不断的接受新的知识,农民的道德观念、思想意识才会得到改变。(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2-05-01)
岳文静[7](2012)在《吉林省农民道德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我国各方面利益关系都发生了重大调整,农民道德观念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时下,农民道德建设是“乡风文明”的重要内容。近些年来,在党的正确领导和帮助下,以及政府的推动下,农民的道德认知、法律意识、思想观念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很多农民的道德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但受传统封建道德观念的影响,农民传统封建道德观念根深蒂固,其中一些道德观念与农村发展相抵触,农民道德观念面临着从传统道德观念向现代道德观念的转变。因此,想要尽快提高中国农村农民生活水平,农民道德问题就必须予以重视。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实证研究法,以吉林省东太平村的农民为调查对象,通过访谈、发放问卷形式展开调查,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并研究分析。通过总结并结合我国农村道德观念的现状,分析现阶段农民道德的变迁及制约农民道德的因素,进而提出推动农民道德建设的有效路径。(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期刊2012-03-01)
赵慧敏[8](2010)在《论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农民道德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问题则是"叁农"问题的中心。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管理体制的改革,农村面貌有了极大的改善,农民收入也有所提高,但是农民道德问题却日益突出。结合农村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考察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农民思想道德问题的措施,很有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1期)
高志东[9](2008)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道德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民道德问题是当前有关农村、农民问题研究的重要论题,是“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试图纠正以往研究农民道德问题时仅从农民身上找原因、仅以加强农民道德教育作为解决问题办法的错误偏向,转向从外在的社会环境及内在的农民自身局限性来考察农民道德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并依此探求解决农民道德问题更为切实可行的途径。本文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新农村建设中研究农民道德问题的重要性。从新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新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在需要、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重要内容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基础等方面阐述研究农民道德问题的重要性。第二部分: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道德问题。立足于时代要求,从社会时代变迁所引发的农民道德变化入手,分析农民在传统与现代、新与旧的道德变化冲突过程中,在道德观念、人际道德关系、道德实践等方面所存在的困惑和问题。第叁部分:新农村建设中农民道德问题产生的原因。农民道德问题的产生有内因即农民自身素质的原因,如传统观念、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以及农民总体上科学文化素质较低等原因;农民道德问题产生也有外因,包括社会经济变化的消极面对农民道德的负面影响,农村宗族观念及其人治惯性思想阻碍了新道德在农村的传播。第四部分:新形势下解决农民道德问题的有效途径。一方面要优化农村的社会环境,包括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强农村法制建设、优化农村的文化环境,为解决农民道德问题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社会风气和文化环境;另一方面从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强化农民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意识、切合农民实际进行道德教育等方面下力气,努力提高农民道德素质;另外,要完善村规民约、道德评价体系、赏罚机制等,健全农村的道德保障机制。(本文来源于《首都师范大学》期刊2008-05-12)
张红霞[10](2007)在《新时期农民道德生活满意度问题探析——一项对河南省鄢陵县农村的实地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农民物质生活有了极大的提高,相应农民对物质生活满意度也有了极大的提高。但农民对其道德生活满意度又如何呢?本文采用利克特态度5级量表从四个方面对农民道德生活满意度进行测量。从调查得知,当前农民对其现有道德生活表示基本满意。但这种基本满意度是处于较低层次上,还谈不上对道德生活质量的更高追求。(本文来源于《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07年04期)
农民道德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民的价值观也随之不断地变化,价值观的变化直接影响了他们的道德素养。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人的思想道德都受到了消极的影响,从而变得不利于自身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健康。因此,对农民进行道德教育就成为了成人教育中心的主要教育任务。在本文中,将针对当前新型农民道德教育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并提出几点可行性教育建议。二、当前农民主要道德问题的体现1、利己主义严重所谓的利己主义,指的是人们在行动时只顾自己的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农民道德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1].于彩霞.农民道德建设问题研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9
[2].左兵.新型农民道德教育问题探析[J].情感读本.2017
[3].薛明珠.新时期农民道德问题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4
[4].李达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农民道德问题探究[J].学术交流.2013
[5].朱莹婷.新时期青年农民道德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6].刘文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道德教育问题探析[D].南京大学.2012
[7].岳文静.吉林省农民道德问题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2
[8].赵慧敏.论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农民道德问题[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9].高志东.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道德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
[10].张红霞.新时期农民道德生活满意度问题探析——一项对河南省鄢陵县农村的实地调查[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