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华裔影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华裔影人,好莱坞,种族壁垒,群体特征
华裔影人论文文献综述
杨璐[1](2009)在《美国影坛华裔影人群体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好莱坞为核心的美国影坛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无可争议的成为全球电影业的中心。早期华裔移民踏足美洲大陆也同时拉开了华裔影人闯荡好莱坞的序幕,作为美国种族大熔炉中的少数族裔,历代华裔影人在美国影坛的奋斗历程充满了艰辛与磨难,种族和身份在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之下成为一种天然壁垒,但他们从未放弃过争取和表达。而在好莱坞之外的美国影坛,也不乏华裔影人前赴后继的身影。本文将聚焦各个时期活跃在美国影坛的华裔影人群体,通过对各个时期典型人物的研究,追溯他们的奋斗历程和所取得的成就,以此来探讨不同时期的群体特征,对这一群体做动态的全景表达。另外,延续历史的脉络并结合当下全球化背景下的电影交流机制,对华裔影人未来与美国影坛的互动提出一些看法。本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该部分阐明了“美国影坛华裔影人群体”研究的缘起、意义及研究方法。第二章是概念界定和文献综述部分。该章首先对“华裔影人”这个概念做了历时性的界定。随后对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梳理了已有的研究基础,为后文提供一定的现实依据,也为自己的研究突破点提供方向。第叁章展现了早期华裔影人涉足好莱坞的历史境遇,并通过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如摄影大师黄宗沾、华裔女星黄柳霜、好莱坞“叁剑客”陆锡麒、邝炳雄和卢祜禄的经历,展现该时期华裔影人起点虽有不同但却殊途同归的群体遭遇。第四章将重点首先转向20世纪中后期中国本土影人进军好莱坞的奋斗历程,他们并非像早期华裔移民出身的影人一样赤手空拳闯荡好莱坞,文化功底与演艺成就是他们进入的筹码。另外,在美国本土出生的后辈华裔影人在美国影坛的发展境遇也是本章的另一研究重点。他们仍旧无法摆脱种族和身份所带来的限制,但历史机遇也给他们带来了前人难以获得的发展机遇。第五章呈现了在全球化背景下华裔影人挑战好莱坞所面临的历史性问题与进一步取得的成就。分别以在好莱坞取得一席之地的导演、演员这两大群体划分,展现了这一时期华裔影人群体的多元化发展。最后,本文提出面对历史环境的变迁和未来种种可能的机遇,中国本土影人与美国华裔后代影人应该把握机遇,开创新的历史篇章。(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09-12-01)
吴馨[2](2006)在《与奥斯卡失之交臂的华裔影人》一文中研究指出尽管中国影人对奥斯卡奖的情感有些复杂,但毫无疑问,它是一个标杆,一种象征——代表电影工业的最高水准。正是因为得奖几率相对其他电影节更难能可贵,中国电影人总是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也由此谱写了不少“冲奥”悲壮之曲。(本文来源于《电影》期刊2006年03期)
华裔影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尽管中国影人对奥斯卡奖的情感有些复杂,但毫无疑问,它是一个标杆,一种象征——代表电影工业的最高水准。正是因为得奖几率相对其他电影节更难能可贵,中国电影人总是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也由此谱写了不少“冲奥”悲壮之曲。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华裔影人论文参考文献
[1].杨璐.美国影坛华裔影人群体初探[D].上海交通大学.2009
[2].吴馨.与奥斯卡失之交臂的华裔影人[J].电影.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