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窦外侧壁论文-戴捷,范治国,曹俊华,于峣,刘志成

蝶窦外侧壁论文-戴捷,范治国,曹俊华,于峣,刘志成

导读:本文包含了蝶窦外侧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蝶窦侧壁,发育变异,临床应用解剖,影像成像

蝶窦外侧壁论文文献综述

戴捷,范治国,曹俊华,于峣,刘志成[1](2014)在《64排CT在蝶窦外侧壁影像解剖中的显示与应用解剖对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64排CT在蝶窦侧壁中的影像征象、诸多发育变异中相关解剖的显示及与临床应用解剖学对照。方法:随机抽取门诊行64排CT查体其结果为阴性的600例影像资料,回顾性对图像信息重建后与临床应用解剖学对照进行影像解剖信息分析。结果:64排CT影像信息显示,甲介型107例,鞍前型86例,全鞍型407例,蝶骨气化程度变异较大,男、女性别差异不明显,气化分型不一样,解剖关系、影像解剖显示对比度差异明显。结论:64排CT影像成像设备对临床术前了解蝶窦侧壁解剖发育变异等信息效果显着,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及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装备》期刊2014年09期)

张洪涛,吴坤成,陈合新[2](2013)在《蝶窦外侧壁的应用解剖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气化程度不同的蝶窦外侧壁与毗邻结构的相关性,为鼻内窥镜下蝶窦及其毗邻部位手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选取经10%甲醛防腐处理,完整、颅底正常的湿性尸头20具(40侧)。进行5%盐酸脱钙、3%H2O2漂白。矢状位中线切开,观察蝶窦外侧壁的临近结构。结果蝶窦外侧壁上9侧(22.5%)有明显的视神经管隆起,为管型;12侧(30.0%)为半管型;19侧(47.5%)为压迹型。测量视神经管眶口内壁中点到蝶窦前壁的距离(11.62±4.5)mm。颈内动脉突鞍前段突25侧(62.5%);鞍下段突11侧(27.5%);鞍后段突4侧(10.0%)。其骨质内侧壁的厚度大约为0.2 mm。结论蝶窦气化越好,视神经和颈内动脉在蝶窦内的隆起比例越高,隆起的程度越明显。其相毗邻结构的定位,为内镜手术提供了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期刊2013年17期)

曹淑琴,王湘,罗燕,郑大文,张宇皓[3](2011)在《视神经减压术中蝶窦外侧壁的结构辨认和保护》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术中如何准确找到和开放视神经管,避免毗邻重要结构损伤,并介绍术中大动脉出血的紧急处理。方法确诊为外伤性视神经病的患者3 0例,术前明确视神经、颈内动脉、眼动脉的位置和损伤情况,定位彼此间的解剖关系。术中以术前的影像学资料为依据初步定位视神经的位置,采取直接开放视神经管或沿眶尖向后逐渐开放视神经管的方式减压视神经,同时注意毗邻解剖结构的保护。结果 30例均准确定位视神经管和视神经;28例顺利完成视神经减压;2例眼动脉假性动脉瘤出血,经及时窦腔填塞止血,终止视神经减压手术;无手术所致的视神经、颈内动脉、眼动脉和海绵窦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以影像学资料为依据选择恰当的方法开放视神经管;注意蝶窦外侧壁结构的保护,并掌握紧急处理和预防颈内动脉和眼动脉出血的方法;是防止严重并发症和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本文来源于《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期刊2011年04期)

王翦,Sharatchandra,Bidari,Albert,Rhoton[4](2009)在《蝶窦外侧壁的显微解剖及其在扩大经蝶手术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与目的:经蝶入路的手术范围已经从鞍区扩展到海绵窦、颅中窝等处。本研究对蝶窦气化延伸及其与周围神经血管关系的解剖进行观测,旨在为扩大经蝶手术的术前评估提供参考,避免术中重要结构的损伤。方法:结合尸头解剖与头颅CT,对蝶窦外侧壁的气化方向的变异及其与邻近神经血管结构的关系进行观察、描述和分析。结果:当蝶窦气化向外侧方向扩展超过连接圆孔颅外端内侧缘与翼管前端开口内侧缘的VR线(Vidian-Rotundum line)时,该蝶窦被称为外侧型蝶窦。VR线外侧的蝶窦部分称为蝶窦外侧隐窝。外侧型蝶窦可分为蝶骨大翼型、翼突型和全外侧型。本研究在100例CT扫描中,外侧型蝶窦占46%。其中蝶骨大翼型占12%,翼突型占11%,全外侧型占71%。结论:外侧型蝶窦中的外侧隐窝可为经蝶窦和经上颌窦入路切除海绵窦区和颅中窝病灶提供自然手术通道。(本文来源于《中国神经肿瘤杂志》期刊2009年03期)

陈合新,张祥鹏,蒋爱云,马智超,张湘民[5](2009)在《蝶窦外侧壁的应用解剖及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蝶窦外侧壁解剖学的研究,为经鼻内镜外科处理该区域的疾患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采用红色乳胶灌注后福尔马林固定成年尸颅25具(50侧),经过盐酸脱钙、漂白等处理,对蝶窦外侧壁形态和相关的毗邻结构进行解剖学测量。结果在气化较好的蝶窦,其外侧壁由上至下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视神经、颈内动脉隆窦、海绵窦、上颌神经和翼管神经的压迹或隆起。其各隆起的长度和走行与血管神经相一致。视神经隆起26侧(52%),主要在蝶窦外上角,未见视神经裸露。颈内动脉分为鞍前段、鞍下段和鞍后段,其中鞍前段隆起18侧(36%),鞍下段隆起6侧(12%)。上颌神经位于侧壁的中下部,隆起24侧(48%)。翼管神经位于侧壁与底壁交界处,隆起10侧(20%)。结论对于气化良好的蝶窦,经鼻内镜实施蝶窦外侧壁区域的手术有良好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学杂志》期刊2009年16期)

邹剑,刘世喜,张勤修,王光辉,安惠民[6](2007)在《鼻内镜下蝶窦外侧壁的应用解剖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经鼻内镜行蝶窦外侧壁尸头解剖,为临床鼻内镜下蝶窦外侧壁相关手术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选取经10%甲醛防腐处理的国人成人湿性尸头10具(20侧),鼻内镜下经鼻-蝶窦手术入路,暴露蝶窦腔,在0°和30°鼻内镜下确认蝶窦外侧壁骨性隆起,观察视神经和颈内动脉与毗邻结构的关系,以直尺、量角器等测量工具分别测量视神经管和颈内动脉骨性隆起与鼻小柱、鞍底中线的距离和角度。结果:鼻内镜下可见蝶窦外侧壁上视神经管与颈内动脉骨性隆起呈“八”字形关系,向蝶窦腔凸入的程度及两者间距离因人而异,沿颈内动脉追踪可暴露海绵窦外侧壁;测得视神经管眶口内壁中点、颈内动脉骨性隆起前端到鼻小柱的平均距离分别为(75.33±5.59)mm和(81.02±5.29)mm,到鞍底中线的平均距离分别为(5.81±1.52)mm和(5.53±1.47)mm;视神经管眶口内壁中点到鼻小柱连线与鼻底的夹角平均为(53.4±4.1)°。结论:以鼻小柱及鞍底中线为参考点,在鼻内镜下经鼻-蝶窦手术径路进行的蝶窦外侧壁解剖学形态观察和相关测量数据可为临床医生提供相应指导。(本文来源于《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期刊2007年05期)

刘莎,范尔钟,王振常,李颖,杨本涛[7](2004)在《蝶窦外侧壁相关结构断层解剖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蝶窦外侧壁相关结构断层解剖,旨在提高对此区域结构的认识。方法 观察20例(40侧)头部离体标本的视神经管结构,蝶窦外侧壁特点及与视神经和颈内动脉的关系。用火棉胶包埋10例标本,对蝶窦外侧壁相关结构的区域进行冠状、水平位的薄层切片,观察各层面结构和位置。结果①77.5%颈内动脉和90%视神经在蝶窦外侧壁向窦腔内侧形成突起;②前床突在水平、冠状层面上,为该区域前部的重要骨性标志;③蝶筛隐窝和圆孔在水平、冠状层面上,为该区域前中部的重要骨性标志;④岩尖前端和卵圆孔在水平、冠状层面上,为该区域中后部的重要骨性标志。结论 通过研究蝶窦外侧壁相关结构的断层解剖,并与大体解剖进行对照,为此区域的影像学和手术学的发展提供更可靠的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期刊2004年02期)

黄安炀,刘运生,王延金[8](2003)在《蝶窦外侧壁和海绵窦内侧面观显微解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扩大经蝶手术和前方颅下手术提供蝶窦外侧壁和海绵窦内侧面观显微解剖参数。方法对20具成人头颅标本,仿Janecka的标准面部移位入路切口(左侧)行两侧蝶窦外侧壁和海绵窦内侧面观显微解剖观察和测量。结果蝶窦外侧壁的主要结构有视神经管隆起和颈内动脉隆起,而颈内动脉隆起缺失的出现率高达50%,此时,依照翼管-破裂孔-颈内动脉破裂孔段途径显露颈内动脉海绵窦段为一安全策略。内移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可以充分显露海绵窦外侧壁的颅神经。结论掌握蝶窦外侧壁显微解剖和从内侧面显露、移动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有助于扩大经蝶手术和前方颅下手术对病变累及海绵窦的处理。(本文来源于《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期刊2003年01期)

刘莎,王振常,周兵,杨本涛,范尔钟[9](2002)在《蝶窦外侧壁相关结构的CT和MRI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对正常人蝶窦外侧壁相关结构的CT和MRI进行对比研究 ,为该区域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 2 5例正常人行冠状和水平位高分辨率CT扫描。对 2 0例正常人行MRI冠状、水平位SET1 WI和FSET2 WI扫描。结果 :①蝶窦气化分为蝶骨体气化类型和蝶骨体突起气化类型。前者分 3型 :甲介型 (2 % ) ,鞍前型 (2 0 % ) ,鞍型 (78% )。后者分 4型 :蝶骨小翼气化型 (38% ) ,蝶骨大翼气化型 (40 % ) ,翼突气化型(34% ) ,鞍背气化型 (6 % )。②蝶骨外侧骨壁最薄 (<1mm)处位于视神经管内壁 (96 % )、蝶筛隐窝层面骨壁(86 % )、颈内动脉管层面骨壁 (6 6 % )。③过度气化的蝶窦可使圆孔 (6 4 % )和翼管 (44 % )突入蝶窦腔内。结论 :临床应对视神经管周围不同气化类型给予充分重视(本文来源于《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期刊2002年08期)

王继群,许庚,卜国铉[10](1994)在《蝶窦外侧壁的应用解剖》一文中研究指出63侧尸头解剖测量结果表明,蝶窦外侧壁上颈内动脉骨性隆起可分为①鞍前段,其长度、骨质厚度及至中线距离的均值分别为6.8、1.0、6.2mm;②鞍下段,其长度、骨质厚度及至中线距离的均值分别为6.6、1.0、5.0mm;③鞍后段,其长度、骨质厚度及至中线距离的均值分别为6.6、1.8及7.1mm。视神经管隆起的长度,骨质厚度及至中线距离的均值分别为4.8、1.0、5.5mm。上颌神经隆起的长度,骨质厚度及至中线距离的均值分别为5.3、1.2、8.5mm。(本文来源于《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期刊1994年03期)

蝶窦外侧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气化程度不同的蝶窦外侧壁与毗邻结构的相关性,为鼻内窥镜下蝶窦及其毗邻部位手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选取经10%甲醛防腐处理,完整、颅底正常的湿性尸头20具(40侧)。进行5%盐酸脱钙、3%H2O2漂白。矢状位中线切开,观察蝶窦外侧壁的临近结构。结果蝶窦外侧壁上9侧(22.5%)有明显的视神经管隆起,为管型;12侧(30.0%)为半管型;19侧(47.5%)为压迹型。测量视神经管眶口内壁中点到蝶窦前壁的距离(11.62±4.5)mm。颈内动脉突鞍前段突25侧(62.5%);鞍下段突11侧(27.5%);鞍后段突4侧(10.0%)。其骨质内侧壁的厚度大约为0.2 mm。结论蝶窦气化越好,视神经和颈内动脉在蝶窦内的隆起比例越高,隆起的程度越明显。其相毗邻结构的定位,为内镜手术提供了参考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蝶窦外侧壁论文参考文献

[1].戴捷,范治国,曹俊华,于峣,刘志成.64排CT在蝶窦外侧壁影像解剖中的显示与应用解剖对照[J].中国医学装备.2014

[2].张洪涛,吴坤成,陈合新.蝶窦外侧壁的应用解剖学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

[3].曹淑琴,王湘,罗燕,郑大文,张宇皓.视神经减压术中蝶窦外侧壁的结构辨认和保护[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1

[4].王翦,Sharatchandra,Bidari,Albert,Rhoton.蝶窦外侧壁的显微解剖及其在扩大经蝶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神经肿瘤杂志.2009

[5].陈合新,张祥鹏,蒋爱云,马智超,张湘民.蝶窦外侧壁的应用解剖及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9

[6].邹剑,刘世喜,张勤修,王光辉,安惠民.鼻内镜下蝶窦外侧壁的应用解剖学研究[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

[7].刘莎,范尔钟,王振常,李颖,杨本涛.蝶窦外侧壁相关结构断层解剖学研究[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4

[8].黄安炀,刘运生,王延金.蝶窦外侧壁和海绵窦内侧面观显微解剖研究[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3

[9].刘莎,王振常,周兵,杨本涛,范尔钟.蝶窦外侧壁相关结构的CT和MRI对比研究[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2

[10].王继群,许庚,卜国铉.蝶窦外侧壁的应用解剖[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4

标签:;  ;  ;  ;  

蝶窦外侧壁论文-戴捷,范治国,曹俊华,于峣,刘志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