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油化工自动化》2002~2003年报道大纲(论文文献综述)
姜春雨,陈国鑫,杨帅,张日鹏,马浩然,赵祥迪[1](2018)在《基于FLACS的硫化氢检测器水平布置距离优化》文中认为以某石化厂区硫磺装置酸性气泄漏事故为例,运用事故后果模拟软件FLACS模拟了不同事故场景下硫化氢气云的落地距离,在考虑泄漏方向以及泄漏方向对泄漏事故影响的前提下,对硫化氢检测器水平布置距离进行了优化研究,得到以下结论:当泄漏高度H小于3m时,可按照现行设计规范布置硫化氢检测器;当泄漏高度在37m时,硫化氢检测器水平布置距离L与泄漏高度H应符合:L=11.6 H-23.2;当泄漏高度H大于7m时,应符合:L=7.9 H-29。
郭而郛[2](2013)在《城市工业生态化评价研究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工业文明是人类在历史的长河中重要的文明历程,人类在近现代取得的历史成就几乎全部来自于工业革命以后,人类通过利用大自然换取的丰富文明成果也无不依赖于工业化的发展。工业化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必经之路,这也是世界各国普遍的共识。然而,对自然界长期无限度的开发利用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西方发达国家率先在工业化的基础上采取了向生态化倾斜的发展战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中国作为世界上重要的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的道路上有过漫长曲折的探索经历,在改革开放后实行的工业化战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中国粗放型的发展方式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峻,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的制约因素。如何解决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突出矛盾,成为了中国在新世纪初期需要抉择的重要问题。天津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工业和港口城市,在滨海新区被确立为国家重点试验区之后,天津的经济发展问题逐渐成为全国甚至世界关注的焦点。天津的工业基础雄厚、石油资源突出,在工业化发展的道路上,需要借助资源开发行业,发展重工业和制造业。工业优先发展的模式必然会增加生态环境影响,这与天津的生态城市发展目标构成了一个矛盾体,在天津这样一个工业城市实施城市工业生态化的尝试,对中国的经济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可持续发展理论、工业化理论、生态文明理论,以及产业生态学理论主要观点及方法论的研究,分析了各个理论对于城市工业生态化发展的指导意义,探讨了城市工业生态化的理论基础。通过对产业生态学中物质流与能流分析、生态效率等方法的研究和借鉴,研究了城市工业生态化的评价工具。文章利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英国、德国、日本三个发达国家进行了工业化及工业生态化发展的研究,发现他们虽然在工业生态化转型的发展历程和侧重点上有所不同,但相同的是,这些发达的工业化国家殊途同归的选择了摒弃了资源依赖型的粗放型传统重工业,通过技术进步,促进工业升级转型以减缓工业污染,减少物质、能源的投入,再实现工业生态化的目标。文章通过对中国工业化进程现状的研究,分析了中国现阶段重化工业发展战略面临的资源环境形势,并以此为依据,探讨了中国城市工业生态化的评价指标和具体指标的选取,并分析了中国城市工业生态化实施过程中及评价过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提出了中国城市工业生态化的实施途径。在案例分析中,本文选择天津市作为城市工业生态化评价研究的案例,在研究天津市工业化进程和现状的基础上,对天津市工业系统的物质流与能流进行数据核算,分析了天津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2000年至2010年10年间物质输入、输出,能源输入与输出的变化特征,对天津市10年间主要工业污染物及物质流能流指标间进行了相关性的分析;在物质流与能流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文章还利用DEA数据包络分析的框架模型,对天津市2000年至2010年的生态效率进行了评价,并将生态效率的变化趋势与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对比和相关的研究,发现天津市的生态效率处于逐年提高的态势,但经济发展仍然依靠大量的物质输入与输出,而物质输入与输出的指标与主要污染物之间并没有建立有效的相关关系,说明天津市工业污染治理在有效性方面仍然局限在末端治理,没有建立工业化全过程的污染控制机制;对此,文章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对天津市工业生态化发展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和建议。
邓练兵[3](2013)在《中国创新政策变迁的历史逻辑 ——兼论以市场失灵为政策依据理论的不适用性》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立志要在2020年之前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此,制定了一系列包括财政、税收、金融、政府采购、知识产权等在内的创新政策,数量之多、内容之全、范围之广,达到甚至超过了世界创新型国家及东亚各国的政策力度,以致有人说,中国是世界上创新政策样本最多的国家之一。但我们却遗憾地发现,无论是中国的官方机构、学术界还是国际研究机构,对中国现有创新水平的评价却基本一致:中国的科技创新水平与国外先进创新国家相比,依然有较大差距。虽然经过多年努力,但自主创新能力依然没有得到加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依然没有真正建立,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的依存度依然很高,国家技术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以致OECD在其《中国创新体系评估》(Review of China’s Innovation System)报告中指出:“要成为一个现代化表现出色的创新型国家,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基于上述现象,本文的中心论题是:为什么中国几乎制定了世界上最全面的创新政策,实际投入巨大,而创新效率和创新效果非常一般?从这一核心问题出发,本文以1978年为历史起点,重新回到三十多年的政策实践当中,从历史的逻辑中寻找答案。文化大革命以后,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基本物质生活需求同落后低效率的社会生产的矛盾以及日新月异的科技革命对生产的巨大促进作用和中国饱受“文革”摧残极其涣散的科技现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的中国领导人在科技政策方面考虑的当务之急是如何在政策层面尽快修复科技体系,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创造和应用推广科技成果。在此背景下,中国隆重召开了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确定了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等重要政策方针。这次大会迅速扭转了中国科技发展的涣散局面,并推动了一系列具体科技政策的出台,使原有科技体制得以恢复,科技活动得以正常开展。但这一时期中国的科技体制仍然沿用建国后实行的苏联计划模式,以科研机构为科技创新主体,按计划配置科技资源,这种模式在实践中逐渐暴露了科技与经济脱节的“两张皮”现象、科研机构人浮于事等问题。本文观察到,历史上凡施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为了维护计划经济体制,都不允许公有制企业大量从事技术创新活动,而将创新活动交给专门成立的科学技术研究机构,企业只是应用研究机构提供的创新成果生产加工产品。经过进一步分析,本文研究发现:计划经济和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在本质上是不相容的,其根源在于计划经济体制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约束激励机制的不相容性,允许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逻辑结果就是极有可能造成计划经济体制的瓦解(第三章)。受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及国家财政危机影响,中国在1985年开始了改革开放后国家科技体制的第一次改革,其主要措施有三个方面:改变拨款制度;加快技术成果市场化推广应用;继续以科技攻关计划为主要方式直接组织技术创新活动。由于以优先权竞争为主的科学研究激励机制与以市场利益最大化竞争为主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的不同,1985年科技体制改革带来了两个方面的结果:科研工作的进一步技术化及科研机构的分化。同时由于技术契约的不完全性,技术开发和技术转让交易越来越少。如果不能设计或自然形成一个比纵向一体化方式有比较优势的可自动实施的风险分担机制,原有基于市场激励机制而设计的促使科研机构转化其技术成果的技术交易市场将逐步走向消亡,通过技术市场交易的方式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的政策初衷将不能实现。本文还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分析框架,对中国首要的创新政策——科技计划的变迁历史进行了系统分析。由于目标函数不一致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作为委托方的政府和作为代理人的项目受托方之间存在严重的机会主义问题,这些问题在实践中已经遭受了广泛的批评,因此,现行模式下的科技计划政策的有效性存在很大疑问(第四章)。由于第一次科技体制改革并没有明显改善科技与经济的“两张皮”现象,加上1992年中国正式启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确立了企业微观市场主体地位,中国在1996年正式明确了“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创新政策,并由此制定下发了一系列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政策,同时沿用“以市场换技术”的思路期望迅速提高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但就实际情况看,大量的国有和民营企业并没有选择技术创新的竞争策略,仍然以技术引进为主,并且陷入了低水平均衡状态。就理性分析而言,企业取代科研机构是创新主体基于演化博弈的自然结果,创新政策的变迁也完全符合制度变迁的基本理论,而“市场换技术”政策的不成功背后其实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跨国公司等各利益主体基于理性选择的结果,这再一次验证了在目标函数不一致而信息不完全、不对称的情况下,个体理性导致集体非理性的逻辑必然性(第五章)。由于资源、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国家技术安全等问题凸显,原有非创新驱动的低水平均衡发展状态得以打破,中国再次启动了创新政策的重大变迁,于2006年正式提出“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建设创新型国家为目标”的创新战略,由此中国创新政策发展进入新阶段。但政策实施了七年以后,仍然没有实现创新预期,中国官方在2012年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随后的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中都明确指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仍然没有确立,科技体制弊端仍然存在,中国的创新水平仍然与世界创新型国家的差距很大。在创新博弈环境压力已经明确同时传导给政府和国内企业,二者创新的紧迫感趋同,政策投入力度也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仍然陷入非创新路径困境,这似乎与理性原则相悖,令人困惑(第六章)。面对中国创新政策困境,仔细梳理中国创新政策历次变迁的历史经验,本文认为,中国创新政策从根本上来说受制于创新系统中的两大关系:政府和市场在创新活动中的边界,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创新地位即谁是真正的未来创新主力。从中国创新的历史逻辑分析,这两大关系是影响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的最重要因素。经过对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历史创新路径、创新状况的深入比较分析,本文发现,由于激励机制的内在缺陷和行业覆盖面的原因,国有企业难以担任中国创新的市场主力;而民营企业由于创新目标与利益机制的天生一致性,较好地解决了为什么创新、为谁创新的难题,加上其创新投入效率高于国有企业,因此,假定市场逐步完善,民营企业将在与国有企业的创新竞赛中获胜。而且从国际实证经验来看,全世界目前还没有哪一个国家是主要通过国有企业实现了国家创新目标的。从AVS标准和TD-SCDMA标准制定、中国汽车产业的创新政策问题的两个案例及中国历史上创新政策全过程中的各种失灵现象可以看出,政府坚守创新政策在创新活动中的边界极其重要,中国大量创新政策失灵的原因就在于政府利用创新政策工具和其他公权不断越过市场的边界,对创新主体的创新预期造成极大的干扰和阻碍。政府在创新活动中的身份和作用在于两个方面:创新产品的需求者和创新秩序的维护者。创新政策的边界就应该限定在此区域内。上述经验对目前普遍设定的以市场失灵为依据的创新政策理论形成了冲击,无论是从理论假设前提还是中国三十多年的创新政策变迁的历史实践上看,以市场失灵为依据的创新政策理论都存在明显的不适用性(第六章)。而这一历史变迁的逻辑经验在深圳市的城市创新过程中也得到了充分验证。深圳的成功经验表明,以市场为导向、民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创新模式是解决目前中国创新困境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有效途径。只要有改革的勇气,这一模式完全具有可借鉴意义(第七章)。作为全文的结尾,笔者在第八章对中国三十多年波澜壮阔的创新政策变迁历史中的规律进行了总结和简要论证,并就进一步研究的内容进行了展望。
刘建涛[4](2013)在《我国环境问题的文化沉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人类几千年文明史中,人与自然一直存在着矛盾,但从未像今天这样的紧迫。那么,造成人与自然或环境紧张的根源究竟是什么,东西方的学者和思想家都进行了艰辛的理论探索,一致认为:环境问题最深刻的根源在于构成社会运行内在机理的文化因素。在长期改造自然实践中形成的机械的二元论自然文化观、人类中心主义价值文化观、机械的发展文化观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私德”轻“公德”的道德文化观、不公正的伦理文化观以及异化的人性文化观,这些非可持续的文化观共同构筑了一股强大的反自然的文化力量,并在实践中破坏了人与自然之间正常的物质变换,也造成了我国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2011年12月份,在北京举行的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克强同志指出:资源相对不足、环境容量有限,已成为我国国情的基本特征。2012年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更是指出:我国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美丽中国。因此,从文化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中考察我国环境问题的文化基础并探询其出路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正是以这一文化视角切入我国的环境问题,以社会学、环境学、经济学及文化哲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结合的思维原则,从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逻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维度,运用综合、分析、比较的方法阐释了我国环境问题与反自然文化观的本质性关联,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了摆脱我国环境问题的文化变革之路。本文由八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我国环境问题提出的背景与本文研究的目的及研究意义,综述了关于环境问题的文化研究的国内外状况,简述了论文的逻辑结构、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我国环境问题的文化本质。第一,对环境及环境问题进行了界定。第二,分析了我国环境问题的基本特征与趋。基本特征:结构型、压缩型和布局型的特点;基本趋势: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环境形势、城市环境与农村环境的两极化、环境问题与贫困问题、公平问题的矛盾交织、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小的矛盾对环境的压力与日俱增、资源环境逆差加剧环境压力。第三,从东西方关于环境问题研究的系列成果中归纳出环境问题具有很强的文化趋向,并分析了我国环境问题与非持续文化观的本质性联系。第三部分,我国环境问题的自然文化观追思。第一,阐述了人类自然文化观的演进历程,即先后经历了古代朴素的自然文化观、近代机械的二元论自然文化观,如今正在向可持续的自然文化观即生态自然文化观迈进。第二,分析了近代机械的二元论自然文化观的非自然性,即人与自然的相互否认,社会与自然的相互排斥。第三,从近代自然文化观对我国环境问题的负值影响及由此导致的我国环境问题的恶化这两个方面,揭示了我国环境问题与近代自然文化观的本质性关联。第四部分,我国环境问题的价值文化观透析。第一,梳理了人类中心主义价值文化观的历史演变,指出其先后经历了古代神学人类中心主义价值文化观,近代强式人类中心主义价值文化观,现代弱式人类中心主义价值文化观三个阶段。第二,分析了近代人类中心主义价值文化观的历史局限性,即价值关系中拒斥自然;伦理关系中排斥自然;实践关系中危害自然。第三,阐述了人类中心主义价值文化观对我国环境问题的负值影响。指出了人的价值至上性直接导致了人与自然地位的错位,导致了我国人口激增和重人轻自然的后果,而从深层次上又导致了众多的人口与有限资源矛盾的不断升级,进而造成了对生命支持系统的破坏。第五部分,我国环境问题的发展文化观阐释。第一,梳理了发展文化观的走向。指出发展文化观先后经历了古代朴素的发展文化观、近代机械的发展文化观,如今正在向可持续的发展文化观迈进。第二,分析了近代机械发展文化观的非发展性,即经济增长与环境、资源的割裂;人的价值与物的价值的倒置;前提预设与自然的冲突。第三,归纳总结了近代机械发展文化观对我国环境问题的误导,即经济增长误等于经济发展;先发展后治理的错误理念;经济增长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财富增长以人的生命为代价。第六部分,我国环境问题的传统道德文化观考量。第一,概括了我国传统道德文化观的缺陷:道德文化观的重私德轻公德性,伦理文化观的非公正性。第二,分析了传统道德文化观对我国环境问题的影响:重私德轻公德导致环境意识淡漠;不公正伦理观导致代内区域间的环境不公、城乡间的环境不公、阶层间的环境不公及代际间当代与后代的环境不公。第七部分,我国环境问题的人性文化观反思。第一,对东西方的人性文化观进行了简要的概述,比较了它们之间的差异。第二,从马克思人性文化观的立场出发,分析了异化人性的环境负值,即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的环境负值和人与社会关系异化的环境负值。第八部分,优化我国环境的文化思路。第一,针对不可持续的自然文化观,提出要在马克思主义自然文化观和我国华夏文化生态智慧的基础上,建立可持续的生态自然文化观,以谐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二,针对近代强式人类中心主义价值文化观,提出要对其进行扬弃,建立可持续的价值文化观,以纠正其偏执,重塑人们的价值世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双重”和谐。第三,针对不可持续的机械发展文化观,提出要走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发展的道路,坚持可持续发展文化观,以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走向永续发展。第四,针对公德意识及公正伦理意识的缺失,提出要构建环境公德文化观与环境公正意识,以使人们的生产行为及生活行为受到道德伦理的约束。第五,针对人性的异化,提出要拯救人性,必须吸取东西方用建立至善主义文化以控制人性缺欠的历史经验,必须要继承并采用马克思主义拯救人性的方法与途径。
红光[5](2012)在《日本钢铁产业低碳化发展研究》文中认为钢铁产业是能源、资源和排放的重点行业,2009年其能源消耗占全国总能耗的16.1%、占工业总能耗的23%、新水消耗占3%、废水占8%、二氧化硫占8%、固体废物排放量占16%左右。世界钢铁产量中,1978年时中国的份额只有4.42%,2011年猛增至44.3%,产量为6.83亿多吨,是名符其实的世界最大钢铁生产和消费大国。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我国从上至下过度强调经济快速增长,导致我国钢铁工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产量大量增加的同时,严重地破坏了生态系统,环境代价巨大,只能说中国是钢铁产量大国,却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钢铁强国。在国际激烈竞争中,中国钢铁产业“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即“三高”问题较为突出,严重地影响到我国钢铁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中国钢铁产业由大变强,提高国际竞争力及环境友好先进产业形象的关键环节在于急需改变传统的“三高”发展模式,寻求“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化发展道路。总之,钢铁冶炼需要消耗大量黑色能源。炼钢越多,耗能越多,排放也就越多。在这个意义上,排放权的确就是钢铁产业的“生存发展”权。日本是世界上能源使用效率最高的国家。与中国实际GDP中1美元的能源消耗0.75相比,日本为0.1。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特别注重国内环保产业及各产业的低碳化发展,获得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数量也居世界首位。2008年,日本能源消耗排放的CO2总量为11.38亿吨,比2007年减少6.7%,承诺2012年日本的有害气体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6%。2010年10月底日本政府又追加发展低碳产业补助金300亿日元,并积极调整节能减排的对策选择。目前,日本钢铁产业在制造业中,无论是能源使用效率,还是减少污染排放方面,在日本产业界,乃至世界同行业中均是佼佼者。世界钢铁产业能源效率平均指数为123,日本为100,中国持平,大部分国家在120—143之间,因此,日本的能源使用效率是世界第一。本文对最具环境竞争力的日本钢铁产业低碳化发展过程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从政府、产业和企业三个层面总结其低碳化发展的成功经验与做法,以择优为鉴原则为我国钢铁产业低碳化发展提出:政府应重视钢铁产业政策的连贯性与灵活性,钢铁产业联盟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协调各种关系,并且确保钢铁企业环保信息的公开透明,建立官产学研民的合作机制等对策建议。全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第一章重点阐述本文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梳理国内外关于低碳经济与钢铁产业低碳化发展研究的文献资料,明晰研究范围,提出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确定研究方法。第二章是钢铁产业低碳化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首先明晰钢铁产业相关概念和内涵,结合相关理论,建立起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2)全文的核心内容是第三、第四和第五章。第三章从钢铁产业政策的目标体系入手对日本政府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实施的内容各异的钢铁产业政策及实施效果,分析日本钢铁产业低碳化发展历程的同时对其特点进行评价。第四章对日本钢铁产业“三低”情况,具体分为能源消耗、固体废弃物排放及环境污染等三个领域进行实证分析与评价,全面了解日本钢铁产业低碳化发展现状及趋势。第五章对新日铁公司、JFE控股公司和神户制钢所三大集团的低碳化发展过程及实际效果进行案例分析研究,总结其成功的经验。(3)第六章是全文的研究结论和展望。对我国钢铁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概述,重点突出“三高”的瓶颈所在,并在前文实证和规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政府应重视钢铁产业政策的连贯性与灵活性,钢铁产业联盟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协调各种关系,确保钢铁企业环保信息的公开透明,建立官产学研民的合作机制等对策建议和展望。
龚金龙[6](2011)在《Si3N4陶瓷的激光加热辅助铣削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工程陶瓷材料具有高强度、高硬度、耐高温、耐腐蚀、低密度等优良特性,尤其是热压烧结氮化硅,是世界上最坚硬的物质之一,广泛应用于机械、化工、航天等工业领域。但由于工程陶瓷材料脆性高,断裂韧性低,常规加工方法难以实现高质量的加工,且生产成本高。激光加热辅助切削技术是一种新型复合加工方法,对拓展工程陶瓷的加工方法,提高加工质量、降低成本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激光加热热压烧结氮化硅陶瓷的温度场进行有限元仿真研究,研究了激光加热参数对工件温度场的影响规律,得出了工件切削区域满足软化条件时的加热参数;搭建激光加热辅助铣削加工系统,实现了热压烧结氮化硅陶瓷的铣削加工,通过选择合适的试验参数,获得了较好的加工质量。本文主要完成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有:依据传热学相关理论,建立激光加热氮化硅材料的三维瞬态非线性温度场有限元模型,模型考虑了材料热物理参数与边界条件随温度的的非线性变化,通过测温实验验证了温度场模型的正确性,根据实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参数修正,最终温度场模型与测温实验数据的最大误差为10%,激光移动加热阶段的误差小于5%。利用温度场模型仿真分析了激光功率、预热时间、激光光斑移动速度对工件温度场的影响规律,研究了工件尺寸对温度场的影响,计算了不同加热参数所能够达到的软化深度与软化程度,为铣削试验参数的选择提供了依据。搭建了激光加热辅助铣削试验系统,实现了激光加热辅助铣削热压烧结氮化硅陶瓷,并研究了激光功率、激光光斑移动速度,切削速度对铣削加工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激光加热辅助铣削能够降低切削力,提高加工效率,但刀具磨损仍比较严重,刀具磨损形式主要为后刀面剥落磨损,通过选择合适的激光参数,工件表面粗糙度能够达到Ra0.17-0.27μm,表面无热损伤与微裂纹,能够产生连续状切削,切屑具有塑性材料铣削的一些特征。
陈梁[7](2010)在《电视新闻流变——上海1958-2008》文中认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性的电视发展热潮中,新中国电视事业起步并不晚,上海也有幸赶上第一批发展。但在最初的20年间,电视新闻强调政治性和教育性,电视画面追求艺术性,导演、组织、摆拍、造假成风,从业人员在国门紧闭中摸索经验。上海电视新闻以技术人员攻关为前提条件、以电影摄影人员保证图像画面、依靠工农兵来充实队伍。在电视事业起步的前20年里,受制于技术革新的缓慢和国民经济基础的薄弱,电视作为奢侈品并未大面积进入家庭,与报纸、广播相比,影响力较弱。因此,电视从业者一直缺乏正确有力、科学现代的新闻传统,也就不足为怪了。“文革”动乱,稚弱的上海电视新闻队伍受到冲击,转播批斗大会实况成为上海电视的“创举”,对电视新闻“煽动性”的重视,亦自“文革”开始。拨乱反正,上海电视用“真理标准”讲座和话剧《于无声处》的转播赢得肯定;改革开放,上海再以第一条社会新闻、第一条电视广告领先同业;1984年,上海率先建成采编播“一条龙”的新闻中心,带来电视新闻节目增量扩容,时效增强,题材拓宽,报道质量直追报社,突发事件及时反映。伴随着中国社会改革开放大门的开启,电视机成为这30年来,对我国居民生活最具影响力的产品。电视已经成为大众传播中位居首位的媒介,电视新闻传播的社会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但电视威力显现的同时,难掩弊端。小平南巡,东方电视台应运而生,东视新闻在竞争中崛起,推进全方位新闻业务实验,探索电视新闻自身规律,确立电视新闻权威影响,跨区域新闻合作渐成气候。同时,高新科技数字技术、卫星技术给电视新闻传播,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电视新闻传播各个环节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电视新闻在突出权威性、主流性、导向性和综合性之外,注重信息的组织和传播,拓展了信息认知的广度和宽度。新世纪商品经济大潮激荡,上海电视稳中求进,民生新闻、娱乐新闻登场亮相。卫星电视进入新闻主战场,东方卫视再推电视新闻变革,倡导新闻立台,实现直播常态,新闻业务改革趋近极限,广电体制改革鏖战犹酣,上海终以集团化优势组建统一的电视新闻中心,利弊尚待检验。本论文首度梳理上海电视新闻发展历程,在明确的思想体系、评价体系下整理史料,力求展现上海电视新闻的流变。
焦锋[8](2008)在《工程陶瓷超声辅助固着磨料高效研磨机理及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工程陶瓷零件的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越来越被得到重视,不同的精整加工方法被提出和应用。固着磨料高效研磨技术是在离散磨料研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精整加工技术,兼具超精密磨削和传统研磨的特点,较好解决了传统的游离磨料研磨效率低、磨料浪费严重、研磨质量不易控制等缺点,并且克服了传统超精密磨削中对环境和机床依赖性大等不足。同时考虑到超声振动加工方法在加工硬脆材料方面独特的优越性,本文提出了采用固着磨料对工程陶瓷进行超声辅助研磨这一课题,将特种加工与普通超精密加工技术相结合,高效获得工程陶瓷材料高精密超光滑加工表面。本课题在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和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选择常见的Al2O3、ZrO2工程陶瓷和目前陶瓷界研究热点之一的ZTA复相陶瓷作为研究对象,对工程陶瓷的超声辅助固着磨料高效研磨机理及其表面加工质量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和试验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针对工程陶瓷精密外圆类零件的高效精密加工要求,提出超声辅助固着磨料高效研磨技术,并研制出相应的加工装置。采用有限元方法结合振动特性试验对超声研磨装置声学系统振动特性进行分析,获得在发生器频率可调范围内的系统固有频率和振型及研具内外两条金刚石丸片路径的振动幅值分布特性,研究结果为超声辅助固着磨料高效研磨机理及相关试验的研究提供有力的保证。2.通过对圆柱面超声辅助固着磨料研磨磨粒运动特性进行分析,建立了无附加超声、附加轴向、径向和切向超声振动四种模式下的单颗磨粒运动模型。基于压痕断裂力学,结合单点金刚石超声辅助单摆刻划试验,对三种超声辅助方式下的工件材料去除机理进行研究,分析了辅助超声能够增大延性加工范围的原因。基于冲量理论和振动加工理论,对附加超声振动的磨粒受力进行分析,建立了在延性域和脆性域的材料去除率理论模型,并定性讨论了影响工程陶瓷研磨去除率的因素及规律。3.试验研究了研磨参数对材料延性去除与脆性断裂比例的影响规律及研磨过程平均研磨分力比与材料脆延去除特性之间的关系。通过对ZTA陶瓷超声辅助单点金刚石单摆刻划过程的声发射信号进行时频分析,结合划痕CCI图像,获得材料脆延去除特征频率范围。构建工程陶瓷超声辅助研磨材料脆延去除特性在线监测系统,通过小波包分析,建立了基于小波包分解频带能量的材料脆延去除特性在线监测判据。4.从表面形貌、表面粗糙度、表面分形特性、表面残余应力特性以及表面物相结构的变化等五方面,对ZrO2、Al2O3和ZTA三种工程陶瓷材料超声辅助固着磨料研磨表面质量进行研究,获得不同加工方式和参数对研磨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振动的附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表面加工质量。5.结合生产实践要求,基于响应曲面法(RSM)建立了工程陶瓷超声辅助研磨加工材料去除率和表面粗糙度的预测模型;综合处理高效与精密的关系,以最大材料去除率为目标变量,以表面粗糙度为约束变量,同时考虑机床和工件的实际约束条件,建立了超声研磨参数优化数学模型,应用遗传算法(GA)对超声辅助研磨参数进行了寻优并进行了工程实例验证。课题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工程陶瓷超声辅助高效精密加工机理,完善和发展工程陶瓷固着磨料研磨加工新技术,寻求高效精密延性域研磨加工新工艺,进一步推动工程陶瓷的工程实际应用。
二、《石油化工自动化》2002~2003年报道大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石油化工自动化》2002~2003年报道大纲(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FLACS的硫化氢检测器水平布置距离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现有设计规范 |
2 模拟场景及条件确定 |
3 模拟结果分析 |
3.1 垂直泄漏气体检测研究 |
3.2 水平泄漏气体检测研究 |
3.3 不同泄漏方向对比优化 |
4 结束语 |
(2)城市工业生态化评价研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产业生态学研究进展 |
1.2.2 物质流分析研究进展 |
1.2.3 生态效率与资源生产力研究进展 |
1.2.4 城市工业生态化研究进展 |
第三节 论文技术路线 |
第四节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工业生态化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1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
2.1.2 可持续发展与工业化 |
第二节 工业化理论 |
2.2.1 工业化理论的发展脉络 |
2.2.2 工业化进程及其实质 |
2.2.3 反思工业化 |
第三节 生态文明理论 |
2.3.1 生态文明的内涵 |
2.3.2 生态文明建设的特征 |
2.3.3 中国生态文明发展面临的挑战 |
2.3.4 生态文明建设与工业化 |
第四节 产业生态学理论 |
2.4.1 产业生态学的理论发展 |
2.4.2 产业代谢 |
2.4.3 生态效率与资源生产力 |
2.4.4 产业生态学与工业生态化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工业生态化评价方法探讨 |
第一节 物质流分析方法 |
3.1.1 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框架 |
3.1.2 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的系统边界确定 |
3.1.3 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的数据来源与处理 |
3.1.4 经济系统物质流主要分析指标 |
3.1.5 物质隐藏流 |
第二节 能流分析方法 |
3.2.1 经济系统能流分析基本框架 |
3.2.2 能流分析系统边界的确定 |
3.2.3 能流分析主要分析指标 |
第三节 生态效率与资源生产力评价 |
3.3.1 生态效率评价 |
3.3.2 资源生产力评价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发达国家工业生态化发展模式研究 |
第一节 英国工业生态化 |
4.1.1 英国工业化与工业污染 |
4.1.2 英国工业生态化 |
第二节 德国工业生态化 |
4.2.1 德国重工业发展历程 |
4.2.2 德国重工业转型 |
4.2.3 德国工业生态化 |
第三节 日本工业生态化 |
4.3.1 日本工业化与工业污染 |
4.3.2 日本工业生态化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工业化进程与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工业化的历程 |
5.1.1 建国前的工业化发展 |
5.1.2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的工业化 |
5.1.3 改革开放以来的工业化提速 |
第二节 中国工业化现状 |
5.2.1 重工业化的基本判断 |
5.2.2 中国现阶段工业化水平的评价 |
5.2.3 中国现阶段工业化的特征 |
第三节 中国工业化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形势 |
5.3.1 环境形势 |
5.3.2 资源能源形势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城市工业生态化研究 |
第一节 中国城市工业生态化评价主要指标 |
6.1.1 指标选取的原则 |
6.1.2 能源与资源类指标 |
6.1.3 生态环境类指标 |
第二节 中国工业生态化面临的关键问题分析 |
6.2.1 重工业发展的生态化转型 |
6.2.2 中国城市工业生态化评价的核心问题 |
第三节 中国城市工业生态化模式 |
6.3.1 工业结构与布局的生态化调整 |
6.3.2 生态工业园的突出作用 |
6.3.3 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 |
6.3.4 科学技术的生态化转型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案例研究——天津市工业生态化评价 |
第一节 天津市工业化进程 |
7.1.1 市情概况 |
7.1.2 天津市工业化历程及现状 |
7.1.3 天津工业化在全国的地位 |
第二节 天津工业污染与能源消耗 |
7.2.1 天津的工业污染表征分析 |
7.2.2 天津市能源生产和消费分析 |
第三节 天津市工业系统物质流分析 |
7.3.1 系统范围界定及数据处理 |
7.3.2 天津市工业系统直接物质输入 |
7.3.3 输入物质的隐藏流 |
7.3.4 天津市工业系统物质输入总量 |
7.3.5 天津工业系统直接物质输出量 |
第四节 天津市工业系统能流分析 |
7.4.1 系统范围确定及数据处理 |
7.4.2 天津市直接能源输入量 |
7.4.3 天津市工业系统能源消费 |
第五节 基于物质流与能流的天津工业生态化分析 |
7.5.1 工业物质输入与工业污染排放问题 |
7.5.2 能源输入与工业污染排放问题 |
7.5.3 天津市工业系统生态效率评价 |
第六节 天津市工业生态化实施措施建议 |
7.6.1 深化总量控制 |
7.6.2 结构减排为切入点 |
7.6.3 强化产业集聚效应 |
7.6.4 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 |
7.6.5 生态化技术驱动的引导模式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
8.1.1 研究结论 |
8.1.2 创新点 |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8.2.1 研究不足 |
8.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中国创新政策变迁的历史逻辑 ——兼论以市场失灵为政策依据理论的不适用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 研究内容和分析框架 |
1.5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2 政策历程、创新状况及问题的提出 |
2.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新政策发展历程与创新实践 |
2.2 三十年来的创新实践状况及评价 |
2.3 问题的提出 |
3 初始博弈条件:计划科技体系修复及制度缺陷 |
3.1 改革开放前中国基本经济、科技发展状况和制度基础 |
3.2 标志性事件:1978 年科学大会 |
3.3 相关政策及实施效果 |
3.4 计划经济与企业技术创新相容性分析 |
4 计划科技体制“改良”与潜在创新主体出现 |
4.1 科技体制改革动因分析 |
4.2 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及对科研机构改革的影响 |
4.3 技术成果交易难题辨析:不完全契约角度 |
4.4 科技计划及制度性障碍分析:基于委托代理框架 |
4.5 潜在创新主体出现 |
5 创新主体动态选择与政策变迁 |
5.1 创新主体动态选择的演化博弈模型 |
5.2 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创新政策演化路径 |
5.3 承诺和惩罚的不可置信:“市场换技术”政策分析 |
6 创新政策发展新阶段:建设创新型国家 |
6.1 新世纪中国创新政策变迁动因 |
6.2 创新政策的阶段性困境 |
6.3 不同政策激励条件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创新分析 |
6.4 创新政策活动中政府行为的边界:案例分析 |
6.5 以市场失灵为创新政策依据的不适用性分析 |
7 深圳创新模式:一个有典型意义的研究样本 |
7.1 追随深圳企业创新的足迹:从三来一补到创新集群 |
7.2 深圳创新政策变迁过程 |
7.3 独特的深圳城市创新模式 |
7.4 深圳创新路径启示:基于市场的动态演化结果 |
8 主要结论和研究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深圳市 1980—2011 年主要创新政策列表 |
附录3 中国电子名镇——东莞石碣的调研问卷(节选) |
(4)我国环境问题的文化沉思(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4 论文的逻辑结构、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
1.4.1 论文的逻辑结构 |
1.4.2 论文的思路方法 |
1.4.3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我国环境问题的文化本质 |
2.1 环境问题的界定 |
2.1.1 环境的内涵 |
2.1.2 环境问题的意蕴指向 |
2.2 我国环境问题的基本特征与趋势 |
2.2.1 我国环境问题的基本特征 |
2.2.2 我国环境问题的基本趋势 |
2.3 我国环境问题与文化的关联 |
2.3.1 环境问题的文化趋向 |
2.3.2 我国环境问题与非持续性文化观的联系 |
第3章 我国环境问题的自然文化观追思 |
3.1 人类自然文化观的嬗变 |
3.1.1 古代朴素的自然文化观 |
3.1.2 近代机械的二元论自然文化观 |
3.1.3 现代可持续的自然文化观 |
3.2 近代机械的二元论自然文化观的非自然性 |
3.2.1 人与自然相互否认 |
3.2.2 社会与自然相互排斥 |
3.3 我国环境问题与近代自然文化观的本质性关联 |
3.3.1 近代自然文化观对我国环境问题的负值影响 |
3.3.2 近代自然文化观导致的我国生态环境遭遇 |
第4章 我国环境问题的价值文化观透析 |
4.1 人类中心主义价值文化观的历史演变 |
4.1.1 古代神学人类中心主义价值文化观 |
4.1.2 近代强式人类中心主义价值文化观 |
4.1.3 现代弱式人类中心主义价值文化观 |
4.2 近代人类中心主义价值文化观的历史局限性 |
4.2.1 价值关系中拒斥自然 |
4.2.2 伦理关系中排斥自然 |
4.2.3 实践关系中危害自然 |
4.3 近代人类中心主义价值文化观对我国环境问题的负值影响 |
4.3.1 人的价值至上性导致人与自然地位的错位 |
4.3.2 人的价值至上性导致生命支持系统的破坏 |
第5章 我国环境问题的发展文化观阐释 |
5.1 人类发展文化观的历史演进 |
5.1.1 古代朴素的发展文化观 |
5.1.2 近代机械的发展文化观 |
5.1.3 现代可持续的发展文化观 |
5.2 近代机械发展文化观的非发展性 |
5.2.1 经济增长与环境、资源的割裂 |
5.2.2 人的价值与物的价值的倒置 |
5.2.3 前提预设与自然的冲突 |
5.3 近代机械的发展文化观对我国环境问题的误导 |
5.3.1 经济增长误等于经济发展 |
5.3.2 先发展后治理的错误理念 |
5.3.3 经济增长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
5.3.4 财富增长以人的生命为代价 |
第6章 我国环境问题的传统道德文化观考量 |
6.1 我国传统道德文化观的缺陷 |
6.1.1 道德文化观的重私德轻公德性 |
6.1.2 伦理文化观的非公正性 |
6.2 传统道德文化观与我国环境问题的内在关联 |
6.2.1 重私德轻公德导致环境意识淡漠 |
6.2.2 非公正性伦理文化观导致环境不公正 |
第7章 我国环境问题的人性文化观反思 |
7.1 人性文化观 |
7.1.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性文化观 |
7.1.2 西方文化中的人性文化观 |
7.1.3 中西方人性文化观之比较分析 |
7.2 环境问题的人性文化观透视 |
7.2.1 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的环境负值 |
7.2.2 人与社会关系异化的环境负值 |
第8章 优化我国环境的文化思路 |
8.1 继承优秀环境文化,建构生态自然文化观 |
8.1.1 继承马克思主义的自然文化观 |
8.1.2 继承华夏文化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 |
8.1.3 扬弃传统自然文化观,构建生态自然文化观 |
8.2 批判人类中心主义价值文化观,树立可持续价值文化观 |
8.2.1 人类中心主义价值文化观的非批判性逆转 |
8.2.2 可持续价值文化观对人类中心主义价值文化观的螺旋 |
8.2.3 坚持可持续价值文化观,实现“双重”和谐 |
8.3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科学发展文化观 |
8.3.1 扬弃传统的发展文化观 |
8.3.2 坚持可持续理念,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
8.4 批判传统道德文化观,构建友好环境的道德文化观 |
8.4.1 扬弃传统“私德”文化观,确立环境公德文化观 |
8.4.2 培养环境公正意识,实现环境公正 |
8.5 承续文化控制人性的历史经验,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性文化观 |
8.5.1 东西方对人性的文化控制——至善主义文化的建构 |
8.5.2 马克思对人性的拯救——谐适人与自然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日本钢铁产业低碳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低碳经济研究综述 |
1.2.2 国内外钢铁产业低碳化发展研究综述 |
1.2.3 总体评述 |
1.3 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
1.3.1 研究对象和范围 |
1.3.2 各章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研究框架 |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5.2 研究的不足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钢铁产业及低碳化发展的界定 |
2.1.1 钢铁行业和钢铁产业 |
2.1.2 钢铁产业的特征 |
2.1.3 钢铁产业的低碳化发展 |
2.2 低碳经济的相关理论 |
2.2.1 增长极限理论 |
2.2.2 生态经济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绿色经济理论 |
2.2.5 清洁生产理论 |
2.2.6 循环经济理论 |
2.2.7 “过山车”发展理论 |
2.2.8 “脱钩”发展理论 |
2.2.9 生态足迹理论 |
2.2.10 低碳、生态、绿色和循环经济的异同 |
2.3 钢铁产业低碳化发展研究的相关理论 |
2.3.1 外部经济理论 |
2.3.2 产业链理论 |
2.3.3 技术创新理论 |
2.3.4 工业生态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日本钢铁产业发展历程及其低碳化发展的特点 |
3.1 日本钢铁产业发展的历程 |
3.1.1 战后经济恢复时期(1946—1954 年) |
3.1.2 经济高速增长时期(1955—1973 年) |
3.1.3 经济低速增长时期(1974—1990 年) |
3.1.4 经济长期停滞时期(1991—2001 年) |
3.2 日本钢铁产业低碳化发展的特点 |
3.2.1 经济缓慢增长时期的钢铁产业(2002 年至今) |
3.2.2 经营环境的特点 |
3.2.3 产业布局的特点 |
3.2.4 从业者人数及事务所的特点 |
3.2.5 产业地位及贡献度的特点 |
3.2.6 科研投入的特点 |
3.3 日本钢铁产业发展的峰值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日本钢铁产业低碳化发展的路径分析 |
4.1 日本钢铁产业的能源消耗 |
4.1.1 节能技术发展第一阶段(20 世纪 70 年代) |
4.1.2 节能技术发展第二阶段(1979—1987 年) |
4.1.3 节能技术发展第三阶段(1988—2004 年) |
4.1.4 节能技术发展第四阶段(2005 年至今) |
4.2 日本钢铁产业的废弃物排放 |
4.2.1 日本废弃物排放概况 |
4.2.2 日本钢铁产业固体废弃物排放 |
4.3 日本钢铁产业的环境污染情况 |
4.3.1 日本环境污染情况概述 |
4.3.2 日本钢铁产业的环境污染情况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日本钢铁企业低碳化发展的典型案例 |
5.1 新日铁公司 |
5.1.1 新日铁公司概况 |
5.1.2 新日铁公司主营业务及企业文化 |
5.1.3 新日铁低碳化发展的典型事例 |
5.1.4 短评 |
5.2 JFE 公司 |
5.2.1 JFE 公司概况 |
5.2.2 JFE 公司经营理念及企业文化 |
5.2.3 JFE 公司低碳化发展的典型事例 |
5.2.4 短评 |
5.3 神户制钢集团 |
5.3.1 神户制钢集团概况 |
5.3.2 神户制钢集团经营理念及企业文化 |
5.3.3 神户制钢集团低碳化发展的典型事例 |
5.3.4 短评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日本钢铁产业低碳化发展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
6.1 中国钢铁产业发展现状 |
6.2 中国钢铁产业低碳化发展中的瓶颈 |
6.2.1 能源约束 |
6.2.2 资源约束 |
6.2.3 环境污染 |
6.3 日本钢铁产业低碳化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6.3.1 重视产业政策的连贯性与灵活性 |
6.3.2 充分发挥产业联盟主观能动作用 |
6.3.3 确保钢铁企业环保信息公开透明 |
6.3.4 建立官产学研民的广泛合作机制 |
6.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附录 3 |
附录 4 |
附录 5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及主持并参与的课题 |
致谢 |
(6)Si3N4陶瓷的激光加热辅助铣削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工程陶瓷材料简介 |
1.2.1 工程陶瓷材料的特点及应用 |
1.2.2 氮化硅陶瓷材料简介 |
1.3 工程陶瓷材料的常用加工方法 |
1.3.1 常规加工技术 |
1.3.2 特种加工技术 |
1.3.3 加热辅助切削技术 |
1.4 激光加热辅助切削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仿真研究 |
1.4.2 切削试验研究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传热学相关理论与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方法 |
2.1 传热学问题的数学描述 |
2.1.1 传热学相关理论 |
2.1.2 边界条件的确定 |
2.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2.1 软件介绍 |
2.2.2 激光加热氮化硅物理模型及模型的假设条件 |
2.2.3 几何建模与材料参数设置 |
2.2.4 边界条件的设置 |
2.2.5 网格划分与分析步设置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温度场有限元模型的实验验证与仿真分析 |
3.1 测温实验 |
3.2 有限元模型参数的修正 |
3.3 仿真结果与测温实验结果的对比与分析 |
3.4 温度场仿真研究 |
3.4.1 工件几何尺寸对温度场的影响 |
3.4.2 预热时间对工件温度场的影响 |
3.4.3 激光能量对软化深度及切削区域软化程度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激光加热铣削氮化硅陶瓷试验研究 |
4.1 激光加热辅助铣削试验原理和方法 |
4.2 激光加热辅助铣削试验系统的建立 |
4.2.1 建立激光加热辅助铣削试验系统 |
4.2.2 主要试验装置简介 |
4.3 切削力试验研究 |
4.3.1 切削力试验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
4.3.2 试验参数设计 |
4.3.3 激光功率对切削力影响试验研究 |
4.3.4 进给量对切削力影响试验研究 |
4.3.5 切削速度对切削力影响试验研究 |
4.4 切屑形态与切削机理分析 |
4.5 表面加工质量 |
4.6 刀具磨损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DFLUX 子程序 |
(7)电视新闻流变——上海1958-200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在"宣传"与"艺术"双重压力下挣扎(1958-1977) |
第一节 办台思想:重政治宣传 轻新闻传播 |
第二节 从业者:注重思想技术 罔顾新闻业务 |
第三节 电视新闻:从模仿《新闻简报》起步 |
第四节 电视规律:新闻抑或艺术 |
第五节 "文革"时期上海电视的"创举" |
第二章 在改革开放的鼓声中蹒跚起步(1978-1992) |
第一节 社会巨变推动电视新闻"解冻" |
第二节 观念、技术推动电视新闻增量扩容 |
第三节 新闻实务:庞杂需求导致表面繁荣 |
第四节 电视新闻弊端明显业务水平尚待提高 |
第三章 在市场竞争中独立求发展(1993-2001) |
第一节 东视新闻:尝试改变探求规律 |
第二节 思考电视新闻寻求独立发声 |
第三节 从电视新闻协作展望媒体跨区域合作 |
第四章 在商业化大潮中稳中求进(2002-2008) |
第一节 广告、收视压力之下民生、娱乐新闻登场 |
第二节 卫星电视时代新闻可否立台 |
第三节 集团化一统新闻声势壮失竞争 |
结语 |
附录一:1972-1988年部分卫星电视实况节目传送一览表 |
附录二:上海造漆厂发生一起重大火灾(连续报道) |
附录三:朱镕基慰问工纠队员 |
附录四:南浦大桥成为上海人民心中的丰碑 |
附录五:火警声声向文化 |
附录六:上海新闻栏目志全录 |
附录七: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保存的上海长短纪录片、上海新闻简明目录(1958年-1962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工程陶瓷超声辅助固着磨料高效研磨机理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论文中主要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意义 |
1.2 工程陶瓷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1.3 工程陶瓷精密加工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1 工程陶瓷加工方法及发展 |
1.3.2 工程陶瓷精密加工机理的研究状况 |
1.3.3 固着磨料研磨加工技术的研究现状 |
1.4 硬脆材料超声辅助加工技术研究现状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框架 |
第二章 超声辅助高效研磨装置的研制及其振动特性 |
2.1 超声辅助高效研磨装置的设计原则 |
2.2 超声辅助高效研磨装置研制 |
2.2.1 声学系统及系列研具研制 |
2.2.2 研磨压力微调装置 |
2.2.3 研磨丸片的选择 |
2.2.4 研磨装置整体结构 |
2.3 超声辅助高效研磨装置的振动特性分析 |
2.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3.2 声学系统模态分析 |
2.3.3 超声激励下研磨丸片的振动特性 |
2.4 超声振动声学系统的振动特性试验 |
2.4.1 试验条件与方法 |
2.4.2 试验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工程陶瓷超声辅助高效研磨机理 |
3.1 引言 |
3.2 圆柱面精密研磨磨粒加工模型 |
3.3 圆柱面超声辅助高效研磨磨粒运动特性 |
3.3.1 单颗磨粒运动模型 |
3.3.2 单颗磨粒运动方程及轨迹仿真 |
3.3.3 超声辅助研磨单颗磨粒研磨速度分析 |
3.3.4 超声辅助研磨单颗磨粒空切削现象及其临界条件 |
3.4 工程陶瓷超声辅助高效研磨材料去除机理 |
3.4.1 基于压痕断裂力学的工程陶瓷去除机理 |
3.4.2 固着磨料研磨材料去除机理 |
3.4.3 辅助超声振动对材料去除机理的影响 |
3.5 工程陶瓷超声辅助高效研磨材料去除率特性 |
3.5.1 引言 |
3.5.2 单颗磨粒材料去除率理论模型 |
3.5.3 材料去除率影响因素分析 |
3.5.4 工程陶瓷超声辅助高效研磨材料去除率的试验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工程陶瓷超声辅助研磨材料脆延去除特性在线监测 |
4.1 引言 |
4.2 工程陶瓷超声辅助研磨材料脆延去除特性 |
4.2.1 工程陶瓷的半延性域材料去除 |
4.2.2 研磨参数对材料脆延去除特性的影响 |
4.2.3 超声辅助研磨的研磨力及其分力比特性 |
4.3 超声辅助单点金刚石单摆刻划过程声发射信号分析 |
4.3.1 试验条件与方法 |
4.3.2 试验结果分析 |
4.4 基于声发射的超声辅助研磨材料去除特性在线监测 |
4.4.1 基于声发射信号小波包分解频带能量的材料脆延去除特性判据 |
4.4.2 超声辅助研磨材料脆延去除特性在线监测系统的构建及应用实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程陶瓷超声辅助研磨表面加工质量的试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工程陶瓷超声辅助研磨表面微观形貌特征 |
5.2.1 试验条件及试验方法 |
5.2.2 试验结果分析 |
5.2.3 试验结论 |
5.3 工程陶瓷超声辅助研磨表面粗糙度特性的试验研究 |
5.3.1 试验条件与方法 |
5.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3 试验结论 |
5.4 工程陶瓷超声辅助研磨表面微观形貌的分形特性 |
5.4.1 工程陶瓷超声辅助研磨表面分形的物理意义 |
5.4.2 分形理论 |
5.4.3 试验方案 |
5.4.4 试验结果分析 |
5.4.5 试验结论 |
5.5 工程陶瓷超声辅助研磨表面残余应力特性 |
5.5.1 试验条件与方法 |
5.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5.3 试验结论 |
5.6 工程陶瓷超声辅助研磨表面物相结构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工程陶瓷超声辅助研磨效果预测及加工参数优化 |
6.1 引言 |
6.2 基于RSM的超声辅助研磨表面粗糙度和材料去除率预测模型 |
6.2.1 试验条件及试验设计 |
6.2.2 响应曲面预测模型 |
6.2.3 响应曲面分析 |
6.3 基于遗传算法(GA)的工程陶瓷超声辅助研磨参数优化 |
6.3.1 超声辅助研磨参数优化模型 |
6.3.2 超声辅助研磨参数优化结果 |
6.4 试验验证及工程应用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和所做的主要工作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下一步研究工作的重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相关科研课题 |
研究成果企业应用证明 |
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 |
四、《石油化工自动化》2002~2003年报道大纲(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FLACS的硫化氢检测器水平布置距离优化[J]. 姜春雨,陈国鑫,杨帅,张日鹏,马浩然,赵祥迪. 石油化工自动化, 2018(03)
- [2]城市工业生态化评价研究应用[D]. 郭而郛. 南开大学, 2013(07)
- [3]中国创新政策变迁的历史逻辑 ——兼论以市场失灵为政策依据理论的不适用性[D]. 邓练兵. 华中科技大学, 2013(10)
- [4]我国环境问题的文化沉思[D]. 刘建涛. 大连海事大学, 2013(10)
- [5]日本钢铁产业低碳化发展研究[D]. 红光. 吉林大学, 2012(08)
- [6]Si3N4陶瓷的激光加热辅助铣削技术研究[D]. 龚金龙.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05)
- [7]电视新闻流变——上海1958-2008[D]. 陈梁. 复旦大学, 2010(11)
- [8]工程陶瓷超声辅助固着磨料高效研磨机理及试验研究[D]. 焦锋. 上海交通大学, 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