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油田开发中的沉积相研究——卫城油田卫11块的沉积相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艳丽[1](2018)在《扶余油田典型区块三维地质建模及剩余油分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扶余油田为一个开发近半个世纪的老油田,历经多次调整,含水已经达到94%以上,进入高含水后期开采阶段,面临严峻的开发形势。虽扶余油田对于不同时期开展过不同区块、单元精细油藏描述工作,但基于小层的油藏精细描述已不能满足油田当前开发的需要,且随着主力区块新钻调整井钻遇杨大城子油层井数的增加,油藏及油层认识程度不断加深,原研究成果需不断改进调整。由于高含水开发期剩余油分布非常复杂,呈高度分散的状态;加之扶余油田地处松原市,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有1/3的地面受限,通过调整井及新井部署,难以挖潜这部分储量。本文建立了扶余油田典型区块的三维地质模型,并用动静态资料相结合的油藏数值模拟一体化的方法,建立了五种模型,地层模型、构造模型、储层模型、流体模型、动态模型,研究区的构造变化特征、储层物性特征、流体性质特征、区域开发历史等以具体数据的形式反映在所建立的每个网格单元中,并通过历史动态数据拟合使所建立的数值模型更符合实际情况,并结合前人沉积相研究成果分析剩余油分布规律。通过认识剩余油的潜力,利用研究成果在不同模拟层剩余油饱和度平面分布图分析出典型区块剩余油分布特点,认为微构造、沉积微相、储层构型、流动单元及井网设计等是剩余油分布的主控因素。采用“分析单一主控因素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多因素综合分析剩余油分布规律”的思路,总结出扶余油田典型区块的4种剩余油富集模式:(1)微构造控制的剩余油富集区;(2)微小断层控制的剩余油富集区;(3)点坝侧积体控制的剩余油富集区;(4)主河道注采不完善控制的剩余油富集区。并结合沉积微相研究、微构造、单砂体、流动单元以及动态资料分析部署井位,优化部署了水平井3口,指出了老井补孔潜力。通过研究地质模型与数值模拟,在静态上认识储层,动态认识剩余油分布规律,为扶余油田高含水开发期井网部署调整及老油田潜力挖潜提供一种综合性的方法和技术,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借鉴意义。
刘爽[2](2016)在《苏仁诺尔油田有利储集砂体预测》文中研究表明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北部地区构造背景复杂,沉积充填作用变化快,储层横向变化快,预测难度大,制约该地区未动用储量的有效勘探开发。为此,本次研究综合利用岩心、录井、测井及地震等资料,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建立的基础上,分析油层组内沉积相特征及沉积体系的演化规律,定性预测砂体的空间展布特征;同时,采用联合稀疏脉冲波阻抗反演的地质统计学随机模拟反演方法对目的层段的重构测井参数进行模拟,对测井参数体进行转换,定量预测砂体的空间展布特征。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综合利用岩心、录井、测井及地震等资料,将南屯组和大磨拐河组一段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和7个油层组,并分析油层组内沉积相特征及沉积体系的演化规律。乌北地区主要发育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湖底扇和湖泊四种沉积相。扇三角洲主要发育在凹陷的陡坡带,辫状河三角洲主要发育在凹陷的缓坡带,湖底扇发育在三角洲前方的深湖环境中。同时,结合各沉积微相的含油性、物性特征研究,预测湖底扇辫状水道砂体和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砂体是最有利的沉积相带,其次是三角洲前缘河口坝砂体和湖底扇浊积砂体,最后是三角洲前缘席状砂。在测井曲线标准化及测井曲线敏感性分析的基础上,重构对岩性敏感的测井曲线,作为本次反演的属性参数。联合稀疏脉冲波阻抗反演的地质统计学随机模拟反演方法同时具有测井数据高纵向分辨率和地震数据高横向分辨率的特点,储层预测效果好。本次地震反演精细刻画了砂体的空间展布特征,反演剖面与井上砂体吻合率较高。
朱瑞峰[3](2016)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百口泉油田乌尔禾组剩余油分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石油需求日益加大,合理有效开采石油已愈来愈重要。目前我国绝大多数油田已进入高含水阶段,原油采出效率低,剩余油分布情况复杂。论文针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百口泉油田乌尔禾组油藏,利用测井资料、试井资料、生产动态资料,对油藏地质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并针对研究区采收率低,含水率高等问题,应用油藏工程和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对研究区剩余油分布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种开发方案并进行优选,获得的主要认识与结论如下:1、乌尔禾组大部分小层注采量对应较差,总体动用程度低。2、乌尔禾组目前储量控制程度为30.96%,上下两段差异较大。P2W1和P2W2局部地区注采对应效果好,P2w3由于渗透率低、非均质性强,注采对应效果较差。3、乌尔禾油藏在目前状况下需要提高注采比或提高注入水利用率。4、乌尔禾组最佳采油时期在含水率20%~60%之间。计算模拟乌尔禾油藏的开发后期注水量和地层压力保持水平都偏低。合理地层压力为16.5MPa,抽油井井底流压最低可降到4.75MPa。5、乌尔禾组油藏剩余油分布零星,平面上主要分布在井网不完善区、井间滞留区和百22井断层附近。6、影响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为储层的非均质性、原油粘度的差异、注采井网不完善和注采不对应等。7、针对乌尔禾油藏剩余油分布特征,制定了八种开发方案,经过对方案预测参数的对比和国际油价形势,优选出最佳方案五,即对目前已开发部分生产井进行补孔,并结合其它层系开发井延伸补孔,对研究区进行分段开采,其不仅使日产油量稳步上升,而且使综合含水率和压力得到控制。
袁勇[4](2015)在《京51枯竭气藏型地下储气库储层相震约束综合表征》文中认为京51区块属于正常温压系统的低含凝析油凝析气藏,构造位置位于廊坊-固安凹陷河西务断裂构造带南端。该储气库于1986年由京51井试油获得工业气流而发现,1990年12月投入开发,截止2005年底,累产气0.98×108m3,累产油1.72×104t,产水195m3,地层压力为6.07MPa。然而由近年来的注采情况来看,京51储气库注采能力较低,未形成有效工作气量,对于京51储气库地质条件复杂、储层物性差的情况,以及提高工作气量的迫切需求,需要结合新钻井动静态资料,进一步加强和深化储层地质特征再认识,在评价影响储气库库容和注采能力地质因素的基础上,综合提出提高储气库工作气量的挖潜措施及建议。论文在层序地层学、储层沉积学及石油地质学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测井、地震及其它地质资料,针对该储气库具有砂体横向变化大、储层非均质性强、构造形态复杂、沉积演化和储层展布特征不明朗的特点,开展精细构造解释、储层沉积学研究,结合地震储层预测技术,分析层序地层与沉积微相在横向和纵向的变化规律,建立与研究区地质背景相匹配的精细地质模型。论文通过对岩心、地震以及测井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各层序界面的特征和识别标志,运用高分辨率的层序地层划分观点,分析地层旋回,将沙四下亚段细分为1个长期旋回、3个中期旋回以及11个短期旋回,建立适合该区的等时地层格架;京51断块具有受半截河断层控制、被断层复杂化的构造特征,论文以三维地震数据为基础,应用全三维层解释方法,结合人工逐条剖面断层解释确认,从宏观到微观准确落实断层平面组合形态和空间展布特征,确定京51区块并非为前人所认为的受4条断层控制形态近似梯形的断垒,而是被断层切割,地层走向北东;以相控理论为指导,在岩心观察描述及单井相分析的基础之上,综合地震属性分析、测井约束波阻抗反演等技术进行有效砂体识别,预测有利储集区,确定京51井东北方向河道砂体发育较好,并剖析砂体的内部发育特征,开展沉积微相和储层分布规律研究,确定京51储气库沙四下亚段发育三角洲平原和前缘沉积;论文在层序地层及沉积微相研究基础之上,对京51区块沙四下亚段小层内部储层物性的分布及连通性进行评价,确定孔隙度平均为21.76%,渗透率为78.23×10-3μm2,属于中孔-中渗储层,层内、层间及平面非均质程度以中等-严重非均质性为主,隔层分布稳定,厚度一般在2-7m间,层内夹层分布零散,储层类型以中-好储层为主;论文应用相控建模技术建立京51地下储气库的精细地质模型,主要包括油气藏的三维精细构造模型、沉积相模型以及物性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绘制各流动单元物性分布图,分析各小层砂体厚度、物性等储层属性的空间展布,综合地质研究结论,提出建议井位,优选扩容目标。
张翼[5](2013)在《卫城油田卫81块沙河街组四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与沉积相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卫城油田区域构造位于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北端,沙四段处于卫城构造的深层部分,卫81块油藏是卫城构造主体上的一个反向屋脊式断块油藏。卫城油田历经多年开发,其开发难度越来越大,对砂体及有效储层预测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以卫城油田卫81块沙四段地层为目的层位,以层序地层学、储层沉积学、石油地质学等理论为指导,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录井、分析化验等资料,建立了研究区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对卫81块沙四段沉积微相类型、沉积相带展布及沉积体系演化规律开展了研究,建立了沉积模式,进而为下一步的油气勘探开发工作提供依据。运用多级次基准面旋回划分的原理和方法,结合卫城油田的区域地质背景,通过岩心、测井资料对层序界面进行识别,将研究区沙四段地层划分为1个长期基准面旋回,5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和18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并建立了卫81块沙四段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在区域地质背景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对泥岩色值分布、岩石类型、碎屑岩结构成熟度的分析,认为研究区沉积物源主要来自西北方向,沉积环境从陆上氧化环境逐渐转变为水下还原环境。通过对卫81块沙四段取心井岩心的观察与描述,结合测井资料、录井资料的综合分析,在研究区识别出末端扇和滩坝两种沉积体系类型。沙四上亚段时期,东濮凹陷已经进入初始裂陷期,古地形较平坦,基底为略呈东北倾的单斜,湖盆水体整体较浅,古气候炎热干燥,物源水系由于蒸发流量消减,碎屑物质迅速堆积形成了末端扇沉积,研究区内主要为中部亚相,包括分流河道、近河道漫溢、远河道漫溢和泥滩等微相。水动力条件主要是牵引流,并发育了多种层理构造,且由于季节性降雨和洪水流的间歇性,砂泥互层尤为发育。沙四上亚段时期属于东濮凹陷的强烈裂陷期,湖盆迅速扩张,水体深度加大,研究区所处的水下隆起带形成雏形,发育了滩坝砂体,可划分为沙滩和沙坝。在此基础上,结合砂体微相的展布特征的研究,建立了沙四段末端扇沉积和滩坝沉积的沉积模式,明确了研究区沙四段的沉积演化规律。
杨烁[6](2011)在《柳泉油田州16断块沙三段油藏地质综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油气开发生产的不断深入,成熟油区开发调整对象的地质情况更加复杂,剩余油分布更加分散,根据产能和基建的需要,因此对州16断块进行精细的石油地质综合研究。本文利用区域及工区地震、地质、测井、分析化验等资料,对州16断块沙河街组3段进行了地层精细对比、构造解释、沉积相分析、储层特征、油藏综合评价几方面的研究。在目的层识别出11个标准层,划分出5个油层组和31个小层。通过对研究区进行构造分析,认为Es33―Es34构造是一个被若干断层复杂化了的鼻状构造,目的层存在8条断层。深入分析了工区目的层的沉积相、亚相、微相类型及横向上沉积体系展布及变化规律,判定州16断块物源主要来自北部,主要发育主水道微相、分支水道微相、分支河口坝微相、水道间微相和前缘楔状砂微相等五种微相类型。进一步探讨了本区储层的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 Es33下段储层为高孔、中渗储层,Es34-1段储层属于中孔中低渗储层,该区最主要的储集砂体是分流河道砂体。最后总结了油组分布特征和油藏的类型。纵向上,油组分布井段长,主力油层段分布集中;平面上,油组发育区走向为北西-南东方向,与该断块砂体展布方向一致。Es33下段油藏类型为构造岩性油藏,Es34-1段油藏类型应为岩性构造油藏。油水分布复杂,无统一的油水界面。以上工作为下步开展油藏开发试验和油藏工程设计、制定合理开发技术提供了精确地质模型,为开发研究和产能建设作好了技术储备。
王栎霖[7](2011)在《大牛地盒三气藏剩余气分布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对大牛地气田盒三气藏的开发地质特征和生产规律进行研究,首先以气藏构造特征和沉积微相研究为基础,对气藏的储层非均质性和储层特征进行分析,然后结合气藏的生产动态特征,最终总结出剩余气分布的影响因素。大牛地气田先天不足的低压、低渗储层条件,因而单井产量低,稳产难度大,目前大牛地气田对于剩余气分布研究不是很系统,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本次开展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构造特征研究,沉积微相分析,储层特征研究,储层非均质性研究,表征剩余气分布研究,剩余气分布的影响因素研究。通过系统的研究分析得出:大牛地气田盒三气藏的河流相沉积进一步细分为四种主要微相类型:心滩、河床滞留、决口扇、河漫沉积微相。心滩和河床滞留沉积微相上的气井,是剩余气分布的主要地方。在储层物性相对较好的砂体上布井,天然气容易流出,单井具有相对比较高的产能,当这部分气井的单井地质储量大的时候,井间天然气的剩余储量很大。层内夹层的组合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天然气的运移方式,同时夹层的分布频率和密度的大小直接影响气水的运动规律,因此对于气井的开发有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剩余气分布。由于气藏纵向上发育多套气层,当气井同时开发多个气层时,因气层间的非均质性以及压力差异,造成非主力层采出程度低而富集剩余气。气田井网密度越大、生产时间越长、剩余气越少。所以井网密度低的井间为剩余气富集区;生产时间短的井间聚集相对丰富的剩余气。
徐淑娟[8](2010)在《卫城油田卫22断块精细地质模型与剩余油分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卫城油田卫22断块厚层块状非均质油藏的地质特点和开发现状,综合应用各种勘探开发资料,以石油地质学、现代沉积学、储层地质学、开发地质学等学科理论为指导,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储层评价技术、油藏三维地质建模技术、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等现代油藏描述技术和方法,以计算机技术为手段,对卫城油田卫22断块进行了精细油藏描述和剩余油分布研究。利用三维地震、钻井和生产动态等资料对该区进行了构造精细研究,编制了油藏剖面图和大比例尺小间距等值线的微构造图,逐步搞清了区内小断层的发育分布规律和小幅度微构造的分布特征。运用高分辨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基准面旋回对比,建立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在骨架剖面对比的基础上,完成了该区小层的划分与对比,将卫22断块地层划分为2个长期基准面旋回,4个中期基准面旋回,10个短期基准面旋回,为储层的精细描述、建模奠定了基础。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岩心观察、沉积背景和沉积特征的分析,进行了储层沉积微相研究,认为卫22断块发育水进式三角洲沉积,该区位于三角洲前缘相带。沉积微相主要为分流河道、河口沙坝、前缘沙席、河道间和浅湖相,储积砂体以分流河道和河口沙坝砂体为主,前缘沙席次之。通过对储层物性的综合评价认为卫22断块为严重非均质的中低渗透储层,各个小层中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变化受沉积相带控制,层间、层内矛盾突出是开发生产面临的主要矛盾。综合以上研究成果,采用多信息协同和随机建模的方法建立了卫城油田卫22断块的三维储层地质模型。根据沉积微相的空间展布特征,运用序贯指示模拟方法,建立了沉积微相模型;运用相控建模技术和序贯高斯模拟方法,建立了孔隙度模型、渗透率模型,并进行了原始地质储量拟合。在石油地质储量计算基础上,对卫22断块油藏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该油藏的剩余油分布及定量描述研究,分析了剩余油的分布特征,认为油藏的可动油高值区域一般存在于砂岩尖灭区、井网不完善区和构造高部位,并大多呈分散状、片状、连续状分布。
郭建宇,贾春明,宋秋银,葛元霞[9](2002)在《油田开发中的沉积相研究——卫城油田卫11块的沉积相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实例描述了沉积相研究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在东濮凹陷沉积的大背景下,重点介绍了卫11块主要含油层系的沉积特征,从而预测出含油层位的潜力大小,以及有利的油气聚集区带,进而指导油田的开发工作。
郭建宇,贾春明,葛元霞,宋秋银[10](2002)在《油田开发中的沉积相研究——卫城油田卫11块的沉积相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实例描述了沉积相研究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在东濮凹陷沉积的大背景下 ,重点介绍了卫 1 1块主要含油层系的沉积特征 ,从而预测出含油层位的潜力大小 ,以及有利的油气聚集区带 ,进而指导油田的开发工作。
二、油田开发中的沉积相研究——卫城油田卫11块的沉积相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油田开发中的沉积相研究——卫城油田卫11块的沉积相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扶余油田典型区块三维地质建模及剩余油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0.1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 研究内容 |
0.3.1 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思路与技术方法 |
第一章 扶余油田典型区块简述 |
1.1 扶余油田基本概况 |
1.2 研究区基本概况 |
1.3 油田开发简况 |
第二章 典型区块地层精细对比方法研究 |
2.1 地层划分方案 |
2.2 地层对比方法及地层格架的建立 |
2.3 对比结果 |
2.4 扶杨油层沉积相研究 |
2.5 微构造分析 |
第三章 典型区块地质建模 |
3.1 储层建模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
3.1.1 储层建模的概念 |
3.1.2 储层建模的类型 |
3.1.3 建模方法 |
3.1.4 建模的基本步骤 |
3.2 典型区块建模过程及结果 |
3.2.1 所需资料 |
3.2.2 研究区构造模型建立 |
3.2.3 区块数据源分析 |
3.2.4 分层区域沉积模型建立 |
3.3 分层区域储层属性模型建立 |
3.3.1 建模思路 |
3.3.2 模型特征分析 |
3.3.3 孔隙度三维地质模型 |
3.3.4 渗透率模型的建立 |
3.3.5 含油饱和度模型 |
3.3.6 储层流动单元模型 |
3.3.7 应用地质模型进行储量计算 |
第四章 剩余油分布研究 |
4.1 油藏数值模拟 |
4.1.1 油藏数值模拟器 |
4.1.2 三维地质模型 |
4.1.3 开发历史的拟合 |
4.2 剩余油分布研究 |
4.2.1 各模拟层剩余油分布特征 |
4.2.2 剩余油分布表征参数计算 |
4.2.3 原油动用程度分布 |
4.3 剩余储量分布特征 |
4.3.1 剩余储量分布特征 |
4.3.2 原油动用程度分布特征 |
4.4 剩余油分布规律分析 |
4.4.1 剩余油主控因素 |
4.4.2 剩余油分布规律 |
第五章 井位部署及井轨迹优化设计 |
5.1 油藏地质条件 |
5.2 水平井平面位置及层位优选 |
5.3 区域内老井潜力分析 |
第六章 结论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苏仁诺尔油田有利储集砂体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
1.2.2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
1.2.3 沉积相理论及分析法研究现状 |
1.2.4 地震反演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构造特征及演化 |
2.3 地层及沉积特征 |
第三章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建立 |
3.1 三级层序界面的识别 |
3.1.1 三级层序界面的特征 |
3.1.2 洪泛面的识别 |
3.2 三级层序地层区域骨架剖面的对比 |
3.3 震对比等时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
3.4 “油组”级别等时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
3.4.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对比的基本原理 |
3.4.2 “油组”级别层序地层的划分和对比 |
3.5 层序地层特征 |
第四章 沉积相研究 |
4.1 沉积相标志研究 |
4.1.1 岩石学特征 |
4.1.2 岩心特征 |
4.1.3 典型沉积微相得测井相标志 |
4.1.4 地震相分析 |
4.2 单井相分析 |
4.3 沉积相特征 |
4.3.1 扇三角洲沉积特征 |
4.3.2 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 |
4.3.3 湖底扇沉积特征 |
4.4 沉积体系空间展布特征 |
4.4.1 沉积相剖面演化特征 |
4.4.2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
4.5 有利沉积相带预测 |
第五章 地震反演储层预测研究 |
5.1 地震反演的基本原理及分类 |
5.2 测井资料预处理 |
5.2.1 测井曲线标准化 |
5.2.2 测井曲线敏感性分析及测井曲线重构 |
5.3 合成地震记录的制作和子波优选 |
5.4 初始地质模型的建立 |
5.5 稀疏脉冲波阻抗反演 |
5.6 地质统计学随机模拟 |
5.6.1 反演参数分析 |
5.6.2 反演结果砂泥岩解释 |
5.6.3 反演效果分析 |
第六章 有利目标预测 |
6.1 成藏条件分析 |
6.1.1 烃源岩中心控制着油气的生成与分布 |
6.1.2 油气运移通道 |
6.1.3 油藏类型分析 |
6.2 有利目标预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百口泉油田乌尔禾组剩余油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创新点 |
1.6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油藏地质特征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1.1 地层发育特征 |
2.1.2 区域构造特征 |
2.1.3 油藏特征 |
2.2 勘探开发现状 |
2.3 目前存在问题 |
第三章 油藏地质模型及石油地质储量计算 |
3.1 乌尔禾组油藏地质模型 |
3.1.1 岩相模型的建立 |
3.1.2 储层属性的随机建模 |
3.2 石油地质储量计算 |
3.2.1 储量计算参数的确定 |
3.2.2 石油储量计算结果 |
第四章 油藏工程评价研究 |
4.1 乌尔禾组油藏开发特征 |
4.1.1 乌尔禾组开发阶段与生产特征 |
4.1.2 油藏油水井产量结构分析 |
4.1.3 乌尔禾组油藏目前开发存在问题 |
4.2 注入状况分析 |
4.2.1 注水状况评价 |
4.2.2 注水开发动态评价 |
4.2.3 水驱动用状况分析与评价 |
4.3 采出状况评价 |
4.3.1 水驱采收率及水驱可采储量评价 |
4.3.2 储量动用状况 |
4.4 注采对应关系及连通性分析 |
4.4.1 注采动态对应状况 |
4.4.2 横向上的注入水流动方向及井间连通性分析 |
4.5 注采井网研究 |
4.6 注采压力系统研究 |
4.6.1 合理地层压力 |
4.6.2 抽油井合理流压确定 |
4.6.3 合理注水量与注采比计算方法 |
4.6.4 油藏注采比的确定 |
第五章 油藏数值模拟研究 |
5.1 模拟器的选择 |
5.2 建立油藏模型 |
5.3 开发资料准备 |
5.4 百1井区乌尔禾组油藏开发动态历史拟合 |
5.5 百1井区乌尔禾组剩余油分布研究 |
5.5.1 剩余油分布特征 |
5.5.2 剩余油分布研究 |
5.6 百1井区乌尔禾组综合调整措施 |
5.6.1 完善井网 |
5.6.2 增加射孔及注水调整 |
5.6.3 分段开采、补孔及转注 |
5.6.4 方案组合 |
5.6.5 基于当前形势的方案优选 |
第六章 主要认识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京51枯竭气藏型地下储气库储层相震约束综合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 |
1.2.1 层序地层学研究进展 |
1.2.2 沉积学研究进展 |
1.2.3 地震构造解释与储层预测研究进展 |
1.2.4 储层表征研究进展 |
1.2.5 京51储气库及邻区研究进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2 地层发育状况 |
2.3 勘探开发现状 |
3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特征分析 |
3.1 层序界面特征及识别标志 |
3.1.1 层序单元界面特征 |
3.1.2 旋回层序识别 |
3.2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及旋回识别 |
3.2.1 短期基准面旋回的识别及划分 |
3.2.2 中期基准面旋回的识别及划分 |
3.2.3 层序地层划分方案 |
3.3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
3.3.1 层序地层连井剖面的选择 |
3.3.2 层序地层格架内的地层发育特征 |
4 地震精细构造研究 |
4.1 层位标定与追踪 |
4.1.1 合成地震记录标定 |
4.1.2 层位追踪解释 |
4.2 断层解释 |
4.2.1 断层剖面解释 |
4.2.2 等T_0图 |
4.3 速度模型时深转换 |
5 地震储层预测与沉积演化 |
5.1 地震属性分析 |
5.1.1 地震属性概述 |
5.1.2 地震属性提取 |
5.1.3 地震属性分析 |
5.2 叠后波阻抗反演 |
5.2.1 反演概述 |
5.2.2 测井资料预处理 |
5.2.3 计算密度曲线 |
5.2.4 精细储层标定 |
5.2.5 低频阻抗模型的建立与砂泥岩分析 |
5.2.6 稀疏脉冲波阻抗反演结果 |
5.3 沉积背景和形成条件 |
5.3.1 区域沉积背景 |
5.3.2 沉积环境分析 |
5.3.3 沉积相模式解析 |
5.4 沉积微相特征分析 |
5.4.1 沉积构造特征 |
5.4.2 单井沉积层序分析 |
5.4.3 测井相分析 |
5.5 沉积微相与砂体展布 |
5.5.1 沙四下亚段Ⅲ砂组沉积微相与砂体展布 |
5.5.2 沙四下亚段Ⅱ砂组沉积微相与砂体展布 |
5.5.3 沙四下亚段Ⅰ砂组沉积微相与砂体展布 |
5.6 沉积微相剖面特征 |
6 储层精细评价及隔夹层研究 |
6.1 储层物性特征 |
6.2 储层宏观非均质性 |
6.2.1 层内非均质性 |
6.2.2 层间非均质性 |
6.2.3 储层平面非均质性 |
6.3 隔夹层分布特征及评价 |
6.3.1 隔夹层的类型及测井响应特征 |
6.3.2 隔层的平面分布特征 |
6.3.3 夹层分布特征 |
6.4 储层综合评价 |
6.4.1 储层综合评价标准 |
6.4.2 各砂组储层综合评价与展布 |
7 储层精细模型研究 |
7.1 储层建模的类型与方法 |
7.1.1 储层建模的类型 |
7.1.2 本次建模的思路及方法 |
7.1.3 储层建模步骤 |
7.2 建模单元的尺度 |
7.3 构造建模 |
7.3.1 断层模型的建立 |
7.3.2 层面模型的建立 |
7.4 属性模型 |
7.4.1 沉积相建模 |
7.4.2 相控属性模型 |
7.5 模型的初始化计算 |
7.6 扩容目标优选 |
7.6.1 新井位设计 |
7.6.2 侧钻设计 |
8 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
8.1 结论 |
8.2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成果 |
(5)卫城油田卫81块沙河街组四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与沉积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前言 |
0.1 选题依据 |
0.2 研究内容 |
0.3 技术路线 |
0.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5 完成主要工作量 |
0.6 主要创新点 |
1 地质背景 |
1.1 区域地质概况 |
1.2 地层发育特征 |
1.3 盆地构造演化特征 |
2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 |
2.1 概述 |
2.2 层序界面的识别 |
2.2.1 层序界面的特征 |
2.2.2 岩心界面的识别 |
2.2.3 测井界面的识别 |
2.3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 |
2.3.1 短期基准面旋回的识别及划分 |
2.3.2 中期基准面旋回的识别及划分 |
2.3.3 长期基准面旋回的识别及划分 |
2.3.4 卫 81 块层序地层划分方案 |
2.4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
2.4.1 层序地层连井剖面的选择 |
2.4.2 层序地层对比格架内的地层特征 |
3 泥岩色值与岩石学特征 |
3.1 沉积岩颜色指数与沉积环境 |
3.2 岩石类型 |
3.3 碎屑岩结构成熟度 |
4 沉积微相与沉积演化 |
4.1 末端扇沉积 |
4.1.1 岩性特征 |
4.1.2 粒度特征 |
4.1.3 沉积构造特征 |
4.1.4 沉积相分析 |
4.1.5 单井相分析 |
4.1.6 测井相分析 |
4.2 滩坝沉积 |
4.2.1 岩性特征 |
4.2.2 粒度特征 |
4.2.3 沉积构造特征 |
4.2.4 沉积相分析 |
4.2.5 单井相分析 |
4.2.6 测井相分析 |
4.3 沉积相分布特征 |
4.3.1 平面分布特征 |
4.3.2 剖面分布特征 |
4.4 沉积相模式及演化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6)柳泉油田州16断块沙三段油藏地质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
2.3 地层及沉积特征 |
2.3.1 地层特征 |
2.3.2 沉积特征 |
第三章 地层特征与沉积微相研究 |
3.1 地层划分与对比 |
3.1.1 对比标志层的建立 |
3.1.2 典型划分对比剖面分析 |
3.1.3 综合划分对比结果 |
3.2 储层沉积微相研究 |
3.2.1 储层沉积背景 |
3.2.2 沉积相标志 |
3.2.3 沉积微相及砂体分布 |
第四章 油藏地质特征综合研究 |
4.1 构造特征研究 |
4.1.1 构造形态描述 |
4.1.2 断层特征及作用 |
4.2 储层特征研究 |
4.2.1 岩石类型及特征 |
4.2.2 泥质成分及含量 |
4.2.3 孔隙结构特征 |
4.2.4 砂层分布特征 |
4.3 储层物性及变化特征 |
4.3.1 储层物性 |
4.3.2 储层物性变化特征 |
4.3.3 油层平面分布特征 |
4.3.4 影响油层分布的主要因素及富集因素 |
第五章 油藏综合评价 |
5.1 油藏压力和温度系统 |
5.1.1 油藏压力系统 |
5.1.2 油藏温度系统 |
5.2 流体性质 |
5.2.1 地面原油性质 |
5.2.2 地层原油性质 |
5.2.3 地层水性质 |
5.3 油藏类型及油水界面 |
5.3.1 油藏类型 |
5.3.2 油水界面 |
5.4 开发策略 |
5.4.1 开发层系划分 |
5.4.2 井网部署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大牛地盒三气藏剩余气分布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剩余气分布研究现状 |
1.2.2 剩余气分布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大牛地盒三气藏概况 |
2.1 气田地理位置及区域地质背景 |
2.2 气田勘探开发简况 |
2.3 大牛地气田地质特征 |
2.3.1 气田构造特征 |
2.3.2 气田地层简况 |
2.3.3 盒三气藏沉积相及沉积微相 |
2.3.4 含气砂体空间展布特征 |
2.3.5 岩性和物性特征 |
第3章 大牛地盒三气藏描述 |
3.1 沉积微相及分布特征 |
3.1.1 区域沉积背景 |
3.1.2 研究区沉积相识别标志 |
3.1.3 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 |
3.1.4 平面沉积相分析 |
3.2 储层特征 |
3.2.1 岩石学特征 |
3.2.2 物性特征 |
3.2.3 孔隙结构特征 |
3.2.4 储层物性参数平面展布 |
3.3 储层非均质性 |
3.3.1 层内非均质性 |
3.3.2 层间非均质性 |
3.3.3 平面非均质性 |
第4章 剩余气分布研究 |
4.1 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剩余气分布 |
4.1.1 数值模型的选择 |
4.1.2 模拟区域及网格 |
4.1.3 初始静态参数场的建立 |
4.1.4 气藏生产动态参数 |
4.1.5 储量拟合 |
4.1.6 动态拟合 |
4.1.7 剩余气分布 |
4.2 单井地质储量计算 |
4.2.1 计算方法 |
4.2.2 剩余储量分布 |
第5章 剩余气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
5.1 沉积微相对剩余气分布的影响 |
5.2 储层非均质对剩余气分布的影响 |
5.3 生产动态对剩余气分布的影响 |
5.4 开发潜力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8)卫城油田卫22断块精细地质模型与剩余油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前言 |
0.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0.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0.5 创新点 |
1 油田概况 |
1.1 区域地质概况 |
1.2 卫22断块油藏基本特征 |
1.3 开发情况 |
2 微构造研究 |
2.1 多方向油藏剖面图研究 |
2.2 断层特征分析 |
2.3 构造创新点 |
3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 |
3.1 层序界面的特征与识别 |
3.2 沙三下亚段层序地层划分 |
3.3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
4 沉积微相研究 |
4.1 沉积构造特征 |
4.2 沉积微相及沉积层序 |
4.3 单井相分析 |
4.4 砂体展布特征及沉积微相分布 |
4.5 沉积相模式及演化 |
5 储层特征研究 |
5.1 储层物性图版研究 |
5.2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
5.3 油层特征及油层分布研究 |
5.4 储层综合评价 |
6 储层地质建模 |
6.1 概述 |
6.2 储层地质模型的建立 |
6.3 体积计算 |
7 剩余油分布研究 |
7.1 油藏地质模型的建立 |
7.2 油藏水驱历史拟合 |
7.3 模拟结果分析 |
7.4 剩余油分布定量描述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在校期间完成的科研项目 |
(9)油田开发中的沉积相研究——卫城油田卫11块的沉积相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概况 |
2 凹陷演化史 |
2.1 初陷期 |
2.2 深陷期 |
2.3 收缩期 |
2.4 衰亡期 |
3 沉积特征及沉积体系 |
3.1 岩芯观察与镜下分析 |
3.2 沉积特征 |
3.2.1 岩性细 |
3.2.2 颜色暗 |
3.2.3 双重的水流机制 |
3.2.4 成熟度一高一低 |
3.2.5 自上而下为一大的反旋回特征 |
4 结论 |
4.1 沉积相定名 |
4.2 微相划分 |
四、油田开发中的沉积相研究——卫城油田卫11块的沉积相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扶余油田典型区块三维地质建模及剩余油分布研究[D]. 王艳丽. 东北石油大学, 2018(01)
- [2]苏仁诺尔油田有利储集砂体预测[D]. 刘爽.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6(07)
- [3]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百口泉油田乌尔禾组剩余油分布研究[D]. 朱瑞峰. 西北大学, 2016(04)
- [4]京51枯竭气藏型地下储气库储层相震约束综合表征[D]. 袁勇. 中国海洋大学, 2015(12)
- [5]卫城油田卫81块沙河街组四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与沉积相研究[D]. 张翼.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3)
- [6]柳泉油田州16断块沙三段油藏地质综合研究[D]. 杨烁.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1(05)
- [7]大牛地盒三气藏剩余气分布影响因素研究[D]. 王栎霖. 成都理工大学, 2011(04)
- [8]卫城油田卫22断块精细地质模型与剩余油分布研究[D]. 徐淑娟. 中国海洋大学, 2010(02)
- [9]油田开发中的沉积相研究——卫城油田卫11块的沉积相分析[J]. 郭建宇,贾春明,宋秋银,葛元霞.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2(04)
- [10]油田开发中的沉积相研究——卫城油田卫11块的沉积相分析[J]. 郭建宇,贾春明,葛元霞,宋秋银.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