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印汤治疗银屑病25例

可印汤治疗银屑病25例

一、克银汤治疗银屑病25例(论文文献综述)

杨丽萍,倪海燕[1](2021)在《克银汤联合卡泊三醇软膏治疗银屑病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克银汤联合卡泊三醇软膏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补体C3、人新饱食分子蛋白1 (Nesfatin-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50例银屑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卡泊三醇软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克银汤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6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皮损面积、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角质层含水量、经表皮水分丢失量及血清补体C3、Nesfatin-1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皮损面积均较治疗前缩小(P<0.05),PASI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皮损面积小于对照组(P<0.05),PASI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愈显率为77.33%,高于对照组的58.66%(P<0.05)。治疗后,2组角质层含水量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经表皮水分丢失量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观察组角质层含水量大于对照组(P<0.05),经表皮水分丢失量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补体C3、Nesfatin-1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血清补体C3、Nesfatin-1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克银汤联合卡泊三醇软膏治疗银屑病,可提高临床疗效,缩小皮损面积,增强皮肤屏障功能,提高血清补体C3、Nesfatin-1水平。

张其[2](2021)在《活血散瘀消银汤治疗斑块型银屑病血瘀证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课题主要通过观察活血散瘀消银汤联合尿素乳膏治疗斑块型银屑病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积分、有效率、瘙痒程度、生活质量指数、中医证候等相关情况,探讨活血散瘀消银汤治疗斑块型银屑病血瘀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中治疗斑块型银屑病提供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9年08月~2020年08月在石家庄市中医院皮肤科就诊的斑块型银屑病患者60例,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应用计算机随机数字的方法将其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尿素乳膏,治疗组在尿素乳膏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活血散瘀消银汤口服。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的各临床观察指标结果,同时记录脱落和不良事件,随访8周并记录复发率。观察指标:红斑、鳞屑、浸润严重程度,皮损面积,瘙痒程度,生活质量指数,中医证候。根据记录结果按尼莫地平法计算症状积分下降指数,对两组患者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四个等级,最后得出总有效率,运用SPSS20.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评价疗效。结果:1.症状积分(PASI)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组内比较,差异显着(P﹤0.01);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统计学差异显着(P﹤0.01)。2.瘙痒程度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瘙痒程度组内比较,统计学差异显着(P﹤0.01);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显着意义(P﹤0.01)。3.生活质量指数(DLQI)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指数组内比较,统计学有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统计学差异显着(P﹤0.01)。4.中医证候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组内比较,统计学差异显着(P﹤0.01);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显着意义(P﹤0.01)。5.两组有效率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56.67%,两组间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6.两组复发率比较:治疗组的复发率为10.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55.56%,两组间复发率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结论:活血散瘀消银汤联合尿素乳膏与单独使用尿素乳膏均能改善斑块型银屑病患者的红斑、鳞屑、浸润程度,皮损面积及瘙痒程度,但活血散瘀消银汤联合尿素乳膏优于单独使用尿素乳膏;活血散瘀消银汤联合尿素乳膏治疗斑块型银屑病患者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单独使用尿素乳膏;两组患者安全性观察,不良反应对比无差异;活血散瘀消银汤联合尿素乳膏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疗效显着,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郑成军[3](2021)在《银屑病中医辨证分型用药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近21年银屑病的辨证分型用药规律。统计治疗银屑病基本证型的高频中药,组成统计意义的治疗方剂;统计治疗银屑病中药高频性味,分析性味组方特点;统计治疗银屑病中药的高频归经,推测银屑病病位的主要脏腑及基本病机。方法:本次研究的临床观察文献主要来自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万方医学网与中国知网。文献发表时间:200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将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利用WPS Office建立药味数据表,表格中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证型、中药名称、药物四气五味及归经。以6个基本证型为纲,得出各中药使用频数,并按降序排列高频药物。将所有证型汇总统计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各证型的高频药物与聚类药物结合,分别组成对应的统计意义方剂。对药物的四气五味进行统计,分析高频的性味在治疗中的配合作用。对药物归经进行分类统计,统计出高频归经,分析病机关键脏腑。采用WPS电子表格统计频数,采用SPSS Statistics 17.0进行多个样本均数的多重比较(SNK-q检验)和聚类分析。结果:最终纳入90个临床观察文献,中药处方144个。统计结果显示:1.高频药物为:血热证:生地黄赤芍牡丹皮紫草甘草土茯苓白花蛇舌草水牛角白鲜皮金银花丹参白茅根。血瘀证:丹参红花当归桃仁甘草生地黄莪术赤芍金银花土茯苓乌梢蛇白花蛇舌草白鲜皮鸡血藤三棱。血燥证:生地黄当归甘草土茯苓鸡血藤丹参制何首乌蝉蜕赤芍白鲜皮防风麦冬。热毒炽盛证:生地黄金银花牡丹皮赤芍白茅根板蓝根土茯苓连翘黄芩车前子。湿热蕴结证:生地黄薏苡仁赤芍土茯苓金银花黄芩甘草白鲜皮当归龙胆草。风湿痹阻证:生地黄茯苓牡丹皮桂枝秦艽甘草当归鸡血藤桑寄生木瓜。选取前30味高频中药,聚类分析后分成了15类。6个证型高频药物与聚类药物结合,组成对应的6个统计意义方剂。2.血热证、血瘀证、热毒炽盛证和湿热蕴结证的最高频五味为苦。血燥证和风湿痹阻证的最高频五味为甘。6个基本证型的五味频数前3位均包括苦、甘、辛。汇总基本证型的药物五味比例最高的依次为苦(0.37±0.06)、甘(0.33±0.03)、辛(0.18±0.04),且多重比较均有P<0.05,该差别具有统计意义。6个证型中,药物四气最高频数均为寒性。药物四气比例最高的依次为寒(0.59±0.18)、温(0.22±0.12)、平(0.18±0.05),寒性药物与温性、平性药物多重比较均有P<0.05,该差别具有统计意义。3.6个基本证型的最高频归经均为肝经。湿热蕴结证的次高频归经为胃经,其余5个基本证型的次高频归经均为心经。汇总基本证型的药物归经比例最高的依次为肝(0.24±0.03)、心(0.16±0.02)、胃(0.13±0.02)、肺(0.12±0.01),肝经药物比例与心经、胃经、肺经的药物比例多重比较均有P<0.05,该差别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在本研究中:1.6个基本证型的高频药物中均含有清热凉血药。清热凉血药是治疗银屑病的核心药物。2.6个基本证型用药的四气五味特点都是寒性为主,苦甘辛结合。3.6个基本证型最高频归经均为肝经。根据“以方测证”理论,银屑病病位与肝最密切。结合临床特点分析,银屑病的病机关键在于肝。

吴徐玲[4](2021)在《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中药药浴治疗血瘀型银屑病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课题旨在观察口服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中药药浴对血瘀型银屑病患者皮损的改善程度,以及治疗后的复发率、不良反应等情况,评估桃红四物汤加减方联合药浴的疗效,从而探索一种内外结合治疗血瘀型银屑病的有效方式。方法:初步选取在我院治疗的银屑病患者,再筛选中医辨证为血瘀型的患者90例,以随机原则分为三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加减桃红四物汤、中药药浴联合,对照组1单以加减桃红四物汤口服,对照组2每晚仅中药药浴,三组患者每晚需要使用身体乳修复皮肤屏障。每1疗程为4周时间,共2个疗程。对三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2个疗程后的皮损面积、中医证候、生活质量、瘙痒积分等方面进行记录。同时观察疗程结束后1个月、2个月患者的复发率。为保证此次研究的安全性,将在实验基线前、结束之后抽血评价患者的肝、肾功能,以及血、尿常规。各数据运用SPSS 25.0进行分析。结果:(1)PASI评分:4周末评分组间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8周末治疗组的PASI评分下降较两对照组明显(P<0.05);三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积分较前显着下降(P<0.01),说明三种治疗方式均可改善患者的红斑、浸润、鳞屑。(2)瘙痒评分:瘙痒症状在4周、8周末组间比较,改善均不显着(P>0.05);组内较治疗前比较,改善明显(P<0.05)。(3)疗效分析:有效率在第4周结束时三组分别为64.51%、53.57%、41.38%,差异不显着(P>0.05);8周末组间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90.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62.07%(P<0.05),分别比较后,与两对照组均存在差异(P=0.030<0.05,P=0.013<0.05),而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明显(P=1.000>0.05),说明桃红四物汤加减和中药药浴联合治疗优于单用组。(4)生活质量量表比较:组间比较,三组患者在4周结束DLQI积分比较无显着差异(P=0.707>0.05);8周末组间存在差异(P=0.032<0.05),治疗组与对照组1积分下降显着(P=0.043<0.05),对照组1与治疗组相比,积分下降不明显(P=0.120>0.05);治疗4周末、8周末与治疗前相比较,生活质量改善明显(P=0.000<0.05)。(5)中医证候评分:在4周末,组间中医证候比较(P=0.295>0.05),无明显差异;在8周结束,治疗组与对照组2中医证候表现出组间差异(P=0.014<0.05),而治疗组与对照组1的差异不显着(P=0.091>0.05)。(6)复发率比较:复发率组间1个月、2个月后比较,治疗组复发人数虽略少于对照组,但经检验差异并不明显(P=0.435>0.05,P=0.212>0.05)。(7)PASI应答率:组间比较,三组PASI 75应答率在4周末无显着差异;在8周末治疗组应答率较两对照组显着提高(P=0.013<0.05、P=0.010<0.05),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明显(P=0.928>0.05)。结论:口服桃红四物汤加减、中药药浴联合治疗血瘀型银屑病的疗效确切,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皮损面积、浸润,有效率方面显着优于单用中药口服、外用,安全性高。

杨雪圆,闫小宁,蔡宛灵[5](2021)在《闫小宁教授运用克银汤治疗血瘀型银屑病经验》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总结闫小宁教授运用克银汤治疗血瘀型银屑病的临证经验,提高中医药治疗血瘀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侍诊学习,整理、分析闫小宁教授治疗银屑病血瘀证的医案,从病因病机、临证拟方及配伍加减等方面探究闫小宁教授运用克银汤治疗血瘀型银屑病的临证经验,同时以两则验案佐证。[结果]闫小宁教授认为血瘀型银屑病的病因病机为风热毒邪聚结肌肤,或营血亏耗,生风生燥,导致气血凝滞而发病。针对此病因病机,采用凉血活血、解毒化瘀、养血消斑的治疗总则,并自拟克银汤治疗此病。所列两则医案均具体展示了上述辨证思路和用药特色。其中案一患者辨证为血瘀夹湿热证,治以凉血活血、清热利湿之法,投以自拟方克银汤加减治疗,疗效甚好。案二患者为典型血瘀证型银屑病,首诊以凉血活血、通络化瘀为主,经运用克银汤治疗后皮疹基本消退,故续用前方佐以滋阴之品巩固治疗。[结论]闫小宁教授运用克银汤治疗血瘀型银屑病的临床经验和独到的个人见解值得学习推广和深入探讨。

吕邵娃,高健,尚尔雨,王澳飞[6](2021)在《银屑病的现代中医治疗方法》文中提出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皮肤病,具有病因复杂、顽固且病机难以确定等特点,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和心理负担,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中医认为银屑病与血热化火、气机壅滞、邪热化毒、热入营血等有关,将其分为四大类型,即血热型、血瘀型、血虚型、血燥型。以中医药特色为主,通过比较古代与现代治疗方法的异同,总结中医多元化的治疗手段,发挥我国传统优势的同时,在不断地摸索与实际应用中逐渐清晰起来,并形成一定的辨证论治模式,为后续的临床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马志翔[7](2020)在《中医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网状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银屑病是一种以红色斑疹或丘疹上覆盖有银白色鳞屑为特征临床表现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依据临床症状不同,可以分为寻常型、脓疱型、关节病型及红皮病型四种类型,其中以寻常型银屑病最为常见。本病的治疗一直备受关注,西药主要以缓解症状为主,多数患者停药后复发率高,而且副作用反应较大;中医药相关疗法相对于西药疗法,较缓和,强调个体化治疗,因人施药,疗效较好且复发率低,副作用反应较少。然而,当前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中医疗法众多,且既往关于中医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研究普遍存在研究方法运用不恰当,多数停留在临床经验总结,疗效评价指标针对性不强,病例数较少,研究设计不规范等等。在循证医学的角度来分析,临床研究水平不高,临床文献报道缺乏规范性的问题。因而迫切需要寻求更多强有力的证据,指导临床实践。因此,本研究采用网状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中医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中疗效更优的治疗干预措施的循证医学研究,获得可指导临床的高质量证据。方法:首先设定纳入排除标准,确立检索中英文关键词,中文关键词有:“银屑病”、“牛皮癣”、“白疕”、“风癣”、“中医疗法”、:“针刺”、“电针”、“温针”、“火针”、“耳针”、“灸”、“放血”、“拔罐”、“刺络”、“穴位”、“推拿”、“梅花针;英文关键词有:“Psoriasis”,“Papulosquamous”,“Palmoplantaris pustulosis”,“psoriaasics”,“acupuncture”,“electro-acupuncture”,“warming needling”,“fire needling”,“bloodletting”,“auriculoacupuncture”,“auricular”,“moxibustion”,“cupping”等,以主题词结合自由词的方式建立检索式,一是系统详细地检索国内外专业文献数据库,二是在人工检索临床试验注册系统、临床试验报告论文、文献综述等中追踪查阅相关文献。在中国知网(CNKI)、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 Fang data),Pub Med,Excerpta Medica Database(EMBAS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0年01月01日;按照研究所需要的信息设计资料提取表,然后根据提取表内容,由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临床研究与数据中心的两位研究者负责信息提取和依据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工具(5.1.0版)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当两人提取的信息出现不一致时,先互相讨论解决,若仍然不能解决,则请示数据中心负责人处理);采用网状关系图对不同干预措施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PASI评分、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的文献情况进行评价。接着采用R语言(Version:3.6.1)下的“gemtc”(Version:0.8-2)包调用JAGS(Version:4.3.0)进行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markov chain monte carlo,MCMC)模拟,当达到稳定收敛状态时进行估计和推断,将文献中不同针灸干预措施的疗效结局进行直接和间接比较,以节点分离法森林图进行展示,并在贝叶斯框架下以阶梯表比较各干预措施治疗寻常型银屑病PASI评分相对效应,再结合概率图,综合分析排序筛选出疗效最佳的干预措施,以期获得可指导临床的高质量证据。成果:纳入结果:通过系统检索国内和国外专业数据库,共获得15057篇结果。各数据库命中结果数目如下:Pub Med 1666篇,EMBASE 4046篇,Cochrane图书馆1638篇,知网CNKI 2302篇,维普524篇,万方1520篇;CBM 3361篇,其中中文文献7707篇,英文文献7350。对15057篇文献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剔除重复文献1139篇,通过阅读题目和摘要剔除8717篇,在剩下的5201篇文献中,通过阅读全文,剔除4992篇文献,最终纳入研究的有209篇文献。根据事先设计好的资料提取表格,提取所纳入RCTs的基本信息、研究对象、样本量、干预措施、疗程、结局指标等。文献基本特征:所纳入的209篇文献发表时间为1997年到2019年,发表语言为中文或英文,经过质量评价后,发现文献普遍存在随机化不充分、忽略分配隐匿、盲法缺失以及未描述失访退出人数等缺陷,其中,结局指标涉及PASI的共154篇文献,涉及总有效率的共200篇文献,139篇文献提及了不良反应。从随机化看,明确提及采用了随机数字表法的共69篇文献,采用随机信封法、投掷硬币法、随机抽签法各有1篇,采用SPSS随机、SAS随机的各有1篇,采用区组随机有1篇,按就诊顺序的共有13篇,仅提及随机的共112篇文献,不清楚是否随机的共有9篇。从分配隐藏看,不完善的有1篇,交代不清楚的共有205篇,仅3篇进行了正确分配隐藏,其中3篇采用了密闭信封法实现隐蔽分组。从盲法运用看,正确运用盲法的有8篇,其中双盲4篇,而错误盲法有2篇,未提及盲法的共有199篇。从结果数据的完整性来看,大部分数据都有报告脱失病例情况,完整的共192篇,部分报道脱落和随访的情况未得到重视,不完整的共5篇,不清楚的共12篇。从选择性报告看,完整的有38篇,不清楚的共171篇,大部分未提及临床研究注册或protocol发表情况,信息不足,难以判断,大部分为风险未知。其他方面偏倚均不清楚。网状meta结果:(1)在PASI评分上,与安慰剂相比,只有火针[-4.79(-7.64,-1.96)]、走罐[-4.25(-7.58,-0.94)]、中药方[-3.77(-5.82,-1.71)]、中药浴[-4.13(-6.45,-1.80)]、雷公藤多甙[-4.04(-6.41,-1.68)]和白芍总苷[-4.29(-7.36,-1.25)]疗效较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总有效率方面,与安慰剂相比,只有火针[2.64(1.80,3.49)]、走罐[4.00(2.75,5.34)]、自血疗法[2.77(1.30,4.32)]、中药方[2.41(1.77,3.09)]、中成药[2.04(1.31,2.80)]、中药浴[2.80(2.06,3.55)]、中药膏[2.16(1.41,2.93)]、复方甘草酸苷[2.24(1.47,3.04)]和白芍总苷[2.53(1.30,3.83)]的有效率均较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此次纳入研究报道的不良反应以轻度胃肠道不适、皮肤干燥红斑、血脂异常、唇炎、头痛耳鸣、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为主,均属轻度反应,均可通过停止服用药物或者基本对症治疗后症状可自行恢复。与安慰剂相比,只有雷公藤多甙[-39.13(-86.49,-5.07)]、西药膏[-42.67(-123.27,-1.76)]和迪银片[2.14(0.26,4.16)]的不良反应率较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贝叶斯框架下,通过综合比较不同干预措施PASI评分的MD值、总有效率的OR值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OR值,对疗效及安全性的优劣进行排序,最终得到中医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PASI评分排序结果:中药方>紫外线照射>阿维A>迪银片>西药膏>中成药>复方甘草酸苷>电针>中药膏>苦参素>西药>安慰剂>雷公藤多甙>中药浴>白芍总苷>走罐法>火针>针刺>自血疗法;总有效率的排序结果:中药方>电针>中药浴>雷公藤多甙>火针>走罐法>苦参素>复方甘草酸苷>中药膏>中成药>白芍总苷>针刺>西药膏>紫外线照射>耳针>阿维A>迪银片>西药>放血疗法>自血疗法>安慰剂;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排序结果:雷公藤多甙>西药膏>火针>西药>中药方>中成药>安慰剂>中药浴>中药膏>苦参素>复方甘草酸苷>西药膏>白芍总苷>电针>阿维A>紫外线照射>迪银片>走罐法>耳针。结论:本研究收集了国内外数据库收集既往研究文献,通过运用贝叶斯框架下网状meta分析的方法,对现有临床证据进行评估,结果发现众多中医药疗法中,以凉血解毒类药物为基础方的中药方汤剂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较好,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即相对其他疗法,其安全性较好。

李慧[8](2020)在《中药联合药浴加青黛封包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瘀热互结证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桃红土苓饮联合银屑病药浴一号方加青黛封包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瘀热互结证临床疗效,并通过观察治疗前后靶皮损在皮肤镜下的血管变化,探讨两者可能存在的相关性。方法:1.收集寻常型银屑病瘀热互结证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桃红土苓饮内服+银屑病药浴一号方外洗+青黛膏封包外用),对照组30例(桃红土苓饮内服+蜈黛软膏外用)。以2周为一个治疗周期,共研究8周,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2、4、6、8周后的皮损单项评分(红斑、浸润、鳞屑评分)、皮损总面积评分、PASI评分及瘙痒评分变化,并记录研究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事件,评价药物临床疗效及安全性。2.使用皮肤镜观察试验组治疗2、4、6、8周后靶皮损的血管变化,分析不同治疗周期的靶皮损疗效与皮肤镜下血管球直径、血管球密度的相关性。结果:1.本研究实际共完成57例,其中试验组29例,愈显率为58.62%,总有效率为93.10%;对照组28例,愈显率为32.14%,总有效率为82.14%。与治疗前相比,治疗2、4、6、8周后两组患者的皮损单项评分(红斑、浸润、鳞屑评分)、皮损总面积评分、PASI评分、瘙痒评分均有所改善,试验组在改善患者的红斑、浸润、鳞屑评分方面效果更为显着。2.治疗后皮肤镜下血管球直径及密度均有改善,且随着治疗周期的延长,血管球直径相对指数与靶皮损疗效相对指数的相关系数逐渐增高,两者成正相关关系,而血管球密度相对指数与靶皮损疗效相对指数的相关性较弱。结论: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均有显着疗效,但试验组在改善患者的红斑、浸润及浸润评分方面效果更为显着。皮肤镜下血管直径变化与靶皮损疗效变化存在正相关关系,提示皮肤镜下血管直径变化可以作为评价寻常型银屑病疗效的一个观察指标。

李若花[9](2019)在《田七清银汤治疗肝郁血热型银屑病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对比治疗前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血清神经肽Y及相关心理学指标的变化,评价田七清银汤联合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寻常型银屑病与血清神经肽Y水平的关系。方法:所有入选病例共80例,均来源于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的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治疗组予田七清银汤口服,联合NB-UVB治疗,对照组予复方氨肽素片联合NB-UVB治疗,8周后评估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采用放射免疫法对两组患者的外周血神经肽Y进行检测,比较两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水平变化。结果:(1)本研究共有4例脱落病例,实际纳入病例为76例,其中治疗组37例,对照组39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学历职业、病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临床疗效的比较:经治疗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3.7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9.2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PASI评分比较:入组前治疗组与对照组的PA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PASI评分均较前有所下降,(P<0.01);治疗组的PAS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心理学指标的比较:治疗后两组的PDI评分均较前有所下降,治疗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神经肽Y水平的变化: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神经肽Y水平的变化,治疗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田七清银汤联合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复方氨肽素片联合NB-UVB,通过皮损面积的变化,改善患者异常心理,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外周血神经肽Y水平下降相关。

马慧慧[10](2019)在《克银消斑1号方治疗血热风盛型银屑病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克银消斑1号方治疗血热风盛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为中医药治疗血热风盛型银屑病提供有效的治法和方药,并进一步推广运用。方法: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选定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符合血热风盛型银屑病患者66例,年龄范围在15岁-60岁之间,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给予口服中药汤剂“克银消斑1号方”,对照组给予口服中成药“复方青黛丸”。两组均治疗8周,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进行PASI评分,并于治疗结束2个月后进行随访,统计复发率。所得数据应用SPSS 20.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以评价疗效、得出结论。结果:1、收集病例过程中,治疗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3例,共收集有效病例62例,其中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2、治疗4周后,两组PASI评分均下降,但治疗组PASI分值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二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3%,两组疗效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果显示治疗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克银消斑1号方能够明显减轻血热风盛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中医症候,降低复发率,延长临床缓解周期,为血热风盛型银屑病的治疗提供有效的治法与方药。

二、克银汤治疗银屑病25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克银汤治疗银屑病25例(论文提纲范文)

(1)克银汤联合卡泊三醇软膏治疗银屑病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一般资料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2.2 观察组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 观察指标
    3.2 统计学方法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
    4.2 2组治疗前后皮损面积及PASI比较
    4.3 2组临床疗效比较
    4.4 2组治疗前后角质层含水量及经表皮水分丢失量比较
    4.5 2组治疗前后血清补体C3、Nesfatin-1水平比较
5 讨论

(2)活血散瘀消银汤治疗斑块型银屑病血瘀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资料
        1.1 患者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诊断
        1.2.2 西医诊断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及剔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估算
        2.2 研究分组
        2.3 治疗方法
        2.3.1 对照组
        2.2.2 治疗组
        2.3.3 用药注意事项
        2.3.4 生活注意事项
        2.4 观察标准
        2.4.1 一般资料
        2.4.2 皮损评分标准
        2.4.3 疗效评分标准
        2.4.4 瘙痒严重程度评分标准
        2.4.5 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
        2.4.6 中医证候评分标准
        2.4.7 安全性比较
        2.4.8 复发率比较
        2.5 统计方法
结果
    1 一般资料分析
        1.1 性别比较
        1.2 年龄比较
        1.3 病程比较
    2 疗效分析
        2.1 病例脱落、剔除及依从性结果
        2.2 治疗前后症状积分(PASI)比较
        2.3 两组有效率比较
        2.4 瘙痒程度比较
        2.5 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
        2.6 中医证候评分
        2.7 两组复发率比较
    3 安全性分析
讨论
    1 现代医学对银屑病的认识
    2 中医对银屑病的认识
    3 活血散瘀消银汤组方思路
    4 活血散瘀消银汤方的认识
        4.1 方解
        4.2 现代药理认识
    5 尿素乳膏的应用
    6 对本研究的探讨
        6.1 活血散瘀消银汤的临床疗效分析
        6.1.1 对银屑病面积与疾病严重指数评分(PASI)的影响
        6.1.2 对瘙痒程度的影响
        6.1.3 对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的影响
        6.1.4 对中医证候评分的影响
        6.1.5 有效率分析
        6.1.6 复发率分析
    7 对本研究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8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斑块型银屑病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3)银屑病中医辨证分型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银屑病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简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4)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中药药浴治疗血瘀型银屑病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
前言
临床研究
    第一部分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材料
        1.1 一般资料分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2 临床研究方案
        2.1 治疗方法
        2.2 观察周期
        2.3 疗效评价
        2.4 疗效评价标准
        3 安全性评价
        4 统计学分析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1 三组患者PASI评分治疗前后变化分析
        2 三组患者瘙痒程度治疗前后变化分析
        3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变化分析
        3.1 三组患者4周后疗效变化分析
        3.2 三组患者8周后疗效变化分析
        4 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5 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6 三组患者疗程结束后复发率比较
        7 PASI 75应答率
        8 不良反应情况
    第三部分 讨论
        1 中医学对银屑病的认识
        1.1 病名认识
        1.2 病因病机认识
        2 西医对银屑病的认识
        2.1 流行病学
        2.2 病因
        3 外治法
        3.1 中医外治法
        3.2 西医外治法
        4 加减桃红四物汤的组方及现代药理分析
        5 中药药浴方的分析
        6 皮肤屏障与银屑病的关系
    第四部分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图片
综述 银屑病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附表 皮肤病生活质量量表(DLQI)

(5)闫小宁教授运用克银汤治疗血瘀型银屑病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病机
2 遣方用药,随证加减
    2.1 临证验方
    2.2 随证加减
3 典型病例
    3.1 病案一
    3.2 病案二
4 结语

(6)银屑病的现代中医治疗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医对银屑病的认识
2 古代医家对银屑病的记载及治法
    2.1 古代医家对银屑病的记载
    2.2 古代医家对银屑病的治疗
3 现代医家对银屑病的辨治
    3.1 血热证
    3.2 血瘀证
    3.3 血虚证
    3.4 血燥证
4 银屑病的现代治疗方法
    4.1 中药复方+西药
    4.2 中药复方+外用中药
    4.3 中药复方头煎、二煎口服,三煎外洗
    4.4 中药复方+紫外线
    4.5 中药复方+中药药浴
    4.6 西药+中药药浴
    4.7 中药复方+外用西药
    4.8 中药复方注射液
    4.9 中药复方+西药注射剂
    4.1 0 外用中药复方
    4.11中药复方+针灸
    4.12中药复方+其他疗法
    4.13三联疗法

(7)中医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网状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祖国传统医学对银屑病的认识
        一、病因病机
        二、辨证分型
        三、治则治法
    第二节 银屑病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一、银屑病病因及发病
        二、银屑病的临床特征与分类
        三、银屑病的合并症
        四、与生活方式和治疗有关的合并症
        五、银屑病的治疗与管理
第二章 中医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网状meta分析
    第一节 文献基本特征及偏倚风险评估
        一、资料来源
        二、检索方法
        三、研究的筛选
        四、数据提取
    第二节 纳入研究情况概述
        一、检索结果
        二、文献筛选、纳入过程及结果
        三、纳入文献的基本信息
        四、合并干预措施分组
        五、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估
    第三节 基于贝叶斯框架的网状meta分析
    第四节 网状meta分析结果
        一、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情况
        二、总有效率
        三、不良反应情况
第三章 讨论
    一、银屑病
    二、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分析
    三、网状meta结果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8)中药联合药浴加青黛封包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瘀热互结证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中药联合药浴加青黛封包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瘀热互结证临床疗效观察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四)临床观察指标
        (五)记录不良事件
        (六)统计方法
        (七)研究结果
        (八)讨论
    二、皮肤镜下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严重程度评估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二)研究结果
        (三)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寻常型银屑病中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论文发表

(9)田七清银汤治疗肝郁血热型银屑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病例标准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结果与统计分析
2 理论研究
    2.1 中医学对银屑病病名的认识
    2.2 古代医家对银屑病病因的认识
    2.3 近现代医家对银屑病病因的认识
    2.4 西医对银屑病病因的认识
    2.5 银屑病的治疗
    2.6 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银屑病机理
3 讨论
    3.1 立法依据
    3.2 组方分析
    3.3 临床疗效分析
4 不足与改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教育经历
    科研及工作情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克银消斑1号方治疗血热风盛型银屑病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2.治疗方法
    3.观察项目及评定标准
    4.疗效评价
    5.质量控制方法
    6.数据处理方法
    7.研究结果
    8.不良事件
讨论
    1.西医对银屑病的认识及治疗现状
    2.中医对银屑病的认识
    3.导师对银屑病的认识与治疗
    4.方药分析
    5.作用机制初探
    6.本课题的研究价值
    7.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综述 寻常型银屑病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B
    附表1
    附表2
致谢
个人简介

四、克银汤治疗银屑病25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克银汤联合卡泊三醇软膏治疗银屑病临床研究[J]. 杨丽萍,倪海燕. 新中医, 2021(12)
  • [2]活血散瘀消银汤治疗斑块型银屑病血瘀证的临床观察[D]. 张其. 河北北方学院, 2021(02)
  • [3]银屑病中医辨证分型用药规律研究[D]. 郑成军.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中药药浴治疗血瘀型银屑病的疗效观察[D]. 吴徐玲.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闫小宁教授运用克银汤治疗血瘀型银屑病经验[J]. 杨雪圆,闫小宁,蔡宛灵.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02)
  • [6]银屑病的现代中医治疗方法[J]. 吕邵娃,高健,尚尔雨,王澳飞.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03)
  • [7]中医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网状meta分析[D]. 马志翔.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8]中药联合药浴加青黛封包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瘀热互结证临床疗效观察[D]. 李慧.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9]田七清银汤治疗肝郁血热型银屑病的临床研究[D]. 李若花.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10]克银消斑1号方治疗血热风盛型银屑病的临床观察[D]. 马慧慧.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可印汤治疗银屑病25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