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率检测时间论文-刘晓虹,巩瑞春,张为

频率检测时间论文-刘晓虹,巩瑞春,张为

导读:本文包含了频率检测时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离散傅里叶变换,频谱分析,信号检测

频率检测时间论文文献综述

刘晓虹,巩瑞春,张为[1](2014)在《利用DFT技术检测连续时间信号中频率较近分量方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信号检测的需求出发,阐述了运用离散傅里叶变换检测连续时间信号频谱的原理和具体方法。通过实例表明:利用DFT检测连续信号中频率较近的分量时,应当根据分量的频率差、窗函数主瓣的有效宽度、时域信号的抽样频率,并准确计算时域信号的抽样点数,才能获得理想的检测效果。(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期刊2014年22期)

沈亚丹,何乐年,叶益迭[2](2013)在《基于类状态机的检测时间自调整的频率检测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SOC系统应用需求及现在所存在的频率检测电路结构无法同时兼顾检测精度和检测响应速度的问题,将类状态机(RSMC)技术应用于频率检测电路中。开展了不同频率检测器的比较及原理分析,提出了将类状态机应用于频率检测电路,兼顾了没有外部器件情况下的良好检测精度和检测响应速度,实现了根据被检测时钟信号的频率自动调整所需检测时间的功能,采用了先进的最小沟道长度为0.18μm的且能提供1层多晶硅和4层金属的SMIC18pf工艺,获得了0.071 mm2的版图面积(不加pad和静电保护电路)。研究结果表明:低频率检测值FL=2 MHz,变化范围为-15%~+20%;高频检测值FH=7.5 MHz,变化范围为-12%~+20%。低频点检测时间和高频点检测时间分别为TL=15.53μs和TH=2.3μs。模拟供电电压为3.3 V,消耗功率为59.8μW;数字供电电压为1.8 V,消耗功率为6.4μW;整个系统共消耗功率为66.2μW。(本文来源于《机电工程》期刊2013年08期)

孟庆林,原猛,牟宏宇,陈友元,冯海泓[3](2012)在《包络调制率和载波频率对听觉时间调制检测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心理物理实验探讨了包络调制率(<300 Hz)和纯音载波频率(<8 kHz)对听觉时间调制检测能力的影响.测试信号为以纯音为载波的正弦幅度调制信号,采用二选一强迫选择法和自适应调整步长的心理物理实验方法,测试得到不同载波频率条件下的时间调制传递函数.实验结果表明,包络调制率和载波频率均会对听觉的时间调制检测能力产生影响.当载波频率低于2 kHz时,人耳的检测能力与调制率呈单调递增趋势;当载波频率高于3.5 kHz时,检测能力也会受到调制率的显着影响,但没有显着的单调变化趋势.当调制率在10—100 Hz之间时,检测能力不随载波频率明显变化;当调制率在150—300 Hz之间时,调制检测能力随着载波频率上升而下降,在载波频率达到3.5kHz时,调制检测能力不随载波频率显着改变.(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2年16期)

王浩,孙艳华,李道本[4](2011)在《时间频率二维重迭复用系统及其快速检测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提出了一种新的时间频率二维重迭复用系统,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针对这种通信系统的一种快速检测算法.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最大似然序列估计检测算法相比,该算法在牺牲部分性能的条件下,使得检测速度得以大幅提高,从而推动了时间频率二维重迭复用系统的实用化进程,而且其性能在较高信噪比时仍然优于相同频谱效率的QAM调制.这说明,采用相互重迭的信号复用传输方式直接提高传输速率比使用同样频谱效率的高阶QAM调制能带来更大的增益.(本文来源于《北京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刘鸿雁[5](2008)在《多路时间频率自动检测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的主要工作是研究一个时间频率自动检测系统,实现了对时间频率测量仪器的多台同时自动检测。主要内容包括:频差倍增法测量频率和彩色电视副载波校频的研究应用;智能校频仪的设计与实现;多路时间频率自动检测系统的结构方案设计;时间频率计量检定方法研究;测量不确定度分析。在多路时间频率自动检测系统中,应用了彩色电视副载波信号定期校准标准信号源的频率。彩色电视副载波校频具有容易得到可用的信号、操作简单等特点。只要把取自彩色电视机的副载波信号与被校信号源进行频率或周期比对,即可确保其提供的时间频率信号准确可靠。在系统结构设计中,采用频差倍增法,通过多次倍频、混频、滤波的方法将标准频率源和被检信号频率之间的频差加以放大,用电子计数器测量倍增后的差频,提高测试精度(1~10000)倍。计算机通过IEEE-488接口和射频测控开关、电子计数器连接。计算机控制射频程控开关、测量设备,顺序接通被检信号和标准信号进行比对,同时控制电子计数器采集测量数据。系统主控程序由可视化编程软件平台Testpoint实现。计算机依据检定规程设定检定时间,顺序启动射频程控开关,接通各个被检信号,进行数据采集。然后对所采集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同时进行处理判断。可实现数据保存、数据报表、打印及历史记录查询等功能。应用该系统可以开展通用时间频率测量仪器的检测工作,主要检测项目包括:频率稳定度、日老化率、日频率波动、开机特性、频率重现性、频率准确度。利用该系统,增加低温试验箱可以开展快速预热晶体振荡器的检测工作,主要项目有:温度系数、频率调整范围、负载特性、电压特性。利用系统的部分设备,购置标准GPS接收机,编写测控及数据采集、处理软件,可以开展GPS接收机的检测工作。检测项目包括:定时偏差、定时稳定度、定位偏差。多路时间频率自动检测系统的研制,改变过去落后的测试方法,一次可以同时自动检测16台仪器。可视化编程,丰富的人机界面,所有测量工作自动完成,无需人员值守。提高测试精度、减轻人员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可靠,为常规兵器试验提供有力的保障。(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08-10-01)

王平宝,梁荣,董小芳,夏朝华[6](2006)在《不同时间频率图形视觉诱发电位对原发性青光眼检测的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在不同时间频率对原发性青光眼诊断的敏感性。方法:实验分3组:原发性青光眼(PG)组30例51眼、高眼压症(OHT)组13例16眼和正常对照组23例46眼,分别记录不同时间频率(1,2,4,8,16,32Hz)P-VEPP100波波幅的变化,并与正常组比较。结果:高眼压症组在中高时间频率(8Hz)时,PVEP的波幅明显下降,差异有显着性;青光眼组在所有时间频率均表现P100波幅下降,在较高时间频率(8Hz以上)敏感度较大,差异有显着性。结论:PVEP在原发性青光眼的早期就已出现异常,可以做为早期诊断的一项指标,这些异常用中高时间频率(特别是8Hz时)检测更明显。(本文来源于《国际眼科杂志》期刊2006年03期)

赵猛[7](2006)在《凝血酶原时间压电传感器频率动态响应规律的研究及压电凝血传感器检测系统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分析是生命科学中一个重要的领域。近年来,压电传感器检测技术逐渐成为生物分析中的研究热点,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石英晶体振荡特性对石英晶体表面质量负载(质量效应)和反应体系物理性状如密度、粘度、电导率(非质量效应)等的改变具有高度敏感的特性,通过对石英晶体进行适当的生物学处理和结构设计,构建出具有具有ng级检测能力的生物传感器。目前,压电传感器在分子识别、临床诊断、分子成膜过程、表面性质、毒理研究等领域中已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凝血与纤溶系统是血液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功能是维持生理性止血和生理性抗凝的功能。凝血系统异常常与多种疾病相关,且通常具有严重的后果,如中风、血友病等等。临床实践中,在采取某些医疗措施之前,也必须充分了解该病人的凝血功能情况。因此,凝血系统功能的检查对医疗者和医疗对象都十分重要。压电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可实时检测、体积小、成本低廉等特点,因此,研究将压电传感器应用于凝血时间检测将具有潜在的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前期研究中,我们已经构建出了压电凝血检测仪的核心平台和分析软件,并证明了利用压电传感器检测凝血功能具有可行性。但是,该研究平台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以提高其稳定性和实用性,在分析压电凝血试验数据的方法上也需要建立统一的标准,才能保证实验的重复性和准确性能满足研究和实际应用的需要。目的:改进压电凝血传感器检测池及检测仪;开发更加实用、使用方便并具有强大数据处理功能的专用软件;在此基础上研究凝血反应压电传感器频率动态响应规律,建立有效的PT实验结果处理模型并探索压电传感器检测临床标本的可行性。方法:1.选用基频为10 MHz的AT切型银膜电极石英晶体传感器构建螺旋式检测池,使不同检测池具有同质性。在传感器上下各垫加一O形硅胶密封圈,并置于金属基座上。在此基础上采用金属螺母螺旋加压的方式使检测池密封并保证传感器单面触液,并增强检测池屏蔽电磁干扰的能力。(本文来源于《第叁军医大学》期刊2006-05-01)

顾国华,陈钱,张保民[8](2003)在《基于频率和时间多重相关的实用化红外检测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基于频率和时间多重相关的红外检测技术 ,即在原来通用的单一频率调制的基础上加上时间相关 ,使得各对探测点之间有确定的频率和时间关系。采用该技术组成的二维红外阵列检测系统可以抵抗直流红外辐射干扰以及相邻红外辐射源的干扰 ,从而使得采用高密度红外列阵的高精度检测成为可能。采用该技术的红外检测系统已经在公路车辆自动识别系统以及模拟雷场系统中得到成功运用 ,系统工作稳定可靠。(本文来源于《红外技术》期刊2003年01期)

张妙龄[9](1987)在《时间—频率幅值法在单一诱发脑电位信号的分类和检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一种分类和检测诱发脑电位的新方法,主要讨论了分类器的设计,特征参数的选择和特征参数的变换,这种新方法利用时间一频率平面的幅值作为特征参数,且利用了诱发脑电位信号的不稳定性。它有效地将统计模型识别技术与信号处(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期刊1987年05期)

频率检测时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SOC系统应用需求及现在所存在的频率检测电路结构无法同时兼顾检测精度和检测响应速度的问题,将类状态机(RSMC)技术应用于频率检测电路中。开展了不同频率检测器的比较及原理分析,提出了将类状态机应用于频率检测电路,兼顾了没有外部器件情况下的良好检测精度和检测响应速度,实现了根据被检测时钟信号的频率自动调整所需检测时间的功能,采用了先进的最小沟道长度为0.18μm的且能提供1层多晶硅和4层金属的SMIC18pf工艺,获得了0.071 mm2的版图面积(不加pad和静电保护电路)。研究结果表明:低频率检测值FL=2 MHz,变化范围为-15%~+20%;高频检测值FH=7.5 MHz,变化范围为-12%~+20%。低频点检测时间和高频点检测时间分别为TL=15.53μs和TH=2.3μs。模拟供电电压为3.3 V,消耗功率为59.8μW;数字供电电压为1.8 V,消耗功率为6.4μW;整个系统共消耗功率为66.2μW。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频率检测时间论文参考文献

[1].刘晓虹,巩瑞春,张为.利用DFT技术检测连续时间信号中频率较近分量方法的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

[2].沈亚丹,何乐年,叶益迭.基于类状态机的检测时间自调整的频率检测器[J].机电工程.2013

[3].孟庆林,原猛,牟宏宇,陈友元,冯海泓.包络调制率和载波频率对听觉时间调制检测能力的影响[J].物理学报.2012

[4].王浩,孙艳华,李道本.时间频率二维重迭复用系统及其快速检测算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1

[5].刘鸿雁.多路时间频率自动检测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08

[6].王平宝,梁荣,董小芳,夏朝华.不同时间频率图形视觉诱发电位对原发性青光眼检测的研究(英文)[J].国际眼科杂志.2006

[7].赵猛.凝血酶原时间压电传感器频率动态响应规律的研究及压电凝血传感器检测系统的研制[D].第叁军医大学.2006

[8].顾国华,陈钱,张保民.基于频率和时间多重相关的实用化红外检测技术[J].红外技术.2003

[9].张妙龄.时间—频率幅值法在单一诱发脑电位信号的分类和检测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1987

标签:;  ;  ;  

频率检测时间论文-刘晓虹,巩瑞春,张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