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分期论文-冯沙沙,王慧

肝硬化分期论文-冯沙沙,王慧

导读:本文包含了肝硬化分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分期护理,再出血

肝硬化分期论文文献综述

冯沙沙,王慧[1](2019)在《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的分期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阐述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的分期护理方法,观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分期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止血成功率95%、死亡率2.5%、再出血率2.5%、活动出血期、止血停止期、稳定康复期满意度,分别为(94.16±2.00)分、(95.51±3.10)分及(93.88±2.74)分。对照组止血成功率80%、死亡率12.5%、再出血率12.5%、活动出血期、止血停止期、稳定康复期满意度,分别为(80.49±2.61)分、(81.73±2.69)分及(82.49±1.52)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分期护理,有助于改善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的预后。(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29期)

杨丽娜[2](2019)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分期护理干预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分期护理干预的优势。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编号随机分组,以甲组和乙组为主(n=50),分别进行的是常规护理以及分期护理方式,护理周期结束后对结果分析。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DS和SAS评分,护理后,乙组的评分低。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乙组和甲组出现异常反应的患者分别是2例和6例,对比后乙组的发生几率低。结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案例实施分期护理指导的方式,整体优势明显,可行性高。(本文来源于《医学食疗与健康》期刊2019年11期)

奚琴[3](2019)在《分期护理法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实施分期护理法对患者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3月于我院接受诊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沿用传统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分期护理法干预,比对两组护理效果差异。结果通过本科室自制的健康问卷表反馈,研究组患者疾病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心理状态自评表反馈显示,研究组患者SAS及SDS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生活质量评分表反馈显示,研究组患者BI评分高于对照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止血有效率有95.12%,对照组患者止血有效率有73.1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本科室自制的医疗问卷反馈表显示,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实施分期护理法可有效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知晓率,尽早帮助患者止血,利于病情巩固,益于患者身心健康,适用于临床。(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24期)

熊利芬,李蜀豫,陈城曲[4](2019)在《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维生素D受体多态性与病理分期、肝功能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维生素D受体(VDR)多态性与病理分期、肝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江双大学附属湖北省第叁人民医院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酒精性肝硬化患者150例,根据患者病理组织学分期分为两组,分别为Ⅰ~Ⅱ期组(73例)、Ⅲ~Ⅳ期组(77例)。两组受检者均于入院当日检测VDR基因多态性。比较两组受检者的VDR基因型频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VDR基因型频率是否为酒精性肝硬化病理进展的危险因素,并比较不同VDR基因型频率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分析维生素D受体多态性与肝功能的关系。结果Ⅰ~Ⅱ期组bb基因型频率(56. 16%)低于Ⅲ~Ⅳ期组(80. 52%),Ⅰ~Ⅱ期组BB基因型频率(30. 14%)高于Ⅲ~Ⅳ期组(7. 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Ⅰ~Ⅱ期组的Child-Pugh A级、谷丙转氨酶<40 U/L占比分别为35. 62%、63. 01%,高于Ⅲ~Ⅳ期组的15. 58%、46. 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Logistic回归模型提示Child-PughC级、bb基因型频率、谷丙转氨酶≥40 U/L是酒精肝硬化病理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bb型基因的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高于Bb、BB型基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病理进展、肝功能变化与维生素D受体多态性密切相关,其中bb基因型频率是其病理进展的危险因素。(本文来源于《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期刊2019年06期)

林燕,邱洪清,刘健,施利娟[5](2019)在《分期护理干预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分期护理干预在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我科收治的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分期护理干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出血情况、心理状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出血次数少于对照组,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干预前HAMD、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针对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应用分期护理干预,可显着减少出血次数,缩短止血时间,改善患者心理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情况。(本文来源于《护理实践与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刘海峰,许永生,张跃,赵小菊,刘钊[6](2018)在《MR形态学成像在乙型肝炎肝硬化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MR形态学成像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诊断及鉴别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6年7月-2018年4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70例,其中代偿期(CHC) 32例、失代偿期(DHC) 38例,另收集30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在标准化诊断及分期后,对研究对象行MR常规形态学检查:右叶横径(R1)、右叶矢状径(R2)、左叶横径(L1)、左叶矢状径(L2)、尾状叶横径(W1)、尾状叶矢状径(W2)、肝脏长径L1/R1、L2/R2、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 3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方法分析评价各参数值与不同期肝硬化的相关性。结果 R1、R2、L1、肝脏长径、L1/R1、L2/R2、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在正常对照组和肝硬化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5. 54、-5. 76、5. 26、-6. 12、6. 47、5. 08、6. 92、7. 26,P值均<0. 05); R1、L1、L1/R1、门静脉内径和脾静脉内径值在正常对照组、代偿期肝硬化组、失代偿期肝硬化组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 05),正常对照组的R2、肝脏长径、L2/R2分别与代偿期肝硬化组和失代偿期肝硬化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 05)。R1、R2、肝脏长径值随着肝硬化进展成负相关(r值分别为-0. 604、-0. 554、-0. 48,P值均<0. 001),L1、L1/R1、L2/R2、门静脉内径和脾静脉内径成正相关(r值分别为0. 635、0. 76、0. 46、0. 74、0. 42,P值均<0. 001)。结论 MR形态学变化与肝硬化进展呈较高的相关性,可作为肝硬化诊断及分期的依据。(本文来源于《临床肝胆病杂志》期刊2018年12期)

郝娟,陶艳艳,周扬,邢枫,朱春雾[7](2018)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超声评分与临床病理分期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估超声检查判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病情变化的实用性。方法相关性分析PBC患者的临床分期、病理分期和超声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215例PBC患者超声评分与临床分期有相关性(r=0.326,P=0.00)。64例肝活检PBC患者不同病理分期的超声评分比较有差异(H=25.406,P=0.000),且变化趋势与病理分期一致,病理分期、超声评分与临床分期无相关性(P>0.05)。结论对于不适合或不愿进行肝活检的PBC患者,超声检查是一项无创、快捷、操作性强的判断病情变化的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17期)

刘广辉[8](2018)在《共振波谱成像在肝硬化诊断及分期中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磁共振波谱成像(MRS)在肝硬化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45例肝硬化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人员45例作为对照组。均采用超导磁共振扫描仪,对受检者进行MRI扫描、MRS波谱成像,对比各项代谢物的峰值。结果观察组患者Cho、Glx波峰明显增高对照组,Lip波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肝硬化程度的加重,患者的Cho、Glx、Glyu波峰随之增高,Lip波峰随之降低,且Cho、Lip组间对比差异显着(P<0.05)。结论磁共振波谱成像在肝硬化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能够准确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现代诊断与治疗》期刊2018年10期)

周家龙,张振光,黄建强,段楚玮,魏佳璐[9](2018)在《MRI改良法测量门静脉右支前间隙改变与肝纤维化、肝硬化病理学分期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MRI改良测量门静脉右支前间隙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病理学分期的相关性。方法搜集96例(男55例,女41例,平均年龄39岁)经过病理穿刺证实正常肝S0(23例)、肝纤维化S1期(30例)、S2期(13例)、S3期(11例)、S4期或早期肝硬化(10例)和肝硬化患者(9例)的MRI资料,其中,肝穿与MRI检查时间间隔为(10.6±29.2)天。所有患者均行MRI增强后叁期横断薄层扫描,对MRI增强门静脉期图像进行垂直于门静脉右支斜矢状重建,在此重建图像测量门静脉右支前壁与左内叶之间距离。将S0期患者做为对照组,分析所测结果与肝纤维化病理学分期的相关性。结果正常S0期门静脉右支前间隙为(6.2±1.7)mm,S1、S2、S3、S4期及肝硬化期分别为(8.2±2.1)mm、(7.6±3.1)mm、(10.8±5.0)mm、(11.0±4.5)mm和(13.3±4.8)mm,经统计学分析S0、S1、S2期与S3、S4及肝硬化各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S0、S1、S2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3、S4及肝硬化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门静脉右支前间隙与肝纤维化病理分期相关性采用Spearman等级分析,其相关系数r=0.537,P<0.001。ROC曲线显示采用斜矢状位重建法测量出门静脉右支前间隙来判断S≥3期、S≥4期及肝硬化期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4、0.819、0.866,其中诊断S≥3期的最适诊断宽度为0.8 cm,敏感性为75.9%,特异性为66.7%;诊断S≥4期最适宽度为0.9 cm,敏感性为78.9%,特异性为76.7%;诊断肝硬化期的最适宽度为1.0 cm,敏感性为88.9%,特异性为79.5%。结论通过改良MRI斜矢状位重建方法测量门静脉右支与肝左内叶前间隙,发现该间隙与肝纤维化病理学分期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且该间隙对肝纤维化S≥3期、S≥4期及肝硬化期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本文来源于《临床放射学杂志》期刊2018年01期)

王婧婧,韩振坤[10](2017)在《慢性乙肝肝硬化分期及HBV-DNA载量对血小板减少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减少与疾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50例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血小板减少患者(118例),根据病情分为慢性乙肝肝硬化代偿期组(40例)和慢性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组(78例),血小板正常患者32例设为慢性乙肝肝硬化组。另选取同期经健康检查排除慢性乙肝肝硬化的健康志愿者40例,设为对照组。根据HBV-DNA载量水平将118例血小板减少患者分为低载量组(30例)、中载量组(45例)与高载量组(43例)。比较各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以及血小板压积差异,分析HBV-DNA载量水平与血小板计数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慢性乙肝肝硬化代偿期组及失代偿期组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均显着偏低,血小板平均体积明显偏高(P<0.05);血小板分布宽度虽偏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肝肝硬化代偿期组及失代偿期组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高于慢性乙肝肝硬化组(P<0.05);慢性乙肝肝硬化代偿期组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高于失代偿期组(P<0.05);高载量组血小板计数低于中载量组和低载量组(P<0.05);中载量组血小板计数显着低于低载量组(P<0.05)。结论:血小板减少可以作为评价慢性乙肝肝硬化的指标,对肝硬化病情评估与治疗具有重要的有参考价值,且乙肝病毒载量高低对血小板减少的影响较大。(本文来源于《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期刊2017年12期)

肝硬化分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分期护理干预的优势。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编号随机分组,以甲组和乙组为主(n=50),分别进行的是常规护理以及分期护理方式,护理周期结束后对结果分析。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DS和SAS评分,护理后,乙组的评分低。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乙组和甲组出现异常反应的患者分别是2例和6例,对比后乙组的发生几率低。结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案例实施分期护理指导的方式,整体优势明显,可行性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肝硬化分期论文参考文献

[1].冯沙沙,王慧.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的分期护理[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

[2].杨丽娜.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分期护理干预的应用[J].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

[3].奚琴.分期护理法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

[4].熊利芬,李蜀豫,陈城曲.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维生素D受体多态性与病理分期、肝功能的关系[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9

[5].林燕,邱洪清,刘健,施利娟.分期护理干预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

[6].刘海峰,许永生,张跃,赵小菊,刘钊.MR形态学成像在乙型肝炎肝硬化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8

[7].郝娟,陶艳艳,周扬,邢枫,朱春雾.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超声评分与临床病理分期的相关性[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8

[8].刘广辉.共振波谱成像在肝硬化诊断及分期中的价值[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

[9].周家龙,张振光,黄建强,段楚玮,魏佳璐.MRI改良法测量门静脉右支前间隙改变与肝纤维化、肝硬化病理学分期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8

[10].王婧婧,韩振坤.慢性乙肝肝硬化分期及HBV-DNA载量对血小板减少的影响[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

标签:;  ;  ;  

肝硬化分期论文-冯沙沙,王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