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粒机理论文-连明磊,孔德顺,缪应菊,白志玲,王克良

成粒机理论文-连明磊,孔德顺,缪应菊,白志玲,王克良

导读:本文包含了成粒机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微波成粒,二氧化锰,吸波剂,临界功率点

成粒机理论文文献综述

连明磊,孔德顺,缪应菊,白志玲,王克良[1](2015)在《二氧化锰基吸波剂的微波成粒规律及反应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微波辐照粉末状二氧化锰以制备颗粒状二氧化锰基吸波剂,探索其升温过程及成粒规律.发现存在决定二氧化锰是否升温成粒的"临界功率点",当二氧化锰质量为30.0g时,临界功率点为580W.在740W微波功率下,平均粒径主要分布在0.52mm与0.40mm,所占质量百分比分别为20.3%与43.9%.随微波功率升高,成粒粒径向增大的方向移动.提出了过程的反应机理,认为过程分为微波诱导、一次反应(少量)、一次反应(大量)、二次反应、成粒等5个步骤,一次反应、二次反应的临界点分别为535℃、1 870℃,且传热过程应尽量在二次反应临界点以内操作.发现中期升温速率高,前期与后期升温速率低,并对引起该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二氧化锰基吸波剂与煤以1∶3.0的质量比混合后在680 W微波场中气化的稳定温度达1 504℃,质量损耗率为1.11%,而相同条件下的颗粒活性炭的质量损耗率达43.78%.(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3期)

黄花[2](2014)在《石膏在肥料盐中的相变及复混肥成粒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粘结剂以及物料内部结构出发,研究相互之间的作用,进而进行了复混肥成粒机理研究。且本文分别以烟气脱硫石膏以及粉煤灰作固体粘结剂进行造粒研究,既增加了废弃物的利用途径,又提高了化肥的成粒效果。首先,研究了常压肥料盐体系中脱硫石膏的形态转化,并且研究了体系肥料盐的浓度、体系温度、溶液的pH以和转晶剂等影响因素的改变对脱硫石膏形态变化的影响。发现肥料盐的体系温度达到98C,盐溶液浓度为40%,溶液pH值为3.15,在30min左右,黄色脱硫石膏的转化率就达到90%,且转化后的晶体主要以细长针状的石膏晶须形式存在。晶须的生成增加了石膏的比表面积,为将脱硫石膏更好的应用于肥料造粒作铺垫。其次,研究了硫酸铵作用下腐殖酸复混肥的成粒情况,并比较了硫酸铵作用下不同固体粘结剂存在下腐殖酸复混肥的成粒效果。从体系的粘度变化、物料之间相互作用(物理、化学作用),发现1-2%硫酸铵在造粒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且当脱硫石膏做粘结剂时作用效果更显着。最后,进行了粉煤灰复混肥成粒情况研究。从粉煤灰的组成成分出发,研究其内部结构以及活性物质对粉煤灰活性的影响,从而进一步研究其用于复混肥成粒的可行性以及粉煤灰复混肥的优势,增加了粉煤灰的利用途径。总之,本文从物料与固体粘结剂内部结构出发,研究彼此之间的作用机制,从而为肥料造粒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也增加了固体废弃的利用途径,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本文来源于《山西师范大学》期刊2014-04-02)

凌洁,赵新法,陶燕[3](2011)在《交联淀粉微球的反相悬浮合成及成粒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可溶性淀粉为原料,Span60和Tween60为分散剂,N和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A)为交联剂,利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淀粉微球,分析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对淀粉微球溶胀度和平均粒径的影响规律,并探讨CSMs的成粒机理。(本文来源于《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1年03期)

苏建刚,叶明泉[4](2005)在《悬浮聚合法制备墨粉的粒度控制及成粒机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含有微细炭黑粒子混和单体悬浮聚合产物的粒径及形貌特性。分析了炭黑添加量、超声分散搅拌作用及分散剂、助分散剂对产物粒径的影响,并分析了形成炭黑颗粒镶嵌于聚合物表面的原因。结果表明:在超声分散作用下,添加适量的炭黑及Span80有助于混和单体相的稳定,从而利于产物粒径的减小和较光滑表面的形成;搅拌作用存在一临界值;分散剂及助分散剂是影响产物粒径的重要因素,对粒子形状也有影响。炭黑粒子与水相和油相的表面能及体系粘度随反应进程的变化是导致炭黑粒子镶嵌于聚合物表面结构的原因。(本文来源于《塑料工业》期刊2005年S1期)

张震乾,包永忠,黄志明,翁志学[5](2005)在《悬浮-乳液复合聚合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粒子的颗粒特性和成粒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在苯乙烯 (St)悬浮聚合过程中滴加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乳液聚合组分的悬浮 乳液复合聚合方法 ,制备大粒径聚苯乙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S PMMA)复合粒子 .研究聚合物粒径分布和颗粒形态的变化发现 ,在St悬浮反应中期滴加MMA乳液聚合组分后 ,聚合体系逐渐由悬浮粒子与乳胶粒子并存向形成单峰分布复合粒子转变 ,最终形成核 壳结构完整的大粒径PS PMMA复合粒子 ;在St悬浮反应初期滴加MMA乳液聚合组分 ,St与MMA一起分散成更小液滴 ,反应后期凝并成非核 壳结构复合粒子 ;在St悬浮反应后期滴加MMA乳液聚合组分 ,PMMA乳胶粒子与PS悬浮粒子基本独立存在 .根据以上结果 ,提出了St MMA悬浮 乳液复合聚合的成粒机理 .(本文来源于《高分子学报》期刊2005年02期)

包永忠,朱勤,黄志明,翁志学[6](2004)在《新型乳液聚合制备疏松PMMA树脂及成粒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以水相为分散相、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 环己烷混合物为连续相的新型乳液聚合制备PMMA树脂 .发现 ,在未加乳化剂和加入少量Tween2 0乳化剂时 ,均可制备由初级粒子凝聚而成、无明显皮膜结构的疏松PMMA粒子 ,初级粒子粒径小于环己烷存在下MMA悬浮聚合得到的PMMA粒子的初级粒子 .根据聚合体系相构成、PMMA在MMA 环己烷混合液的溶解性及PMMA粒子粒径分布和形态的演变 ,提出了在分散水滴内乳液聚合形成初级粒子 生长 凝聚的新型乳液聚合成粒机理(本文来源于《高分子学报》期刊2004年02期)

朱勤[7](2003)在《甲基丙烯酸甲酯悬浮态乳液聚合成粒机理和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悬浮态乳液聚合是一种兼有传统乳液聚合和悬浮聚合部分特征,能制备疏松、多孔结构聚合物的新型聚合方法。疏松、多孔结构的树脂在吸附处理、固定酶催化等方面有很广泛的应用,因此悬浮态乳液聚合的研究具有理论和应用意义。本文在探索甲基丙烯酸甲酯(MMn)悬浮态乳液聚合工艺基础上,着重研究了MMA悬浮态乳液聚合的反应动力学和成粒机理。 与单体/聚合物不溶体系的悬浮态乳液聚合相比,对于MMA悬浮态乳液聚合,需要加入聚合物的不良溶剂,如环己烷,才能得到疏松、多孔结构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树脂。研究了环己烷/MMA质量比、水油比、引发剂浓度、乳化剂和分散剂对树脂颗粒特性的影响。发现:随着环己烷/MMA和水油比增大,树脂的孔隙率增加;引发剂浓度对树脂孔隙率影响较小;随着引发剂浓度增大,颗粒粒径分布变宽,平均粒径下降,细粒子所占比例增大;提高乳化剂浓度,细粒子所占比例增高;使用聚乙烯醇(PVA)分散剂后,颗粒的平均粒径增大,分布变宽,树脂的吸油率降低。 电导测定表明,在无和存在Tween20乳化剂,及实验采用的水/油比条件下,水相为分散相,而油相为连续相。通过对无和存在Tween20乳化剂时,不同聚合时期取样的PMMA乳液或颗粒粒径分布和形态研究发现:聚合前期形成稳定的PMMA乳液,乳胶(初级)粒子平均粒径及分布和形态与普通MMA乳液聚合相近;随着聚合转化率增加,初级粒子逐渐增大;达到一定转化率后,初级粒子开始凝聚,PMMA颗粒平均粒径增大,粒径分布变宽;最终得到以初级粒子凝聚而成的PMMA颗粒为主的聚合产物。PMMA颗粒的扫描电镜显示颗粒由基本不熔结、形态完整的初级粒子组成,初级粒子尺寸分布较为均一;初级粒子在颗粒内部堆积密度小,孔隙率高,而在颗粒表层的堆积密度高,孔隙率低。 根据以上结果,提出了在分散水滴内乳液聚合形成初级粒子-生长-凝聚的MMA悬浮态乳液聚合成粒机理:引发剂水相分解引发聚合,水相中的自由基链达到临界链长后析出,析出的自由基链卷曲形成原始微粒,原始微粒捕捉自由基链继续生长生成初级粒子核,初级粒子核不稳定并聚并为初级粒子,由于PMMA不溶于环己烷/MMA混合液,而初级粒子又不稳定,因此凝聚形成疏松PMMA树脂。 MMA悬浮态乳液聚合动力学研究发现:聚合初始速率与水油比成正比,与引发剂浓度的0.72次方成正比,与乳化剂浓度的0.58次方成正比;用过硫酸钾引发时,MMA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u悬浮态乳液聚合的活化能为 124KJ/mol。悬浮态乳液聚合 PMMA的数均分子量随聚合温度增加而减小,与引发剂浓度的一0.4次方成正比;当环己烷/MMA质量比为1.二时,分子量最小。 采用优化的聚合工艺,得到转化率大于 95%、颗粒由基本不熔结的初级粒子堆积而成、DOP吸附量为 120g/100gPMMA的树脂。(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3-02-01)

包永忠,翁志学,黄志明,B,W[8](2002)在《新型氯乙烯非均相聚合动力学和成粒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以正丁烷(But)为反应介质的新型氯乙烯(VC)非均相聚合动力学和成粒机理进行了研究,根据VC-But二元体系气液平衡方程,由聚合过程气相压力或组成变化计算VC聚合转化率。VC非均相聚合的诱导期不明显,自动加速现象一般发生在聚合前、中期,后期聚合速率较小。新型VC非均相聚合PVC树脂的体均粒径与悬浮PVC树脂相当,数均粒径较小。PVC颗粒由基本不熔结的初级粒子组成,颗粒内部初级粒子分布密度小,粒径大,孔隙率高; 而在颗粒表层初级粒子分布密度高,粒径小,孔隙率低; 树脂的增塑剂吸收率远大于悬浮PVC树脂。根据PVC树脂的颗粒特性和PVC与VC/But混合液的溶解度参数差异,推断聚合成粒机理为:PVC分子链在很低转化率时就从聚合介质中沉析出来并聚集形成微区、初级粒子和颗粒; 后期成粒过程包括颗粒内部初级粒子的增长和向表层的离心聚集、颗粒对新形成的大分子链及其初级聚集体的捕捉等。(本文来源于《高校化学工程学报》期刊2002年06期)

魏真理[9](2002)在《氯乙烯悬浮态乳液聚合成粒机理和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悬浮态乳液聚合是一种兼有传统乳液聚合和悬浮聚合的部分特征,能制备疏松多孔、易加工聚合物的新聚合方法。本文在探索氯乙烯(VC)悬浮态乳液聚合基本工艺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VC悬浮态乳液聚合的成粒机理以及反应动力学。 研究了搅拌条件、分散剂、乳化剂、水油比和聚合温度等因素对PVC树脂颗粒平均粒径及其分布等的影响,发现悬浮态乳液聚合PVC树脂由初级粒子聚集程度不同的颗粒组成,粒径分布相对较宽,随聚合转化率增加,小聚集体的含量减少,平均粒径增大;聚合体系中添加聚乙烯醇(PVA)和纤维素醚类分散剂都使颗粒平均粒径变小,且纤维素醚类分散剂对颗粒平均粒径的影响更为明显;随乳化剂HLB值减小,颗粒平均粒径变大,粒径分布更均一;随体系水油比增大,树脂颗粒平均粒径变小,粒径分布变窄。 应用扫描电镜对不同聚合条件所得PVC树脂颗粒内部及边缘的初级粒子形态进行观察,发现树脂颗粒由基本不熔结、形貌完整的初级粒子组成,初级粒子尺寸分布较为均一;初级粒子在颗粒内部堆积密度小,孔隙率高,而在颗粒表层的堆积密度高,孔隙率低。 添加LW300 PVA分散剂,可以使初级粒子和孔隙分布均匀,树脂吸油率大,并随分散剂浓度增加而增大。采用司班(Span)系列乳化剂时,用Span60所得树脂吸油率最大。水油比增大,所得树脂吸油率增大。 综合颗粒形态、吸油率等随聚合条件的变化,提出VC悬浮态乳液聚合的成粒机理为:PVC分子链在很低转化率时从分散的水相中沉析、聚集而形成乳胶粒子核;由于乳胶粒子核不稳定,进一步凝聚而形成初级粒子,初级粒子通过不断扩散进入水滴的VC的聚合而增长;由于PVC分子链的亲油性、颗粒表层对油相聚合PVC分子链和初级粒子核的吸附作用、颗粒内部初级粒子的离心作用,颗粒表层的初级粒子密度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大,聚集程度高。 在实验基础上初步探讨了VC悬浮态乳液聚合动力学,发现:聚合速率与引发剂过硫酸钾仰匐浓度的1.33次方成正比,与水油比的0.72次方成正比,聚合活化能为174KJ/rn。l。以 KPS为引发剂进行的 VC悬浮态乳液聚合,基本上是在隔离的小水滴内进行的,类似于乳液聚合机理,但齐聚物自由基的相转移可以引发少量的单体相聚人 采用优化的聚合工艺条件,得到转化率大于70%、颗粒仍由基本不熔结的初级粒子组成、吸油率为 19.Zg/100gPVC、表观密度为 0.54g/cm’的 PVC树脂。(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2-01-01)

张茂根,翁志学,黄志明,潘祖仁[10](2000)在《丙烯酸酯/双官能团共单体无皂乳液聚合的成粒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少量聚乙二醇马来酸单酯钠盐 (ZA- 6 )存在下 ,MMA/ BA无皂乳液聚合成粒过程 ,发现聚合初期产生的初级粒子消失后 ,2次周期性地产生小粒子 .经分析 ,是新的成核作用产生的 ,特称为周期成核现象 .表明在聚合的中晚期 ,成核过程并未真正结束 ,而是处于成核 -聚并的动态平衡之中 .(本文来源于《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0年02期)

成粒机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从粘结剂以及物料内部结构出发,研究相互之间的作用,进而进行了复混肥成粒机理研究。且本文分别以烟气脱硫石膏以及粉煤灰作固体粘结剂进行造粒研究,既增加了废弃物的利用途径,又提高了化肥的成粒效果。首先,研究了常压肥料盐体系中脱硫石膏的形态转化,并且研究了体系肥料盐的浓度、体系温度、溶液的pH以和转晶剂等影响因素的改变对脱硫石膏形态变化的影响。发现肥料盐的体系温度达到98C,盐溶液浓度为40%,溶液pH值为3.15,在30min左右,黄色脱硫石膏的转化率就达到90%,且转化后的晶体主要以细长针状的石膏晶须形式存在。晶须的生成增加了石膏的比表面积,为将脱硫石膏更好的应用于肥料造粒作铺垫。其次,研究了硫酸铵作用下腐殖酸复混肥的成粒情况,并比较了硫酸铵作用下不同固体粘结剂存在下腐殖酸复混肥的成粒效果。从体系的粘度变化、物料之间相互作用(物理、化学作用),发现1-2%硫酸铵在造粒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且当脱硫石膏做粘结剂时作用效果更显着。最后,进行了粉煤灰复混肥成粒情况研究。从粉煤灰的组成成分出发,研究其内部结构以及活性物质对粉煤灰活性的影响,从而进一步研究其用于复混肥成粒的可行性以及粉煤灰复混肥的优势,增加了粉煤灰的利用途径。总之,本文从物料与固体粘结剂内部结构出发,研究彼此之间的作用机制,从而为肥料造粒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也增加了固体废弃的利用途径,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成粒机理论文参考文献

[1].连明磊,孔德顺,缪应菊,白志玲,王克良.二氧化锰基吸波剂的微波成粒规律及反应机理[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2].黄花.石膏在肥料盐中的相变及复混肥成粒机理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4

[3].凌洁,赵新法,陶燕.交联淀粉微球的反相悬浮合成及成粒机理[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

[4].苏建刚,叶明泉.悬浮聚合法制备墨粉的粒度控制及成粒机理分析[J].塑料工业.2005

[5].张震乾,包永忠,黄志明,翁志学.悬浮-乳液复合聚合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粒子的颗粒特性和成粒机理[J].高分子学报.2005

[6].包永忠,朱勤,黄志明,翁志学.新型乳液聚合制备疏松PMMA树脂及成粒机理[J].高分子学报.2004

[7].朱勤.甲基丙烯酸甲酯悬浮态乳液聚合成粒机理和动力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3

[8].包永忠,翁志学,黄志明,B,W.新型氯乙烯非均相聚合动力学和成粒机理[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2

[9].魏真理.氯乙烯悬浮态乳液聚合成粒机理和动力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2

[10].张茂根,翁志学,黄志明,潘祖仁.丙烯酸酯/双官能团共单体无皂乳液聚合的成粒机理[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

标签:;  ;  ;  ;  

成粒机理论文-连明磊,孔德顺,缪应菊,白志玲,王克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