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大义章论文-张敬川

大乘大义章论文-张敬川

导读:本文包含了大乘大义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鸠摩罗什,阿罗汉,授记,一乘

大乘大义章论文文献综述

张敬川[1](2016)在《鸠摩罗什的一乘佛学思想——以《大乘大义章》中关于阿罗汉授记问题的讨论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慧远与鸠摩罗什间关于阿罗汉授记问题的问答,主要涉及到声闻乘的教义与《法华经》一乘思想的分歧。慧远以业感缘起理论为支持,认为凡断尽烦恼,则必无受生之理。因此对阿罗汉授记成佛的教义有所疑惑。鸠摩罗什认为,无论是阿罗汉还是法身菩萨,都只是断尽叁界烦恼,还有出叁界烦恼未断,这是其受生之本。阿罗汉成佛的教理基础在于所证的法性没有叁乘之别,叁乘只是佛陀因众生根性的不同而方便安立的教法,佛教修证的最终归宿应当是佛果。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否定叁乘的意义,作为度化众生的方便叁乘各有其次第,这种次第是不容混淆的。一佛乘是在叁乘各自完成其相应的次第后才对其开显的教义。(本文来源于《普陀学刊》期刊2016年00期)

王宝坤[2](2014)在《《大乘大义章》之法身观及其思想史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大乘大义章》是后秦时期鸠摩罗什与慧远关于佛教大乘义理探讨的通信集,内容非常丰富,其中,以佛法身思想的讨论最为全面深入。鸠摩罗什关于法身思想的解答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和思想史意义。罗什法师对法身的回答,首先是站在大乘的立场上予以解答的;其次,是以缘起性空的中观视角来阐述的;再次,是从大乘、小乘对比的角度来梳理法身概念的。罗什法师的解答,促进了汉地佛教学者对般若思想、中观思想的理解和接受,促成了判教思想的发生,促进了南北朝义学的发展繁荣,有多方面的价值意义。(本文来源于《西部学刊》期刊2014年11期)

张凯[3](2013)在《《大乘大义章》中慧远法身思想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鸠摩罗什入关后《大智度论》的译出,使中国学僧首次接触到了较为详细的印度佛身理论。庐山慧远正值此时,较早学习了《大智度论》,并就佛身理论中的核心概念"法身"存在的诸多疑问求教罗什。在两人的书信集《大乘大义章》中,慧远将法身理解为有形有相的实体。与罗什交流后,慧远对法身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纠正,但法身实有思想仍未改观,这为晋宋之际佛教义学的转向发挥了重要的理论铺垫作用。因此,探讨东晋庐山慧远的法身思想,有助于凸显其在中国佛学思潮转向中的理论意义。(本文来源于《五台山研究》期刊2013年04期)

覃江[4](2012)在《诸法实相与无性法性:从《大乘大义章》看鸠摩罗什对庐山慧远本体论思路的批判》一文中研究指出前辈学者的研究已经指出庐山慧远对大乘般若实相的理解是一种实在的法性论。本文通过对《大乘大义章》中庐山慧远本体论思路的梳理,以及鸠摩罗什对其思想的批评,展示了本体论思路与实相论思路的各种歧异,指出两者根本的区别在于本体论执着诸法有一个实在的体性,从实在论的角度做出或有或无的独断。般若实相论否定有任何实在法性,实相是远离有无两边的中道。但是罗什的这个重要思想在当时和后世却都很少得到理解。(本文来源于《宗教学研究》期刊2012年02期)

史经鹏[5](2012)在《论鸠摩罗什的大小乘观——以《大乘大义章》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佛教一直被认为是大乘佛教的代表。鸠摩罗什在姚秦时代传译了大量的大乘佛教经典,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那么,鸠摩罗什本人的大小乘观具有什么样的形态呢?通过综合研究鸠摩罗什的生存环境及其在《大乘大义章》中的相关论述,可以发现鸠摩罗什在认识论的立场上将大小乘学说统一起来,并对小乘阿毗昙学说表现出一定的包容性。鸠摩罗什持有一种包容性的大小乘观。(本文来源于《理论界》期刊2012年06期)

史经鹏[6](2009)在《《大乘大义章》的时间界定及慧远的问题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大乘大义章》是由慧远与鸠摩罗什的书信往复问答辑佚而成,现存十八章。①关于慧远与鸠摩罗什开始通信交好以及进行问答的时间,中日佛教学界在佛教通史或专门研究中都提出了自己的论点。最近对此问题进行研究的是日本学者远藤佑介先生。他在《<大乘大义章>中所见慧远的问题意识》(《<大乗大义章>に见ぇる慧远の问题意识》)一文中,在对慧远的质问所表现出的问题意识的探究中,也断定二人问答开始的时间。(本文来源于《宗教研究》期刊2009年00期)

吴丹[7](2011)在《《大乘大义章》与印度佛教中国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大乘大义章》是研究罗什与慧远佛学思想的重要着作,也是研究印度佛教思想和印度佛教中国化的重要着作。《大乘大义章》显示出罗什与慧远在佛学思想上的差别,同时也反映出中印佛教文化在本质上的不同。这两种不同文化的冲突预示着印度佛教中国化的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铜陵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4期)

吴丹[8](2009)在《“极微论”与反“极微论”——以罗什与慧远在《大乘大义章》中的讨论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大乘大义章》中,慧远与罗什对"极微"的不同理解,不仅表现出二人不同的宇宙观、本体论,也显示出印度佛学传入中国后,中观学说与"极微论"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背景下的交锋、以及在印度佛学中国化过程中,中国佛教学者对于"毕竟空"的理解和接受程度。(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9年05期)

吴丹[9](2009)在《慧远的“法身”思想及意义——以《大乘大义章》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东晋时期,长安和庐山是我国两大佛教中心,鸠摩罗什和慧远分别是当时我国北方和南方的佛教巨子。慧远和鸠摩罗什保持联系十多年,使南北两地佛教学术频繁交流,这不仅直接推动了当时佛教的流传,而且对于尔后中国佛教的发展、学派和宗派的形成都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大乘大义章》正是鸠摩罗什和慧远这两位大师关于大乘要义的多次书面讨论的结集,而其中慧远和罗什关于"法身"问题讨论几乎占了全文的一半篇幅。(本文来源于《法音》期刊2009年01期)

吴丹[10](2008)在《《大乘大义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乘大义章》是研究罗什与慧远佛教思想的重要着作,也是研究印度佛教思想和印度佛教中国化的重要着作。本文由慧远、鸠摩罗什二人讨论内容为线索,结合慧远与罗什现存的其他着作,力图对《大乘大义章》进行比较全面和客观地文本分析,还原慧远、罗什二人所以立论的基础,确切地反映二人在此书中所表达的思想。《大乘大义章》中所涉及的四大色法、法身、法界、法性等问题,为佛教宇宙论知识中的现象论以及般若实相问题;阿罗汉、菩萨、佛、涅盘等为境界问题,成佛、菩萨退转、授记成佛、菩萨遍学、修行住寿等为修行功夫问题。本文即以本体论、现象论、功夫论、境界论为架构,将《大乘大义章》中的重要概念进行解释分析,力图由现象论提供慧远、罗什二人所设想的世界构成图式,由本体论展示二人对于世界本质、生命价值的看法及可能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心性论思想,由功夫论说明二人对佛教的禅修操作方法的见解,由境界论表现二人对佛教理想人格状态的体悟。同时,本文将从中国佛教思想发展史的角度着手,将《大乘大义章》置于印度佛学中国化的客观历史进程中,通过对慧远与罗什二人理论来源以及思想内容、思维方式的对比分析,展示《大乘大义章》对中国佛教义理发展方向的影响。《大乘大义章》中,关于法身的性质是慧远提问的重点,在书中所占比例很大。慧远尽管接受了中观学派破“有”破“无”的思维方式,却还是执着于业报的主体,试图解决成佛的依据和可能性的问题。因此,慧远在《大乘大义章》提出的问题主要围绕法身的性质展开。在慧远看来,法身没有任何具体形象,但又是不灭不穷的真实存在。“法身”实有、永恒存在,是轮回的承担者、报应的主体。鸠摩罗什本着般若性空的立场,强调“法身”、“法性”并不是什么独立自在的实体,所谓“法身”、“佛身”,只是为了适应对不同人的传法需要而作的方便假说。万法是由众因缘会聚而成,佛法身也是因缘和合而生,毕竟空寂。在讨论世间色法生成及性质的问题时,慧远立论的出发点是“因缘之生,生于实法”,所以分“有”为“因缘有”和“实法有”两类,并以“实法”作为“因缘法”得以形成的依据。罗什则突出“一切色皆以四大为根本”,目的在于引导慧远从其余“外道”、“邪见”中摆脱出来,而并未肯定“四大”是实。在关于禅修论之间的问答中,鸠摩罗什以中观般若性空思想统率禅法,强调在禅观中要用般若智慧去观照诸法实相。慧远在理解禅定的境界、佛身的属性时,总是倾向于追求空有之上的最高实在,认为佛身、佛所居住的清净国土都是实有,对印度佛教的大乘空宗思想表现出不自觉的抵制和抗拒。鸠摩罗什一方面强调了以般若智慧领悟义理的重要,另一方面,又强调修习的重要性,强调“遍学”的意义。慧远在关于菩萨“遍学”问题的理解中偏重“顿悟”的观点。慧远并不完全反对大乘般若中观学说,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熏陶使他深切地认识到,只有直观具体、简易方便的修行方法才能满足中土社会和民众的需要,从而能够在社会中广泛传播。当涉及到“授记”问题时,慧远认为阿罗汉、菩萨、佛都是不同阶层的果位,是不同的修行导致的最终的实在的结果;而罗什则认为所谓“果位”也是毕竟空,只是修行毕竟空的不同阶段,修行的最终结果应该是“放舍止息”,“无所贪着”,即无作无为,无所挂碍。从慧远向罗什请教的一系列问题看,慧远的思想是复杂的,他的佛教思想是印度大小乘佛教思想与中国固有的实在论和有神论相融合而成的。慧远虽然对般若思想内容有一定的理解和接受,但一直在追求一个“至极无变”的、绝对的实体性的东西,并以这种实体的真实存在作为其佛学理论的基石。在《大乘大义章》中,慧远总在询问各种事物和现象的性质,肯定着现象背后本质的确切存在,追求对每个佛学概念做出明确的回答。罗什对慧远问题的的解答一以贯之地坚持着大乘中观学的思想内容、精神实质和思维方法。罗什从缘起性空的观念入手,认为本体自身不可思议,“实相”之说仅限在认识论范围。罗什采取彻底的否定式思维方式和认识方法,即对于事物的真实存在、对于语言和逻辑判断分析作出彻底的否定,认为必须以全面破斥的方式,才能达到对宇宙人生本质(实相)的认识。从慧远与罗什在《大乘大义章》的思想交锋中,可以发现印度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可能,这种可能预示着中国佛教思想的发展方向。因此,慧远与罗什的讨论对于中国佛教“涅盘佛性”说、判教理论、禅修论等理论的发展影响深远。(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08-04-01)

大乘大义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大乘大义章》是后秦时期鸠摩罗什与慧远关于佛教大乘义理探讨的通信集,内容非常丰富,其中,以佛法身思想的讨论最为全面深入。鸠摩罗什关于法身思想的解答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和思想史意义。罗什法师对法身的回答,首先是站在大乘的立场上予以解答的;其次,是以缘起性空的中观视角来阐述的;再次,是从大乘、小乘对比的角度来梳理法身概念的。罗什法师的解答,促进了汉地佛教学者对般若思想、中观思想的理解和接受,促成了判教思想的发生,促进了南北朝义学的发展繁荣,有多方面的价值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乘大义章论文参考文献

[1].张敬川.鸠摩罗什的一乘佛学思想——以《大乘大义章》中关于阿罗汉授记问题的讨论为中心[J].普陀学刊.2016

[2].王宝坤.《大乘大义章》之法身观及其思想史意义[J].西部学刊.2014

[3].张凯.《大乘大义章》中慧远法身思想探析[J].五台山研究.2013

[4].覃江.诸法实相与无性法性:从《大乘大义章》看鸠摩罗什对庐山慧远本体论思路的批判[J].宗教学研究.2012

[5].史经鹏.论鸠摩罗什的大小乘观——以《大乘大义章》为中心[J].理论界.2012

[6].史经鹏.《大乘大义章》的时间界定及慧远的问题意识[J].宗教研究.2009

[7].吴丹.《大乘大义章》与印度佛教中国化[J].铜陵学院学报.2011

[8].吴丹.“极微论”与反“极微论”——以罗什与慧远在《大乘大义章》中的讨论为中心[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9].吴丹.慧远的“法身”思想及意义——以《大乘大义章》为中心[J].法音.2009

[10].吴丹.《大乘大义章》研究[D].苏州大学.2008

标签:;  ;  ;  ;  

大乘大义章论文-张敬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