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红外光栅光谱仪论文-李扬裕,方勇华,李大成,刘洋

近红外光栅光谱仪论文-李扬裕,方勇华,李大成,刘洋

导读:本文包含了近红外光栅光谱仪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小型光谱仪,光学设计,平板波导,Czerny-Turner结构

近红外光栅光谱仪论文文献综述

李扬裕,方勇华,李大成,刘洋[1](2015)在《基于平板波导的小型红外光栅光谱仪光学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红外光谱仪器的小型化,通过分析现有小型光谱仪,提出了一种基于平板波导的小型红外光栅光谱仪的设计方法。平板波导光谱仪的小型化原理与一般的微小型光谱仪不同。在平板波导光谱仪中,光束被限制在一层薄薄的平板波导介质中传播,看起来像是整个光学系统被压扁了。在垂直于平板波导的方向上光学元件的尺寸可以做到很小,从而显着减小光学系统的尺寸。该系统的设计可分为Czerny-Turner结构设计、波导结构设计。先根据像差理论设计Czerny-Turner结构,目标是保证光谱分辨率及校正像差;然后根据几何光学理论设计波导结构,包括平板波导和两个柱面透镜,目标是压缩光束并校正像散;最后将它们输入Zemax软件中进行综合优化,以获得最优的光学系统。据此方法设计了一个平板波导红外光栅光谱仪,工作波段为8~12μm,数值孔径为0.22,采用线阵探测器。通过Zemax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表明仪器光学系统的尺寸为130mmX125mmX20mm,工作波段内光谱分辨率达到80nm,满足设计指标要求。证明了该优化设计方法是可行的,所得系统尺寸小、性能高。(本文来源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2015年03期)

李扬裕,方勇华,刘洋[2](2012)在《小型长波红外光栅光谱仪光学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光学系统是光谱仪微小型化的关键,光学设计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微小型光谱仪的性能。针对长波红外光谱探测的具体应用,对比国内外各种方案,分析其优劣后提出一种基于交叉非对称切尔尼-特纳(Czerny-Turner)结构的小型光栅光谱仪。首先根据光谱仪基本原理和光学设计理论,分析系统的光谱分辨率、像差以及探测灵敏度。然后以小型化、低成本、要求的光谱范围和分辨率为具体设计目标,对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最后在光学软件Zemax中进行模拟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该系统的光谱范围为8~14μm,光谱分辨率优于80nm,光学系统尺寸约为100mm×75mm×45mm,满足小型化要求。同时采用扫描光栅配合单通道探测器的方式降低成本。(本文来源于《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赵海涛,王振华,孟昭荣,任晓明[3](2009)在《高速中红外光栅光谱仪设计与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光栅光谱仪的工作原理、光学系统参数的选择方法,并根据激光光谱特性及实际测试要求设计了简单实用的高速中红外光栅光谱仪。该光谱仪具有高帧频、高分辨率、可扩展性强等一系列优点。(本文来源于《舰船防化》期刊2009年05期)

陈少杰,唐玉国,巴音贺希格,李延超,于宏柱[4](2009)在《高速便携式近红外光栅光谱仪光电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制作了一种基于线阵CCD和USB2.0数据采集系统的高速便携式近红外光栅光谱仪。给出了该光谱仪的光学系统设计,分析了其测控系统的设计方案及特点,并给出了具体实现方法。分光系统采用平面光栅为分光元件,球面反射镜为成像物镜,实现了平谱面和较小的谱线弯曲(<4.2%),利于CCD探测器接收。测控系统采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和USB2.0接口技术,不仅优化了硬件电路结构,而且大大提高了数据采集速度,最快可达2MB/s。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并给出了波长标定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光谱仪高速便携,波长精度可达1nm。(本文来源于《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期刊2009年04期)

杜晓晴,童广,胥庆,赵釜[5](2009)在《微小型红外光栅光谱仪光学系统的设计与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光学系统是微小型光谱仪的核心部分,光学系统的设计质量将直接影响微小型光谱仪的性能.本文利用Zemax光学软件,对具有不对称Czerney-Turner结构的光栅光学系统进行设计与性能分析,并通过优化建立了满足要求的光学结构,该结构能实现波长范围为3—5μm的光谱检测,最小分辨波长间隔可小于50nm,光学系统特征尺寸小于10cm.本研究为微小型红外光谱仪的研制提供了前期理论基础与设计参考.(本文来源于《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期刊2009年01期)

倪振宇,李正直[6](1990)在《利用希尔伯特-史密特理论实现红外光栅光谱仪性能的改善》一文中研究指出把红外光栅光谱仪测得的衍射光强分布和待研究的光谱分布用积分方程相联系,利用希尔伯特—史密特理论解积分方程,实现衍射光谱的消卷积,进而可得到高分辨率的复原光谱。(本文来源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1990年05期)

近红外光栅光谱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光学系统是光谱仪微小型化的关键,光学设计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微小型光谱仪的性能。针对长波红外光谱探测的具体应用,对比国内外各种方案,分析其优劣后提出一种基于交叉非对称切尔尼-特纳(Czerny-Turner)结构的小型光栅光谱仪。首先根据光谱仪基本原理和光学设计理论,分析系统的光谱分辨率、像差以及探测灵敏度。然后以小型化、低成本、要求的光谱范围和分辨率为具体设计目标,对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最后在光学软件Zemax中进行模拟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该系统的光谱范围为8~14μm,光谱分辨率优于80nm,光学系统尺寸约为100mm×75mm×45mm,满足小型化要求。同时采用扫描光栅配合单通道探测器的方式降低成本。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近红外光栅光谱仪论文参考文献

[1].李扬裕,方勇华,李大成,刘洋.基于平板波导的小型红外光栅光谱仪光学设计[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5

[2].李扬裕,方勇华,刘洋.小型长波红外光栅光谱仪光学设计[J].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2012

[3].赵海涛,王振华,孟昭荣,任晓明.高速中红外光栅光谱仪设计与应用研究[J].舰船防化.2009

[4].陈少杰,唐玉国,巴音贺希格,李延超,于宏柱.高速便携式近红外光栅光谱仪光电系统设计[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2009

[5].杜晓晴,童广,胥庆,赵釜.微小型红外光栅光谱仪光学系统的设计与优化[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9

[6].倪振宇,李正直.利用希尔伯特-史密特理论实现红外光栅光谱仪性能的改善[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990

标签:;  ;  ;  ;  

近红外光栅光谱仪论文-李扬裕,方勇华,李大成,刘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