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卡病毒论文-何香萍,王宇清

博卡病毒论文-何香萍,王宇清

导读:本文包含了博卡病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儿童,呼吸道感染,人类博卡病毒,流行病学

博卡病毒论文文献综述

何香萍,王宇清[1](2019)在《儿童呼吸道人类博卡病毒感染的流行特征及与气候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苏州地区住院儿童呼吸道人类博卡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方面一些特征及检出率与气候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因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痰液,实时PCR技术检测人类博卡病毒(hBoV),同时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副流感病毒1、2、3型(Pinf Ⅰ~Ⅲ)、流感病毒A、B型(FLU A和B)、腺病毒(ADV)及人类偏肺病毒(hMPV)、鼻病毒(hRV)等9种常见呼吸道病毒。并收集气象资料。结果病毒阳性检测率为29.78%(2594/8711),hBoV检出率为4.11%(358/8711),位居第叁,检出率最高的是RSV10.9%(950/8711),其次是hRV10.52%(666/6333)。hBoV春、夏、秋、冬季检出率分别为2.38%、5.31%、6.36%、2.53%,夏季、秋季的检出率均高于春季、冬季(c2分别为25.857、22.300、41.926、37.191,P<0.001)。hBoV检出率与月气温均值中度正相关(r=0.443),与月日照有效时间(r=0.166)低度正相关,与月降水量(r=-0.005)、月空气相对湿度(r=-0.003)、月平均风速(r=0.043)不相关。结论 hBoV是儿童常见呼吸道病毒病原体之一,夏、秋季感染率偏高,气温对hBoV的流行有一定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临床肺科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朱记平,刘媛,骆茹梦,冯小婷,李毅[2](2019)在《可调控表达人博卡病毒1型非结构蛋白NS1稳定细胞系的建立及其反式转录激活作用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博卡病毒1型(Human bocavirus 1,HBoV1)非结构蛋白NS1是多功能蛋白,对病毒复制有重要作用,同时可诱导宿主细胞凋亡。在研究NS1蛋白功能时,降低NS1蛋白对宿主细胞的毒性作用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文中建立了可调控表达HBoV1非结构蛋白NS1的稳定细胞系。构建NS1重组慢病毒质粒(含可调控启动子),应用转染试剂将NS1重组慢病毒质粒转染至HEK293T细胞。通过嘌呤霉素筛选抗性细胞、多西环素诱导NS1表达,建立可稳定表达NS1-100、NS1-70蛋白的HEK 293T细胞系,利用荧光标记蛋白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确定NS1蛋白的表达。并在稳定表达NS1细胞系中转染HBoV1启动子-荧光素酶基因的质粒,分析NS1的反式转录激活活性。结果表明NS1蛋白可在建立的细胞系中稳定表达,且稳定表达NS1蛋白对HBoV1启动子有较强的激活活性,为进一步研究非结构蛋白NS1的功能及人博卡病毒致病机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来源于《生物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刘晓倩[3](2019)在《人博卡病毒结构蛋白5’UTR调控mRNA生成及可变翻译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05年,研究者从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幼儿患者鼻黏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出一种新的病毒,命名为人博卡病毒(Human bocavirus,HBoV)。人博卡病毒是继B19后第二种与人类疾病相关的细小病毒,同时也是细小病毒科博卡病毒属中牛细小病毒(BPV)和犬细小病毒(MVC)之外第叁个成员(1,2)。人博卡病毒共有四个亚型,本研究中所研究的是I型,即HBoV1。HBov1感染引发呼吸道相关疾病,但是其致病机理至今仍未阐明。HBoV1是单链DNA病毒,基因组大小约为5.5kb,末端重复序列形成发卡结构。病毒的mRNA均由P5起东西进行转录,经RNA可变剪接与加工,形成成熟的mRNA,主要编码非结构蛋白NS1-4及NS1-70,博卡病毒属特有蛋白NP1,以及结构蛋白VP1、VP2和VP3。VP1作为质量最大的结构蛋白,其N端的129个氨基酸残基被称为VP1特有序列(VP1 unique sequence,VP1u),具有A2磷酸酶活性,对病毒入侵细胞起到重要作用。VP3作为最小的结构蛋白,是衣壳的主要组成部分。病毒粒子中VP1/2/3的含量比例约为1:1:10,主要由转录子R6,R7,R8编码。由于VP1/2/3共享C端氨基酸序列,其编码序列部分重迭,HBoV1如何调控翻译过程,使得编码框位于下游的VP3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高于VP1蛋白?这种调控过程对于HBoV1的病毒生命周期又产生怎样的影响?HBoV1结构蛋白的可变翻译对于病毒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是本研究需要解决的核心科学问题。本研究通过同位素标记的体外共转录与翻译实验证明了HBoV1结构蛋白存在可变翻译现象。含有vp1基因的转录结构是多顺反子,能够同时翻译出VP1/2/3叁个结构蛋白,且5’UTR序列对于蛋白的翻译具有调控作用。并且通过实验证明,5’UTR是HBoV1结构蛋白VP1/2/3在真核细胞HEK293T内表达所必需的序列,不仅影响着结构蛋白的翻译效率,同时也对结构蛋白RNA的转录起到促进作用。由于真核细胞的5’UTR中存在多样化的调控元件,影响着下游基因的翻译水平。本研究构建了双荧光报告载体用以验证5’UTR及VP1u中是否含有能够介导VP3表翻译的中间核糖体进入位点(internal ribosome entry site,IRES),排除了IRES参与VP1/2/3可变翻译的可能。同时,我们证明VP1/2/3的可变翻译是一个由上游开放阅读框(upstream open reading frame,uORF)介导的核糖体扫描渗透过程。uORF不仅在翻译层面上调控VP1/2/3的可变翻译,同时也在转录水平上影响HBoV1的RNA剪接与加工过程。本研究在HBoV1感染性克隆上针对性的突变uORF的起始密码子序列,发现uATG的突变并不影响HBoV1感染性克隆转染后病毒基因组复制水平,但是uATG2&3的突变显着改变VP1/2/3的翻译比例,增加了VP1的翻译效率,同时也影响子代病毒的生成,对HBoV1的生命周期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此外,通过逐步截短5’UTR序列,本研究鉴定出HBoV1的R6转录子5’UTR中存在决定结构蛋白RNA丰度的顺式作用元件,是5’UTR中除开uORF之外的一个影响病毒RNA转录水平的调控元件。本研推进了目前对于人博卡病毒结构蛋白的研究进展,为人博卡病毒的防治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期刊2019-06-01)

董晓根,张志敏,秦萌,李若曦,封会茹[4](2019)在《2017年北京市首起人博卡病毒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一起由人博卡病毒(HBoV)引起的聚集性发热疫情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其流行情况及HBoV毒株的进化情况,为今后HBoV发热疫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7年北京市丰台区13例发热患儿展开流行病学调查,采集咽拭子标本,并采用实时荧光PCR法进行呼吸道病毒核酸检测。对HBoV阳性标本进行VP1基因区特异性扩增和测序,通过DNAStar7.1、Bioedit v7.0.9、MEGA 6.0.6等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扩增序列进行基因离散率和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发病患儿临床症状以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为主。患儿具有明显聚集性。10份样本中共检出3份HBoV阳性。基因离散率和进化树显示,3份样本均为HBoV-1型,核苷酸序列同源性100%,与北京株311-BJ07等流行株高度同源。结论此次聚集性发热疫情是由1型HBoV引起的,证实该型HBoV已在我国广泛存在。提示HBoV-1型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形势严峻,应加强关注和研究,制定防治措施。(本文来源于《疾病监测》期刊2019年06期)

丁彦琴[5](2019)在《氧化苦参碱体外抗犬博卡病毒(MVC)感染的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犬博卡病毒(Minute virus of canines,MVC)是一种体积小,无包膜、能够自主复制的单链DNA(ssDNA)病毒,是犬类多种疾病发生的病原体。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OMT)作为苦参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肿瘤、抗心律失常和抗纤维化等功效。尤其在抗病毒方面,对于多种病毒都具有抵抗作用。本研究中,我们主要通过观察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OMT)对犬博卡病毒(MVC)感染引起的沃尔特里德犬(Walter Reed canine cell/3873D,WRD)细胞凋亡、细胞周期与活力的变化以及对病毒基因的复制和表达、病毒颗粒形成的影响,以此来探究OMT体外抗犬博卡病毒的作用。方法:首先,以0.5mM至20mM(mmol/L)系列浓度的OMT孵育WRD细胞72h,采用CCK-8法确定氧化苦参碱使用的安全剂量,并以MVC感染WRD细胞建立感染模型,在安全剂量的干预下检测氧化苦参碱对感染细胞活力的影响;其次,以4mM(安全剂量浓度)的OMT对感染的细胞进行干预,一方面采用Southern blot检测氧化苦参碱对病毒基因组DNA复制的影响,同时分别采用Western blot和qRT-PCR技术对病毒基因NS1、NP1和VP2的蛋白以及m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比较OMT干预组与病毒组,观察氧化苦参碱对病毒基因表达的影响,另一方面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病毒颗粒的形成;与此同时,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的变化,以及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的激活和Bcl-2的表达。结果:1.病毒感染复数一定(MOI:10)时感染细胞,不同OMT浓度(0.5mM至20mM)进行干预,与感染组相比,干预组中感染细胞的活力值明显升高(~(**)P<0.01);病毒感染复数不同(MOI:2.5、5、10、20、40、80),以一定浓度的OMT(安全剂量4mM)对感染细胞进行干预,与感染组相比,随着病毒感染复数不断增大,细胞活力降低(~*P<0.05)。2.与感染组相比,加入OMT进行干预后,病毒基因组DNA的复制和病毒基因NS1、VP2和NP1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病毒颗粒的形成明显减少。3.相较于感染组,在感染早期,OMT干预组中S期阻滞明显缩短,在感染后期,细胞凋亡明显减少(~(**)P<0.01)。4.与感染组相比,加入OMT进行干预后,凋亡因子Caspase-3的激活产物的表达降低(~*P<0.05),抗凋亡因子Bcl-2的表达增强(~(**)P<0.01)。结论:1.OMT能够显着提高MVC感染靶细胞的细胞活力,使细胞凋亡减少并保护细胞,发挥抗MVC活性的作用。2.OMT能够抑制病毒基因组DNA的复制、病毒基因的表达、病毒颗粒的形成以及缩短感染早期S期的阻滞。3.OMT减少感染细胞的凋亡,可能与抑制凋亡因子Caspase-3的激活,增强抗凋亡因子Bcl-2的表达有关。(本文来源于《宁夏医科大学》期刊2019-05-01)

王丽,黄娟,莫庆仪,周涛[6](2019)在《中山地区住院患儿呼吸道博卡病毒感染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中山地区住院患儿呼吸道博卡病毒(HBoV)感染情况、混合感染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该院住院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共4 072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期完善相关病原学检查,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T-PCR)对其鼻咽分泌物进行HBoV检测,收集相关资料。结果 4 072例患儿中,HBoV阳性204例,检出率为5.0%,男性患儿126例,阳性构成比61.8%,女性患儿78例,阳性构成比38.2%。<1岁、1~<3岁、3~<7岁,以及≥7岁患儿的HBoV检出率分别为2.04%、1.96%、0.81%、0.15%。从月份上来看,7、8月最高为11.7%,9月为11.3%。从季节上来看,夏、秋季分别为30.9%、25.5%。64例(31.4%)患儿存在混合感染,<1岁26例(12.7%),1~<3岁29例(14.2%),混合感染细菌的最多为42例(20.6%),双重感染24例(11.8%),混合感染的病原体,小于1岁混合感染中呼吸道合胞病毒9例,鼻病毒4例,1~<3岁肺炎支原体感染6例,流感嗜血杆菌6例,鼻病毒3例,3~<7岁及≥7岁主要为MP感染。结论 HBoV是中山地区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之一,主要感染婴幼儿,混合感染常见,但对病情无明显影响,流行季节在夏秋季,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肝功损害、心肌损害并发症少。(本文来源于《检验医学与临床》期刊2019年08期)

胡圣林,陈雯[7](2019)在《博卡病毒感染的科学防控》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随着我国现代畜牧养殖的规模发展,生猪养殖已经成为我国现在畜牧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实际发现猪博卡病毒(PBoV)在国内猪场阳性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与多种猪高热综合征表现出协同致病作用,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严重的免疫抑制性疾病。结合对本病的长期观察研究,具体分析致病原特点及本病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特点等,总结出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供业内借鉴参考。(本文来源于《畜牧兽医科技信息》期刊2019年04期)

蔡勇,陈德晖,刘文宽,梁文雅,刘升[8](2019)在《广州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人博卡病毒流行病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广州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ARI)住院儿童人博卡病毒(HBoV)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取1 168例ARI患儿的鼻咽拭子标本,实时荧光RT-PCR法检测HBoV、人偏肺病毒(HMPV)、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nfA)、乙型流感病毒(infB)、副流感病毒1、2、3、4(PIV1、2、3、4)、肠道病毒(EV)、冠状病毒(CoV)、鼻病毒(RHV)。结果HBoV检出率2.5%(29/1168)。HBoV与其他病毒混合检出率44.8%(13/29),以混合RSV最常见(46.2%,6/13)。不同年龄段患儿HBoV检出率分别为≤0.5岁1.9%,> 0.5岁且≤1岁4.2%,> 1岁且≤3岁3.1%,>3岁且≤6岁0.6%,>6岁0%,不同年龄段患儿HBoV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73,P=0.039)。不同季节HBoV检出率分别为春季0.9%,夏季1.9%,秋季4.3%,冬季2.8%,不同季节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91,P=0.075)。结论广州地区ARI住院患儿HBoV的检出率较低。HBoV常与其他病毒混合感染,其中以RSV最多见。0.5~3岁儿童是感染HBoV的重点人群。HBoV检查率无明显季节性。(本文来源于《实用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师乾凯,范慧霞,顾文源,侯林杉,左玉柱[9](2019)在《猪博卡病毒G1基因群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双重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建立同时快速定量检测猪博卡病毒(PBoV) G1基因群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方法,本研究参照GenBank登录的PBoV的NP1基因和PEDV的M基因保守序列,设计了引物和探针,经优化反应条件后,建立了能够同时检测PBoV G1基因群和PEDV的双重TaqMan荧光定量PCR方法。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与PCV2、PRV、PDCoV、PRoV和TGEV无交叉反应,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对PBoV、PEDV的质粒标准品检测下限分别为21.8拷贝/μL和31.7拷贝/μL;且组内、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4%,重复性好。应用本实验建立的方法对2017年5月~2018年8月,河北省部分地区采集的142份仔猪腹泻样品检测结果显示,PBoV G1阳性率为18.3%(26/142),PEDV阳性率为62.7%(89/142),其中PBoV G1与PEDV共感染率为10.6%(15/142),该方法优于常规PCR方法。本研究建立的双重TaqMan荧光定量PCR方法对PBoV和PEDV的准确检测、病原监测、流行病学调查等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预防兽医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吉彦莉,王永全,崔海洋,靳博[10](2019)在《北京市腹泻儿童人博卡病毒VP1区基因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北京市5岁以下腹泻儿童人博卡病毒(human bocavirus, HBoV)感染状况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15年11月—2016年12月北京市哨点医院5岁以下急性腹泻儿童粪便标本,用巢式PCR对HBoV部分VP1区序列进行扩增,并对阳性序列进行基因特征分析。结果共采集粪便标本396例,检出HBoV 30例(7.58%),包括3种基因型别,分别为HBoV1型(17例)、HBoV2型(11例)、HBoV3型(2例),未检出HBoV4型。进化分析表明,HBoV1序列在进化树上包括两簇,其中,BJ16-325变异程度较大,自成一簇;其他HBoV1序列共同形成一簇。北京地区所有HBoV2序列均位于一个新的HBoV2亚型分支上。结论 2015—2016年北京市5岁以下腹泻儿童检出的HBoV包括3种基因型(1~3型);北京市至少存在2组不同来源HBoV1的流行;本地区流行的HBoV2为一种新的亚型。(本文来源于《传染病信息》期刊2019年01期)

博卡病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人博卡病毒1型(Human bocavirus 1,HBoV1)非结构蛋白NS1是多功能蛋白,对病毒复制有重要作用,同时可诱导宿主细胞凋亡。在研究NS1蛋白功能时,降低NS1蛋白对宿主细胞的毒性作用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文中建立了可调控表达HBoV1非结构蛋白NS1的稳定细胞系。构建NS1重组慢病毒质粒(含可调控启动子),应用转染试剂将NS1重组慢病毒质粒转染至HEK293T细胞。通过嘌呤霉素筛选抗性细胞、多西环素诱导NS1表达,建立可稳定表达NS1-100、NS1-70蛋白的HEK 293T细胞系,利用荧光标记蛋白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确定NS1蛋白的表达。并在稳定表达NS1细胞系中转染HBoV1启动子-荧光素酶基因的质粒,分析NS1的反式转录激活活性。结果表明NS1蛋白可在建立的细胞系中稳定表达,且稳定表达NS1蛋白对HBoV1启动子有较强的激活活性,为进一步研究非结构蛋白NS1的功能及人博卡病毒致病机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博卡病毒论文参考文献

[1].何香萍,王宇清.儿童呼吸道人类博卡病毒感染的流行特征及与气候的关系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9

[2].朱记平,刘媛,骆茹梦,冯小婷,李毅.可调控表达人博卡病毒1型非结构蛋白NS1稳定细胞系的建立及其反式转录激活作用初探[J].生物工程学报.2019

[3].刘晓倩.人博卡病毒结构蛋白5’UTR调控mRNA生成及可变翻译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2019

[4].董晓根,张志敏,秦萌,李若曦,封会茹.2017年北京市首起人博卡病毒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J].疾病监测.2019

[5].丁彦琴.氧化苦参碱体外抗犬博卡病毒(MVC)感染的作用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9

[6].王丽,黄娟,莫庆仪,周涛.中山地区住院患儿呼吸道博卡病毒感染的临床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

[7].胡圣林,陈雯.博卡病毒感染的科学防控[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9

[8].蔡勇,陈德晖,刘文宽,梁文雅,刘升.广州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人博卡病毒流行病学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9

[9].师乾凯,范慧霞,顾文源,侯林杉,左玉柱.猪博卡病毒G1基因群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双重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9

[10].吉彦莉,王永全,崔海洋,靳博.北京市腹泻儿童人博卡病毒VP1区基因特征分析[J].传染病信息.2019

标签:;  ;  ;  ;  

博卡病毒论文-何香萍,王宇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