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流行音乐演唱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流行音乐,演唱会,怀旧
流行音乐演唱会论文文献综述
吕钰秀,毕乙鑫[1](2018)在《两岸流行音乐风格与受众审美考察——以1980~2015年北京与台北流行音乐个人演唱会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两岸的流行音乐个人演唱会均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呈现蓬勃发展的状态。1980~2015年间,台湾流行音乐一直盛行不衰,大陆流行音乐发展迅速,在两岸流行乐坛占据了重要地位。两岸流行音乐受众的审美愈加多元化,既"喜新"又"怀旧"。各自对于"怀旧"呈现了不同的偏好:大陆受众更为偏爱摇滚风格,而台湾受众则对闽南语歌曲格外钟情。(本文来源于《艺术探索》期刊2018年06期)
李天然[2](2016)在《解读流行音乐演唱会》一文中研究指出流行音乐是大众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流行音乐演唱会是当今社会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两者都拥有众多的欣赏者和巨大的影响力。随着现代化与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人民的文化消费能力将被不断释放,他们内在的精神需求会被唤醒,流行音乐演唱会作为一种充满生命力的文化景观,受到各界的关注。从表面上看,演唱会是一场娱乐盛事,为人们提供消遣娱乐,但是其中蕴含的审美文化、消费主义、视觉奇观又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因为流行音乐与青少年有着天然的贴近性,流行音乐演唱会的创作也需要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本文来源于《传播与版权》期刊2016年05期)
贺领会[3](2015)在《中国改革开放后的流行音乐——从录音带到演唱会电影》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从传播媒介的角度说明了中国改革开放后的流行音乐由八九十年代以"听"来吸引大众的方式转变为现在用"看"包装自己,在其视觉呈现的内容上又由叙事性向奇观方向发展。(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5年07期)
庞忠海[4](2014)在《试论流行音乐演唱会的审美文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流行音乐演唱会是当今社会重要的一个文化现象,本文从流行音乐以及相关内容的概念,以及演唱会的构成方式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对音乐会的美感程度进行明确,同时探讨了流行音乐演唱会的审美价值取向,说明了流行音乐演唱会的当代意义及其价值,希望能够给相关的音乐爱好者以及学习者提供相应的借鉴和参考。(本文来源于《科技展望》期刊2014年24期)
郭蕾[5](2013)在《城市民族音乐学视野下的哈尔滨流行音乐演唱会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民族音乐学视野下的哈尔滨流行音乐演唱会,是当下流行音乐在哈尔滨生存发展的一个重要而又特殊的艺术课题。文章从对民族音乐学全面正确的解读、哈尔滨城市音乐文化的本体特征、哈尔滨流行音乐演唱会的艺术定位叁大理论层面,对城市民族音乐学视野下的哈尔滨流行音乐演唱会这一重要而又特殊的艺术课题进行了系统研究。(本文来源于《艺术教育》期刊2013年12期)
[6](2013)在《“我的母校情·我的中国梦”流行音乐学院大型演唱会隆重举行》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川音"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活动的全面开展,流行音乐学院2013届毕业生以扎实的基本功与良好的舞台形象于6月15日晚在新校区体育场为全院师生带来"我的母校情·我的中国梦"专场演出,展现学子青春风采,抒发对母校感恩情怀。(本文来源于《音乐探索》期刊2013年03期)
金宗静[7](2012)在《流行音乐演唱会的当代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流行音乐演唱会在今天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具有缓和政治、伦理和阶级专制对人性的扭曲和压抑的文化价值;同时作为一种新的音乐传播形式,它代表了一种新的精神生产方式和音乐发展理念,具有积极的当代文艺价值。当然,流行音乐演唱会也会带来人性新的扭曲和分裂,具体表现就是感性欲望的泛化、主体人格的异化和精神价值的消解。(本文来源于《学术交流》期刊2012年S1期)
李永荣[8](2011)在《流行音乐演唱会音响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了流行音乐演唱会设计与创作理念,分析了演出场地的条件与现场音响的要求。(本文来源于《演艺科技》期刊2011年03期)
金宗静[9](2006)在《流行音乐演唱会的审美价值取向》一文中研究指出流行音乐会的审美价值取向是指流行音乐会在使人们获得审美经验时所引发出的审美趣味趋向,主要体现为:叛逆性、娱乐性、前卫意识。审视流行音乐会的审美价值取向,以朋凸显流行音乐会的当今审美价值意义。(本文来源于《时代文学(双月版)》期刊2006年03期)
金宗静[10](2006)在《流行音乐演唱会的审美文化透视》一文中研究指出流行音乐演唱会是当今社会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拥有众多的欣赏者与巨大的影响力。作为有着充盈生命力的一种文化景观,流行音乐演唱会理应受到理论界的关注,然而,目前国内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而现有的某些成果,也还不够深入。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对流行音乐的认识至今仍然比较模糊,对流行音乐本身的审美价值及其社会作用评价也还不够公允。这种学术研究的滞后性,直接影响了对流行音乐演唱会这一审美文化现象的深入研究。正是基于这种情况,本文试图从审美文化的角度,结合相关个案,对流行音乐会予以深入系统地探讨。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流行音乐概述。主要辨析流行音乐的概念,考察流行音乐的历史,并阐述研究流行音乐演唱会的视角和方法。首先,对流行音乐的概念进行辨析,指出“流行音乐”不等于“流行的音乐”或“通俗的音乐”,流行音乐较为贴切的称呼应该是“大众音乐”,并进一步论述了流行音乐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在此基础上,指出流行音乐既是一种艺术形式,又是一种大众文化现象,因此,我们应该从美学与审美社会学的双重视角来切入,对流行音乐进行审视。其次,考察了流行音乐的历史,并介绍了流行音乐的类型。第二,流行音乐演唱会的构成。论述了流行音乐演唱会的叁种类型:一般流行音乐演唱会、摇滚音乐演唱会、前卫音乐演唱会,并分别阐述了其所独具的审美特征。一般流行音乐会,从广义上说,是相对于严肃音乐会而言的;狭义上的一般流行音乐演唱会,是指摇滚音乐演唱会、前卫音乐演唱会的前身,是音乐广场最直接的继承者,同时也促进了摇滚音乐演唱会、前卫音乐演唱会的发展与革新。摇滚音乐会是当代流行音乐会的代表类型。其特征是:用吉他、钢琴、鼓、萨克斯等乐器伴奏,演唱者音调奋亢喧闹,其乐句简单而不重复,节奏富有强烈的动力感。前卫音乐演唱会,它可以说是通俗与严肃的杂交,有叁种情形,一是以用传统管弦乐队演奏流行音乐为特征的流行音乐会,二是以用电声乐队演奏传统音乐为特征的流行音乐会,叁是以用前两种混合的乐队演奏复合风格的音乐为特征的流行音乐会。混合实际上造成混杂的拼盘,从而显现了后现代的特征。第叁,流行音乐演唱会的审美特征。主要从行为、形态、观念叁个方面,分析探讨了流行音乐演唱会的审美特征。观念方面,流行音乐会和其他音乐会都有(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06-04-20)
流行音乐演唱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流行音乐是大众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流行音乐演唱会是当今社会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两者都拥有众多的欣赏者和巨大的影响力。随着现代化与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人民的文化消费能力将被不断释放,他们内在的精神需求会被唤醒,流行音乐演唱会作为一种充满生命力的文化景观,受到各界的关注。从表面上看,演唱会是一场娱乐盛事,为人们提供消遣娱乐,但是其中蕴含的审美文化、消费主义、视觉奇观又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因为流行音乐与青少年有着天然的贴近性,流行音乐演唱会的创作也需要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流行音乐演唱会论文参考文献
[1].吕钰秀,毕乙鑫.两岸流行音乐风格与受众审美考察——以1980~2015年北京与台北流行音乐个人演唱会为例[J].艺术探索.2018
[2].李天然.解读流行音乐演唱会[J].传播与版权.2016
[3].贺领会.中国改革开放后的流行音乐——从录音带到演唱会电影[J].才智.2015
[4].庞忠海.试论流行音乐演唱会的审美文化[J].科技展望.2014
[5].郭蕾.城市民族音乐学视野下的哈尔滨流行音乐演唱会研究[J].艺术教育.2013
[6]..“我的母校情·我的中国梦”流行音乐学院大型演唱会隆重举行[J].音乐探索.2013
[7].金宗静.流行音乐演唱会的当代意义[J].学术交流.2012
[8].李永荣.流行音乐演唱会音响设计[J].演艺科技.2011
[9].金宗静.流行音乐演唱会的审美价值取向[J].时代文学(双月版).2006
[10].金宗静.流行音乐演唱会的审美文化透视[D].山东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