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常变思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伤寒论》,常变观,发病有常变,传变有常变
常变思维论文文献综述
朱辉,许辉[1](2016)在《《伤寒论》常变观对中医临床思维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常与变是相对而言的。就"标本"而论,"本"为"常","标"为"变"。治病求本是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此为"常法",但当某些症状较为突出、患者难以忍受或危及生命时,治疗的重心就当有所转移,急则治其标,即为"变法"。寒证治以热药,热证治以寒药,逆病性而治,即"正治",是治疗的常法。但当病情危重,外在表象不能真实反映病变本质,也就是出现假象时,治疗就应加以变通。有时的"反治"之法即为变法。在《伤寒论》的常变观思维指导下,不仅要努力探索疾病发生、发展、辨证、治疗的常规与变法,还要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知常达变"的辩证思维,要善于运用唯物辨证法的观点全面地、动态地、联系地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本文来源于《河南中医》期刊2016年09期)
张成明,刘力,田丙坤,隆靖[2](2016)在《《伤寒杂病论》常变思维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伤寒杂病论》全面贯穿运用了常变思维。本文结合常变思维的含义,认为该书中发病传变、诊断疾病、治疗病证、鉴别诊断、选方用药及预后转归等方面皆与常变思维密切相关。常变思维可助医者更好的处理一般性与特殊性、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对当今临床准确的辨证论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医药导报》期刊2016年14期)
郑齐[3](2012)在《薛雪湿热病辨治中的常变思维》一文中研究指出《湿热论》是清代温病学派医家薛雪的代表性着作。该书以正局、变局作为纲领,对外感湿热证(症)辨治规律进行了较为详细地阐述。正局是湿热病病机变化之常,变局是病机变化之变。叁焦辨治是针对病机变化之常的治法,卫气营血辨治则是针对病机变化之变的治法。叁焦传变的不同阶段中又常中有变,遂治法各异。常变思维贯穿于薛雪湿热病辨治的全过程。(本文来源于《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王洁华[4](2012)在《辩证思维常变观在教与学关系上的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辩证思维常变观角度解读教与学关系,特别是"知识爆炸"背景下学科与跨学科的、知识生产模式II视角下人才培养等要素的常与变之外延和内生矛盾建构层面上探讨了教与学之间相互关系的本质联系。研究表明,辩证思维常变观为进一步研究和认识教与学关系自身运动规律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经济学》期刊2012年01期)
卓播儒[5](2010)在《《伤寒论》神志病症常变辨证思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社会环境日益复杂,人类生活压力逐渐增大等诸多因素,神志病症的发病率呈攀升态势。因此,关于此类病症的诊断治疗愈加受到人们的重视,临床医师对其辨证论治的研究亦越来越多。《伤寒论》中有关神志病症的论述阐发颇为详尽,方药功效亦颇为卓着。本研究试从《伤寒论》神志病症的辨证论治及古今研究进展入手,着重从思维角度探讨《伤寒论》神志病症的辨证精髓,并通过烦躁、谵语、狂证、失眠等常见的神志病症,来揭示仲景在神志病症辨证论治过程中所体现的常变辨证思维。本研究中,每一病症均列举出典型病例,从变法思维的角度来给予辨证分析,从而能够使读者更好的理解常变辨证思维在诊治神志病症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在研究仲景诊治神志病症时,不仅要学习具体的处方用药经验,更为重要的是学习其辨证论治的精神,打破“有是证便用是方”的传统观点,这对于当今中医界一些医者治疗失眠惯用酸枣仁,治疗狂证惯用龙牡等流弊,无疑更具警示意义。本研究综合论述了常变辨证思维在诊治神志病症中的重要作用,并阐述了常变辨证思维对于学习《伤寒论》的重要意义,借此能够从整体上更深刻的理解《伤寒论》中的常变观。(本文来源于《山东中医药大学》期刊2010-04-20)
赵桂芝,姜建国[6](2008)在《《伤寒论》下利证常变辨证论治思维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阐常述变,是仲景辨证论治的一大特色。探讨《伤寒论》的常变思维观,对于深刻理解仲景辨证论治的基本精神,掌握《伤寒论》的诊治大法,开拓医者的辨治思路,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以仲景对下利证的常变法辨证论治为例,简要分析了其临床辨治疾病的常变思维观。"常者易以知,变者应难识",不拘泥常法,而能灵活地运用变法论治,更具有实际意义。(本文来源于《时珍国医国药》期刊2008年01期)
李青[7](2007)在《谈常变思维在超声检查申请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何选择超声检查病种、确立检查部位、掌握检查时机,是临床工作中非常实用、具体的问题。将"常变"思维运用于超声检查申请,阐述常规性思维与变法性思维在选择病种、部位、时机的思维方式与方法,使学生既掌握申请中规律的、稳定的、常识的"常"法,又熟悉非规律性、特殊性的"变"法,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超声检查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本文来源于《继续医学教育》期刊2007年32期)
任秀玲[8](2007)在《“常变”观中的辩证思维》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帝内经》在常变范畴的指导下,一方面努力发掘能够“令可为常”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生理、病理规律,另一方面又契而不舍地追逐着生理、病理的变化规律,大量的经验事实被捆绑在“常变”范畴之下。同时客观事物的“常”与“变”对立统一规律,又锻炼了医学家们的辩证思维,(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报》期刊2007-08-06)
赵桂芝[9](2007)在《《伤寒论》下利证的常变辨证论治思维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知常达变,是中医学临床辨证论治的基本思维方法之一。阐常述变,也是仲景《伤寒论》辨证施治的基本特征之一。仲景论病是阐常简,述变繁;阐常少,述变多。大概正是因为这一点使其历千年而不衰,一直被历代医家整理、注释、研究,并被奉为圭臬。因此,探讨《伤寒论》的常变思维观,对于深刻理解仲景辨证论治的基本精神,掌握《伤寒论》的诊治大法,开拓医者的思路,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文献整理和理论研究的方法,以仲景对下利证的辨证论治为例,对其临证之常变辨证思维观进行了探讨。期望能以小博大,使这种思维方法发扬光大,提高业医者临床的思维创新能力,达到“智圆行方”的境界。(本文来源于《山东中医药大学》期刊2007-04-20)
李美萍[10](2004)在《用常变思维研究《伤寒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个《伤寒论》的喜爱者,虽多年苦读,偶有所得,但对于博大精深的伤寒学说穷毕生精力也难登堂入室。但如果我们采用“常变思维”来研究《伤寒论》,则不仅对学习研究《伤寒论》有所助益,而且对整个中医学的发扬和发展都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那么什么叫“常变思维(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报》期刊2004-12-30)
常变思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伤寒杂病论》全面贯穿运用了常变思维。本文结合常变思维的含义,认为该书中发病传变、诊断疾病、治疗病证、鉴别诊断、选方用药及预后转归等方面皆与常变思维密切相关。常变思维可助医者更好的处理一般性与特殊性、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对当今临床准确的辨证论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常变思维论文参考文献
[1].朱辉,许辉.《伤寒论》常变观对中医临床思维的启示[J].河南中医.2016
[2].张成明,刘力,田丙坤,隆靖.《伤寒杂病论》常变思维初探[J].中医药导报.2016
[3].郑齐.薛雪湿热病辨治中的常变思维[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
[4].王洁华.辩证思维常变观在教与学关系上的发展[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2
[5].卓播儒.《伤寒论》神志病症常变辨证思维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
[6].赵桂芝,姜建国.《伤寒论》下利证常变辨证论治思维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08
[7].李青.谈常变思维在超声检查申请中的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07
[8].任秀玲.“常变”观中的辩证思维[N].中国中医药报.2007
[9].赵桂芝.《伤寒论》下利证的常变辨证论治思维探讨[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
[10].李美萍.用常变思维研究《伤寒论》[N].中国中医药报.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