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地娟浙江省宁海县知恩中学315600
摘要:体育习惯是学生在不断重复的练习中而形成的固定化的行为方式,它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着人的生活方式和成长。学校体育要为学生打好终身体育基础,素质教育原则把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习惯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总目标而提了出来。《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提出:“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体育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应顺应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勤学多思,多钻研教法,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体育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奠定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基础。
关键词:中学体育习惯终身体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如果没有端正的锻炼态度,又没有锻炼兴趣和良好的锻炼习惯,学生是无法真正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当然也就无法实现全面提高身体素质。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兴趣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是指一个人认识与掌握某种现象、事物或参与某项活动具有积极情绪的一种心理倾向。只有兴趣,才能使人有坚持的自觉性。缺乏对某种活动的兴趣和爱好,一般来说,也就不可能形成从事该活动的习惯,即使已形成的习惯,也会随着兴趣爱好的淡薄而逐渐消退;缺乏对某一活动的兴趣,就不可能产生对该活动的爱好,对该活动没有爱,也就不可能对该活动有持之以恒的兴趣。因此,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或身体素质练习时,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发挥其优势,激发其主动性。教师应先提出练习要求,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设想各种动作,达到要求,完成任务。
要让学生懂得拥有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锻炼意识是非常重要的。锻炼是延缓衰老、防病抗病、延年益寿的重要手段,如果能坚持锻炼,生命将会呈现另一种色彩。要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就应有意识地把思想教育有机地渗透到学校体育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中去。体育教学既要教给学生锻炼身体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技术的方法,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身心协调发展的过程,又要通过体育教学的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和思想性,不断强化学生的体育意识,在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的同时,提高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他们的体育兴趣。要有效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需要学校、家庭与社会相互配合,充分发挥体育宣传的导向作用。由于竞赛的参与不同于一般的参与,它是全身心投入的一种参与,是技术、战术与身体素质的较量,也是意志的较量,所以体育竞赛是促成学生体育情感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随着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许多国家都在不断地进行教育改革,而且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教师认识的转换、教学方式和方法的进一步改革,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前提。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科学地安排教材内容,在教法上要采用竞争性、趣味性的组织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认真贯彻课堂常规,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规范准确地讲解示范动作技术,并且加强练习方法的指导。传统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是按照固定的课时计划、形式、结构和教学程序,由教师教授,学生学习动作、锻炼身体,实现和达到统一规定的标准,严重影响了学生从事和继续活动的兴趣,影响了对学生进行体育意识、爱好和独立进行自我体育锻炼能力的培养。
不是任何一种活动都是体育活动,也不是任何一种体育活动都能锻炼身体和增强体质,不懂得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不仅会影响锻炼效果,还有可能损害身体健康。学校体育不只是直接为增强学生体质服务,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锻炼的方法,培养自觉锻炼的习惯和自学自练的能力。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主要是指让学生掌握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运动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锻炼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技术和方法作为理论指导进行自我锻炼和自我评价。创新思维是一切创新的源泉,在体育教学中要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改进教学方法,实施多种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改进和提高学生投篮技术和命中率的教学时,首先提出:“利用学过的知识、技术,你会采用哪些方法?”学生就会从记忆中努力演练出多种方法,即原地双手胸前投篮、跳起单手投篮、高手投篮等。这时要及时对学生进行收敛思维的训练,即指导学生对每种动作方法进行比较,从中体验、摸索出一种最佳的方法。
总之,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既有利于学生的生长发育,又能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习惯是逐渐养成的、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和外在监督的自动化了的行动方式。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必须努力尽可能坚强地形成学生良好的习惯,但为了达到这种目的最重要的还是正当行为的不断练习。”良好习惯的形成,是意志与毅力的结果,只有经过严格要求、反复训练和努力实践才能形成。
参考文献
1、邱梅婷贾绍华等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6)。
2、袁南宁《试论终身体育教育的教育学基础及其发展趋势》.江西教育学院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