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黄疸新生儿进行有针对性早期护理的效果观察

对黄疸新生儿进行有针对性早期护理的效果观察

(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江苏南通226001)

【摘要】目的:观察对黄疸新生儿进行有针对性早期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科的58例黄疸新生儿纳入观察。将患儿分为早期组和常规组。早期组的患儿在进行基础护理的同时,行针对性早期护理干预。常规组的患儿行黄疸基础护理。观察两组的黄疸消退情况。结果:早期组的患儿在护理3d、5d的黄疸指数比常规组低(P<0.05)。早期组的患儿第一次排便比常规组早(P<0.05)。早期组的患儿胎便变黄时间比常规组缩短(P<0.05)。护理1d时,两组患儿血红胆素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护理5d后,早期组的患儿血红胆素比常规组低(P<0.05)。结论:针对性早期护理在黄疸新生儿应用中可以加快胎便排出和变黄,促进血红胆素排出,改善黄疸指数。

【关键词】黄疸;新生儿;针对性;早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3-0178-02

对于黄疸的患儿来说,如果黄疸长期不消退,容易使中枢神经系统受损[1]。病情严重者甚至导致患儿死亡。黄疸的治疗一般采用光照疗法,治疗期间的护理是辅助治疗的有效手段。本研究主要分析对黄疸新生儿进行有针对性早期护理的效果。现将护理措施、效果进行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科的58例黄疸新生儿纳入观察。将患儿分为早期组29例和常规组29例。其中早期组男患儿:女患儿=15:14,体重3.3~4.7kg,平均(3.9±0.6)kg。常规组其中男患儿:女患儿=16:13,体重3.0~4.5kg,平均(3.8±0.9)kg。早期组的患儿资料与常规组患儿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常规组患儿行基础护理:(1)母婴干预:让新生儿与产妇进行早接触、早吸吮。(2)光照护理:对光照箱进行消毒,将箱内温度调整到30℃~32℃[2]。使用适当大小黑布遮盖患儿眼睛、会阴,避免光照损伤。轻轻将患儿抱入箱内,将其头部偏向一边。进行光照时,每隔1h更换体位,使光照更加全面。根据患儿情况进行光照6~12h。早期组的患儿在行基础护理的同时,给予针对性早期护理:(1)游泳干预:室内温度调控到26~28℃,游泳水的温度调整到38℃~40℃[3]。使用防水的脐贴贴住患儿脐部,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将患儿放入水中,辅助患儿伸展肢体,游泳持续时间为10~15min。(2)抚触干预:患儿出水后,轻轻擦干身上的水。使用润肤油涂抹全身,并进行轻柔抚触。抚触可以对患儿免疫系统产生刺激作用,提高患儿免疫力。抚触每次的持续时间为5~10min,均在游泳或沐浴出水后进行。(3)患儿观察:对患儿排便、排尿进行观察。如果第一次排便时间过长,应及时使用甘油灌肠。对排便要观察其颜色,患儿胎便转为黄色方为正常。(4)家属指导:出现黄疸后,患儿家属往往不知所措。因此,护理人员应对患儿家属进行普及黄疸知识,避免家属焦虑。告知患儿家属带患儿多晒太阳,促使黄疸消退。并对患儿家属进行饮食指导及喂养指导,使患儿得到充足营养补充。

1.3观察指标

(1)使用黄疸测量仪监测患儿护理5d内的黄疸指数,每隔1d测定一次。(2)统计第一次排便和胎便颜色转黄的时间,并记录患儿护理第1d和第5d的血胆红素水平。

1.4统计方法

收集患儿的资料,用SPSS15.0处理。以n(%)和x-±s表示数据,以t和χ2检验差异。检验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黄疸指数比较

早期组的患儿在针对性护理后,其护理3d、5d的黄疸指数比常规组低,对比显著(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儿出生后黄疸监测情况(x-±s,mg/ml)

3.讨论

一些新生儿在出生时,体内的血胆红素过高,进而发生黄疸。而血胆红素如果不及时降低,容易使神经系统受损,造成患儿发育异常[4]。因此,促进患儿排出体内的血胆红素尤为必要。在降低患儿的血胆红素后,才能使其黄疸症状消退。临床中需要对黄疸患儿进行光疗。而在光疗的同时,需要实施护理措施,促进黄疸消退。我们对早期组的患儿行基础护理和针对性早期护理。血胆红素在胎儿的胎便中含量较高[5]。对患儿行游泳护理能够使促进患儿肠胃蠕动,加快胎便排出。抚触过程中患儿的排便神经系统得到有效舒缓,能够降低血胆红素的吸收。另外,对患儿家属进行指导,能够使患儿家属配合,加快黄疸消退。常规组的患儿则主要采用基础护理。在护理5d内监测患儿的黄疸指数。结果显示,早期组的患儿在护理3d、5d后的黄疸指数比常规组低。说明针对性的早期护理可以有效提高黄疸消退效果。在对患儿进行排便观察中,早期组的患儿第一次排便和胎便变黄相对较早,与常规组患儿对比显著。说明针对性早期护理可以加快胎便的排出,使患儿胎便更早恢复正常。血胆红素的水平和黄疸关系密切。本研究表明,在护理1d两组患儿的血胆红素相差不大,对比不显著。而在对患儿行护理5d后,早期组的患儿血胆红素比常规组低。说明早期组的患儿血胆红素的控制效果较好。由此可见,对黄疸患儿行针对性的早期护理可以促使患儿排出血胆红素,降低其水平。

综上所述,血胆红素处于高水平状态是引发黄疸的重要原因。对黄疸患儿应在基础护理的同时,行针对性早期护理干预。该护理方法可以促使黄疸消退,促进患儿排出血胆红素,加快胎便排出,使胎便恢复正常。

【参考文献】

[1]邵榕,山洁.新生儿黄疸的护理干预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8):227-228.

[2]万莎.高危新生儿进行康复护理早期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J].生物技术世界,2016,13(5):160.

[3]黄颖.新生儿黄疸临床治疗中的护理效果评价[J].当代临床医刊,2016,29(4):2336-2337.

[4]梁凤莲.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进行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5,36(1):159-160.

[5]邢建军.对新生儿黄疸患者进行早期系统化护理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20):183-185.

标签:;  ;  ;  

对黄疸新生儿进行有针对性早期护理的效果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