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针法论文-杨逍

局部针法论文-杨逍

导读:本文包含了局部针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动筋针法,针刺,肩周炎

局部针法论文文献综述

杨逍[1](2019)在《动筋针法配合局部针刺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此次通过进行随机对照实验,临床对比观察常规针刺与动筋针法配合局部针刺治疗肩周炎的疗效,为了通过比较肩周炎患者的疗效程度、日常生活影响程度的变化,使受肩周炎病痛折磨的患者解除痛苦,提高临床疗效,为针灸治疗本病提供一种安全、便捷、疗效显着的治疗方式,为临床治疗本病时提供有益的临床观察数据,并加以推广使用。方法:本研究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收治的72例肩周炎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进行分组,将研究期间确诊收治的肩周炎患者分为动筋针法配合局部针刺组为治疗组36例,常规针刺组为对照组36例,按规定疗程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估,通过对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表(VAS)、Constant-Murley评分量表作为观察指标,观察VAS评分和Constant-Murley量表评分进行疗效比较,客观的作出治疗评价。结果:统计结果显示,患者一般情况(年龄分布、病程分布等),及治疗前VA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均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均能有效的缓解肩部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度。2.组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进行对比,P=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在缓解肩部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方面优于对照组。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0%,上述评分标准对比得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经过本课题研究表明两种方法均取得很好的疗效,应用动筋针法配合局部针刺治疗肩周炎可更加明显的改善肩关节活动度,减轻患者痛苦,结论表明动筋针法配合局部针刺安全可靠,且操作便捷,效果卓着,可供临床采用。(本文来源于《长春中医药大学》期刊2019-06-01)

陈有国,陈爱华,云永兴,伍静[2](2019)在《复方合谷巨刺局部麻醉运动针法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复方合谷巨刺局部麻醉运动针法对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 0例粘连期肩周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取大椎、肩髃、肩髎、肩贞、肩前、阿是穴予灸箱灸、烧山火合谷刺法、刺络拔罐放血,并予合谷穴巨刺局部麻醉运动针法;对照组除了不使用合谷穴巨刺局部麻醉运动针法外,其他与观察组相同。隔日1次,治疗10次。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肩各向活动度数和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评分(VAS),核磁共振检测观察组30例患肩关键肌肉韧带水肿、滑囊积液、关节囊厚度治疗前后的改变;评定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表达量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痊愈率93. 33%(28/30),优于对照组的3. 33%(1/30,P <0. 01)。两组患肩各向活动度及疼痛各项评分(PRI、VAS)等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观察组P <0. 01,对照组P <0. 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 01)。观察组患肩关键肌肉韧带的水肿体积、滑囊积液体积、关节囊厚度治疗后减轻(P <0. 05)。观察组IL-6、IL-10、TNF-α表达量低于治疗前(P <0. 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β-EP表达量较首次操作前升高(P <0. 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复方合谷巨刺局部麻醉运动针法是一种治疗粘连期肩周炎有效的方法,能够减轻肩关节关键肌肉韧带水肿、减少滑囊积液、消除关节囊炎症,可能与其降低IL-6、IL-10、TNF-α水平和升高β-EP的表达量有关。(本文来源于《针灸临床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郭艳侠,宫军[3](2018)在《宫军主任运用盘龙针法结合局部浅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经验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颈型颈椎病以颈项部疼痛为主要表现,其发病率与就诊率日渐增多,备受临床关注。宫军主任认为本病病机以肝肾亏虚、卫不外固为本,风寒湿邪侵袭,致经络不通为标,以盘龙针法结合局部浅刺治疗,疗效显着,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内蒙古中医药》期刊2018年09期)

石岁芳[4](2018)在《双针法局部尿激酶溶栓术治疗动静脉内瘘血栓的效果观察及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双针法局部尿激酶溶栓术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早期治疗的效果及护理,提高尿激酶局部溶栓成功率。方法将14例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6 h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双针法局部尿激酶溶栓术溶栓,同时给予非热康谱远红外线照射,实施专项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法局部尿激酶溶栓,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尿激酶局部溶栓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100%;对照组成功率为57.14%。结论双针法局部尿激酶溶栓术治疗动静脉内瘘血栓疗效显着,值得临床推广运用。(本文来源于《当代护士(下旬刊)》期刊2018年04期)

张晶莹,余安胜,姚薇娜,范瑛,徐明光[5](2017)在《颈椎病的对应疗法与局部针法之疗效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徐明光先生的对应疗法与传统局部针刺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近2年在我院检查的颈椎病患者6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4例)患者采用传统局部针刺进行治疗,实验组(35例)患者采用对应疗法进行治疗,在治疗前、治疗5次、治疗10次后分别记录两组临床疗效、自拟症状体征评分、数字评价量表(NRS)疼痛评分、患者满意度及3个月后的复发率。结果:在治疗5次及10次后,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1.43%、82.86%;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7.65%、79.41%。两组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无显着性(P>0.05)。治疗5次及10次后,两组患者的颈椎活动度、颈肩疼痛、眩晕、上肢无力、上肢麻木和(或)疼痛评分、NRS疼痛评分均显着低于治疗前(P<0.05)。在治疗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各项临床症状评分及NRS疼痛评分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5次及10次后,实验组的各项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5次后,实验组满意度为74.29%,显着高于对照组的67.65%(P<0.05);在治疗10次后,实验组满意度为94.29%,显着高于对照组的85.29%(P<0.05)。治疗后3个月,实验组复发率为5.71%,显着低于对照组的11.76%(P<0.05)。结论:对应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确切,与传统局部针刺相比,对应疗法能减缓患者的疼痛及临床不适感,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学会民间特色诊疗技术研究分会第十次学术年会暨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第六次民间传统诊疗技术研究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期刊2017-08-25)

赵凤霞,王向向,于涛[6](2015)在《叁焦针法配合眶周局部针刺治疗慢性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验案1则》一文中研究指出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artery occlusion,CRAO)为眼科急重症之一,是因视网膜急性缺血、缺氧、坏死而表现为视功能急剧下降的致盲性疾病。老年人是该病的高发群体,且常伴有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1])。现代医学对CRAO急性期治疗快速有效,但对于慢性患者则极少取得满意疗效。韩景献教授从医44年,主张将"叁焦针法"理论应用于临床多种疾病的治疗。笔者有幸跟随韩教授学习,观其运用(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期刊2015年09期)

盛国滨,龚娟娟,唐英,卜秀焕[7](2012)在《齐刺电针法配合局部取穴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齐刺电针法配合局部取穴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以传统取穴电针方法,治疗组以齐刺电针配合局部取穴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齐刺电针配合局部取穴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疗效优于传统取穴电针法。(本文来源于《中医药信息》期刊2012年04期)

杨雄庆[8](2010)在《阻力针法治疗局部型颈椎病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颈椎病有效治疗途径。[方法]局部型颈椎病7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1例,采阻力针法治疗,对照组30例用常规针灸治疗。[结果]两组经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治愈32例,治愈率80%;对照组治愈15例,治愈率50%。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着性(P<0.05)。[结论]采用阻力针法针灸治疗局部型颈椎病取得较明显的疗效。(本文来源于《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0年02期)

杜小正,秦晓光,方晓丽[9](2009)在《热补针法镇痛后效应及其对关节局部组织β-内啡肽和前列腺素E_2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热补针法的镇痛后效应,探讨其镇痛的外周机制。方法:60只青紫蓝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捻转组和热补组,后2组又随机分为针后即时、针后0.5 h、针后1 h和针后2 h亚组,每组各6只。用卵蛋白诱导造成关节炎疼痛模型。针刺双侧"合谷"和"足叁里"1次,留针30 min,捻转组用捻转针法,热补组用热补针法。以K+导入法引起家兔腿收缩的最小电流强度作为痛阈;取关节局部组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β-内啡肽(EP)及前列腺素(PG)E2含量。结果:模型组痛阈显着低于正常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捻转组和热补组针后各时刻痛阈均显着升高(P<0.01,P<0.05);热补组即时痛阈与捻转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刻痛阈热补组均高于捻转组(P<0.05,P<0.01)。模型组关节局部组织中β-EP、PGE2含量均高于正常组(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捻转组和热补组各时刻β-EP含量均显着升高(P<0.01,P<0.05),而PGE2含量均显着降低(P<0.01,P<0.05);与捻转组相比,热补组针后2 hβ-EP含量显着增高(P<0.05),而热补组针后即时PGE2含量显着降低(P<0.01)。结论:热补针法镇痛后效应优于捻转针法;关节局部β-EP和PGE2含量变化与两种针法镇痛后效应不同无明显相关趋势。(本文来源于《针刺研究》期刊2009年05期)

李景华,胡磊磊[10](2006)在《局部齐刺搓柄针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33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梨状肌综合征又称梨状肌损伤,多由间接外力如闪、扭、下蹲、跨越等使梨状肌受到牵拉而造成撕裂,引起局部充血、水肿、痉挛而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产生局部疼痛和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综合征。以往治疗本病多采用传统的循经针灸治疗或推拿。近年来,笔者采用局部齐针刺法和行针时(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期刊2006年07期)

局部针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复方合谷巨刺局部麻醉运动针法对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 0例粘连期肩周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取大椎、肩髃、肩髎、肩贞、肩前、阿是穴予灸箱灸、烧山火合谷刺法、刺络拔罐放血,并予合谷穴巨刺局部麻醉运动针法;对照组除了不使用合谷穴巨刺局部麻醉运动针法外,其他与观察组相同。隔日1次,治疗10次。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肩各向活动度数和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评分(VAS),核磁共振检测观察组30例患肩关键肌肉韧带水肿、滑囊积液、关节囊厚度治疗前后的改变;评定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表达量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痊愈率93. 33%(28/30),优于对照组的3. 33%(1/30,P <0. 01)。两组患肩各向活动度及疼痛各项评分(PRI、VAS)等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观察组P <0. 01,对照组P <0. 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 01)。观察组患肩关键肌肉韧带的水肿体积、滑囊积液体积、关节囊厚度治疗后减轻(P <0. 05)。观察组IL-6、IL-10、TNF-α表达量低于治疗前(P <0. 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β-EP表达量较首次操作前升高(P <0. 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复方合谷巨刺局部麻醉运动针法是一种治疗粘连期肩周炎有效的方法,能够减轻肩关节关键肌肉韧带水肿、减少滑囊积液、消除关节囊炎症,可能与其降低IL-6、IL-10、TNF-α水平和升高β-EP的表达量有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局部针法论文参考文献

[1].杨逍.动筋针法配合局部针刺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观察[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9

[2].陈有国,陈爱华,云永兴,伍静.复方合谷巨刺局部麻醉运动针法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9

[3].郭艳侠,宫军.宫军主任运用盘龙针法结合局部浅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经验浅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8

[4].石岁芳.双针法局部尿激酶溶栓术治疗动静脉内瘘血栓的效果观察及护理[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8

[5].张晶莹,余安胜,姚薇娜,范瑛,徐明光.颈椎病的对应疗法与局部针法之疗效比较[C].中华中医药学会民间特色诊疗技术研究分会第十次学术年会暨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第六次民间传统诊疗技术研究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2017

[6].赵凤霞,王向向,于涛.叁焦针法配合眶周局部针刺治疗慢性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验案1则[J].北京中医药.2015

[7].盛国滨,龚娟娟,唐英,卜秀焕.齐刺电针法配合局部取穴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药信息.2012

[8].杨雄庆.阻力针法治疗局部型颈椎病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

[9].杜小正,秦晓光,方晓丽.热补针法镇痛后效应及其对关节局部组织β-内啡肽和前列腺素E_2的影响[J].针刺研究.2009

[10].李景华,胡磊磊.局部齐刺搓柄针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33例[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6

标签:;  ;  ;  

局部针法论文-杨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