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点刺论文-孙院芳

皮肤点刺论文-孙院芳

导读:本文包含了皮肤点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过敏性皮肤疾病,过敏原检测,免疫印迹法,皮肤点刺法

皮肤点刺论文文献综述

孙院芳[1](2019)在《免疫印迹法与皮肤点刺法在过敏性皮肤疾病过敏原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免疫印迹法与皮肤点刺法在过敏性皮肤疾病过敏原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3月收治的94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分别行皮肤点刺法与免疫印迹法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法过敏原阳性率及过敏原检测结果。结果免疫印迹法过敏原阳性率较皮肤点刺法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印迹法对过敏原狗毛皮屑、猫毛皮屑、烟曲、蟑螂、柳树、桑树、鸡蛋、芒果、虾、蟹及贝的检测阳性率较皮肤点刺法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皮肤点刺法相比,免疫印迹法可提高过敏性皮肤病过敏原的检出率,且具有患者痛苦轻微、依从性好等优势。(本文来源于《基层医学论坛》期刊2019年29期)

黄健聪,王玮豪,洪海裕,杨贵,苗北平[2](2019)在《基于网络搜索指数与多中心过敏原皮肤点刺数据的广东省变应性鼻炎流行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变应性鼻炎(AR)在全国和广东省流行特征的差异,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对尘螨过敏阳性率的影响。方法通过我国访问量最大的搜索引擎百度提供的"百度指数",选取2014~2018年共5年"过敏性鼻炎"搜索走势,分析全国范围和广东省AR搜索走势差异并分析其特征;通过对比"过敏性鼻炎"和"螨虫"在全国和广东省搜索走势,分析两组数据的相关性;搜集广东省11个地市15所叁甲医院临床诊断A R患者尘螨标准化过敏原皮肤点刺(SPT)阳性率,与当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对比,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全国AR搜索走势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每年4~5月及8~9月为搜索高峰,广东省AR搜索走势没有明显季节差异,只有1~2月搜索量较低;全国每年AR日搜索量谷峰比为24.37%,而广东省为42.28%,两者相比具有显着差异(P<0.001),全国月均搜索量大于峰值月份50%的月份数每年平均为6个月,而广东省平均每年为10.8个月,两者相比具有显着性差异(P=0.008);截取每月1日"过敏性鼻炎"与"螨虫"搜索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全国范围内两者没有相关性(R_s=0.392,P=0.064),而广东省两者搜索量具有明显相关性(R=0.604,P=0.002);广东省各地市多中心临床诊断AR患者尘螨SPT阳性率与当地人均GDP具有显着的相关性(R_s=0.900,P<0.001)。结论网络搜索大数据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真实世界AR的流行情况,通过对百度指数搜索走势分析,全国AR发作以季节性为主,而广东省AR发作以常年性为主,"螨虫"是广东省AR患者最为关注的过敏原,广东省各地市AR患者尘螨SPT阳性率与当地人均GDP呈高度相关,表明在气候条件基本一致的条件下,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生活方式改变是尘螨过敏率增高的重要原因。(本文来源于《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期刊2019年08期)

李志梅[3](2019)在《儿童变应性哮喘过敏原皮肤点刺方法与护理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儿童变应性哮喘过敏原皮肤点刺方法与护理措施。方法:本次试验对象为变应性哮喘患儿120例(2017年10月30日-2018年10月30日),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模式分为两组,均进行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观察组(n=60)进行细节化护理,对照组(n=60)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遵医行为评分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家属对点刺试验了解度(98.33%)、家属护理满意度(100%)、患儿意外事件发生率(0)、定期复诊评分[(96.85±1.28)分]、遵医用药评分[(94.13±2.71)分]、及时治疗原发病评分[(93.56±2.55)分]、避免原发因素评分[(94.88±1.38)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节化护理对实施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的变应性哮喘患儿效果显着。(本文来源于《中外医学研究》期刊2019年23期)

翟虹[4](2019)在《耳尖及面部点刺放血结合微针治疗敏感性皮肤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对敏感性皮肤采用耳尖及面部点刺放血结合微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60例敏感性皮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奇偶数将其分为研究组及参照组两组,每组患者各30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微针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耳尖及面部点刺放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面部经皮水分丢失情况优于参照组,角质含水量明显高于参照组;且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面部敏感性皮肤患者行面部及耳尖点刺放血联合微针疗法能够显着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58期)

徐丽[5](2019)在《改良护理流程在小儿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中的实施与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过敏原点刺试验在儿科实施的具体步骤及措施,提高小儿过敏原皮肤点刺实验的准确性,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将2017年5月来本院儿科检查的儿童作为对照组,行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常规护理流程;2017年8月来本院儿科检查的儿童作为观察组,给予改良护理流程。对比两组小儿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的准确性及护理质量效果。结果改良组小儿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准确性及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护理流程显着提高了小儿过敏原皮肤点刺实验的准确性及护理质量。(本文来源于《当代护士(上旬刊)》期刊2019年04期)

钟少琴,张志忍,赖晓娟,刘丽明[6](2019)在《2974例慢性荨麻疹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皮肤点刺筛查慢性荨麻疹的变应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阿罗格"点刺液对2 974例临床确诊慢性荨麻疹患者行皮肤点刺试验进行29种变应原的检测,并设阳性(0.1%组胺)及阴性(生理盐水)对照,记录阳性反应的变应原和反应强度。结果 2 974名受试者中,呈阳性反应人数有1 052人,阳性率为35.37%;阳性反应结果中,受试者对蟑螂、粉尘螨、屋尘螨最为敏感,阳性率分别为78.80%、78.04%和73.76%;不同性别、月份、年龄组的阳性反应种数与反应强度无统计学上的差异:不同变应原的反应强度秩和检验(χ~2=9 741.284,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受试者对蟑螂、粉尘螨、屋尘螨、杂草、虾和霉菌Ⅰ等的过敏强度较大。结论皮肤点刺作为慢性荨麻疹筛查变应原的方法之一,能筛选出阳性反应强度最大的前几个变应原,临床能为患者进行行为干预规避过敏原或进一步脱敏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广州医药》期刊2019年02期)

胡光玉,童和平,叶永灿,何柳芳[7](2019)在《粉尘螨滴剂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对粉尘螨皮肤点刺试验阳性支气管哮喘患儿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粉尘螨滴剂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粉尘螨皮肤点刺试验阳性支气管哮喘患儿的疗效及其对患儿炎症状态和停药后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深圳市儿童医院和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粉尘螨皮肤点刺试验阳性哮喘患儿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粉尘螨滴剂联合孟鲁司特钠)和对照组(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疗程12个月,比较两组患儿治疗6、12个月时自我症状积分,治疗期间哮喘急性发作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12个月时炎症指标、肺功能,治疗结束后12个月内哮喘复发率。结果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和治疗12个月,两组患儿自我症状积分均呈下降趋势,组内不同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观察组治疗3、6、12个月时自我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期间,观察组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平均持续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0. 05),其中两组间平均轻、中度哮喘发作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平均重度哮喘发作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12个月时,两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清白细胞介素(IL)-4、IL-5、IL-13水平及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Fe NO)均降低(P <0. 05),且观察组血清IL-4、IL-5、IL-13、Fe NO水平及治疗前后差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随访1年,观察组和对照组完全控制率分别为90. 70%和72. 09%(P <0. 05),复发率分别为6. 98%和23. 26%(P <0. 05)。结论粉尘螨滴剂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粉尘螨皮肤点刺试验阳性支气管哮喘患儿可有效调节其机体免疫状态,减轻炎症反应水平,缓解患儿症状,控制哮喘发作,改善患儿肺功能,降低停药后复发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儿童哮喘的方案。(本文来源于《安徽医学》期刊2019年02期)

黄秋菊,林霞,魏欣,郑静[8](2019)在《海南省变应性鼻炎患者吸入性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海南地区的不同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及其地区差异性,为预防变应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7月期间在海南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接受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的40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皮肤点刺试验采用ALK公司提供的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诊断盒,变应原种类包括屋尘螨、粉尘螨、热带螨、狗毛、猫毛、德国、小蠊、细链、格孢霉、艾蒿、豚草、桦树、树花粉,分析各变应原的阳性率及海南省不同地区的差异性。结果 400例变应原检测患者中,阳性314例,阳性率为78.5%;热带螨阳性率最高,为69.8%,其次是屋尘螨和粉尘螨,阳性率分别为64.8%、52.5%。德国小蠊、狗毛和猫毛的阳性率也较高,分别为36.8%、21.8%和20.8%;陵水地区的粉尘螨、热带螨和德国小蠊阳性率最高,分别为72.2%、83.3%和50.0%。文昌地区的屋尘螨、狗毛和猫毛阳性率最高,分别为80.0%、33.3%和46.7%。结论在海南地区螨虫是主要的吸入性变应原,其中热带螨致敏率最高。陵水地区的粉尘螨、热带螨和德国小蠊阳性率最高,文昌地区的屋尘螨、狗毛和猫毛阳性率最高。(本文来源于《海南医学》期刊2019年04期)

赵星云,张杰,徐宁,黄海艳,于波[9](2019)在《深圳地区2560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皮肤点刺试验结果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深圳地区常见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变应原的特点及分布情况。方法对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皮肤科门诊2 560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皮肤点刺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按变应原种类、年龄段、疾病种类进行分组,并对各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 560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吸入组阳性率最高的变应原是粉尘螨(32.66%),致敏级数多为3、4级,食入组阳性率最高的变应原是小虾(5.12%),致敏级数多为1、2级。0~6岁组变应原总阳性率为73.68%,7~17岁组变应原总阳性率为64.95%,18~77岁组变应原总阳性率为42.41%,不同年龄组间变应原总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中变应原总阳性率为36.94%,与女性患者的34.7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湿疹、特应性皮炎、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和其他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的皮肤变应原总阳性率分别为41.06%、88.41%、46.22%和40.65%,不同皮肤病间皮肤变应原总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圳地区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主要的变应原有粉尘螨、小虾。青少年及幼儿皮肤点刺阳性率高,随年龄增长食入性变应原的阳性率呈下降趋势。外源性变应原致敏是特应性皮炎发病的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海南医学》期刊2019年03期)

王晓艳,兰天飞,孔瑞,陈艳蕾,王学艳[10](2018)在《蒿属花粉症的变应原致敏特征及皮肤点刺试验的诊断价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蒿属花粉的致敏特点以及蒿属花粉皮肤点刺试验(SPT)和血清特异性IgE(sIgE)在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151例夏秋季节鼻结膜炎患者纳入研究,记录其一般临床信息。所有患者均行SPT和血清sIgE抗体检测。以sIgE为参考标准,分析SPT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Kappa系数及Youden指数。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计算其曲线下面积。结果:151例患者中,89例sIgE艾蒿阳性,占58.9%。艾蒿sIgE重度患者占阳性人群的59.6%。SPT阳性106例(70.2%),其中SPT 3级占84.0%。艾蒿sIgE级别和大籽蒿SPT级别呈高度正相关(r=0.714,P<0.01)。当SPT 1级时,SPT诊断蒿属花粉症灵敏度为98.9%,NPV为97.8%。当SPT 2级时,SPT筛选蒿属花粉的准确度最高(89.4%),此时灵敏度为97.8%,特异度为77.4%,NPV为96.0%,Kappa系数和Youden指数均为最大值。SPT诊断蒿属花粉症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6(95%CI 0.822~0.949,P<0.01)。结论:蒿属花粉症多出现重度致敏,SPT与sIgE级别高度相关,SPT 1级时灵敏度高,SPT 2级时对蒿属花粉症的筛查能力最强。(本文来源于《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期刊2018年24期)

皮肤点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变应性鼻炎(AR)在全国和广东省流行特征的差异,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对尘螨过敏阳性率的影响。方法通过我国访问量最大的搜索引擎百度提供的"百度指数",选取2014~2018年共5年"过敏性鼻炎"搜索走势,分析全国范围和广东省AR搜索走势差异并分析其特征;通过对比"过敏性鼻炎"和"螨虫"在全国和广东省搜索走势,分析两组数据的相关性;搜集广东省11个地市15所叁甲医院临床诊断A R患者尘螨标准化过敏原皮肤点刺(SPT)阳性率,与当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对比,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全国AR搜索走势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每年4~5月及8~9月为搜索高峰,广东省AR搜索走势没有明显季节差异,只有1~2月搜索量较低;全国每年AR日搜索量谷峰比为24.37%,而广东省为42.28%,两者相比具有显着差异(P<0.001),全国月均搜索量大于峰值月份50%的月份数每年平均为6个月,而广东省平均每年为10.8个月,两者相比具有显着性差异(P=0.008);截取每月1日"过敏性鼻炎"与"螨虫"搜索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全国范围内两者没有相关性(R_s=0.392,P=0.064),而广东省两者搜索量具有明显相关性(R=0.604,P=0.002);广东省各地市多中心临床诊断AR患者尘螨SPT阳性率与当地人均GDP具有显着的相关性(R_s=0.900,P<0.001)。结论网络搜索大数据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真实世界AR的流行情况,通过对百度指数搜索走势分析,全国AR发作以季节性为主,而广东省AR发作以常年性为主,"螨虫"是广东省AR患者最为关注的过敏原,广东省各地市AR患者尘螨SPT阳性率与当地人均GDP呈高度相关,表明在气候条件基本一致的条件下,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生活方式改变是尘螨过敏率增高的重要原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皮肤点刺论文参考文献

[1].孙院芳.免疫印迹法与皮肤点刺法在过敏性皮肤疾病过敏原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9

[2].黄健聪,王玮豪,洪海裕,杨贵,苗北平.基于网络搜索指数与多中心过敏原皮肤点刺数据的广东省变应性鼻炎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9

[3].李志梅.儿童变应性哮喘过敏原皮肤点刺方法与护理措施[J].中外医学研究.2019

[4].翟虹.耳尖及面部点刺放血结合微针治疗敏感性皮肤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

[5].徐丽.改良护理流程在小儿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中的实施与效果评价[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9

[6].钟少琴,张志忍,赖晓娟,刘丽明.2974例慢性荨麻疹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分析[J].广州医药.2019

[7].胡光玉,童和平,叶永灿,何柳芳.粉尘螨滴剂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对粉尘螨皮肤点刺试验阳性支气管哮喘患儿的效果[J].安徽医学.2019

[8].黄秋菊,林霞,魏欣,郑静.海南省变应性鼻炎患者吸入性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分析[J].海南医学.2019

[9].赵星云,张杰,徐宁,黄海艳,于波.深圳地区2560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皮肤点刺试验结果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2019

[10].王晓艳,兰天飞,孔瑞,陈艳蕾,王学艳.蒿属花粉症的变应原致敏特征及皮肤点刺试验的诊断价值研究[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8

标签:;  ;  ;  ;  

皮肤点刺论文-孙院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