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流言机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流言,谣言,流动性,混合性
流言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韩久全,张进红[1](2016)在《流言与谣言的语用性征及嬗变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简介研究背景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二者的语用性征和嬗变机制。研究发现:1.二者具有目的性、结果性上的本质差异和流动性、混合性的语用共核;2.在流言/谣言的流动过程中,传播者有意或无意地利用了价值性和事实性两种语用预设,通过对传言中真值条件的灵活调用与舍弃,从而在交际过程中实现了从"语义真"到"文学真"的跨越。正是这种跨越给流言与谣言的广泛传播提供了动力。(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语言学》期刊2016年01期)
韩久全,张进红[2](2017)在《流言与谣言的语用性征及嬗变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简介研究背景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二者的语用性征和嬗变机制。研究发现:1.二者具有目的性、结果性上的本质差异和流动性、混合性的语用共核;2.在流言/谣言的流动过程中,传播者有意或无意地利用了价值性和事实性两种语用预设,通过对传言中真值条件的灵活调用与舍弃,从而在交际过程中实现了从"语义真"到"文学真"的跨越。正是这种跨越给流言与谣言的广泛传播提供了动力。(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语言学(2016年第1期 总第26期)》期刊2017-08-01)
李宛嵘[3](2016)在《浅析网络流言的产生和发展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社会,在互联网技术日益普及的情况下,流言产生出一种新的形式,即网络流言。网络流言既具有传统流言的所有特征,又拥有一些新的特点和独特的形成机制。笔者试图通过对网络流言特点及发生发展机制分析,为解决网络流言问题作一个借鉴和参考。(本文来源于《新闻研究导刊》期刊2016年15期)
钟其[4](2013)在《风险社会背景下的网络流言及其治理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急剧转型,当前我国社会进入了风险社会和信息化社会阶段。现实社会中发生的风险或者疑似风险的事件和因素,经过互联网络、通讯手段等科技平台生成网络流言,引发重要舆情信息,甚至酿成重大社会事件,威胁社会和谐与稳定。本研究试图将网络流言现象与风险社会背景结合起来,在寻求科学定义网络流言概念的基础上,合理分析风险社会中网络流言特性,并企望建构"宏观——微观"一体的网络流言治理机制来规制风险社会背景下网络流言带来的社会威胁。(本文来源于《浙江学刊》期刊2013年05期)
马志浩,葛进平[5](2013)在《从流言到议题的网络舆论机制:社会化媒体语境下的网络议程融合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社会化媒体语境下互联网的议程融合和迈克尔·沙库等人的议程设置串联动力模型为理论框架,用网络搜索引擎采集数据,通过时间序列分析对网络流言传播造成的议程设置效果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社会化媒体对流言的放大能产生议程设置效果,由社会化媒体产生的流言在网络议程设置过程中起中介作用。(本文来源于《国际新闻界》期刊2013年07期)
刘艳,刘荣[6](2012)在《对互联网条件下流言传播动力机制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控制实验和观察的实证方法检验网络条件下流言传播的群体动力效应,表明网络流言传播在一定的群体压力的作用下,会出现明显的群体极化和"沉默的螺旋"效应,这不仅会使流言在强度和广度上扩大,而且证实了网络流言与人际传播一样,其传播也受到群体效应的影响。在对实验和观察结果的总结和分析基础上,提出了网络流言传播的群体动力模式。(本文来源于《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期刊2012年02期)
隋岩,李燕[7](2012)在《从谣言、流言的扩散机制看传播的风险》一文中研究指出不能机械地以人数多少来区分人际传播与群体传播,应当以传播过程中信源是否确定来判断。人际传播的信源是确定的,群体传播中大多信源不明。不确定的信源就会产生谣言、流言,带来风险,所以群体传播是风险性最高的传播形态。群体传播虽是谣言、流言的根源,但更可怕的是人际传播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谣言、流言从群体到人际的扩散过程中,人际关系的确定性使其由"黑户"摇身变为有"户口"的"合法人士"。新媒介本身并没有风险,也没有媒介技术决定论所宣称如此强大威力,它只是为谣言、流言在群体间和人际间的快速传播提供了条件。(本文来源于《新闻大学》期刊2012年01期)
苗军芙,邵文[8](2011)在《从抢盐闹剧看流言传播的心理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一场席卷全国的抢盐风波出发,分析了流言的含义、特点,流言产生与传播的心理机制,从国家和政府及公民个人的角度提出了应对流言产生与传播的策略。(本文来源于《齐鲁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5期)
邸敬存[9](2011)在《流言是如何“被真实”的?——河北大学校园车祸报道中“封口门”形成传播机制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河北大学校园车祸报道中存在大量流言,其中"封口门"的形成和传播最为典型。从媒体报道来说,其形成经历了以下几个主要环节:首先,纸质媒体介入报道,做成媒介事实;其次,各类媒体进行转载,进一步真实流言;再次,新闻评论介入,将流言做成定论。这一传播机制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本文来源于《当代小说(下)》期刊2011年01期)
白寅[10](2010)在《网络流言传播的动力学机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有关谣言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口传媒介而言的。口传媒介与网络媒介在传播中的最大区别在于:口头传播的对象是确定的和人格化的,传受双方的关系明确,他们之间在传言之际伴随着包含大量情感投入的人格互动,因此,一则信息的信度是信息内容信度和信源信度的综合结果。网络公共空间上的传言对象往往是不确定的和非人格化的,因此,网络流言的信源信度主要和其内容本身的信度相关,而与传播者的人格无关。同时,由于人格互动的缺乏,人们往往缺少在网上发言的动力(因为网上没有人会指名点姓要你发言),因此,网民要参与流言传播必须具备比口传环境中更强大的动机,只有在特别而且强烈的触动下人们才会在互联网上"奔走相告"。基于此,本文通过一系列案例分析和调查实验验证了如下假设:一,只有那些符合接受者心理预期并与认知结构相匹配的信息才可能被认为有信度;二,不满情绪的宣泄是非人格互动环境下表达意见的主要动力;叁,涉及社会重大利益关切或触动社会主要矛盾的信息才会引起互联网上的集合性行为。(本文来源于《新闻与传播研究》期刊2010年05期)
流言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在简介研究背景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二者的语用性征和嬗变机制。研究发现:1.二者具有目的性、结果性上的本质差异和流动性、混合性的语用共核;2.在流言/谣言的流动过程中,传播者有意或无意地利用了价值性和事实性两种语用预设,通过对传言中真值条件的灵活调用与舍弃,从而在交际过程中实现了从"语义真"到"文学真"的跨越。正是这种跨越给流言与谣言的广泛传播提供了动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流言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1].韩久全,张进红.流言与谣言的语用性征及嬗变机制[J].中国社会语言学.2016
[2].韩久全,张进红.流言与谣言的语用性征及嬗变机制[C].中国社会语言学(2016年第1期总第26期).2017
[3].李宛嵘.浅析网络流言的产生和发展机制[J].新闻研究导刊.2016
[4].钟其.风险社会背景下的网络流言及其治理机制[J].浙江学刊.2013
[5].马志浩,葛进平.从流言到议题的网络舆论机制:社会化媒体语境下的网络议程融合探析[J].国际新闻界.2013
[6].刘艳,刘荣.对互联网条件下流言传播动力机制的实证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
[7].隋岩,李燕.从谣言、流言的扩散机制看传播的风险[J].新闻大学.2012
[8].苗军芙,邵文.从抢盐闹剧看流言传播的心理机制[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1
[9].邸敬存.流言是如何“被真实”的?——河北大学校园车祸报道中“封口门”形成传播机制浅析[J].当代小说(下).2011
[10].白寅.网络流言传播的动力学机制分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