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健康监测论文-刘丹,王羽徵,毕海,程远

人体健康监测论文-刘丹,王羽徵,毕海,程远

导读:本文包含了人体健康监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健康信息监测与交互,红外对管,HTML,CSS

人体健康监测论文文献综述

刘丹,王羽徵,毕海,程远[1](2019)在《一种智能化人体健康信息监测与交互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人体生理参数不仅是人们自我检测身体健康的重要指标,也是快节奏时代生活必备的医学信息。为满足这一日常需求,设计了一种智能化人体健康信息监测与交互系统。该系统利用单片机作为载体,以加长型的防水DS18B20作为温度信息收集器采集体温数据,以红外对管(infrared pair tube) ST188作为心率传感器采集脉搏/心率信息,最后将所有信息显示在屏幕上。为了满足良好的交互体验,系统还提供了自主开发的医学网站供参考,使用户更加精确地评测自己的健康状况,合理选择医疗服务。(本文来源于《信息技术与网络安全》期刊2019年11期)

丁青锋,王丽姚[2](2019)在《基于复合传感器的人体健康监测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血压脉搏和体温测量方式效率低和操作繁琐的问题,设计了基于复合传感器的人体健康监测系统。系统以STC89C52单片机为核心,分别使用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测量人体血压脉搏和体温,避免了传统测量方式下因为人的主观因素影响测量结果的问题。测量结果由液晶显示器直观显示,当测量结果超出正常范围时,报警提示用户生理指标异常。系统设计具有简便实用、易操作、低成本等优点,为监测身体健康状况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本文来源于《传感器与微系统》期刊2019年11期)

孙会苹,李朝辉,徐浩森,谢础航[3](2019)在《基于柔性电子皮肤的人体健康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柔性电子皮肤这种具有柔韧性及伸缩性的传感器集成平台吸引了全球的注意,E-skin的可行,是应用于可移动智能人体健康监测系统的前提。电子皮肤在灵敏度和辨别力方面都比人体更敏锐,对于监控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研究了柔性电子皮肤的配置及其于人体健康监测的应用,该领域的创新将会改变人类的未来生活。(本文来源于《数字通信世界》期刊2019年07期)

于腾飞,宋惠惠,于兴平[4](2019)在《监测人体健康的智能鞋垫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笔者设计了一款可以监测人体足部步态信息的鞋垫。此鞋垫通过合理布设传感器,检测人体足部的压力信号,通过各个部位压力值的不同,结合GPS定位,分析人体静止或移动状态下的步态信息,从而预测人体健康情况,并提出有益建议。通过针对不同人群构建不同的信号库,长期记录足部各个方向的信号,与标准库中的最优信号方案比较,使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提出最优信号方案,从而对用户步行姿态及足部潜在疾病提出科学建议和有用信息。(本文来源于《信息与电脑(理论版)》期刊2019年12期)

李虎[5](2019)在《基于深度相机的人体健康监测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与人口老龄化程度的逐渐加重,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运动机能的健康状况,而运动机能的下降是危害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因素,尤其是膝关节运动机能的不良变化将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正常活动。针对这一现象,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相机的人体健康监测方法,并开发了一套人体健康监测系统,通过非接触式监测有效地提升了人体膝关节健康监测方法的实用性与便利性。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使用了一种基于DenseNet在深度图像中获取人体关节点的深度学习算法,标注了一个由深度图像组成的人体关节点数据集,在该数据集上进行训练并测试,达到了PCK@0.4为97.99%的性能指标。(2)对Kinect相机获取的人体关节点数据进行了降噪处理,从人体运动过程的立体空间数据中得到了人体膝关节的运动波形,通过小波分解处理在保留低频运动信号的同时抑制了高频噪声信号,经过小波重构得到了降噪之后人体膝关节的运动波形。(3)建立了人体主动式与被动式两种运动模型,主动式运动模型是由受测者自主完成规定动作来对膝关节健康状况进行监测与分析;被动式运动模型是由受测者跟随健康人体仿真模型进行运动,通过分析其运动过程与健康仿真模型之间的拟合程度对膝关节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对两种监测结果进行融合,得到了对受测者膝关节健康状况的评价。(4)搭建一套人体健康监测系统,实现了对人体膝关节运动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健康状况的预测,通过设计可视化界面使该系统的操作更加的方便;同时,该系统可以显示人体膝关节在运动过程中的变化情况与膝关节健康状况的实时监测结果。通过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对人体膝关节健康状况的非接触式监测,为人们提供更加方便的健康监测方案,监测结果可以反映人体膝关节运动机能的健康状况。(本文来源于《北方工业大学》期刊2019-05-06)

黄涛[6](2019)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在人体健康监测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存在着亚健康甚至是不健康状态。同时,医疗行业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由于目前的医疗资源有限,无法对当前社会中大多数人进行全面、专业的健康监控。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将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应用到人体健康监测中,通过无线传感网络采集人体生理参数,然后利用数据融合算法对生理参数进行融合分析,最后得到我们人体的健康状态。本文以人体生理参数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针对无线传感网络中采集的原始数据存在离群点的情况,提出了基于多体征数据相关的离群点识别、检测算法。利用多模态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对异常点数据进行识别、检测,与传统的异常数据检测算法相比,本文的算法具有较高的识别率以及较低的误报率;其次,以D-S证据理论作为数据融合的基础算法,针对D-S模型中存在的缺点,提出利用支持向量机与D-S证据理论结合的方法进行数据融合和决策。针对标准支持向量机分类过程中核函数以及惩罚因子难以确定最优值的缺点,提出了采用动态混沌萤火虫算法来对核函数以及惩罚因子进行优化。实验仿真证明,该方法相比于标准SVM算法提升了分类效果。将优化后的支持向量机与D-S证据理论结合,形成新的数据融合模型,通过实验仿真发现,与标准的D-S证据理论以及支持向量机相比,该算法在识别与决策上有一定的优势;最后,本文构建了人体健康监测软硬件平台,将采集的人体生理参数与本文第四章的数据融合算法模型进行结合应用,并对结果进行了相应的分析。上述实验表明,基于数据融合算法的人体健康监测是具有可行性的。大数据健康以及健康状态的评估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本课题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和医疗工作者更加有效的检测自身状态。从仿真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本文研究的模型在健康状态的检测和识别方面与传统的算法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为未来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些思路。(本文来源于《西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高鹏彪[7](2019)在《人体生物信息的检测与健康监测系统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人民对健康医疗方面的需求和没有良好的健康维护设备之间的矛盾是我国当代医疗领域的主要矛盾,因此开发一种智能、便捷的智慧医疗系统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人们能够通过此系统随时对身体健康状态进行检测,并及时将这些生理信息数据发送给医生进行身体健康评估。使用者通过可穿戴的便携式健康监测系统随时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并将健康状况实时分享,结合现代科技和医学有效预防、诊断常见疾病。智慧医疗的出现和发展正将医疗简单化、智能化和便携化,采用微型化设备并配备高效的数据运算处理能力,通过互联网技术将信息传递和共享给医疗信息平台,实现患者和医生的实时交互,使人们可以方便地进行身体健康信息检测并及时得到医生的诊断反馈。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方便穿戴、检测精准、操作简便的健康监测系统。手机移动端通过蓝牙模块与检测设备之间进行无线通信,控制设备随时对人体血压、心率、体温、体脂率和腕部脉象等生物信息状态进行检测,检测结果经过系统处理后及时反馈至手机移动端。系统不仅实现自己对身体健康的实时监测,而且能为医生诊断病情提供准确有效的诊断依据。本文的独特性工作包括:1、检测功能集成化,可检测人体的血压、体温、心率、体脂率和脉象波形等生物信息参数。2、本系统可将检测到的人体生物信息上传至手机移动端,实现个人身体健康实时监测并为医生诊断病情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3、本系统中的人体脉象信息检测功能可以测量出中医脉象中的浮沉、力度等参数。4、本系统中的人体脉象信息检测功能和血压、心率检测功能共用一种可穿戴的柔性薄膜压力传感器,有效提取脉象波形并根据脉搏动态信息计算出人体血压和心率。5、体脂率检测功能中,在单频点小阻抗范围下采用标定电阻阻值与对应的阻抗模值的特定关系计算出人体的体脂率,较传统增益系数校准方式不仅减小体脂率检测误差而且提高系统的稳定性。经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本系统采集的人体血压、心率、体温、体脂率和腕部脉象等基本生物信息的结果误差范围小,具有测量精准、携带方便等特点并通过蓝牙与手机客户端通讯实现远程控制和监测,在未来医学检测领域可与云平台、大数据分析等无缝接轨,使传统医疗设备越来越智能化、微型化和简便化。另外,本系统的腕部脉搏动态信息检测技术可应用于判断人体脉象浮沉、力度、粗细、长短等特征,为实现中医自动诊脉技术和互联网医疗具有很强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际应用意义。(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5-01)

李怡琳[8](2019)在《可穿戴设备在人体健康监测领域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以及人们健康观念的增强,对医疗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多。然而国内医疗资源相对紧缺,医疗费用高昂与人们巨大的医疗资源需求产生了较大的矛盾。在此背景下研发可穿戴医疗设备,实现对与健康相关的关键指标进行自动实时监测。这为广大用户的医疗健康提供了必要的信息。为此,本文简要论述了可穿戴设备在心脏病、血压、血糖、步态监测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发展前景。(本文来源于《高考》期刊2019年03期)

刘亚男,丛杉[9](2018)在《可穿戴技术在人体健康监测中的应用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可穿戴技术的实际应用、监测的安全性、服装的舒适性以及数据安全等问题,总结了健康监测设备的应用与发展现状。首先将监测对象分为老人、儿童、孕妇和病人4类,对其监测功能进行阐述,并对国内的可穿戴设备进行总结;其次对生物、运动、环境3类传感器、Arduino、STM322类数据处理平台以及BLE、ZigBee、RFID、NFC 4类无线传输技术以及信息反馈技术的作用原理及应用领域进行了总结;最后从研究与实际相结合、柔性舒适的服装平台、监测对象的使用率反馈、设备本身的电源管理和个性化设计以及数据传输与反馈的保密性5个方面对可穿戴设备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纺织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汪洪晴,周斌龙,卢新祥[10](2018)在《基于嵌入式的人体健康监测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是基于嵌入式的人体健康监测系统设计,该系统具有监测人体的心率、血氧、体温和心电等重要生理数据的功能。设计中对传统心电采集电路进行了优化,实现了更准确更便携的心电数据监测。(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期刊2018年08期)

人体健康监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传统血压脉搏和体温测量方式效率低和操作繁琐的问题,设计了基于复合传感器的人体健康监测系统。系统以STC89C52单片机为核心,分别使用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测量人体血压脉搏和体温,避免了传统测量方式下因为人的主观因素影响测量结果的问题。测量结果由液晶显示器直观显示,当测量结果超出正常范围时,报警提示用户生理指标异常。系统设计具有简便实用、易操作、低成本等优点,为监测身体健康状况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人体健康监测论文参考文献

[1].刘丹,王羽徵,毕海,程远.一种智能化人体健康信息监测与交互系统设计[J].信息技术与网络安全.2019

[2].丁青锋,王丽姚.基于复合传感器的人体健康监测系统设计[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9

[3].孙会苹,李朝辉,徐浩森,谢础航.基于柔性电子皮肤的人体健康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数字通信世界.2019

[4].于腾飞,宋惠惠,于兴平.监测人体健康的智能鞋垫设计[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9

[5].李虎.基于深度相机的人体健康监测方法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9

[6].黄涛.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在人体健康监测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9

[7].高鹏彪.人体生物信息的检测与健康监测系统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9

[8].李怡琳.可穿戴设备在人体健康监测领域的应用研究[J].高考.2019

[9].刘亚男,丛杉.可穿戴技术在人体健康监测中的应用进展[J].纺织学报.2018

[10].汪洪晴,周斌龙,卢新祥.基于嵌入式的人体健康监测系统[J].电子技术.2018

标签:;  ;  ;  ;  

人体健康监测论文-刘丹,王羽徵,毕海,程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