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头蝠属论文-郭伟健

菊头蝠属论文-郭伟健

导读:本文包含了菊头蝠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菊头蝠属,物种分化,分歧时间,生态位

菊头蝠属论文文献综述

郭伟健[1](2017)在《菊头蝠属物种分化机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物种分化是生物进化的核心问题,是形成新物种的前提和基础。早期的物种分化研究主要依靠化石信息,但化石材料的缺乏与不完整性特点决定了一些类群无法重建较为详细可信的分化模式。近年来,利用分子数据所得的系统发育树能作为类群进化的骨架,通过整合跨学科、多角度的数据与信息,重建表征演化进程与历史生物扩散事件,最终分析推导整体或局部表征、生物地理事件、历史环境变迁与物种分化模式之间的关系,揭示特定类群的物种分化机制的研究急速升温。在翼手目众多属中,菊头蝠属(Rhinolophus)是翼手目中仅次于鼠耳蝠属(Myotis)的第2大属,迄今为止报道的种类超过70余种,该类群具有各种差异性的生物表征(如外形、鼻叶、头骨、牙齿、翼型和回声定位信号等)以适应所栖息区域。随着国内外菊头蝠系统发育学和生态学研究的开展及序列数据的积累,探讨该类群物种分化机制的所需条件已初步成熟。因此,本研究采用现代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全世界菊头蝠属的分子系统发育以及生物地理学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对菊头蝠属内系统关系进行了阐释,并通过生物地理学分析对菊头蝠属的起源、演化、分布历史进行了推测。获得以下主要结果:1)基本解决了菊头蝠属内系统发育关系。基于对菊头蝠属物种在世界范围分布,本研究获取了菊头蝠内61个分类单元。这些分类单元包括了菊头蝠属属下所有分组的代表性物种,并在地理区域上涵盖了菊头蝠属全球所有的分布区域。通过采集61个物种26个基因片段的网上序列,并通过ML法和BI法构建菊头蝠属系统发育树,很好地解决了菊头蝠属系统发育主要分支的组成和其间的亲缘关系。菊头蝠属是单起源的,可以划分为两个主要的支系:东南亚支系和非洲支系。2)菊头蝠属的起源中心和时期——始新世中期的亚洲(48.4 Mya)。基于松散分子钟理论以及不完全的化石记录,本研究对菊头蝠属的分歧时间、祖先分布区重建进行了深入分析。首次揭示了菊头蝠属的起源、迁移和传播路线。通过扩散-灭绝-支系分化(Dispersal-Extinction-Cladogenesis,DEC)模型分析,提出了菊头蝠属可能的起源中心和时间——始新世中期(48.4 Mya)的亚洲,其可能的扩散路线为亚洲—东南亚和非洲—欧洲。3)发现菊头蝠属表征分化的规律以及重建菊头蝠祖先状态。通过多样性分化速率分析,发现菊头蝠属的分化符合适应性辐射规律,并推断菊头蝠属物种分化速率下降可能是由于日益加剧的竞争所导致的。早期爆发伴随着低的形态和生态位变化速率,通过后期不断改变自身的形态以适应新的气候生态位,即后期分化速率快,以逃脱竞争的压力。4)种群间的竞争在菊头蝠属物种分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物种分化速率与物种重迭面积有较强的负相关性,即与竞争程度相关,而气候生态位与形态相互制约,但均没检测出与物种分化速率有显着的关系。(本文来源于《广州大学》期刊2017-05-01)

石慧珍[2](2016)在《翼手目中菊头蝠属和鼠耳蝠属核线粒体DNA片段的进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线粒体DNA转移到细胞核,形成核线粒体DNA(简称NUMTs),这种现象在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但是,只有少数研究对特定种群进化过程中线粒体DNA向核基因组转移的频率进行评估。本研究以代表菊头蝠属的8个物种为对象,研究线粒体控制区序列转移到核基因组的频率以及相关的转移时间。为此,将获得的线粒体控制区序列和NUMTs合在一起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在菊头蝠属进化过程中,至少有叁次独立转移事件,包括两次古老和一次近期转移事件。其中,两次古老的转移事件发生在整个属共同祖先分化之前,形成了NUMT-1和NUMT-2进化分支,这两个进化分支各自包含了几乎所有的研究物种,它们来自线粒体DNA的不同片段,其最近共同祖先时间的估算也早于菊头蝠属的分化时间。第叁次转移事件发生在近期,形成了NUMT-3进化支,它只包括菊头蝠中特定类群的物种,其序列与对应的线粒体DNA序列有着更近的亲缘关系。在马铁菊头蝠基因组中进行线粒体DNA的同源搜索,证实了NUMT-1和NUMT-2序列的存在,这也是第一次在蝙蝠的基因组中研究NUMTs。据我们所知,本研究是第一次报道在一个属共同祖先之前线粒体DNA向核基因组转移的频率。随着DNA测序技术的发展,被测序的基因组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研究从基因组水平分析NUMTs。但是,到目前为止,从基因组水平对蝙蝠NUMTs进行的研究还是很少。本研究在叁种鼠耳蝠(小棕蝠、布氏鼠耳蝠和大卫鼠耳蝠)的基因组中进行BLASTN分析,搜寻线粒体DNA的同源序列(NUMTs)。结果显示,虽然叁种鼠耳蝠都来自同一个属,但是在NUMTs总长、数量和分布方面都相差很大。然而,它们叁者之间仍有许多同源NUMTs,这些同源NUMTs很可能在它们共同祖先之前就已经转移到核基因组中了。此外,在小棕蝠基因组中发现了一个完整的线粒体基因组NUMT_A,长度为16968 bp,包括所有线粒体基因。本论文通过对一个属多个物种中一个特定线粒体DNA片段的NUMTs,以及一个属少数物种全基因组中所有线粒体DNA片段的NUMTs进行分析,从两个不同层面对蝙蝠中的NUMTs进行了研究。本论文的结果对我们认识线粒体DNA向核基因组转移的机制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6-04-20)

宋华[3](2009)在《基于线粒体16SrDNA的贵州菊头蝠属(翼手目:菊头蝠科)的分子系统进化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菊头蝠科仅包含单一的一个属——菊头蝠属(Rhinolophus),这个属共有76种菊头蝠(Simmons,2005)。我们测定了贵州省菊头蝠科六种菊头蝠的部分16S rRNA基因序列。以蹄蝠科的两个种(Genebank)为外群,结合Genbank中3种该科菊头蝠的16S rRNA基因序列,对九种菊头蝠进行贝叶斯(Bayesian),邻接(NeighborJoining,NJ),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ML)和最大俭约(Maximum parsimony,MP)分析,以探讨所获贵州九种菊头蝠的分子系统进化关系。分析表明:1、在基于16S rRNA基因对九种菊头蝠所做的系统进化树中,四种类型的进化树中都显示马铁菊头蝠(R.ferrumequnim)形成一个独立的分支被分离出来,这一结果和最新的分子系统学分析结果一致的。并且马铁菊头蝠(R.ferrumequnim)与其它八种菊头蝠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769,大于九种菊头蝠之间的遗传距离的平均值0.058,也大于除马铁菊头蝠(R.ferrumequnim)外的八种菊头蝠之间的遗传距离的平均值0.051和马铁菊头蝠(R.ferrumequnim)两个体之间的遗传距离0.023,在所有数据中为最大值,从而我们得出一个结论:马铁菊头蝠(R.ferrumequnim)可能是菊头蝠科中最原始的种类,因此我们建议将马铁菊头蝠(R.ferrumequnim)定为新属;2、在基于16S rRNA基因对九种菊头蝠所做的系统进化关系研究中,四种类型的进化树中都显示中华菊头蝠(R.sinicus)和贵州菊头蝠(R.rex)都聚在一支,因此中华菊头蝠(R.sinicus)和贵州菊头蝠(R.rex)之间存在较近的亲缘关系;3、根据遗传距离数据表明,高鞍菊头蝠(R.Paradoxolophus)和贵州菊头蝠(R.rex)之间部分mt16SrRNA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002,在所有数据中为最小值,因此他们之间可能也存在着较近的亲缘关系。本研究运用分子系统学方法研究了贵州省菊头蝠科部分种类的系统进化关系,通过目标基因16S rDNA对菊头蝠科的九个种构建进化树,以分析其进化关系。为研究菊头蝠科的分子系统进化关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贵州师范大学》期刊2009-04-20)

菊头蝠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线粒体DNA转移到细胞核,形成核线粒体DNA(简称NUMTs),这种现象在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但是,只有少数研究对特定种群进化过程中线粒体DNA向核基因组转移的频率进行评估。本研究以代表菊头蝠属的8个物种为对象,研究线粒体控制区序列转移到核基因组的频率以及相关的转移时间。为此,将获得的线粒体控制区序列和NUMTs合在一起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在菊头蝠属进化过程中,至少有叁次独立转移事件,包括两次古老和一次近期转移事件。其中,两次古老的转移事件发生在整个属共同祖先分化之前,形成了NUMT-1和NUMT-2进化分支,这两个进化分支各自包含了几乎所有的研究物种,它们来自线粒体DNA的不同片段,其最近共同祖先时间的估算也早于菊头蝠属的分化时间。第叁次转移事件发生在近期,形成了NUMT-3进化支,它只包括菊头蝠中特定类群的物种,其序列与对应的线粒体DNA序列有着更近的亲缘关系。在马铁菊头蝠基因组中进行线粒体DNA的同源搜索,证实了NUMT-1和NUMT-2序列的存在,这也是第一次在蝙蝠的基因组中研究NUMTs。据我们所知,本研究是第一次报道在一个属共同祖先之前线粒体DNA向核基因组转移的频率。随着DNA测序技术的发展,被测序的基因组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研究从基因组水平分析NUMTs。但是,到目前为止,从基因组水平对蝙蝠NUMTs进行的研究还是很少。本研究在叁种鼠耳蝠(小棕蝠、布氏鼠耳蝠和大卫鼠耳蝠)的基因组中进行BLASTN分析,搜寻线粒体DNA的同源序列(NUMTs)。结果显示,虽然叁种鼠耳蝠都来自同一个属,但是在NUMTs总长、数量和分布方面都相差很大。然而,它们叁者之间仍有许多同源NUMTs,这些同源NUMTs很可能在它们共同祖先之前就已经转移到核基因组中了。此外,在小棕蝠基因组中发现了一个完整的线粒体基因组NUMT_A,长度为16968 bp,包括所有线粒体基因。本论文通过对一个属多个物种中一个特定线粒体DNA片段的NUMTs,以及一个属少数物种全基因组中所有线粒体DNA片段的NUMTs进行分析,从两个不同层面对蝙蝠中的NUMTs进行了研究。本论文的结果对我们认识线粒体DNA向核基因组转移的机制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菊头蝠属论文参考文献

[1].郭伟健.菊头蝠属物种分化机制的研究[D].广州大学.2017

[2].石慧珍.翼手目中菊头蝠属和鼠耳蝠属核线粒体DNA片段的进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

[3].宋华.基于线粒体16SrDNA的贵州菊头蝠属(翼手目:菊头蝠科)的分子系统进化关系[D].贵州师范大学.2009

标签:;  ;  ;  ;  

菊头蝠属论文-郭伟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