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本构模型论文-万征,秋仁东,宋琛琛

结构性本构模型论文-万征,秋仁东,宋琛琛

导读:本文包含了结构性本构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土力学,结构性黏土,剪胀,应力–应变关系

结构性本构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万征,秋仁东,宋琛琛[1](2019)在《基于统一硬化参量的原状饱和黏土的结构性本构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饱和结构性黏土特有的剪胀特点,基于统一硬化参数,对原有的超固结土UH模型进行修正,使之适用于反映结构性土的应力-应变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将屈服面在p-q坐标系中向左平移,得到能用来反映具有一定拉伸强度特性的屈服面,且由于屈服面左端位于原点左侧,为了能够描述随体应变发展而造成的胶结强度的损失规律,建议一个屈服面左侧移动的演化方程;(2)通过引入状态参量c来描述体变剪缩到剪胀转换时所对应的变相应力比强度特性,使得体变大小以及体变转换规律符合不同胶结程度而变化的特点;(3)对于结构性土在剪缩下的大体积剪缩特点,提出结构性应力比参量R*,并给出基于R*的结构性潜在强度的关系式。使用上述潜在强度来修正统一硬化参数,并最终得到了能反映结构性土应力-应变关系的简单模型,可以用来反映结构性土的高应力比强度特性,胶结特性随体变逐渐损失特点,大体积剪缩,伴随着胶结损失而产生的应变软化,剪缩、剪胀等主要变形特性。(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褚峰,张宏刚,邵生俊[2](2019)在《陇东Q_3结构性黄土压剪损伤本构模型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Q_3黄土在我国西北地区分布广泛,且大部分都具有显着的结构性。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向前推进,作为丝路沿线的西北黄土分布地区将迎来新的建设大潮。黄土的结构变形特性非常复杂,深入研究黄土在压缩、剪切条件下的结构损伤变形特性,并依此构建黄土的本构关系在理论研究及现场工程应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黄土进行均等压缩试验及叁轴剪切试验,基于损伤力学思想,提出黄土结构在均等压缩条件下的平均正应力损伤比,在剪切条件下的平均正应力损伤比及偏应力损伤比。根据弹性、塑性应变确定塑性势线,进而确定其屈服函数;将确定的黄土结构损伤比引入到屈服函数中,得到一定结构损伤时黄土的屈服函数表达式;验证了选取塑性体应变作为本构模型硬化参量的合理性;根据硬化参量与相关试验参数的联系,推导出结构性黄土在压剪条件下的损伤本构模型。经过实测应力-应变曲线与本构模型推算得到的应力-应变曲线对比可知,所建立的本构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黄土在压剪条件下结构损伤演化变形过程,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9年10期)

褚峰,邵生俊[3](2018)在《基于扰动状态概念的陇东Q_3结构性黄土本构模型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陇东Q_3黄土具有显着的结构特征,深入研究其力学变形特征,进而提出合适的本构模型对于理论研究及实际工程建设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扰动状态概念,提出陇东Q_3结构性黄土的本构模型,通过叁轴剪切试验,结合原状黄土及对应的饱和正常固结黄土应力–应变曲线和体变曲线,分别提出反映球应力扰动及剪应力扰动的体应变扰动因子D_p和剪应变扰动因子D_q,以根据相关测试结果建立扰动状态函数表达式,函数表达式中的参数可以通过叁轴等向压缩试验及叁轴剪切试验求得。通过相关验算证明,模型可较理想地模拟黄土在受荷扰动条件下的变形特性。(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罗爱忠,方娟[4](2018)在《基于FLAC~(3D)黄土的湿载结构性本构模型二次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结构性是黄土的典型特性。为了模拟黄土的结构性特性,将笔者所建立的黄土湿载结构性本构模型应用于工程实践,基于通用商业软件FLAC~(3D)平台,运用C~(++)语言程序,在FLAC~(3D)中通过UDM进行了二次开发;并将黄土湿载结构性本构模型数值化,验证了数值开发程序的稳定性。结果证明,所建立的黄土湿载结构性本构模型参数稳定,通过UDM进行二次开发嵌入FLAC~(3D)可行。(本文来源于《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刘军定,李荣建,孙萍,王治军,骆建文[5](2018)在《基于结构性黄土联合强度的邓肯–张非线性本构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Mohr–Coulomb强度准则建立的邓肯–张非线性本构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土体抗剪强度特性,但是不适宜反映土体的抗拉强度特性。为了合理反映结构性黄土的抗拉强度,首先,通过在邓肯–张非线性本构模型中引入联合强度准则,基于联合强度准则重新确定了土的强度(1 3?-?)f,从而对破坏应力比Rf进行了修正;然后,用修正后的破坏应力比Rf重新确定了切线变形模量Et;最后,用修正后的切线变形模量Et对切线泊松比νt进行了修正,从而建立了基于联合强度理论的邓肯–张模非线性本构模型,为邓肯–张非线性本构模型在结构性黄土边坡的稳定性研究中,合理考虑结构性黄土的抗拉强度特性的作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途径。(本文来源于《岩土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S1期)

董肖龙,胡小荣,陈晓宇[6](2018)在《正常固结原状饱和黏性土的叁剪统一结构性本构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扰动状态概念,采用非线性弹性本构模型来表征原状黏性土的相对完整状态,将叁剪统一强度准则与修正剑桥模型相结合来表征原状黏性土的完全调整状态,提出了饱和原状黏性土结构性本构模型。通过坐标平移法确定的破坏应力比使所提出模型能够反映全应力状态变化下的强度区间效应和拉压差,也能够描述黏聚力在土体受力过程中的作用。为验证所提出模型的正确性,以江西原状饱和红黏土为试验土样,做了排水和不排水条件下的常规叁轴压缩试验,将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江西原状饱和红黏土的力学和变形特性。(本文来源于《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期刊2018年03期)

邓乐娟[7](2018)在《结构性黄土的本构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土是一种典型的结构性土,在我国分布广泛,大量的工程活动在黄土地区上进行。而由于黄土特殊的性质、黄土地区水文气候等地质环境条件,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黄土地区的灾害极为发育。因此正确认识结构性黄土的力学性质,找到一个能准确描述结构性黄土力学行为的本构模型,对结构性黄土的力学行为进行准确的描述与预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具有结构性的天然黄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基本的土工试验得到结构性黄土的基本物理力学参数,在上下负荷面模型的概念基础上,针对结构性黄土,对结构性状态变量演化式进行了修改,推导出了一个能准确描述黄土结构性的本构方程,采用Fortran语言进行编程,通过与一维固结实验和叁轴固结排水剪切试验数据的对比,对模型进行验证。开展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土工试验确定L5黄土的基本性质,对L5原状和重塑试样分别进行静止侧压力实验、一维和等向固结实验,以及叁轴固结排水实验。对比研究原状黄土的结构性。(2)在上下负荷面模型的基础上,针对结构性黄土,从e-lnp曲线出发分析了黄土的超固结与结构性,利用孔隙比之差的概念,改进结构性状态变化参数R~*的演化式,使模型能更好的描述天然黄土(结构性黄土)在屈服前后不同的应力应变关系,使参数概念更清晰,推导出了一个结构性黄土的本构方程。(3)通过实验和简单的试算确定L5模型的参数。(4)采用Fortran语言进行编程,通过基本土工试验确定模型参数,与一维固结实验和叁轴固结排水剪切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可得,本文模型能较好的描述结构性黄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8-04-23)

刘帅帅[8](2018)在《非饱和结构性黄土本构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天然黄土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与强度特性及本构模型研究一直是黄土土力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在影响天然黄土变形特性的诸多因素中,结构性与非饱和性是其中两个主要方面。鉴于此,本文在前人关于黄土结构性及非饱和特性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规律分析,理论推导,模型建立叁个方面,较为系统的研究了天然黄土的结构屈服特性,及非饱和状态下黄土的变形及强度特性,最终提出了可以同时考虑结构性和非饱和特性的黄土水力-力学性状耦合的弹塑性本构模型。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建立了适用于正常固结和超固结重塑黄土的水力-力学性状耦合的弹塑性本构模型。在非饱和临界状态理论框架内,根据对平均骨架应力的定义,改进BBM模型的LC屈服曲线方程,同时参考Wheeler提出的双线性土水特征曲线模型,建立吸力、孔隙比与饱和度之间的关系。将修正后的水力-力学性状耦合的BBM模型与下负荷面修正剑桥模型进行结合,将其扩展到超固结非饱和土,从而更好的模拟超固结非饱和重塑黄土的强度与变形特性。通过与超固结非饱和UH模型及BBM模型的对比分析,说明了该模型较传统模型的优越性。通过对多组不同重塑黄土试验结果的数值模拟,再次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2.进一步建立了能够同时描述结构性和非饱和性的正常固结天然黄土的弹塑性本构模型。针对建立的适用于重塑黄土的非饱和土本构模型不能合理反应天然黄土结构损伤特性的缺陷,改进Asaoka提出的结构性参数r的演化规则,提出一个能够同时描述天然黄土结构性和非饱和特性的本构模型。模型在不考虑非饱和性影响的情况下,可以退化为饱和土的结构性本构模型。通过对结构性理论的验证及对多组天然黄土的试验结果的模拟验证,证明了本章所提出的模型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8-04-17)

刘帅帅,柳艳华,李丹梅[9](2017)在《土结构性本构模型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合理的本构模型对于揭示天然土体的强度和变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以修正剑桥模型为代表的常规弹塑性模型大多是建立在重塑土的基础之上,不能反映土的结构性,使得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存在较大差异。鉴于此种情况,目前诸多学者基于各种理论和方法,建立了考虑结构性的本构模型。本文简要介绍了近10年来提出的土结构性模型的研究现状,并对其进行分类评述,指出这些模型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土结构性模型的发展趋势提出几点建议。(本文来源于《河南城建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张玉,邵生俊,赵敏,丁潇,梁昕宇[10](2018)在《平面应变条件下结构性黄土本构模型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土在我国分布广泛,且大多都具有显着的结构性,黄土工程中又有许多平面应变问题,深入研究平面应变条件下结构性黄土的本构关系在理论研究及黄土工程应用中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更合理地描述平面应变条件下结构性黄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基于临界状态土力学理论,提出一个能够反映平面应变条件的结构性黄土本构模型。在模型建立过程中,引入结构屈服压力,依据平面应变试验结果直接确定固定屈服面和加载屈服面,并验证选取塑性体应变pv?为硬化参量的合理性,使本构模型更符合工程中土体的实际受力过程。模型中各参数物理意义明确,可由等向压缩试验和平面应变剪切试验求得,通过试验曲线与模型计算曲线的对比可知,所建立的本构模型可以较合理地描述平面应变条件下结构性黄土加载条件下的强度、变形特性,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结构性本构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Q_3黄土在我国西北地区分布广泛,且大部分都具有显着的结构性。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向前推进,作为丝路沿线的西北黄土分布地区将迎来新的建设大潮。黄土的结构变形特性非常复杂,深入研究黄土在压缩、剪切条件下的结构损伤变形特性,并依此构建黄土的本构关系在理论研究及现场工程应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黄土进行均等压缩试验及叁轴剪切试验,基于损伤力学思想,提出黄土结构在均等压缩条件下的平均正应力损伤比,在剪切条件下的平均正应力损伤比及偏应力损伤比。根据弹性、塑性应变确定塑性势线,进而确定其屈服函数;将确定的黄土结构损伤比引入到屈服函数中,得到一定结构损伤时黄土的屈服函数表达式;验证了选取塑性体应变作为本构模型硬化参量的合理性;根据硬化参量与相关试验参数的联系,推导出结构性黄土在压剪条件下的损伤本构模型。经过实测应力-应变曲线与本构模型推算得到的应力-应变曲线对比可知,所建立的本构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黄土在压剪条件下结构损伤演化变形过程,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结构性本构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万征,秋仁东,宋琛琛.基于统一硬化参量的原状饱和黏土的结构性本构模型[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9

[2].褚峰,张宏刚,邵生俊.陇东Q_3结构性黄土压剪损伤本构模型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9

[3].褚峰,邵生俊.基于扰动状态概念的陇东Q_3结构性黄土本构模型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8

[4].罗爱忠,方娟.基于FLAC~(3D)黄土的湿载结构性本构模型二次开发[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8

[5].刘军定,李荣建,孙萍,王治军,骆建文.基于结构性黄土联合强度的邓肯–张非线性本构模型[J].岩土工程学报.2018

[6].董肖龙,胡小荣,陈晓宇.正常固结原状饱和黏性土的叁剪统一结构性本构模型[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8

[7].邓乐娟.结构性黄土的本构模型[D].长安大学.2018

[8].刘帅帅.非饱和结构性黄土本构模型研究[D].长安大学.2018

[9].刘帅帅,柳艳华,李丹梅.土结构性本构模型研究综述[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7

[10].张玉,邵生俊,赵敏,丁潇,梁昕宇.平面应变条件下结构性黄土本构模型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8

标签:;  ;  ;  ;  

结构性本构模型论文-万征,秋仁东,宋琛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