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救护论文-何校生

抗战救护论文-何校生

导读:本文包含了抗战救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救护总队,红十字会,救护工作,救护队

抗战救护论文文献综述

何校生[1](2017)在《林可胜与抗战时期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一文中研究指出林可胜(1897—1969),祖籍福建,出生于新加坡,1925年回国,1949年移居美国,是我国现代生理学奠基人。林可胜是一名赤诚的爱国主义者,抗战时期任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总队长,他值得人们铭记的贡献,除了医学特别是生理学外,更重要的是他创建和领导战时军队救护系统,为抗日军队提供了有效救护。(本文来源于《百年潮》期刊2017年06期)

刘春梅[2](2016)在《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的战伤救护》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在敌后游击战争的艰苦条件下,克服缺医少药的严重困难,进行战伤救护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构建了战伤救护工作体系,通过一线部队自救互救、"初步疗伤"抢救伤员、分散隐蔽式救护、因时因地制宜快速转运与及时救治,有效地减少了伤员的残废和死亡,为抗战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晋察冀边区战伤救护的实践说明,"一切为了伤病员"的战伤救护理念、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机动灵活的救治方法是取得战伤救护成绩的重要原因。(本文来源于《军事历史研究》期刊2016年05期)

王丽歌,秦国攀[3](2016)在《学生群体的抗日宣传与抗战救护活动——以《壬申医学》为中心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加快侵华步伐,1932年在上海制造"一·二八事变",1933年进犯长城一线,长城抗战爆发。国难当头,河北省立医学院学生积极在该校学生社团——"壬申医学社"出版的《壬申医学》杂志上进行抗日爱国宣传,号召包括医药界人士在内的全国同胞担负起抗日责任,挽救民族危亡;并自发成立医疗救护队,两次赴前线参与抗战救护活动,在华北地区学生群体中树立了光辉榜样。(本文来源于《山西档案》期刊2016年03期)

任中义[4](2016)在《抗战时期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对中共的医疗援助》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成立之初,中共即在其内部开展宣传动员工作,并成立了中共红十字会总支委员会。中共的宣传动员活动,为红会救护总队援助中共及其领导的抗日武装提供了思想、组织保障。从1938年到1942年,红会救护总队先后向陕甘宁边区和八路军部队派出多支医疗队,并援助大量医药物资。红会救护总队也向新四军派出两支医疗队,并多次向其赠予亟需的医药物品。对于医药匮乏的中共来说,红会救护总队提供的医疗援助无疑是雪中送炭。(本文来源于《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3期)

李云波[5](2016)在《兵燹济难:一二八抗战中世界红卍字会的战地救护工作》一文中研究指出1932年1月28日,淞沪战争爆发,该战争持续近40天,对淞沪地区影响颇巨。世界红卍字会于战前迅速开办临时救助机构,制定规章,明确分工,形成了一套完备的慈救体系。战争期间,该会在上海、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杭州等地积极从事兵民救护、难民资遣、尸体掩埋、灾区急赈等工作,形成了一张广泛严密的区域工作网络,确保了被难地区最大范围的救护。该次救护为红卍字会在以后开展救护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博爱慈善的人道主义精神当为后人铭记。(本文来源于《民国档案》期刊2016年01期)

何建明[6](2015)在《涤荡灵魂的天使》一文中研究指出说到优秀的文艺作品时,我们会将其称之为“崇高的灵魂之作”;同样,我们对那些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总喜欢用“白衣天使”来赞美。天使是神圣、纯洁和美丽的,能荡涤我们的灵魂;战争又是一面清朗的镜子,它让那些贪生怕死者的灵魂变得无比丑陋,让那些高尚者的灵魂光芒四射(本文来源于《解放军报》期刊2015-12-05)

杨国山[7](2015)在《抗战初期江苏的伤兵救护》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战必然会产生伤兵。伤兵救护,影响甚大。如果伤兵得不到及时的救护与慰劳,就会出现伤兵聚众闹事等严重的社会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秩序的安危,同时也会影响到前方将士的抗战决心与抗战积极性。本文在利用大量政府报告及报刊杂志的基础上,探讨抗战初期江苏省的伤兵救护工作,以此管窥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的伤兵救护问题。(本文来源于《档案与建设》期刊2015年11期)

黄祺,袁慧云,王昊宁[8](2015)在《从救护到救亡 抗战年代的上海仁济医院》一文中研究指出今天回望,仁济医院当年的医护人员,以及所有上海的医护工作者,不仅为战乱中的伤病者消除病痛、挽救生命,而且,他们就如一盏灯,在漫长的战争黑夜中给人以慰藉。作为中国最早的综合性现代西医医院,已经有170多年历史的上海仁济医院,与上海这座城市一起,经历了抗日战争时期特殊的艰难时刻。医院曾因日军接管而陷入困境,但医护人员们还是以不同的方式,恪守自己的职业道德,用医术为苦难深重的市民服务,一些人甚至直接加入到抗日救(本文来源于《新民周刊》期刊2015年36期)

徐丁丁[9](2015)在《大医救国》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人们的印象中,战争总是伴随着滚滚硝烟、漓漓鲜血。在这血与火的图卷中,人们总是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指挥若定的将军、视死如归的战士,赞美那些冲锋陷阵的铁血勇士、深入敌后的孤胆英雄。那些在战地、在后方忙碌的医疗救护人员的身影,也许并不常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然而(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5-09-01)

刘辉,杨禹璋[10](2015)在《贵阳图云关 抗战大后方的全国“救护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图云关,为老贵阳九门四阁十四关之一,位于现今贵阳森林公园北门入口处。 一座写有“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的纪念碑静静地耸立在公园深处…… 1939年2月,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由湖南祁阳迁至贵阳。当时,由波兰、奥地利、美国(本文来源于《贵阳日报》期刊2015-08-31)

抗战救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在敌后游击战争的艰苦条件下,克服缺医少药的严重困难,进行战伤救护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构建了战伤救护工作体系,通过一线部队自救互救、"初步疗伤"抢救伤员、分散隐蔽式救护、因时因地制宜快速转运与及时救治,有效地减少了伤员的残废和死亡,为抗战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晋察冀边区战伤救护的实践说明,"一切为了伤病员"的战伤救护理念、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机动灵活的救治方法是取得战伤救护成绩的重要原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战救护论文参考文献

[1].何校生.林可胜与抗战时期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J].百年潮.2017

[2].刘春梅.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的战伤救护[J].军事历史研究.2016

[3].王丽歌,秦国攀.学生群体的抗日宣传与抗战救护活动——以《壬申医学》为中心的考察[J].山西档案.2016

[4].任中义.抗战时期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对中共的医疗援助[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5].李云波.兵燹济难:一二八抗战中世界红卍字会的战地救护工作[J].民国档案.2016

[6].何建明.涤荡灵魂的天使[N].解放军报.2015

[7].杨国山.抗战初期江苏的伤兵救护[J].档案与建设.2015

[8].黄祺,袁慧云,王昊宁.从救护到救亡抗战年代的上海仁济医院[J].新民周刊.2015

[9].徐丁丁.大医救国[N].科技日报.2015

[10].刘辉,杨禹璋.贵阳图云关抗战大后方的全国“救护中心”[N].贵阳日报.2015

标签:;  ;  ;  ;  

抗战救护论文-何校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