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处理温度论文-刘君,余山红,黑银秀,朱长志,侯金祥

后处理温度论文-刘君,余山红,黑银秀,朱长志,侯金祥

导读:本文包含了后处理温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冰菜,发芽率,烘干处理,种子大小

后处理温度论文文献综述

刘君,余山红,黑银秀,朱长志,侯金祥[1](2019)在《冰菜种子采后处理技术和萌发温度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探寻冰菜蒴果的采收期、烘干温度、种子大小及催芽温度,为冰菜的种苗繁育提供技术支持。选用冰菜蒴果和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蒴果不同采收期、蒴果烘干温度、种子大小及催芽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冰菜蒴果变为黄色、含水量低于20%时,采收的种子发芽率最高,褐果发芽率次之,青果最差;0.7~0.9 mm大小的种子萌发率最高,为82.3%;对蒴果进行烘干处理发现,40℃烘干5.5 h的蒴果易碾碎脱粒,种子含水量7%以下,种子发芽率89%以上;25℃催芽处理种子萌发率最高,为83%。当冰菜蒴果变为黄色时及时进行采收,然后经过40℃烘干5.5 h后进行碾碎处理,再经0.7~0.9 mm网筛处理后的种子发芽率最高,种子最适催芽温度为25℃。(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14期)

答建成,周细应,朱玉坤,戚文[2](2016)在《后处理温度对EP/CF复合材料拉伸性能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模压成型工艺和拉挤工艺制备了加捻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EP/CF)复合材料,利用微机控制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不同后处理温度对EP/CF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和断面微观形貌的影响。研究表明,相对于高温后处理下的EP/CF复合材料,室温后处理下的EP/CF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较优,其拉伸强度接近890 MPa;而随着后处理温度的升高,EP/CF复合材料的截面和表面显微硬度值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当后处理温度为150℃时,其硬度值最优。随着后处理温度的上升,样品的断面形态由撕拉态变为剪切状态,整个断面转变为脆性断面,EP与CF之间的界面变差。较优后处理工艺为低温后处理;同时,常温固化剂下的EP和CF体系选择后处理工艺优化时,后固化温度应接近固化体系温度进行优化处理。(本文来源于《工程塑料应用》期刊2016年10期)

刘京强,崔巍巍,刘立柱,唐冬雁,陆以杉[3](2016)在《不同溶剂配比及后处理温度对电纺PVDF/PEI复合纤维薄膜β相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β相聚偏氟乙烯(PVDF)因其具有良好的压电、热电性能而受到广泛的关注。按质量比聚偏氟乙烯(PVDF)/聚醚酰亚胺(PEI)为8/2的混合聚合物溶解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四氢呋喃(THF)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中。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VDF/PEI复合纤维薄膜。通过SEM、XRD、FT-IR测试分析静电纺丝过程中不同溶剂质量比以及不同后处理温度对制备的PVDF/PEI复合纤维膜的结晶度、结晶部分中β相含量和复合纤维薄膜铁电性能的影响,得到了制备高β相含量PVDF的最优化的溶剂配比和后处理温度。(本文来源于《功能材料》期刊2016年08期)

张杏园,徐秀林,陆兴[4](2014)在《后处理温度对聚酰亚胺基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聚酰亚胺树脂为粘结剂,采用热压法并经不同温度后处理制备聚酰亚胺基摩擦复合材料,研究后处理温度(220~300℃)对其摩擦磨损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260~280℃的后处理温度,摩擦材料摩擦磨损性能较好;后处理温度为220℃和300℃时,材料磨损机制为破坏严重的胶合黏着磨损;后处理温度为240~280℃时,材料磨损机制以轻微黏着磨损和磨粒磨损为主.后处理温度低于300℃时,密度、硬度、压缩强度值略有变化,240℃时,密度、硬度有最大值,压缩强度在260℃后处理有最大值.后处理温度为260~280℃时,聚酰亚胺基摩擦材料具有最佳的综合性能.(本文来源于《大连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Mohammad,Mahdyarfar,Toraj,Mohammadi,Ali,Mohajeri[5](2013)在《通过高温裂解酚醛树脂制备气体分离用炭膜——裂解温度及臭氧后处理的作用分析(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炭膜可以通过各种前驱体,如酚醛树脂的高温裂解方法制备。该过程中,裂解条件对炭膜的性质有较大影响。研究不同裂解温度及臭氧后处理对炭膜的孔隙率及气体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裂解温度升高(由500℃提高到800℃),炭膜的平均孔径减小,孔体积与气体吸附能力先增大后减小。在800℃下,炭膜表现出分子筛的分离性能。臭氧后处理过程使炭膜孔径增大,气体吸附效率及动态吸附选择性降低,弱化了炭膜的分离性能。(本文来源于《新型炭材料》期刊2013年01期)

王志远,陈刚,郑志才,吴忠泉,崇琳[6](2011)在《固化温度和后处理温度对EP碳/布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热压罐成型法制备了EP/碳布复合材料,研究了固化温度和后处理温度对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80℃固化的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弯曲弹性模量高于120、150℃固化的复合材料;以180℃作为最高固化温度时,与不进行后处理相比,在180℃处理1 h后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较优的固化工艺参数为固化温度180℃、后处理温度180℃、后处理时间1 h。(本文来源于《工程塑料应用》期刊2011年04期)

王玲丽,徐洪峰,韩亚坤[7](2010)在《后处理温度对PEMFC电极耐久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于140、160、180、200、220℃在氮气保护下恒温加热的电极与对比电极相比,Pt粒径大小相近。采用电化学方法考察了它们的电化学性能以及电化学寿命。通过燃料电池测试平台测试了它们的单电池性能。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条件下,经氮气保护恒温加热的电极具有更好的电化学寿命,且随加热温度升高电化学寿命增长。而在180℃加热的电极不仅具有更均匀的分布,更好的电化学性能以及单电池性能,而且其电化学寿命也有明显的提高。(本文来源于《电源技术》期刊2010年01期)

张莺[8](2008)在《后处理温度对Ni/ZrO_2催化剂上甲烷水蒸气重整反应转化率及选择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制备了Ni/ZrO2催化剂,并研究了该催化剂的还原温度、载体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当焙烧温度在823 K~1 023 K时,随着温度的升高,CH4的转化率也随之发生变化,焙烧温度为923 K时,CH4的转化率达到74.87%;当还原温度在723 K~1 023 K范围内时,随着还原温度的升高,CH4的转化率降低.(本文来源于《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8年04期)

刘向来[9](2008)在《双氧水生产中氢化与后处理温度的优化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改变流程和控制方式,使双氧水生产中氢化温度提高时,后处理氧化铝的再生温度也同步提高,以加强氧化铝再生效果,从而可以使氢化温度比传统标准提高10℃以上,而不至于引起蒽醌的降解,由此可获得显着的经济效益。(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与装备》期刊2008年09期)

邬冰,高颖,姜兆华[10](2008)在《后处理温度对Pt-TiO_2/C催化剂电催化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TiO2溶胶法,在不同后处理温度下制备了碳载Pt-TiO2(Pt-TiO2/C)催化剂。运用循环伏安法、线性扫描法和计时电流法等手段研究了催化剂对甲醇电催化氧化性能。结果表明Pt-TiO2/C催化剂对甲醇在酸性溶液中的电催化氧化活性受催化剂制备的后处理温度影响。后处理温度为80℃时催化剂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活性分别是未处理、200℃和300℃后处理温度时的1.77倍、1.37倍和3.30倍。(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期刊2008年04期)

后处理温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模压成型工艺和拉挤工艺制备了加捻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EP/CF)复合材料,利用微机控制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不同后处理温度对EP/CF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和断面微观形貌的影响。研究表明,相对于高温后处理下的EP/CF复合材料,室温后处理下的EP/CF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较优,其拉伸强度接近890 MPa;而随着后处理温度的升高,EP/CF复合材料的截面和表面显微硬度值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当后处理温度为150℃时,其硬度值最优。随着后处理温度的上升,样品的断面形态由撕拉态变为剪切状态,整个断面转变为脆性断面,EP与CF之间的界面变差。较优后处理工艺为低温后处理;同时,常温固化剂下的EP和CF体系选择后处理工艺优化时,后固化温度应接近固化体系温度进行优化处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后处理温度论文参考文献

[1].刘君,余山红,黑银秀,朱长志,侯金祥.冰菜种子采后处理技术和萌发温度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9

[2].答建成,周细应,朱玉坤,戚文.后处理温度对EP/CF复合材料拉伸性能影响[J].工程塑料应用.2016

[3].刘京强,崔巍巍,刘立柱,唐冬雁,陆以杉.不同溶剂配比及后处理温度对电纺PVDF/PEI复合纤维薄膜β相含量的影响[J].功能材料.2016

[4].张杏园,徐秀林,陆兴.后处理温度对聚酰亚胺基摩擦材料性能的影响[J].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14

[5].Mohammad,Mahdyarfar,Toraj,Mohammadi,Ali,Mohajeri.通过高温裂解酚醛树脂制备气体分离用炭膜——裂解温度及臭氧后处理的作用分析(英文)[J].新型炭材料.2013

[6].王志远,陈刚,郑志才,吴忠泉,崇琳.固化温度和后处理温度对EP碳/布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的影响[J].工程塑料应用.2011

[7].王玲丽,徐洪峰,韩亚坤.后处理温度对PEMFC电极耐久性的影响[J].电源技术.2010

[8].张莺.后处理温度对Ni/ZrO_2催化剂上甲烷水蒸气重整反应转化率及选择性的影响[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9].刘向来.双氧水生产中氢化与后处理温度的优化控制[J].化学工程与装备.2008

[10].邬冰,高颖,姜兆华.后处理温度对Pt-TiO_2/C催化剂电催化性能的影响[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8

标签:;  ;  ;  ;  

后处理温度论文-刘君,余山红,黑银秀,朱长志,侯金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