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边界论文-陈永林,谢炳庚,杨贤房,吴亮清,张爱明

引力边界论文-陈永林,谢炳庚,杨贤房,吴亮清,张爱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引力边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县域经济,空间格局,发展思路,多引力

引力边界论文文献综述

陈永林,谢炳庚,杨贤房,吴亮清,张爱明[1](2018)在《多引力作用下的省际边界县域经济空间格局及发展思路——以赣粤闽客家聚居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ArcGIS10.0及GeoDA软件的支持下,以赣粤闽客家聚居区为研究区,在县域尺度下选取2004、2009、2014年共3个年份的统计数据,运用引力模型及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在考虑县城同时受多个中心城市引力作用的情况下,提出了引力首位度概念,分析了赣粤闽客家聚居区县域经济空间演化特征,划分了县域空间类型,并提出了县域发展的规划思路。研究结果表明:(1)赣粤闽省际边界地区的县域经济空间集聚效果不明显,经济发展不均衡;(2)县城受多个中心城市的引力时,可以根据引力模型及引力首位度将县域划分为空间聚集区和空间离散区两种空间类型;(3)离中心城市距离较近且经济基础较好的县城可以撤县改区,空间集聚区可以打造小时经济圈,空间离散区可以建立新的区域发展联盟,同时受两个较大且大小相当的中心城市引力作用的县城可以考虑建成卫星城。(本文来源于《经济地理》期刊2018年01期)

霍强[2](2017)在《“一带一路”视角下中国与东盟国家边界效应研究——基于扩展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对"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边界效应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政策价值。本文通过构建植入边界变量的贸易引力模型,运用2001-2015年面板数据计量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边界效应。研究表明,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边界效应处于由屏蔽效应向中介效应转化且中介效应逐步占据主导的阶段。据此,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战术层面应更加重视同陆地毗邻国家合作和内部沿边地区开发开放,政策层面应从影响边界效应演化的因素入手,加强政治互信和认同、加强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民间交往和文化沟通、提升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水平、削减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本文来源于《桂海论丛》期刊2017年06期)

林仕伟[3](2017)在《基于引力模型的区域经贸组织双边与多边边界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般而言,经验引力方程虽然能对数据进行很好的拟合,但却缺乏理论基础的支持,本文借鉴基于CES常弹性效用函数所推导出的结构引力方程为理论基础,并利用Taylor方法,得到本文离散化结构引力方程,主要研究内容为区域经贸组织的边界效应对出口规模的影响。通常利用固定效应方法或者经验引力方程将重点聚焦于双边贸易关系,然而国际贸易现状是多边贸易关系,仅考虑双边贸易关系明显背离现实,为此本文基于结构引力方程综合探讨双边与多边贸易条件对贸易量的影响。为最好的符合国际贸易现状,本文最大限度的收集所能收集的2015年136个报告国以及201个对应报告国的数据,并寻找了一个由自然要素禀赋所组成的工具变量作为贸易开放程度的工具变量。本文将重点讨论的双边贸易条件包括双边经济规模、双边地理距离、双边贸易开放程度、双边欧盟哑变量以及双边东盟哑变量;所探讨的多边贸易条件包括多边距离、多边贸易开放程度、多边欧盟边界效应以及多边东盟边界效应。经实证,国内外经济规模的估计弹性差异说明可能存在本地市场效应,本国经济规模越大则越有能力进行出口;双边地理距离如一般研究无异,贸易双方地理距离越远贸易成本越大,并且地理距离并非单纯的物理距离,其中还包括讯息成本以及文化差异成本,并经实证距离的百分比变动对贸易流量衰减的百分比变动为U型,距离对贸易成本的影响并非线性关系;从多边距离来看,多边阻抗距离项估计值显示贸易伙伴的多边距离越大,会增加双边贸易规模,经本文验证多边距离确实会显着的影响两国贸易量,也为本文综合研究双边贸易条件与多边贸易条件建立一定的信心。本文所引用的工具变量贸易开放程度不管是多边还是双边关系都显示显着,双边贸易开放程度高将导致出口规模上升,多边贸易开放程度高将减少出口规模,这结果相当符合理论假设以及经济逻辑。双边边界效应以及多边边界效应的共同影响是相对未被开发的议题,经本文实证发现,区域经贸组织的发展深度以及居于全球价值链区位的不同造成贸易边界的差异。欧盟双边边界效应显示贸易双方同在欧盟会减少出口规模,东盟双边边界效应显示贸易双方同在东盟会增加出口规模,两者的矛盾并不完全与经济直觉吻合,但欧盟与东盟作为不同发展程度的区域贸易组织,其贸易政策所着重的组织内外贸易情况并不相同,这些都会导致不同贸易组织双边边界效应的差异。多边贸易边界效应直觉上应该解释为贸易阻碍,但本文发现不管是欧盟还是东盟的多边贸易边界效应与双边贸易规模皆显示为正相关,本文解释多边贸易边界效应为一国与区域或者全球价值链的链接程度,贸易双方与其余国家的链接程度越紧密,越有可能成为价值链的贸易桥梁,因此多边贸易边界效应能起到减少贸易成本、优化要素禀赋分配而促进国际贸易的枢纽作用。最后本文对双边与多边边界效应进行合并计算,它显示不管对于欧盟还是东盟,总和的贸易边界效应都会导致贸易规模的损耗,但总体来说东盟成员国退出东盟,将导致退出东盟国对东盟成员国出口规模极大减少,而此现象对于退出欧盟的国家来说,该国对于欧盟成员国出口的规模也会减少,但减少规模并不如东盟那样剧烈。本文基于理论基础的结构贸易引力模型进行比较大范围的尝试去研究双边与多边贸易条件,并且梳理出新思路以及经济逻辑,从参数估计来说,双边与多边贸易条件对贸易量的估计弹性皆相当显着,从经济逻辑来说,双边贸易条件富含一般引力模型的普遍结果,多边条件具有一定创新性观点,寄望能改善双边与多边贸易条件的研究现状。(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7-05-19)

吴凡,徐建刚[4](2016)在《基于引力模型的合肥和南京腹地边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心城市有着各自的城市腹地,这些中心城市与其腹地内的城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科学合理地界定城市的腹地范围有利于区域内各城市实现功能的整合和资源的配置,协调城市间的关系,制定合理的发展政策。本文选取合肥和南京两个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引力模型求得研究范围内57个城市(市辖区)对合、宁的空间相互作用力,使用Arc GIS的地统计分析求出一条等值线,该线上的任一点对合、宁的空间相互作用力均相等,即为合肥和南京的腹地边界。南京的城市腹地明显跨越省界向西,相对于合肥更具腹地竞争力,且合肥和南京腹地边界与合肥经济圈和南京都市圈的界线基本吻合,说明合肥经济圈和南京都市圈的范围划定的较为科学合理。提出要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加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合肥经济圈与南京都市圈的联系与合作,共同促进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本文考虑到了中心城市与腹地内城市间的产业互补度、是否跨越省级行政边界、信息流的强度以及客运班次次数等影响空间相互作用力的多种因素,修正了传统的引力模型的均质性假设,同时运用地统计分析,较为合理的确定非样本地区的插值,从而避免了以往研究中连接断裂点的随意性。(本文来源于《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期刊2016-09-24)

余元春,顾新,陈一君[5](2016)在《引力模型、边界效应与中国跨区域技术转移——基于2009~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扩展的引力模型,利用2009~2013年我国30个省区面板数据,对我国跨区域技术转移边界效应进行测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省际技术转移边界效应较大,技术转移本地偏好性强;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质量"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省际技术转移有显着促进作用;地理距离、产业"距离"和文化"距离"对边界效应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同时经济规模、产业和文化上存在的差异能够调节由于地理距离造成的跨区域技术转移边界效应。(本文来源于《软科学》期刊2016年07期)

何敏,郭宏宇,竺彩华[6](2015)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对中国东盟贸易的影响——基于引力模型和边界效应模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2004-2012年中国和东盟国家的面板数据,利用引力模型和边界效应模型分析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对中国东盟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交通、通信、能源叁大领域的"硬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中,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对中国东盟双边贸易的影响最大,其次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而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对于目前中国东盟各国间的双边贸易影响并不明显;中国东盟各国间存在贸易边界效应,程度较小,在3.51-9.52之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改善提高了贸易效率,有利于减少市场分割,从而降低贸易的边界效应,对于中国东盟各国间的贸易产生了积极的正向影响。(本文来源于《国际经济合作》期刊2015年09期)

韩笑[7](2015)在《中国货物贸易出口量的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众多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表明,出口贸易在一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叁驾马车之一。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指出,一个国家在参与国际贸易的过程中,不仅能获得贸易利得,更有利于提高经济的发展水平、增加国民福利,我国也是依靠着出口贸易在世界经济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然而,到底是哪些因素对出口贸易产生影响?一个国家出口量最直观的表现形式就是该国家与贸易伙伴国的贸易流量,研究贸易流量最有效、最具权威性的实证方法便是贸易引力模型。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任何一个看似无关的因素都会对系统造成影响,从而干扰实证结果。若要将我国的出口贸易作为研究的主体,寻求我国出口贸易的内生性的影响因素,引力模型的单边形式是极佳的选择。近年来我国贸易一直是双顺差,货物贸易还是我国的主要贸易形式,货物贸易出口量便成为学术研究的焦点。在众多影响我国贸易出口量的因素中,哪些因素具有抗干扰的、稳健性影响是亟需研究的问题。极值边界分析方法(Extreme Bounds Analysis, EBA)能够筛选出稳健性因素。本文对贸易“引力模型”进行扩展,引入极值边界分析方法,采用2003-2013年省际区域面板数据,选取16个变量,对我国货物贸易出口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本文得出,外商直接投资、进口额、工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税收收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是我国货物贸易出口量的“稳健性”影响因素。针对各显着性影响因素,本文提出了我国需均衡吸收外资,注重技术引进,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加强物流体系建设,优化产业布局等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5-03-01)

王立平,韩笑[8](2014)在《中国货物贸易出口量的影响因素——基于引力模型的极值边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外贸易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叁驾马车之一,我国出口贸易对经济的增长作用一直非常显着,因此对贸易出口量影响因素的深入研究十分必要。本文依据国际贸易理论,对贸易"引力模型"进行扩展,引入极值边界分析方法 (Extreme Bounds Analysis,EBA),采用2003~2012年省际区域面板数据,对我国货物贸易出口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得出的结论是各省外商直接投资、进口额、工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税收收入、最终消费是我国货物贸易出口量的"稳健性(Robest)"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相关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工业技术经济》期刊2014年12期)

王彬[9](2014)在《中国城市群的空间引力范围及边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群的发展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据此城市群空间范围的界定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更精细、更合理地对城市群的空间范围进行探讨,才能对城市群进行定位和制定城市群发展规划,促进城市群更健康有序的发展。首先,梳理分析有关城市群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基于县域尺度的城市群研究文献,为进一步进行城市群空间范围的界定做好准备。其次,提出城市群划分的前提假设,选取城市群划分的模型和方法,包括聚类分析、引力模型和经济联系强度模型,根据聚类分析的要求选取全国4个直辖市、21个省份的291个地级市的共8项规模指标和比例指标,进行样本的聚类分析。再次,运用聚类分析法根据选定标准对样本城市进行聚类,从样本城市中聚类出91个城市,并从中最终选出35个潜在核心城市,然后以核心城市为原点考察不同引力半径下的城市的平均吸引力,并根据引力半径标准进行城市群划分。最后,对城市群空间界定过程中的重合地域和盲点区域,从地级市域尺度、县域尺度上精确入手进行引力值和经济联系强度值的比较分析,将中国划分为17个城市群,最终界定城市群的空间引力边界的最终结果。在此基础上,分地区对各城市群的核心城市的发展和提高其与周围城市的联系强度提出相应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期刊2014-05-01)

冯宗宪,赵立伟[10](2013)在《基于空间场和引力模型的边界效应分析——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21世纪初以来,中国积极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取得了重要的成效。如何测量中国与贸易伙伴之间贸易自由化实现程度,已成为在自贸区谈判和评估中一个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从经济空间场理论出发,重新定义和分析经济边界效应,并根据系统差异和效果的不同,区分为中介效应和屏蔽效应;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例,基于引力模型构建边界效应测定模型,并对边界效应进行测定。研究表明:中国与东盟间存在显着的中介效应和屏蔽效应,且来自东盟侧的屏蔽效应远大于中国侧的屏蔽效应。(本文来源于《统计与信息论坛》期刊2013年10期)

引力边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对"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边界效应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政策价值。本文通过构建植入边界变量的贸易引力模型,运用2001-2015年面板数据计量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边界效应。研究表明,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边界效应处于由屏蔽效应向中介效应转化且中介效应逐步占据主导的阶段。据此,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战术层面应更加重视同陆地毗邻国家合作和内部沿边地区开发开放,政策层面应从影响边界效应演化的因素入手,加强政治互信和认同、加强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民间交往和文化沟通、提升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水平、削减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引力边界论文参考文献

[1].陈永林,谢炳庚,杨贤房,吴亮清,张爱明.多引力作用下的省际边界县域经济空间格局及发展思路——以赣粤闽客家聚居区为例[J].经济地理.2018

[2].霍强.“一带一路”视角下中国与东盟国家边界效应研究——基于扩展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J].桂海论丛.2017

[3].林仕伟.基于引力模型的区域经贸组织双边与多边边界效应研究[D].南京大学.2017

[4].吴凡,徐建刚.基于引力模型的合肥和南京腹地边界研究[C].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2016

[5].余元春,顾新,陈一君.引力模型、边界效应与中国跨区域技术转移——基于2009~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分析[J].软科学.2016

[6].何敏,郭宏宇,竺彩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对中国东盟贸易的影响——基于引力模型和边界效应模型的研究[J].国际经济合作.2015

[7].韩笑.中国货物贸易出口量的影响因素[D].合肥工业大学.2015

[8].王立平,韩笑.中国货物贸易出口量的影响因素——基于引力模型的极值边界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4

[9].王彬.中国城市群的空间引力范围及边界研究[D].燕山大学.2014

[10].冯宗宪,赵立伟.基于空间场和引力模型的边界效应分析——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例[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3

标签:;  ;  ;  ;  

引力边界论文-陈永林,谢炳庚,杨贤房,吴亮清,张爱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