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微阵列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微阵列结构,微铣削,微细电火花,组合加工技术
微阵列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李阳[1](2019)在《微阵列结构的微铣削/微细电火花组合加工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阵列结构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微结构,出现在许多设备的核心元器件上,并发挥着重要作用。微细电火花成形加工可以利用阵列电极实现阵列结构的批量加工,在阵列结构加工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但以往的加工方法存在加工结构简单、阵列电极安装定位困难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采用微铣削与微细电火花组合加工的方式。本文探讨了两种加工工艺组合的可行性。基于工艺特性分析的基础,在实验室现有的微细电火花铣床上搭建了组合加工平台,针对阵列微结构的微铣削和微细电火花组合加工平台。为了研究抬刀工艺在微阵列结构微细电火花加工中的作用,仿真分析了微阵列结构电火花加工过程中抬刀工艺对工作液间隙流场流速、压强和电蚀产物运动的影响规律。通过仿真发现,抬刀辅助加工可以实现工作液的更新和电蚀产物排出。为了保证微阵列电极的加工精度,本文进行了石墨材料微阵列结构的微细铣削加工工艺实验研究,分析了铣削加工参数对石墨电极精度和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然后,通过实验分析了逐层加工法和逐个加工法两种加工方法对阵列电极一致性的影响规律。为获得高质量的微阵列结构,本文利用微细铣削加工工艺制备的微细阵列电极开展了微阵列结构的微细电火花加工工艺研究,实验分析了阵列电极数量、抬刀工艺对微阵结构精度和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验证了流场仿真和工艺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唐海深,董兴盛,江陵,满婷婷,王德刚[2](2019)在《549例非结构异常胎儿染色体微阵列芯片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技术分析部分非结构异常胎儿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NVs)的发病率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2月9日至2018年12月17日期间,因高龄孕妇、血清学筛查高风险、胎儿超声软指标异常(除外胎儿颈项透明层(NT)增厚及侧脑室增宽)、不良妊娠史、孕妇要求等在我院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的549例孕妇,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正常,根据其CMA结果,分析不同产前诊断指征胎儿的CNVs发病率,以指导优生遗传咨询。结果 549例病例中,检出致病性CNVs10例(其中1例为15q11.2q13.1复发性微缺失),染色体意义不明拷贝数变异(VOUS)7例。针对胎儿致病性CNVs,单纯因孕妇要求行产前诊断的高龄孕妇的检出率为1.34%,21叁体高风险检出率为1.93%,18叁体高风险检出率为13.79%,胎儿超声软指标异常的检出率为3.13%。结论血清学筛查18叁体高风险以及产前超声提示胎儿软指标异常的病例,致病性CNVs检出率较高,应做好产前遗传咨询指导优生优育。(本文来源于《热带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杨志通[3](2019)在《微阵列结构减反膜及其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太阳能由于在缓解当前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上的优势,被认为是最具前景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太阳能电池可以直接进行光电转换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但是目前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究其原因主要是太阳能电池的生产成本过高和转换效率过低。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提高太阳电池的转换效率和降低成本是研究的主要目标。而微纳结构减反膜的应用能够及大地减小光在电池前表面的反射,从而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因此在太阳能光伏产业中,对微纳结构减反膜的研究和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太阳能电池的微纳结构减反膜为研究对象,从形态和制备方法上分别改进设计出了仿生河豚皮肤纳米刺聚合物减反射膜,以及模板复制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收缩相结合制备减反射膜的工艺方法。并对所得的实验样品的光学减反特性和太阳能器件的电学性能进行了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第一,我们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FDTD)方法设计了仿生苯环型河豚皮肤纳米刺(DSNT)结构,采用非接触无掩模直接激光刻写光刻工艺制作,通过调节激光功率来减小晶硅太阳能电池的上表面反射,使DSNT高度最大化。采用软压印技术将环氧树脂DSNT薄膜从光刻胶模板转移到平面Si基底的表面。我们研究了硅衬底中苯环型环氧树脂DSNT薄膜的反射率。苯环型环氧树脂DSNT薄膜显着降低了硅衬底的上表面反射。除减反射性能外,我们发现环氧树脂DSNT薄膜具有疏水性和自清洁能力。因此,在晶硅太阳能电池的顶部添加环氧树脂DSNT薄膜,可以有效减少其上表面的反射。另外,实验测量的光电特性一致表明,环氧树脂DSNT薄膜可以显着地抑制晶硅太阳能电池的上表面反射损耗,从而显着改善光电转换效率(PCE),因此,环氧树脂DSNT薄膜可以作为当下降低光电器件上表面反射的良好选择。第二,为了简化晶硅太阳能电池减反膜的制作工艺,我们提出了一种具有低反射损失的减反膜的制备方法。使用激光直写光刻方法制备六角密排微米柱阵列模板,将微米结构图案模版复制到预先拉伸的透明PDMS薄膜上,在应力释放后,PDMS收缩使得微米织构图案的周期减小、深宽比提高,并且产生了一些纳米褶皱结构。实验结果显示:与未收缩微米结构的减反膜相比,收缩的微纳结构减反膜将太阳能电池在300-1000 nm入射光范围的反射率从15.5%减小到13.24%,相对反射率降低了17.1%,太阳能电池相对光电转化效率提高了5.51%。另外,所制备的微纳结构PDMS减反膜可以提高太阳能电池表面的疏水性和自清洁能力。(本文来源于《温州大学》期刊2019-04-01)
王咏梅,曹荔,吴云,查文,王艳[4](2017)在《胎儿超声结构畸形与染色体微阵列分析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胎儿超声结构畸形与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的相关性,为建立胎儿畸形的产前诊断流程提供可靠依据。资料与方法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产前超声筛查的结构畸形孕妇104例行CMA检测,按结果分为致病组、Vous(临床意义不明的染色体拷贝数的微缺失和微重复)组和正常组,比较超声与CMA结果。结果致病组15例(14.42%),其中非整倍体胎儿9例,微缺失或微重复胎儿6例;Vous组28例(26.92%),正常组61例(58.65%)。致病组有12例为2个及以上系统的畸形,最多见的为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9例),其次为鼻骨缺失(4例);正常组与Vous组则多为单系统的畸形,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34,P<0.01)。17例高危孕妇中有4例为致病性染色体异常。结论产前咨询中,如超声发现胎儿有2个及以上系统的结构畸形,畸形种类中有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鼻骨缺失合并其他部位畸形,高危孕妇合并胎儿结构畸形者均应建议行CMA检测以排除致病性染色体异常。(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期刊2017年12期)
李玲,钟燕芳,饶腾子,赵馨[5](2016)在《泌尿系统结构异常胎儿的染色体微阵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aCGH在泌尿系统结构异常胎儿产前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产前超声诊断为泌尿系统结构异常的胎儿的aCGH结果,所有病例行介入性产前诊断且染色体核型正常。结果 87例胎儿aCGH结果中,致病性CNVs的检出率为5.7%(5/87),VOUS的检出率为3.4%(3/87),良性CNVs的检出率为91%(79/87)。单独泌尿系统结构异常aCGH的致病性CNVs检出率为2.9%(2/70);泌尿系统结构异常合并泌尿系统外超声结果异常CNVs的检出率为17.6%(3/17)。结论对于产前超声提示泌尿系统结构异常的胎儿,即使染色体核型正常,aCGH也可能检出异常,对于产前超声提示胎儿泌尿系统结构异常的胎儿建议行aCGH检查。(本文来源于《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期刊2016年04期)
宁英超[6](2016)在《细胞捕获微阵列芯片的结构设计与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微流控技术对细胞或生物颗粒进行操控,正成为近年来快速发展的领域之一。由于微流控芯片具有成本低、效益高、微型化,尤其是可实现对稀有细胞的富集等优点,将极大的有利于生物医学和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本文基于流体动力学、固体力学、流固耦合理论、颗粒-流体两相流动和牛顿运动定律等等,提出了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细胞运输和捕获的数学模型。另一方面,针对实际应用当中的使用要求,提出了一系列的芯片性能评价指标参数,主要包括:芯片的捕获效率∈、细胞的载入时间t、实现高通量分析和芯片内流场的分布等。这些芯片性能指标对芯片的结构设计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通过对细胞的捕获理论与上述评价指标的分析,设计了 U型无缝、U型单缝式和双缝式等3种微阱捕获结构,以及多种阵列排布的微阵列捕获芯片。基于商业软件COMSOL建立了单个细胞捕获过程的数值模型,并研究了入口速度、捕获微阱结构等对捕获结果以及相应过程参数的影响。另一方面,基于实验研究的方法,搭建了用于观测细胞捕获的实验平台,用聚苯乙烯小球替代细胞,主要研究了微阱结构与阵列排布对芯片捕获效率和载入时间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双缝式捕获阱结构在速度范围较大的时候具有较好的捕获效率,U型单缝次之,U型无缝最差。不仅如此,双缝在相关的过程参数上也表现较好,相同条件下,流体对细胞的影响最小。实验研究结果较好的与数值结果保持一致。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发现,双缝式细胞捕获的效率最高、载入时间也最短,U型单缝也具有较好的捕获效率与较短的时间。然而,U型单缝芯片在细胞受力等指标上劣于双缝式,而U型无缝式捕获阱的捕获效率最低。相同捕获阱下,间距比为2时,通道的流畅度最好。终上所述,本文所设计的叁种结构的微阵列捕获芯片,可以应用于细胞捕获过程的分析。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微芯片实验发现,双缝式捕获阱具有最好的捕获效率及相应的参数指标。本文提出的研究方法和分析结果,可为进一步的细胞捕获芯片的结构设计和实际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期刊2016-12-01)
李刚,李大维,赵清华,菅傲群,王开鹰[7](2016)在《基于斜光刻技术的SU-8胶叁维微阵列结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斜光刻技术替代传统的直光刻技术在相同底面积的基础上增大微阵列比表面积制备了高比表面积叁维微阵列结构,。首先,利用MATLAB仿真对微阵列排布方式进行分析,确定最佳单个柱体宽度及阵列间距。实验中,采用两次甩胶法将SU-8光刻胶均匀旋涂在2寸硅基底上,甩胶转速设为1500 r/min,旋涂时间设为35 s;分别置于65℃烘台上保持20 min和95℃烘台上保持70 min进行两次前烘处理;随后进行双向斜曝光,微柱宽度为20μm,阵列间距为30μm,光刻角度为20°。最后,再通过高低温后烘处理并显影30 min成功制备出了结构稳定的"X"型叁维微阵列结构。(本文来源于《分析化学》期刊2016年04期)
谭建锡,吴志鹏,周慧平,莫瑾,彭梓[8](2016)在《不同探针结构对应用微阵列技术检测兰花病毒结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黄瓜花叶病毒(CMV)、齿舌兰环斑病毒(ORSV)、建兰花叶病毒(Cym MV)、辣椒褪绿病毒(Ca CV)和落葵皱纹花叶病毒(Ba RMV)等5种危害较大的兰花病毒多重RT-PCR扩增产物序列,分别设计了5′端不同poly(d T)长短的探针,分别是:带poly(d T)15 spacer结构、带poly(d T)5 spacer结构、不带poly(d T)spacer结构,比较了3种探针紫外交联后的杂交效果。结果表明:5′端带poly(d T)15结构的探针杂交效率最高,而5′端不带poly(d T)结构的探针杂交效果极差,提示在探针设计时应选择在5′端带poly(d T)15结构以便获得更好的杂交效果。(本文来源于《植物检疫》期刊2016年04期)
李贺[9](2015)在《LED微阵列器件的热学性能分析及热沉结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LED微阵列芯片利用MOEMS技术在一整块半导体外延片上直接制作出若干规则排列的微小发光单元,形成LED二维微阵列结构。与传统的LED芯片相比微阵列芯片具有集成度高、发光效率高、亮度高等优点,在显示、照明、通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LED微阵列芯片单元集成度的提高和功率的增大,芯片的散热问题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成为了制约LED微阵列芯片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对LED微阵列芯片的热特性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AlGaInP材料LED微阵列建立了有限元热分析模型,介绍了实体模型建立、网格划分以及边界条件的施加方法。模拟分析了在脉冲电流驱动下,单个单元和3×3单元工作时阵列的温度分布情况。通过计算建立了一种阵列的简化模型,简化后的模型适用于大尺寸阵列温度场分布的计算。结果表明,简化模型与原始模型的温度分布规律基本一致,计算得到的两种模型在工作1.5s时的温度相对误差为0.8%。使用简化模型模拟了含104个单元、尺寸为10mm×10mm×100μm的芯片的温度场分布,工作1.5s时的芯片中心温度已达到360.6℃。为解决其散热问题,设计了两种热沉结构,并对其结构进行了优化,分析了翅片数量、翅片尺寸、粘结材料对芯片温度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期刊2015-10-01)
张燕[10](2014)在《染色体微阵列技术在胎儿常见泌尿系统结构异常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先天性结构发育异常在全球足月新生儿中的发生率约为3%,其中泌尿系统结构异常是先天性结构发育异常常见的类型,其在活产婴中发生率约为0.3%-0.6%。在产前诊断中,随着产前超声等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对先天性泌尿系统结构异常胎儿的临床检出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因而,胎儿泌尿系统结构异常也成为产前诊断和产前咨询中常遇到的类型,约占所有产前诊断畸形病例的30%。导致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的原因具有高度异质性,并且由于传统细胞遗传学技术具有分辨率低等较大局限性,绝大部分泌尿系统畸形胎儿病例的病因仍然未知。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e microarray analysis,CMA)是近年来新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已被证明在先天性结构畸形、原发性智力低下以及生长发育迟缓等患者中是一种强有力的诊断工具。然而,在产前诊断中,应用CMA技术系统研究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且染色体核型正常胎儿病例的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CMA技术在产前超声提示泌尿系统结构异常、伴或不伴发肾外异常并且染色体核型正常胎儿病例中的应用价值。一、目的1.探讨全基因组高分辨率CMA技术在先天性泌尿系统结构异常并且染色体核型正常胎儿病例中的应用价值。2.探讨CMA技术在单独泌尿系统结构异常胎儿病例和泌尿系统结构异常伴发肾外异常胎儿病例之间其检出率的差异性。3.为建立先天性泌尿系统结构异常胎儿病例的产前诊断流程提供理论依据。4.为探讨应用CMA技术在产前诊断中如何最大程度降低不明确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s)结果解释困惑的策略提供实验室支持。二、方法1.收集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产前诊断中心因孕期超声检查提示胎儿发生泌尿系统结构异常而接受侵入性产前诊断的45例胎儿病例样本。这些胎儿病例中,包括单独的泌尿系统结构发育异常病例20例和泌尿系统结构异常合并其他肾外异常的病例25例。全部45例胎儿病例经常规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均未见异常。2.分别使用Qiagen和Puregene DNA提取试剂盒从脐血和羊水细胞中提取胎儿样本基因组DNA,使用NanoDrop分光光度计对DNA的浓度和纯度进行测量。3.根据Affymetrix公司提供的CytoScan HD芯片(功能检测超过270万个生物学标记,包括75万个SNPs探针和195万个拷贝数探针)标准实验操作流程对样本DNA进行消化、连接、扩增、纯化、片段化、标记信号、与芯片杂交及洗涤、染色与扫描芯片操作。4.使用相配套的CHAS软件对扫描芯片产生的.CEL文件进行数据分析。5.根据国际在线公共数据库(收录与疾病相关的致病性CNV数据库DECIPHER,人类已知的遗传性疾病及致病基因数据库OMIM,多态性变异数据库DGV,分析CNV中基因含量及功能数据库UCSC Genome Browser和PUBMED)和本实验室的内部参考数据库(包括Affymetrix芯片平台数据库CAGdb和细胞基因组芯片国际标准联合会数据库ISCA)对CHAS软件分析产生的结果进行数据比对分析,判断CNV的性质。6.针对临床意义不明确的CNVs(variants of unknown significant,VOUS),进一步行父母样本检测进行综合家系分析,明确CNV的性质。7.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对致病性CNV进行验证。叁、结果1.全部45例先天性泌尿系统结构异常的胎儿病例均成功进行了CMA检测。CMA结果发现良性CNVs的检出率为82.2%(37/45),VOUS的检出率为6.7%(3/45),致病性CNVs的检出率为11.1%(5/45)。2.在37例良性变异CNVs胎儿样本中,有5例胎儿的CNVs是遗传自健康父母中的一方,CMA结果发现本研究中最常见且已在DGV数据库中报道的多态性CNV片段有1q31.1微缺失、10q11.21微重复、14q11.2微缺失、14q32.33微重复和16p11.2微重复,本研究首次新发现的多态性CNV片段有2q32.1微重复、10q11.22微缺失、11q14.3微重复、15q13.1微重复和16p13.11微重复。3.CMA在8例胎儿病例中检出VOUS,进一步结合父母样本检测进行综合家系分析结果提示其中3(3/45,6.7%)例胎儿病例的CNVs非双亲来源,因而其临床意义仍然不明确,该3例VOUS分别为:2q13微重复(489kb),Xp22.33微重复(435kb)和Xq28微缺失(943kb)。4.CMA在5例胎儿样本中检出的致病性CNVs,分别为:1q21.1微重复(318kb),7q21.11微重复(1.8Mb),12p13.33微缺失(1.95Mb),9q34.3微重复(3.35Mb)与17p13.2-13.3微缺失(5.03Mb),以及22q13.33微重复(1.2Mb)。该5例胎儿样本均来源于泌尿系统结构异常合并其他肾外异常的胎儿病例组。四、结论1.全基因组高分辨CMA技术在产前超声提示泌尿系统结构异常并且染色体核型正常的胎儿病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该技术能够将致病性的检出率额外提高11.1%。2.CMA技术对泌尿系统结构异常合并其他肾外异常的胎儿病例其致病性检出率高于单独泌尿系统结构异常胎儿病例(20.0%vs0%)。3.在产前诊断中,对于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未见异常的先天性泌尿系统结构异常胎儿病例,建议进一步行全基因组高分辨CMA技术分析。4.实验室数据分析人员和产前咨询医生之间的充分交流、结合家系综合分析以及内外部数据库之间的数据比对都能够显着降低VOUS。(本文来源于《广州医科大学》期刊2014-05-01)
微阵列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利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技术分析部分非结构异常胎儿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NVs)的发病率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2月9日至2018年12月17日期间,因高龄孕妇、血清学筛查高风险、胎儿超声软指标异常(除外胎儿颈项透明层(NT)增厚及侧脑室增宽)、不良妊娠史、孕妇要求等在我院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的549例孕妇,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正常,根据其CMA结果,分析不同产前诊断指征胎儿的CNVs发病率,以指导优生遗传咨询。结果 549例病例中,检出致病性CNVs10例(其中1例为15q11.2q13.1复发性微缺失),染色体意义不明拷贝数变异(VOUS)7例。针对胎儿致病性CNVs,单纯因孕妇要求行产前诊断的高龄孕妇的检出率为1.34%,21叁体高风险检出率为1.93%,18叁体高风险检出率为13.79%,胎儿超声软指标异常的检出率为3.13%。结论血清学筛查18叁体高风险以及产前超声提示胎儿软指标异常的病例,致病性CNVs检出率较高,应做好产前遗传咨询指导优生优育。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阵列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李阳.微阵列结构的微铣削/微细电火花组合加工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2].唐海深,董兴盛,江陵,满婷婷,王德刚.549例非结构异常胎儿染色体微阵列芯片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19
[3].杨志通.微阵列结构减反膜及其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D].温州大学.2019
[4].王咏梅,曹荔,吴云,查文,王艳.胎儿超声结构畸形与染色体微阵列分析的相关性[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7
[5].李玲,钟燕芳,饶腾子,赵馨.泌尿系统结构异常胎儿的染色体微阵列分析[J].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2016
[6].宁英超.细胞捕获微阵列芯片的结构设计与理论[D].东北大学.2016
[7].李刚,李大维,赵清华,菅傲群,王开鹰.基于斜光刻技术的SU-8胶叁维微阵列结构制备[J].分析化学.2016
[8].谭建锡,吴志鹏,周慧平,莫瑾,彭梓.不同探针结构对应用微阵列技术检测兰花病毒结果的影响[J].植物检疫.2016
[9].李贺.LED微阵列器件的热学性能分析及热沉结构设计[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5
[10].张燕.染色体微阵列技术在胎儿常见泌尿系统结构异常中的应用[D].广州医科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