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00八年奥运会将成为最好的一届(论文文献综述)
赵吉峰[1](2021)在《自组织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提出在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体育强国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世界体坛激烈竞争以及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背景与理论背景下,竞技体育需要实现从“优先发展”、“赶超发展”的数量增长型发展模式向“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高质量发展模式转变,突破竞技体育大而不强的发展困局,承载新时代赋予竞技体育的历史使命。由于竞技体育以往发展模式过多的关注资金、行政路径等外在因素,未能有效发挥竞技体育系统内在的自组织机制,未能激活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长期以来发展结构、质量与效益并不尽如人意。2020年中国共产党十九届五中全会制定了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比《体育强国建设纲要》规划完成这一目标的时间提前了15年。在时间紧、任务重的形势下,竞技体育迫切需要探索和实施高质量发展模式,增强自主发展、主动发展的能力,激发竞技体育系统的内生活力,更好的发挥竞技体育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先导作用。高质量发展模式已经成为新时代竞技体育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基于此,本研究从自组织的视角,依据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理论以及系统动力学理论,综合运用系统动力学模拟仿真法、灰色模型预测法、系统分析法、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从发展观、发展目标、发展条件和发展动力构建了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宏观模式,旨在为竞技体育的高质量发展研究提供新视角与新模式借鉴,为转变竞技体育发展方式提供理论框架参考,推动竞技体育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自组织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宏观模式由高质量发展观、发展目标、耗散结构条件、竞争与协同动力四部分构成。第二,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观在价值论上,要追求运动员的全面充分发展、多元利益均衡发展、可持续内生动力发展;在认识论上,它实质上是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是建设“大而强”竞技体育的实践活动,是新时代提升“体育强则中国强”反哺效应的实践活动;在方法论上,需要建立自组织发展方式,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走守正创新与融合创新的中国特色之路。第三,我国竞技体育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形成三体两元双向开放的耗散系统、远离平衡态、发挥好竞技体育系统的非线性相干效应、抓住竞技体育系统的内外涨落契机。第四,竞技体育建立耗散结构的动力学临界条件是职业体育的发展要远大于专业体育的发展。它要求职业体育成为竞技体育发展的主导方式,专业体育成为其辅助发展方式;职业体育自身造血能力要远大于专业体育;职业体育产生的负熵远大于自身与专业体育产生的正熵;职业体育产生的负熵远大于专业体育产生的负熵。第五,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是“一核三体三元”竞争与协同的结构,其中“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的融合度”是主导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序参量。第六,职业体育与专业体育之间的人才比例满足0.41<R2<1.86时,职业体育与专业体育能产生良好的协同发展效果,更有利于促进竞技体育的高质量发展。第七,根据系统动力学的模拟仿真,竞技体育赶超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职业体育与专业体育的协同发展模式、科技支撑模式是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理想模式,自我造血模式是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模式,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并行发展模式是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模式。第八,对于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研究,“高质量发展”能够作为可参考的新逻辑起点,“自组织学理依据-系统动力学方法-Vensim分析工具”的研究框架更符合竞技体育复杂系统特点,有助于促进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研究走向深入。
李馨[2](2016)在《夏季奥运会标志设计的演进和发展特点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已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已经不单单是重大的国际体育赛事,更成为国际文化交流和艺术传播的一个重要平台。从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再到大数据时代,奥运会标志设计的理念不断推陈出新,其创作方式也在不断创新,标志的种类也受社会的背景、文化的多元和艺术风格的转变不断丰富。本课题从视觉设计的角度梳理出一条有序的完整的夏季奥运会标志设计的演变轨迹,并总结提取夏季奥运会标志设计的发展特点。从而更好地解读奥运会的精神文化和视觉形象的发展特点。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归纳总结法、举例对比法、逻辑分析法,对奥运会的视觉传达信息进行了解读。三十一届奥运会的举办,使其奥运会的发展已然成为历史中的文化现象之一,它的标志设计也成为奥运会视觉形象的核心,成为具有高度识别性的特殊符号。通过历届奥运会的标志可以看出,以往惯于在标志中运用的法则被打破,固有的符号现象被解构,人们从定式的标志语言找到了自然视觉的内在统一因素,这是图形研究的进步,也是标志设计的解放,人类在跨越世纪的里程中找到了合理化的视觉空间,从而使得视觉形象有了更好的发展。本文主要分了五个章节,每个章节都针对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第一个章节主要是提出了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第二个章节主要是对标志的内涵进行了阐述,一个成功的标志设计都需要哪些过程和要素来提高标志的认知度,也是奥运会标志设计关键所在;第三章对历届奥运会标志的形式和演变进行了阶段的分析和梳理;第四章解析了奥运会标志的价值,给其社会到来的价值和社会反作用于自身的艺术价值;第五章主要是通过奥运会标志的发展,对设计的表象,探究其根本原因,从而进行了特点的归纳和总结。
李叶军[3](2014)在《现代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宣传口号演变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自1896年现代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展以来,虽然没有正式形成奥运宣传口号,但是每一届奥运会都喊出很有影响力的运动格言、宗旨、理念等。现代夏季奥林匹克运动奥运宣传口号是现代夏季奥运会的一张名片,是现代夏季奥运会的灵魂,是现代夏季奥运会不可缺少的元素。本文以前人关于奥运宣传口号的相关理论为依据,进一步解析奥运宣传口号的内涵、特征及价值,尤其是详细分析奥运会宣传口号特征及价值的变化,以丰富奥运会宣传口号研究的理论体系,为今后探讨奥运会宣传口号的设计及价值的历史演进提供理论参考。本文采用文献法、专家访谈法搜集奥运宣传口号、奥运格言、奥运宗旨、奥运理念等发展的历史材料;运用逻辑分析法、内容分析等方法进行解析;从多学科的角度综合分析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回顾过去的历史和理解奥运宣传口号历史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奥运宣传口号现状预见未来奥运宣传口号的设计,揭示其本质和规律。本文从纵向的历史视角,即以时间为序,分阶段对夏季奥运会宣传口号的历史演变进行全面的比较分析,试图从时代的进程来分析不同时代奥运会宣传口号历史演的进特征;从文化的视角横向比较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在同时期的现代夏季奥运会宣传口号的文化特征与意蕴。本文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宣传口号作为一个动态演变过程来分析。首先对口号、宣传口号及奥运宣传口号进行了概述,对历届现代夏季奥运会宣传口号的寓意分冷战期间和冷战后对其宣传口号的深层寓意进行分析,即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然后对历届现代夏季奥运会宣传口号的演变进行归纳和分析;其次对现代夏季奥运会宣传口号的设计元素分析与特征进行分析,从中得到现代夏季奥运会宣传口号设计的借鉴与启示,最后总结分析现代夏季奥运会宣传口号的未来发展趋势。
邓开民[4](2012)在《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云南是一个旅游大省,旅游资源遍布全省各地,借助云南旅游优势开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既可以极大地拉动云南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云南经济的发展,又可以保护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保护国家和云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研究综合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专家咨询法、综合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探讨、挖掘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潜力和开发途径。云南民族众多,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富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由于各民族的生活环境、生存方式、宗教祭祀、风俗习惯等的不同,其传统体育的起源也各具特色,且都具有自身的特点和功能。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包括:能够吸引旅游者去云南欣赏或参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自然景点、景区旅游资源及场地设施和服务设施资源;能够吸引旅游者参与或观赏的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健身娱乐项目或竞技项目旅游资源;能够吸引旅游者观看的小型或大型的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赛事旅游资源;能够吸引游客参与或观赏的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表演人员、导游人员及培训人员。开发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既有优势因素,也有劣势因素;既有机会因素,也有挑战因素。开发利用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依托特色景点旅游资源开发传统体育项目旅游资源,包括移植开发和就地开发;大力开发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旅游;大力发展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赛事旅游;培训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专业人才。
袁金宝[5](2011)在《当代中国武术社会影响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影响力”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日常用语,尤其跨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贸等多个领域的较量都是为了扩大各自文化体系的国际影响力,巩固影响效应。随着近几年国际竞争的加剧,国内外学术界对影响力问题的研究逐渐深入和细致,一些诸如企业影响力、传媒影响力、领导影响力、网络影响力、艺术作品影响力等具体问题研究逐渐展开。而对于当今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着重要推动作用的体育影响力研究则鲜有见到,只有上世纪90年代末期关于体育教师影响力的研究。本文认为,影响力不仅是微观层面影响力的大小、深远的具体研究,它还是一种全面、系统认识事物发展规律的方法论。因此,本文将“影响力”引入当代中国武术的发展当中,有助于我们清楚的认识到各种影响要素所起的具体作用,做到有的放矢,特别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民族精神的弘扬有着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意义。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系统分析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特尔非法、层次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当代中国武术社会影响力现状为研究对象,以社会学、教育学、文化学、美学、传播学等学科相关理论为基础,对当代中国武术社会影响力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1)近代以降,随着“全球化”思潮的涌动和深入,武术的国内外社会影响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技击”已经成为武术与世界其它武技之间的共同拥有的“共相”特征,而武术的国籍性、文化性、民族性、艺术性等将是今后扩大武术国际影响力重要的本质特性;武术社会影响力是一个辨证的、历史的客观现象,它主要是指不同历史时期,在不同社会情境中对人们产生的包括倾向、认知、情感、意见、态度、信仰以及行为等多方面的作用效力。2)武术社会影响力的发挥有着深厚丰富的理论基础。其中社会学的功能理论告诉我们,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必须紧紧抓住人们对武术时代功能的切实需求来提高武术社会影响力,其交换理论提示我们,武术的传承和发扬已经走入了由传统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换”进入了“物质、利益交换”的怪圈;教育学告诉我们,家庭、学校、社会同时担负着武术教育的历史责任,家庭武术教育缺失、学校武术教育乏力、社会武术教育价值异化是当代武术教育的主要问题。3)在文化权利交接的21世纪,武术文化需要进一步整理和挖掘,但相比之下,武术所蕴含的“礼、义、仁、信、德、俭、让”等武术传统文化缺乏科学有效的宣教平台是存在的最大问题,文化真实、文化认同、文化自觉、文化整合、文化安全都是武术文化发展面临的重要内容;美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生活向往,而武术美的根本在于它是一种“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战斗美、生活美;传播学视野下,官方传播与民间传播相结合才是武术长远发展的理想模式。4)中国武术社会影响力是武术内、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武术社会影响力的内部成因包括人们对武术的“技击实用价值、艺术欣赏价值、强身健体价值、延年益寿价值、休闲娱乐价值和经济创造价值”的实际需求;其外部成因则在于传媒技术的推动、训练手段的改进、学科建设的需要等。5)当代中国武术社会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主要应当以全面系统性、代表性、动态与静态指标相结合为主要原则,在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的指导下,通过归纳和演绎,本文构建了包括4个一级指标、即武术研习者、武术组织、武术组织活动、武术资源及其环境,23个二级指标以及64个三级指标的武术社会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四个一级指标的权重次序从高到低依次为:武术活动影响力、武术研习者影响力、武术资源及其环境影响力、武术组织影响力。6)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了我国的首都北京市的普通社会人员、大学生、中学生等三类人群进行影响力效果的调查。三类人员对中国武术的比较优势、习武动机、习练场所的选择、制约因素、师者崇拜、武术感知(组织机构、活动、资源环境)等方面表现出一定差异,总体效果不容乐观。7)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从宏观、微观等两个方面,针对调查结果中发现出的问题,制定了当代中国武术社会影响力扩大化发展的相关对策。其中宏观策略7个,中观策略18个。
邱玏[6](2011)在《中医古籍英译历史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中医古籍,是1911年以前的以纸为主要载体抄写或印刷的中国古代医学图书。这些汗牛充栋的古籍文献,不仅忠实地见证了历代医药学家防病治病的精湛医术和方药研究成果,反映了中医药学在历史上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的伟大贡献和取得的辉煌成就,更重要的是,它所蕴藏保存下来的民族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必将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人类医药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不可估量的贡献。英译,指的是对中医古籍文本直接进行的英语翻译,包括全译、节译,而不涉及间接的宣传和介绍;历史,则侧重于中医古籍英译方法和策略的演变和发展的历史。一.研究内容本文综合运用问题史学、文献学、描述性的翻译研究方法等,首先按照中医古籍英译各时期的特点,划出中医古籍英译的4个历史分期。然后,通过对每一时期出现的中医古籍英译作品的翻阅,以时间为经、译本为纬,力图在东西、古今古籍英译的描述对比中,提炼、归纳每一时期英译方法和策略的演变和发展特点,初步形成中医古籍英译方法和策略的演变和发展脉络;在中医对外交流和中国社会、文化的历史变迁中展示其对中医古籍英译方法的影响;在古今中外不同译者的对比中,展示其英译思想的特色和异同,形成一部纵横交错、层次丰富的中医古籍英译历史,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提出中医古籍英译的建设性意见,以期为中医对外交流的开展提供历史借鉴,促进中医古籍、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和世界医学的共同发展。二.研究意义中医古籍,伴随着中医理论的形成、发展、完善、成熟和革新,在每一个历史阶段,都占据着重要的学术地位。这些保留着原汁原味的中医理论和方法的历史原本,是任何现代着作都无可替代的。它们像一颗颗镶嵌在中医发展历程中的珍珠,蕴藏着千百年医家医学思想、论治经验,至今仍在临床实践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同时,它们又是荟萃我国古代百科知识的灿烂文化精品,是中国文化得以体现的重要载体之一。中医古籍创立了与西方医学迥然异趣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正日益引起全球关注,对于当今的西方医学来说,是个很好的补充和启迪。对这段历史的研究整理,可以为当今中医古籍英译提供鲜活的历史范本,更好地指导当今中医古籍英译工作,提高英译的质量,从而有力推动中医独特理论和治疗方法的对外传播以及世界医学的共同进步;同时,可以为当今中医名词术语标准化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弥补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中的薄弱和不足,更加全面地向世界展示中国灿烂悠久的文化传统。三.中医古籍英译发展历程从1736年第一部中医古籍英译着作诞生以来,中医古籍英译已走过了200余年的历程,经历了四个重要的历史阶段:1.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为中医古籍英译的起步阶段,处于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的历史时期。此阶段诞生了4部中医古籍英译本:《中华帝国全志》英译本之《脉诀》《本草纲目》和道家养生着作,英国汉学家翟理斯翻译的《补注洗冤录集证》以及英国传教士德贞翻译的《医林改错》脏腑部分和中医导引气功着作。英译者全部为外国传教士和汉学家,他们在传播西方文化和科技的同时,也热爱中国文化。古籍类别集中在中医本草、脉学、脏腑、养生学着作等,多为介绍性翻译,且呈现两种互相矛盾的翻译结果:一方面,译者对中医学的理解有限,不乏穿凿、省略或错译的情况,或完全从西方文化和西方医学的角度解构中医理论;另一方面,尊重中医文化的独特性所在,促使中医思维方式为西方人接受。从译法来看,多节译或编译,异化和归化法并存,其中异化法的使用,对于大部分中医文化负载词,均保留音译之法或汉字字形,在此基础上,灵活结合意译、直译和释译之法,保留拉丁化译法。2.1900年至1950年为中医古籍英译的缓慢发展阶段,处于西医强烈冲击中医、中医科学化盛行的时代。此阶段主要诞生了3部较有影响的中医古籍英译着作:英国药学家伊博恩英译的《本草纲目》和《救荒本草》、美国医史学家威斯英译的《黄帝内经·素问》前34章。这个时期的中医古籍英译多为西方医药学研究者、中国学者共同参与,但以西方研究者为主;所选古籍集中在中医本草、理论奠基着作等,为满足当时中药科学研究和解决战荒的需要,或出于对医学史研究的兴趣,古籍版本的选择较随意。此时,一方面,西方药学研究方法的引入,使得中医古籍着作的原貌以及医学、文化内涵并未得到全面的体现,另一方面,从医学史的角度,对中医经典文献加以译介,大量中文参考文献的引用和对中医古籍文本的深入研究表明:再现古籍医学内涵和文化价值的意识已初见端倪,中医古籍英译缓慢向前发展;从译法来看,多节译,采用夹注和脚注补充翻译,以归化法为主,大量地借用西医学术语表达中医学概念,保留拉丁化译法。3.1951年至1991年为中医古籍英译的理论初探阶段,处于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时期,以针灸为先导而形成的世界性“中医热”、“针灸热”,推动了中医的普及和发展。此阶段总共出现了《内经》(2部)、《难经》、《伤寒论》(4部)、《洗冤集录》、《医学源流论》、《濒湖脉学》、《金针》等7种11部中医古籍英译本。此时期,英译的人群从国外转向国内,出现了中国人独立英译中医古籍的情况,所选古籍多集中在中医理论奠基着作以及针灸、脉学、个人专着等临证着作,多为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研究与医史文献研究的需要,并开始从文献学和医史学的角度精选古籍版本。此时期,中医古籍的医学理论、临床价值和历史、文化内涵日渐被人们所重视,英译时或着重挖掘古籍文字背后的医学理论,紧密联系现代临床,或结合医史文献学方法,深入再现其历史文化价值,多体现翻译和研究相结合。从译法来看,初步出现了个人翻译理论的总结,如德国医史学家文树德提出了从历史文化的深层内涵来翻译中医的翻译理论,加拿大人吕聪明博士提出了“忠实于原文,并着眼于中医古籍医学价值的挖掘”的翻译理论等;多归化和异化译法并存,但呈现转向异化法的趋势,WHO《针灸经穴命名国际标准》出台后,多遵循其标准,除药物名外,基本终止拉丁化译法。4.1992年至今的近20年时间为中医古籍英译的理论争鸣阶段,此时,中国在改革开放浪潮的推动下,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着提升。中医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此阶段共出现了30余部中医古籍英译着作,国内外译者共同投入,热情高涨,国内译者成为了翻译的主力军;古籍种类已全面增加,除《内》、《难》、《伤寒》等中医理论奠基之作外,已扩展到针灸、脉学、妇科、眼科等临证专科着作及医家个人着作,译者多从学术研究等角度,严肃认真选择古籍版本;此时多将古籍着作作为中医学的经典之作来译介,或着重体现它的医学价值,或对西方学习或从事中医临床工作的人以及对中医感兴趣的普通大众进行普及和介绍,或全面再现它的文化、历史、哲学方面的价值,翻译结果已趋多样化。从译法来看,多呈现英译理论争鸣的局面,争鸣的焦点表现在以魏逎杰为代表的魏氏直译法,遭到了国内大多数学者的反对;他“以原文为导向”的翻译理论与班康德为代表的西方学者的“以读者为导向”的翻译理论,形成了中医翻译的两大流派,此时期多以异化法为主,译者多重视中医的文化独立性和完整性,拉丁化译法遭到大多数学者的反对。四.中医古籍英译脉络分析通过中医古籍英译发展历程的回顾,可以大致总结出以下一些历史发展脉络:从英译的人群来看,经历了从外国传教士和汉学家——西方科学工作者和中国学者合作——西方学者为主,中方学者为辅——中方学者为主的这样—个发展过程;从英译的古籍内容来看,经历了从中医本草、解剖、脉学、养生着作——中医经典和本草学着作——中医经典着作为主——古籍种类全面拓宽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从英译的目的来看,经历了从普及和介绍中医——医学史和药学研究——深入医学内涵——全面再现古籍医学内涵和文化价值的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从英译的方法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发展特点:1.经历了异化和归化并存——归化为主——异化和归化并存——异化为主的这样一个曲线发展过程;2.经历了无英译理论——探索英译理论——争鸣英译理论这样一个发展过程;3.经历了节译编译为主——全译为主这样一个发展过程;4.经历了保留拉丁化译法——终止和反对拉丁化译法这样一个发五.几点建议通过对中医古籍英译历史的研究,可以得出:中医古籍英译目前正处于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大好时机,应抓住有利时机,大力加强中医古籍英译的理论建设,汲取中医古籍英译的历史经验,探索和规范适应中医古籍本身的英译理论,致力于中医古籍医学内涵、学术价值、文化价值的全面对外传播,重视西方人的接受过程和程度。从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中医古籍英译应首先加强中医古籍文献和传统文化的研究;2.中医古籍英译应结合目前开展的中医名词术语标准化工作,促进双方的交流和互动;3.分层次和阶段加强中医古籍的对外翻译;4.中医古籍英译语料库建设应全面推广;5.发挥中西方人员的优势,形成中西方合作的翻译模式。六.结论本文通过系统回顾中医古籍英译历史,梳理中医古籍英译发展脉络,并初步提出中医古籍英译的建设性意见,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各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等的影响因素对中医学的兴衰存亡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从而导致了中医古籍英译的人群、结果、古籍种类、方法等的不断变化;2.不同译者的知识背景、国籍等对译者的翻译目的、取向和内容等影响较大;3.中医古籍英译基本呈现曲线向前发展的趋势,目前遇到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正逐步走向高潮;4.应以异化为主的方法,尊重中医文化的独特性和完整性,英译时保留原汁原味的中医特色;以归化为主的方法,注重欧美人的接受过程和接受程度,英译时遣词造句尊重欧美人的表达习惯;5.探索和规范适合中医古籍英译的翻译理论、方式和途径,将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本研究的创新点表现在:1.首次对中医古籍英译历史做系统性研究中医古籍英译已经做出了很多开拓性的研究,概括来说,有对某一时段中医古籍英译情况和历史的回顾和梳理,有对专书翻译方法的归纳和总结,有对相同古籍、不同译本的比较,有对古籍翻译理论的摸索和探讨。然而,迄今为止,系统论述中医古籍英译的历史,梳理中医古籍英译方法和发展脉络的专文和专着还未出现。本研究立足更加可靠丰富的历史文本,首次对中医古籍英译历史做较为系统性研究,如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梳理发展脉络,阐释其特点及贡献,是中医对外交流史研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2.资料更加丰富和完整本研究有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复旦大学图书馆丰富的藏书和电子数据库作后盾,并且国外大学馆际互借的途径和国内文献传递途径也已打通,克服了早期资料和国外资料难以查找的困难。相对于以往的研究,资料将更加可靠、真实、丰富和完整。例如,通过上海复旦大学高曦副教授的帮助,疏通了国外图书馆馆际互借功能,并通过其在哈佛大学访学时获取的信息,获得了英国汉学家德贞的着作和论文,多为国内难得的第一手文献;通过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和馆藏记录,获得了《补注洗冤录集证》的两个珍贵的英译本;通过北京大学“早期英文图书在线”及“十八世纪作品在线”数据库,获得了《中华帝国全志》两个英译本的电子文本等。3.纠正前人研究中沿袭的错误本研究通过翻阅真实可靠的译本,纠正了前人研究中涉及英译史实的诸多错误。如:19世纪末英国传教士德贞翻译了一部中医养生着作。前人研究多认为是《遵生八笺》或《万寿仙书气功图谱》的英译本,通过阅读后发现,该译本主要涉及了《遵生八笺》、《福寿丹书》、《服气祛病图说》、《卫生易筋经》4部中医气功导引古籍的英译;又如20世纪20、30年代,英国药学家伊博恩英译了两部中医本草学着作《本草纲目》和《救荒本草》,以往多认为两部译作比较忠实地反映了原着的精髓,通过翻阅后发现,这两部着作更多的是从西方药理学和现代植物学的角度对中药作鉴定和分析,原着的医学理论已经荡然无存。4.提出个人建设性意见本研究将中医古籍英译方法和发展脉络的梳理置于中国社会、文化的历史变迁和中医对外交流的历史大背景下,分析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所得结果更为真实而立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个人建设性意见,对于推动中医古籍英译工作具有一定的意义。
杭海[7](2011)在《以图像的名义 ——北京2008年奥运会形象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图像研究为基本线索,描述与分析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形象设计及其组织、审核与决策过程。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北京奥运形象设计中传统图像的选择与象征等问题,从国家形象战略与国家公共决策的角度重点阐释了安全性策略对北京奥运图像选择的影响与意义,以及图像象征与传统礼制、民俗及国际政治的关联性。第二部分从北京奥运形象设计特有的组织方式研讨了集体创作体制对北京奥运形象设计组织的意义,以及集体创作体制下个体与组织的关系、设计师个体权益维护等问题。其中对集体创作组织形式与中国传统义务本位的社会组织形态之间的关联性以及这种关联性所带来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分析与研究。第三部分从设计师工作方式、美学倾向、评审标准、评审程序等方面分析研究了北京奥运形象设计的质量控制机制,对设计评审过程中的人与事的权力平衡问题予以力所能及的分析与论述。第四部分以图象的权力象征为线索,研讨作为权力象征的奥林匹克品牌的商业运作与形象策略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在分享奥林匹克形象价值过程中相关的政府机构、国际及区域体育组织以及商业机构之间的权力博弈与利益平衡等重要话题,以及在政府奥运目标下的群众愿景与权益实现等问题。
程绍平[8](2011)在《以SWOT的视角探讨台湾运动观光发展策略》文中提出将运动与观光相结合,可以达到振兴经济、运动休闲的双赢效果。观察国际间推展运动与观光之发展潮流运动结合观光已经是观光产业的主流市场各国政府与民间企业积极加以推动,也是运动观光产业发展的新兴趋势。近年来台湾在民众观光休闲需求提高与经济利益的双重因素作用之下,观光休闲产业的发展及营销策略成为台湾发展中很重要的一环;而如何整合资源及转化为观光休闲产业能量就成为台湾运动观光的重要方向与发展策略。本研究主要在以SWOT的看法角度,透过深度访谈产、官、学界具有决策执行能力并有实务经验之受访者,去了解台湾发展观光之独特吸引力,发展运动观光之策略趋势,整理多项珍贵资料获致台湾要发展运动观光须有适合之方式。本研究所得认为依台湾运动观光可以从SWOT(优势、劣势、机会、威胁)之视角,获致十大发展策略:一、设立中央专责单位机构。订定更开放明确、安全完善的法令政策。二、运动观光数据库的建置,专业的运动休闲指导员制度建立。三、强化市场与实务课程之连结。四、分殊化的开发并创造市场需求,善用民间力量,提升运动志工的培养及运用。五、符合台湾独具特色与特性,多元化的共同整合。建立良好之方便快捷的基础硬件。六、强化两岸善意发展、互动交流。期望本研究能提供未来将进行运动观光活动推广之公、私部门参考,亦期待运动观光能透过本研究之发展策略,能为两岸做出更大之贡献,并促进相互交流与了解。
杨华照[9](2010)在《香港体育演进、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走向》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体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日益突出,及其对增强民族认同和凝聚民心士气的巨大潜力的不断显现,以及中国近年来在国际赛场上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体育成绩,都促使了香港的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今天,当我们审视香港近百年的体育文化的传播历史轨迹时,我们看到,无论是历史性地获得奥运金牌,还是频频在亚运会和全运会的赛场上摘金夺银,都显示出香港体育发展的迅猛势头。而这其中,固然有巨大的经济力量作为支持,更重要的则是,在这个多元文化聚集的国际化都市背后有一个强大民族精神作为支撑。研究香港市民社会形态下的体育沿革、体育体制和运作模式,梳理这一具有地域特征的体育发展脉络,揭示其发展规律,寻求其当代的社会价值和未来的发展取向则将成为这个时代的责任和使命。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深度访谈、案例研究、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注重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从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角度审视香港体育发展历程和现状,就香港体育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十九世纪中叶至1997年,香港体育经历了体育引进、传入、快速独立发展三个阶段,体育属典型的西方体制,受英国影响较深。上世纪50年代以来,香港体育发展逐渐加速,这种社会、经济与体育的相互需要和支持,是香港体育得以发展的社会原因。回归大陆后,实行一国两制,香港体育仍主要由体育社团组织管理。港府主要以其体育政策、经费投入对体育的发展施加调控和影响。2香港体育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特别是早期的体育活动和体育基础教育。同时香港的地缘始终与中国内地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香港体育与中国传统体育关系密切。香港体育处在香港这个中西文化的交汇点上,既从西方现代体育的发展经验中吸取营养,又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显着影响,从内地的体育发展中得到很多启迪。3香港作为中国独特的市民社会,无论在体育体制还是在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的发展方面,都深深的打上了市民体育的烙印,呈现出社会办体育的基本模式。香港市民参与体能活动调查显示香港市民体能活动量确有增加的趋势,但现时有超过一半(51.4%)的市民其体能活动量未能达至「基础指标」4香港体育运动的发达,源于20世纪初期很多本地华人体育社团的成立。从英国占领及管辖香港的150年间,体育便是由民间组织自发组织起来,香港体育组织机构是公司化运作方式。港协暨奥委会,(Sports Federation & Olympic Committee of Hong Kong, China)是代表香港的体育组织,属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成员,负责筹组香港代表团参加世界性大型运动会,香港体院作为训练、科研中心,促进了香港竞技体育职业化、专业化的进程。5香港学校体育历来受到教育界和体育界的关注。但是香港寸金尺土,学校体育没有扩展空间,体育场地、设施严重不足,多年来受到广泛批评,迄今无实质解决办法。学生在身体发展上及社交上处于劣势。6香港体育产业更多地依托于国际体育用品市场,而不是依托香港当地体育参与活动带动的经济活动。香港各大型体育总会是以不牟利机构注册,盈余所得全部用在香港体育赛事推广发展上,近年此方面发展蓬勃,前景大好。7现在的香港体育界,已经有不错的根基。香港体育经费主要来自政府拨款,同时得到大量商业赞助。对外交流频繁,80年代中以来,香港竞技体育水平提高较快。香港体育学院的香港精英运动员培训中心,成立以来为香港竞技体育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1997年回归后基本维持现行体育政策、体育组织机构不变,重视大众体育、竞技体育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致力于加强学校体育、体育科教工作,进一步拓展经费筹措渠道。
臧得顺[10](2010)在《农地产权制度的经济社会学分析 ——基于鲁、鄂四个村落的实地调查》文中提出将农地产权制度问题置于中国经济改革的进程之中进行经济社会学考察,是本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研究视角。在城市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后,始于农村的中国经济改革,必将深化于下一步的农村经济社会改革中。农地产权制度作为“三农问题”的核心,对其进行系统探讨将有助于正在进行的新农村建设和下一步的农村改革。而现有的理论困境是:经济学和法学的“产权是一束权利”命题好似一种真空中的“理想类型”,在农地产权制度问题上解释乏力。运用经济社会学“产权是一束关系”命题对农地产权制度在真实世界中的配置进行研究是改革实践对理论创新的一种迫切要求。本研究始终围绕“市场进程中社会结构性要素如何界定农地产权”这一核心问题进行探讨,尝试提出了“关系地权”、“谋利型乡村精英”、小农的“钟摆式理性区间”和“培育社会型政府”(针对奥尔森的“强化市场型政府”概念)等新概念,以期对经济学和法学的“权利产权”理论在农地产权问题上进行补充甚或是替代解释。从结构上讲,本研究共有导论、结论和六章内容:导论部分,提出问题并交代研究的价值与意义、研究视角、方法与资料来源,并简单介绍了实地调查的个案村落——鲁、鄂四村及其所在县、镇的基本情况;第一章为理论分析,主要对以往关于产权制度的经济学视角和法学视角的研究文献做了综述并指出其不足,然后梳理了社会学视角的研究观点,明确了本研究的学术起点为周雪光的“关系产权”命题,提出本研究“关系地权”的核心概念,区分了“关系地权”的四种类型和四种原则,并给出了本研究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研究的基本命题、四个分命题和另一核心概念“谋利型乡村精英”;第二章是历史分析,对晚清以降的中国农地制度从思想小史和制度小史的层面进行了历时意义上的追溯,从孙中山的土地思想一直到当代中国《物权法》的颁布;第三到六章为个案研究和实证分析,就笔者的实地调查资料分臧村、金村、朴村和桥村四章整理分析了18个具体的农地事件案例,针对前面的理论命题进行经验验证;其中,在对核心概念“谋利型乡村精英”的分析中,四个案例村材料各自具有不同的侧重点:由第三章臧村案例引出“谋利型乡村精英”,由第四章金村的材料探讨“谋利型乡村精英”群体的分化由来,由第五章朴村案例重点分析“谋利型乡村精英”群体谋利的高明手段,由第六章桥村案例与第五章朴村案例比较分析影响其谋利程度的因素等。最后指出“谋利型乡村精英”群体作为新时期乡村社会结构的实体要素之一对当代中国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主体、以“均等原则”为特征的地权分配方式的扭曲和变形作用。最后为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简短地对个案研究进行了理论总结,梳理了“谋利型乡村精英”概念的两条理论线索:第一条是共时意义上各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特征分析,如国家“政府集权和行政分权”(托克维尔)、“地方政府公司化”(戴慕珍和华尔德)、“乡村精英谋利化”、“小农的理性”(斯科特和波普金、舒尔茨);第二条是历时意义上从对中国传统社会乡村精英群体功能进行概括的“士绅理论”(吴晗、费孝通、张仲礼)到中国近代社会的“地方精英理论”(黄宗智、杜赞奇)。本研究就是从这两条线索上进行了理论补充和延伸,提出新时期“谋利型乡村精英”的概念,进而探讨了本个案研究的典型意义;并指出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和以后进一步研究的着力点,最后就农地产权的制度设计为政府决策提出“削弱行政村农地权力”的政策建议。
二、二00八年奥运会将成为最好的一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二00八年奥运会将成为最好的一届(论文提纲范文)
(1)自组织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外文献综述 |
1.4.2 国内文献综述 |
1.5 研究对象、方法与思路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思路 |
1.6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6.1 研究重点 |
1.6.2 研究难点 |
1.6.3 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竞技体育 |
2.1.2 模式 |
2.1.3 发展模式 |
2.1.4 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模式 |
2.2 自组织理论基础 |
2.2.1 自组织理论概述 |
2.2.2 耗散结构理论 |
2.2.3 协同学理论 |
3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演进历程、现实问题与转型方向 |
3.1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演进历程 |
3.1.1 集权提高阶段(1949-1978 年) |
3.1.2 集权赶超阶段(1979-1991 年) |
3.1.3 有限分权赶超阶段(1992-2011 年) |
3.1.4 转型探索阶段(2012 年至今) |
3.2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现实问题 |
3.2.1 发展成就 |
3.2.2 现实问题 |
3.3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转型方向 |
3.3.1 向高质量发展方向转型 |
3.3.2 向自组织发展方向转型 |
3.3.3 向多主体协同方向转型 |
4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观 |
4.1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论 |
4.1.1 追求运动员的全面充分发展 |
4.1.2 追求多元利益均衡发展 |
4.1.3 追求可持续内生动力 |
4.2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认识论 |
4.2.1 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质是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
4.2.2 高质量发展是建设“大而强”竞技体育的实践活动 |
4.2.3 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是提升“体育强则国家强”反哺效应的实践活动 |
4.3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方法论 |
4.3.1 竞技体育自组织发展方式 |
4.3.2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原则 |
4.3.3 创新发展 |
5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目标 |
5.1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目标的确立依据 |
5.1.1 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部署要求 |
5.1.2 体育强国建设的战略要求 |
5.1.3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目标演化的逻辑要求 |
5.1.4 世界体坛发展格局的竞争要求 |
5.2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
5.2.1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整体目标 |
5.2.2 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分层目标 |
5.2.3 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可观测目标 |
6 耗散结构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条件研究 |
6.1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自组织条件 |
6.1.1 竞技体育形成全面双向开放的耗散系统 |
6.1.2 竞技体育系统要远离平衡态 |
6.1.3 竞技体育系统要发挥非线性相干效应 |
6.1.4 竞技体育要抓住系统涨落契机 |
6.2 耗散结构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Brusselator模型 |
6.2.1 Brusselator模型的构成 |
6.2.2 我国竞技体育Brusselator动力学模型的转译 |
6.2.3 我国竞技体育Brusselator动力学模型分析 |
6.2.4 我国竞技体育系统形成耗散结构的动力学判断 |
7 协同学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研究 |
7.1 竞争与协同: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
7.1.1 竞争是推动竞技体育非平衡发展的力量 |
7.1.2 协同是推动竞技体育有序发展的力量 |
7.1.3 竞技体育系统中竞争与协同的相互作用 |
7.2 协同学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序参量 |
7.2.1 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快变量与慢变量 |
7.2.2 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序参量的识别与确定 |
7.2.3 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融合度的内涵 |
7.2.4 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序参量的演化 |
7.3 序参量役使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
7.3.1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因素 |
7.3.2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 |
7.3.3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役使动力机制 |
8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拟仿真 |
8.1 建模目的与系统边界 |
8.1.1 建模目的 |
8.1.2 建模原则 |
8.1.3 竞技体育系统动力学模型的边界 |
8.2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8.2.1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因果回路图 |
8.2.2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存量流量图 |
8.2.3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方程 |
8.3 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模拟仿真 |
8.3.1 数据来源与确定 |
8.3.2 竞技体育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检测 |
8.3.3 基于仿真结果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分析 |
8.3.3.1 发展模式Ⅰ:原有发展模式 |
8.3.3.2 发展模式 2: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并行发展模式 |
8.3.3.3 发展模式 3:自身造血发展模式 |
8.3.3.4 发展模式 4:专业体育与职业体育协同发展模式 |
8.3.3.5 发展模式 5:科技支撑发展模式 |
8.3.3.6 模式对比与分析 |
9 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建议 |
9.2.1 竞技体育要树立高质量发展观,融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潮流 |
9.2.2 举国体制要加快融合市场机制,走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之路 |
9.2.3 切实壮大职业体育,搞活竞技体育表演市场 |
9.2.4 实现与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的协同发展 |
9.2.5 大力培育和发展体育社会组织 |
9.2.6 提高竞技体育系统的创新驱动能力 |
9.2.7 发挥体育科技攻关与服务的杠杆作用 |
9.3 研究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习经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2)夏季奥运会标志设计的演进和发展特点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标志设计的内涵 |
2.1 奥运会标志设计的内涵 |
2.2 标志设计的信息传播过程 |
2.2.1 标志信息传播的要素 |
2.2.2 标志信息传播的模式 |
2.3 标志的认知过程 |
2.4 提高标志认知度的策略 |
3 夏季奥运会标志设计的演进 |
3.1 奥运会标志设计的雏形阶段(1-7 届) |
3.2 奥运会标志设计的形成阶段(8-17届) |
3.3 奥运会标志设计的发展阶段(18-22届) |
3.4 奥运会标志设计的成熟阶段(23-31届) |
4 夏季奥运会标志设计的价值 |
4.1 艺术价值——促进多元艺术风格的发展 |
4.2 文化价值——促进世界各国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
4.3 商业价值——标志形象和企业品牌的塑造 |
5 夏季奥运会标志设计的发展特点 |
5.1 民族化的设计特点 |
5.2 多元化的设计趋势 |
5.2.1 设计理念的多元化 |
5.2.2 设计方式的多元化 |
5.3 多维化的设计特点 |
5.3.1 标志设计多维空间的延伸 |
5.3.2 标志设计动态扩展的表现 |
5.4 绿色理念的设计特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3)现代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宣传口号演变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文献综述 |
1.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国内研究现状 |
2. 研究意义与创新 |
2.1 意义 |
2.2 创新 |
3. 研究方法 |
3.1 文献资料法 |
3.2 专家访谈法 |
3.3 逻辑分析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口号、宣传口号、奥运宣传口号概述 |
4.1.1 口号 |
4.1.2 宣传口号 |
4.1.3 奥运会宣传口号 |
4.2 历届夏季奥运会宣传口号的寓意 |
4.2.1 冷战时期宣传口号蕴含的深意 |
4.2.2 冷战后宣传口号蕴含的深意 |
4.2.3 奥运宣传口号的演变 |
4.3 现代夏季奥运会宣传口号的设计元素与特征 |
4.3.1 设计元素 |
4.3.2 奥运会宣传口号的特征 |
4.4 现代夏季奥运会宣传口号设计的借鉴与启示 |
4.4.1 设计的借鉴 |
4.4.2 宣传口号设计的启示 |
4.5 现代夏季奥运会宣传口号未来发展趋势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世界体育旅游成功发展 |
1.2 我国体育旅游快速发展 |
1.3 云南体育旅游初步速发展 |
1.4 云南有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天然优势 |
2 文献综述 |
2.1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研究现状 |
2.2 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旅游开发研究现状 |
2.2.1 对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研究 |
2.2.2 对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开发或发展的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4 分析与讨论 |
4.1 本研究的相关概念及基本理论依据分析 |
4.1.1 相关概念分析 |
4.1.2 基本理论依据分析 |
4.2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起源、特征、功能分析 |
4.2.1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起源 |
4.2.2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征 |
4.2.3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 |
4.3 云南人口5000以上的少数民族及其传统体育项目简介 |
4.4 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分析 |
4.4.1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景点资源 |
4.4.2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项目资源 |
4.4.3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赛事资源 |
4.4.4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人才资源 |
4.5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
4.5.1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开发的必要性 |
4.5.2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开发的可行性 |
4.6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 |
4.6.1 云南少数民传统体育旅游开发利用现状 |
4.6.2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开发利用存在问题 |
4.7 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SWOT分析 |
4.7.1 优势因素 |
4.7.2 劣势因素 |
4.7.3 机会因素 |
4.7.4 挑战因素 |
4.8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资源开发利用对策分析 |
4.8.1 依托特色景点旅游资源开发传统体育项目旅游资源 |
4.8.2 大力开发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旅游 |
4.8.3 大力发展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赛事旅游 |
4.8.4 培训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专业人才 |
5 结论和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当代中国武术社会影响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Contents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当代中国武术社会影响力概念的引入 |
第一节 对武术本质的再认识 |
一、关于"本质"的哲学梳理 |
二、武术的本质是自身"殊相"与"共相"的辩证统一 |
第二节 "中国武术社会影响力"概念的界定 |
一、社会影响力概念的引入 |
二、中国武术社会影响力的概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当代中国武术社会影响力提出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社会学视野下的中国武术社会影响力 |
一、功能理论诠释下的中国武术社会影响力 |
二、冲突理论诠释下的中国武术 |
三、交换理论诠释下的中国武术社会影响力 |
第二节 教育学视野下的中国武术社会影响力 |
一、当代中国武术教育的价值诠释 |
二、当代中国武术三大教育类型的时代特征 |
第三节 文化学视野下的中国武术社会影响力 |
一、传统文化背景下的武术社会影响力 |
二、"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
三、中国武术自身文化传统的继承特征 |
四、当代中国武术发展应有的文化心态 |
第四节 美学视野下的中国武术社会影响力 |
一、关于美的本质的观点 |
二、关于美的具体分类 |
三、美学观照下中国武术美的特征 |
第五节 传播学视野下的中国武术社会影响力 |
一、官方传播为主、民间传播为辅的传播机制 |
二、武术传播者的权威性、技术性、熟知性成为武术有效传播的重要依据 |
三、武术技术始终是武术传播的主要内容 |
四、武术文化是武术传播的灵魂部分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当代中国武术社会影响力的内外部成因 |
第一节 当代中国武术社会影响力的内部成因 |
二、武术的表演艺术性 |
三、武术的强身健体性 |
四、武术的延年益寿性 |
五、武术的休闲娱乐性 |
六、武术的经济创造性 |
第二节 当代中国武术社会影响力的外部成因 |
一、现代传媒技术的有机融入 |
二、先进训练手段的积极干预 |
三、武术学科建设的发展需要 |
四、精神文明生活的实际需求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当代中国武术社会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一节 当代中国武术社会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一、全面系统性原则 |
二、代表性原则 |
三、可测性与可操作原则 |
四、引导性原则 |
五、动态与静态相结合原则 |
第二节 当代中国武术社会影响力评价指标的筛选及权重确定方法 |
一、中国武术社会影响力评价指标的筛选 |
二、几种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的介绍 |
第三节 当代中国武术社会影响力评价指标的确定 |
一、各级指标科学选择的判断标准 |
二、初步建立的当代中国武术社会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 |
三、专家调查结果与分析 |
四、最后建成的当代中国武术社会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 |
五、当代中国武术社会影响力指标体系释义 |
第四节 当代中国武术社会影响力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一、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二、构造两两判断矩阵 |
三、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当代中国武术社会影响力影响效果的调查研究 |
第一节 中国武术对不同社会人群的影响效果调查与分析 |
一、被调查对象特征分布 |
二、结果与分析 |
第二节 中国武术对当代大学生群体的影响效果调查与分析 |
一、被调查大学生群体特征分析 |
二、结果与分析 |
第三节 中国武术对中学生影响效果的调查与分析 |
一、被调查中学生群体特征分析 |
二、结果与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提升当代中国武术社会影响力的对策探究 |
第一节 宏观策略 |
一、增强武术在国家政治外交中的服务意识 |
二、大力发展武术产业,进一步巩固武术的市场经济地位 |
三、格外突出武术的人文教化价值 |
四、认真落实《纲要》对学校武术的指导精神 |
五、加强国家体育总局与教育部的行政干预力度 |
六、迅速加快武术文化的"软实力"建设 |
七、继续推动大中小学武术教育改革,加快武术学科建设 |
第二节 中观策略 |
一、充分发挥各类武术研习者的主观能动作用 |
二、加强各种武术组织职能的社会宣传 |
三、以武术申奥为长远发展契机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
四、加强武术资源科学开发与文化环境建设 |
五、建立学校武术师资培训基地实现"专业化"替换 |
六、积极改善知名民间拳师生存状况充实学校武术师资 |
七、充分发挥基层武术组织的主动能动性 |
八、强化武术学校的地方服务意识引导规范办学 |
九、普及推广武术竞赛规则尽快落实学校武术竞赛制度 |
十、成立专门的武术传媒机构促进武术文化深加工 |
十一、深入推广《中国武术段位制》制度 |
十二、评选武术教育先进学校实施"挂牌"制度 |
十三、创新学校武术教学内容突出地方特色 |
十四、加强学校武术教育配套设施建设 |
十五、创建国家或地方武术博物馆勾勒武术全景画面 |
十六、设立中国武术社会影响力公众评选制度 |
十七、建立"自下而上"的武术推动机制 |
十八、积极调动当地新闻传媒的关注力度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总结论、创新点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对武术界专家开放式调查问卷 |
附录2 当代中国武术社会影响力一级评价指标重要程度专家调查表 |
附录3 |
附录4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中医古籍英译历史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相关概念界定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3.1 问题史学研究方法 |
1.3.2 文献学方法 |
1.3.3 描述性的翻译研究方法 |
1.4 中医古籍英译历史研究的现代意义 |
1.4.1 中医古籍的学术地位、临床价值和文化内涵 |
1.4.2 对世界医学的启示和推动 |
1.4.3 对中医名词术语标准化工作的借鉴和参考 |
1.4.4 对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中医古籍英译史实研究综述 |
2.1.1 古代和近代中医古籍英译史实研究 |
2.1.2 现当代中医古籍英译史实研究 |
2.1.3 结论 |
2.2 国内中医古籍英译理论研究综述 |
2.2.1 主要英译研究方法 |
2.2.2 主要英译理论研究 |
2.2.3 主要英译译法研究 |
2.2.4 结论 |
3 中医古籍英译的起步阶段(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 |
3.1 历史背景 |
3.1.1 西学东渐与医学传教 |
3.1.2 西方汉学研究 |
3.1.3 中医西传 |
3.2 《中华帝国全志》英译本的医药部分——中医古籍英译之最早者 |
3.2.1 《脉诀》的英译 |
3.2.2 《本草纲目》的节译 |
3.2.3 不知名的养生着作 |
3.2.4 结论 |
3.3 翟理斯和《补注洗冤录集证》英译本 |
3.3.1 关于翟理斯 |
3.3.2 译本的缺点 |
3.3.3 主要英译方法和特点 |
3.3.4 结论 |
3.4 德贞与《医林改错》和中医导引气功着作英译本 |
3.4.1 关于德贞 |
3.4.2 《医林改错》节译本 |
3.4.3 中医导引气功着作英译本 |
3.4.4 结论 |
3.5 小结 |
4 中医古籍英译的缓慢发展阶段(1900年至1950年) |
4.1 历史背景 |
4.2 伊博恩和《本草纲目》、《救荒本草》英译本 |
4.2.1 关于伊博恩 |
4.2.2 《本草纲目》英译本 |
4.2.3 《救荒本草》英译本 |
4.2.4 结论 |
4.3 威斯和《黄帝内经》英译本 |
4.3.1 英译背景 |
4.3.2 英译内容 |
4.3.3 主要英译方法和特色 |
4.3.4 译本错误 |
4.3.5 结论 |
4.4 小结 |
5 中医古籍英译的理论初探阶段(1951年至1991年) |
5.1 历史背景 |
5.2 《内经》、《难经》英译本 |
5.2.1 吕聪明的《黄帝内经·灵枢》和《内难全集》英译本 |
5.2.2 文树德与《难经》英译本 |
5.2.3 结论 |
5.3 《伤寒论》英译本 |
5.3.1 许鸿源译本 |
5.3.2 罗希文译本 |
5.3.3 其他译本 |
5.3.4 结论 |
5.4 麦克奈特与《洗冤集录》英译本 |
5.4.1 英译背景 |
5.4.2 译本内容 |
5.4.3 主要英译方法和特点 |
5.4.4 结论 |
5.5 其他 |
5.5.1 《金匮要略》英译本 |
5.5.2 《医学源流论》英译本 |
5.5.3 《濒湖脉学》英译本 |
5.5.4 《针灸大成》英译本 |
5.6 小结 |
6 中医古籍英译的理论争鸣阶段(1992年至今) |
6.1 历史背景 |
6.2 《黄帝内经》英译本 |
6.2.1 Mao shing Ni本 |
6.2.2 漫画本 |
6.2.3 吴氏父子本 |
6.2.4 朱明本 |
6.2.5 吴景暖本 |
6.2.6 文树德本 |
6.2.7 李照国本 |
6.2.8 罗希文本 |
6.2.9 结论 |
6.3 《伤寒论》英译本 |
6.3.1 关于魏逎杰 |
6.3.2 译本主要内容和特点 |
6.3.3 魏氏翻译思想和主要争鸣 |
6.4 采用魏氏术语的中医古籍英译本 |
6.5 罗希文和《本草纲目》英译本 |
6.6 文树德和《银海精微》英译本 |
6.7 其他 |
6.8 小结 |
7 讨论 |
7.1 中医古籍英译发展特点分析 |
7.2 中医古籍英译发展脉络分析 |
7.3 几点建议 |
7.3.1 中医古籍英译应首先加强中医古籍整理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 |
7.3.2 中医古籍英译应结合目前开展的中医名词术语标准化工作,促进双方的交流和互动 |
7.3.3 分层次和阶段加强中医古籍的对外翻译 |
7.3.4 中医古籍英译语料库建设应全面推广 |
7.3.5 发挥中西方人员的优势,形成中西方合作的翻译形式 |
8 结论 |
创新点分析 |
1. 首次对中医古籍英译历史做系统性研究 |
2. 资料更加丰富和完整 |
3. 纠正前人研究中沿袭的错误 |
4. 提出个人建设性意见 |
9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个人简历 |
中医药科研项目查新报告书 |
(7)以图像的名义 ——北京2008年奥运会形象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的提出与意义 |
1.2 本选题研究现状 |
1.3 文献准备 |
1.4 方法与结构 |
2 图像与象征——北京奥运形象设计的图像策略 |
2.1 图像释义 |
2.2 长城与牡丹 |
2.3 击缶而歌与永字八法 |
2.4 龙不见了 |
2.5 玉的背后 |
2.6 本章小结 |
3 以集体的名义——个体与组织的北京奥运形象设计范式 |
3.1 个人的位置——北京奥运形象设计中的个体权益 |
3.2 以集体的名义——北京奥运形象设计的组织形式 |
3.3 本章小结 |
4 幸存者游戏——北京奥运形象设计的质量控制与设计决策 |
4.1 幸存的方式——设计师策略 |
4.2 趣味的背后——北京奥运形象设计的美学思考 |
4.3 谁主沉浮——北京奥运形象设计评审体系 |
4.4 本章小结 |
5 图像的权力——作为权力象征的奥林匹克形象 |
5.1 谁的奥林匹克——"五环"、"北京2008"与赞助商 |
5.2 群众的权力——政府目标与公众愿景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语——云的世界 |
7 附录 |
致谢 |
(8)以SWOT的视角探讨台湾运动观光发展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Contents 表目录 图目录 绪论 |
一、研究动机与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范围 |
三、研究限制 |
四、名词解释 第一章 研究方法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架构 |
第三节 访谈问题设计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第一节 台湾地理位置气候资源特色 |
第二节 台湾运动观光现况概述 |
第三节 中国运动观光现况及趋势 |
第四节 国外运动观光产业现况与发展 |
一、英国的发展状况 |
二、澳大利亚发展现况 |
三、加拿大发展新趋向NEW BRUNSWICK的户外冒险旅游计划 |
四、新西兰的运动旅游 |
五、小结 |
第五节 台湾运动观光组织与政策 |
一、「交通部观光局」(官方) |
二、「行政院体育委员会」(官方) |
四、「中华民国旅行业经理人协会」(观光、民间) |
五、「中华民国观光领队协会」(观光、民间) |
六、「中华民国观光导游协会」(观光、民间) |
七、「中华民国自行车协会」(运动协会、民间) |
八、「交通部观光局」的观光相关政策 |
九、「行政院体育委员会」的体育相关政策 |
第六节 台湾运动观光发展之类型 |
一、陆域运动观光简介 |
二、水域运动观光简介 |
三、空域运动观光简介 第三章 台湾的运动观光的SWOT |
第一节 营销概念 |
第二节 SWOT分析法 |
第三节 台湾运动观光的SWOT 第四章 台湾运动观光的实例 |
第一节 2010富邦台北马拉松赛 |
一、源起 |
二、内容 |
三、特色 |
第二节 2010泳渡日月潭 |
一、源起 |
二、内容 |
三、特色 |
第三节 2010年单车成年礼 |
一、源起 |
二、内容 第五章 深度访谈 |
研究分析 |
一、运动观光的意涵——运动观光和一般观光之差异 |
二、台湾推运动观光之优势 |
三、台湾推运动观光之劣势 |
四、台湾推运动观光之机会 |
五、台湾推运动观光之威胁 |
六、营销切入点 |
七、运动观光人才 |
八、两岸发展更加密切会有所帮助 |
九、台湾的运动观光有条件吸引更多国外观光客 |
十、发展运动观光 |
十一、运动观光永续发展 |
十二、政府单位可再努力之处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一、运动观光的意涵—运动观光和一般观光之差异的部分 |
二、台湾推运动观光之优势 |
三、台湾推运动观光之劣势 |
四、台湾推运动观光之机会 |
五、台湾推运动观光之威胁 |
六、两岸发展更加密切是否会有所帮助 |
七、台湾的运动观光有条件吸引更多国外观光客 |
八、营销切入点 |
九、运动观光人才 |
十、发展运动观光 |
十一、运动观光永续发展 |
十二、政府单位可再努力之处 |
第二节 研究建议 附录一:发展观光条例(E) 附录二:水域游憩活动管理办法 附录三:「国民」体育法 附录四:飞行运动安全注意事项 附录五:潜水活动安全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
(9)香港体育演进、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走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四节 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假设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四、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香港社会演进与香港体育 |
第一节 近代早期香港体育的引进 |
第二节 近代中期香港体育的传入 |
第三节 近代后期香港体育的快速发展 |
第四节 回归后香港体育的发展 第三章 中西文化融合与香港体育发展 |
第一节 中西文化的碰撞及融合 |
第二节 西方体育在香港的传播 |
第三节 中国传统体育在香港的保留与传承 第四章 香港的社会特征与体育 |
第一节 市民社会特征下的香港体育 |
第二节 香港市民参与体能活动调查 |
第五章 香港民间体育的演进与传承 |
第一节 香港民间体育的产生及开展 |
第二节 香港民间体育的组织及运作形式 |
(一) 体育组织种类及类型 |
(二) 体育组织的管理及运作 |
第三节 香港的竞技体育 第六章 香港的学校体育 |
第一节 香港学校教育政策的演变 |
第二节 香港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 |
第三节 香港中小学体育与高校体育 |
第四节 香港教育政策与运动员的配合 第七章 香港体育产业及大型体育赛事及其商业运作 |
第一节 香港体育产业 |
第二节 香港大型体育赛事运作的类型及特点 第八章 香港体育的未来发展 |
第一节 未来香港体育发展面临的环境 |
第二节 香港体育的未来 第九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材料 |
(10)农地产权制度的经济社会学分析 ——基于鲁、鄂四个村落的实地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三、研究视角、方法与资料来源 |
(一) 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
1. “底层研究”的视角:“从下往上看” |
2. 资料收集方法:实地调查 |
3. 理论检验取向的扩展个案法 |
4. 操作方法一:深度访谈 |
5. 操作方法二:文献阅读 |
(二) 资料来源 |
1. 访谈记录 |
2. 调查数据 |
3. 民间文本 |
4. 方志档案 |
四、调查的村庄 |
(一) 山东三村:臧村、金村、朴村 |
1. 地理位置与自然资源 |
2. 历史文化与风土人情 |
(二) 湖北一村:桥村 |
(三) 调查村庄的类型分析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本研究的概念、命题、分析框架 |
一、 产权制度研究的经济学定势 |
(一) 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 |
(二) 简短的评论 |
二、产权制度研究的法学期望 |
(一) 以农地权利为核心的法学研究 |
1. 普罗斯特曼:农地私有化 |
2. 杨一介:农地权利体系建构 |
3. 王小映:农地使用权的物权化方向 |
(二) 简短的评论 |
三、产权制度研究的社会学视角 |
(一) 理论溯源:波兰尼的“嵌入”概念与格兰诺维特的“嵌入理论” |
1. 波兰尼:“脱嵌”是一种不可能 |
2. 格兰诺维特:“社会网”与“嵌入理论” |
3. 新经济社会学的理论日程 |
(二) 国内学者对产权问题的研究:产权的社会视角 |
1. 理论建构 |
2. 产权的社会建构过程研究 |
四、本研究的学术起点与分析框架 |
(一) 学术起点与主体理论框架 |
1. 以“关系产权”为学术起点 |
2. “国家‐社会‐市场”三元理论框架 |
(二) 相关理论资源 |
1. 雷德菲尔德与吉尔兹:“小传统”和“地方性知识” |
2. 斯科特:“道义经济人”的“弱武器”与“隐藏的文本” |
3. 奥斯特罗姆:资源配置的第三条道路 |
4. “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 |
(三) 本研究的概念、理论命题与分析框架 |
1. 基本概念 |
2. 核心概念:“关系地权” |
3. 理论命题 |
4. 分析框架 |
第二章 晚清以降的农地思想演变与制度变迁 |
一、农地思想演变的脉络 |
(一) 晚清-1949 年建国 |
1. 孙中山:从“平均地权”到“耕者有其田” |
2. 毛泽东:土地革命论 |
3. 蒋介石:土地很重要但不必改变当前土地占有关系 |
4. 陈翰笙:土地的集中与农民对土地占有的渴求 |
5. 薛暮桥:从生产关系角度、与民族问题结合分析土地问题 |
6. 费孝通:社会结构中绅士阶层对土地问题的影响 |
7. 卜凯:中国农业的基本问题是如何增加农民收入 |
8. 梁漱溟:中国土地的三个问题及对策 |
9. 万国鼎:考察古田制度解决现实问题 |
10. 萧铮:不必废除土地的地主所有权制 |
(二) 1949 年-1977 年 |
1. 毛泽东:“跑步”进行农地公有制改造 |
2. 刘少奇:反对过于快速废除农地私有制 |
3. 邓小平:支持“家庭承包责任制”改革 |
(三) 1978 年-今 |
1. 对现行农地制度合理性及缺陷的建设性研究 |
2. 提倡进行农地产权国有永佃制改革的观点 |
3. 明确提倡农地产权私有化的观点 |
二、中国农地法规政策与制度框架的变迁 |
(一) 1949 年以前的土地法律 |
1. 1923 年《井冈山土地法》 |
2. 1931 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 |
3. 1947 年《中国土地法大纲》 |
(二) 1950 年的《土地改革法》 |
(三) 集体化之路:制度框架 |
1. 1956 年《农业生产合作章程》 |
2. 1956 年 6 月《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章程》 |
3. 1962 年《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案》 |
(四)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人民公社解体 |
(五) 改革以来农地政策文件 |
(六) 中国目前的农地法律框架 |
1. 农地的集体所有权 |
2. 耕地的个人使用权 |
3. 农民土地权利的性质和范围 |
4. 宅基地的个人使用权 |
5. 农村土地的征收征用 |
第三章 臧村农地流转市场的社会建构 |
一、臧村农地:出了啥问题 |
二、案例:什么样的问题 |
(一) 耕地纠纷与耕地流转案例 |
1. [Z01]臧林丘强占金寡妇一垄地:强力原则的传导 |
2. [Z02]潘老师给王寡妇的“额外租金”:“外来人”积蓄社会资本 |
3. [Z03]臧玉旺耕地继承事件:熟人关系和亲缘关系,谁是强关系 |
4. [Z04]臧村集市被王家庄抢走:较量的是村还是人 |
(二) 宅基地买卖案例 |
1. [Z05]宁方明购买四家宅基地:“我为村支书闯开街道” |
2. [Z06]臧德耀盖起了二层楼:“俺家没天井” |
3. [Z07]臧秀勤老人的烦恼:“天井里的电线杆和石碾” |
三、案例分析:农地流转市场的社会建构 |
(一) 臧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水平流转和垂直继承 |
1. 流转的性质:承包使用权的流转 |
2. 耕地流转中的“关系地权” |
(二) 臧村宅基地流转市场的社会建构 |
1. 流转的肇始者:村支书开的头儿 |
2. 宅基地流转市场的边界:村落共同体与成员权 |
3. 宅基地流转的社会机制 |
4. 宅基地流转的社会后果 |
第四章 金氏家族与金村合作公司的筹划 |
一、新时期乡村精英的分化:外出派与留守派 |
(一) 金村“留守派”对“外出派”的榨取:“罚款事件” |
1. [J01]金云峰处世哲学对“外出派”的影响 |
(二) 金村“外出派”对“留守派”的反击:“倒宁事件” |
2. [J02]金氏家族“倒宁扶王” |
二、“谋利型乡村精英”的宏伟计划:从土地上找路子 |
(一) 原因:为什么总拿土地说事儿 |
1. “种地亏本论” |
2. “取消农业税”封闭了谋利型乡村精英的谋利路径 |
3. “留守派”致富信息的获得渠道 |
(二) 过程:乡村精英援用社会关系网络 |
1. [J03]王旭龙对合作公司的期望和信心 |
2. 项目洽谈过程的特征分析:社会关系网的作用 |
三、案例分析: 金村合作公司项目为什么会失败 |
(一) 项目规模过于宏大使当地政府不敢相信,难以获得政府大力支持 |
(二) 项目规划对金村村民的社会保障考虑不够充分,难以赢得村民响应 |
(三) 项目进行中没有充分听取村民心声,难以获得村民真心拥护 |
(四) 市场化试验与当地社会关系网络的转型缺乏契合,难以形成合力 |
第五章 朴村征地:村民唯有“弱武器” |
一、朴村三次大型征地:承包地的“大调整” |
(一) 国家征收:104 国道与京福高速公路 |
(二) 镇长的心血来潮: “筑巢引凤”修建磁窑大市场 |
(三) 地方政府租赁:从县级工业园到省级经济开发区 |
二、朴村“谋利型乡村精英”的谋利手段 |
(一) 村民眼中的村干部 |
1. 频繁调整土地,截留征地补偿、出售宅基地 |
2. 京福高速绿化带承包给农户,实行“双向收费” |
3. 多施工程、巧立账目 |
4. 虚报种粮面积、多赚粮食直补 |
(二) 村干部的“辩解” |
[P05]梁会计的“真心话” |
三、案例:朴村失地农民的生活百态 |
[P01]贾德水,摩的司机的牢骚 |
[P02]刘长山,太阳能热水器代理 |
[P03]刘自木,“无地白领”的幸福生活 |
[P04]胡永福,“盼望征地到我家” |
四、简短分析:用“弱武器”进行“日常形式的反抗” |
(一) 发牢骚、私下谩骂、耍酒疯 |
(二) 耕地里栽树,为多得征地补偿 |
(三) 集体行动如何可能 |
第六章 桥村征地:村民运用“强武器” |
一、 桥村征地情况 |
(一) 宜万铁路项目 |
(二) 城东生态新区项目 |
二、政府政策与村干部的角色功能 |
(一) 区政府政策文件 |
1. 关于征地补偿标准 |
2. 关于征地拆迁补偿、安置补助标准 |
(二) 乡政府文件通知 |
(三) 村委会贯彻执行能力和村干部的调解功能 |
[Q01]桥村村干部的两难角色 |
三、失地农民的维权行动 |
(一) 单独上访 |
[Q02]严学兵的上访之路 |
(二) “聚众闹事” |
(三) 集体上访 |
[Q03]去区政府集体上访 |
四、案例分析:“谋利型乡村精英”谋利程度的影响因素 |
研究结论与政策含义 |
一、研究结论:“关系地权”的实践逻辑 |
(一) 小农的理性: “钟摆式理性区间” |
(二) 乡村精英的谋利化 |
1. “谋利型乡村精英”概念的两条理论线索 |
2. 谋利手段 |
3. 制度原因 |
(三) 地方政府公司化 |
(四) 隐形在场的国家:分权的功能与底限 |
1. 政府与市场:建设“强化市场型政府” |
2. 国家与社会:建立“培育社会型政府” |
二、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1. 鲜活的实地调查资料 |
2. 运用了新视角 |
3. 理论创新 |
(二) 研究不足 |
1. 对纷繁复杂的调查材料的理论分析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
2. 有待获得合适的抽样调查数据进行定量统计分析的验证支持 |
三、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政策建议 |
(一) 削弱行政村农地权力 |
1. 农地所有权收归国有,实行国有永佃制 |
2. 农地所有权下放至村民小组或自然村 |
3. 中国现有国情下农地私有化的风险与弊端 |
(二) 完善耕地保护制度、农村宅基地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
1.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
2. 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 |
3.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鲁、鄂四村基本情况数据表 |
附录 2:个案村实地调查材料 |
4-1 《宁阳县金氏族谱》续修说明 |
4-2 续修族谱捐资人员名单 |
4-3 土地房屋等关联事项 |
4-4 洽谈文书 |
4-5 金村与韩国合作投资合同书 |
5-1 宁阳经济开发区基本情况 |
5-2 关于全县招商引资有关政策的规定 |
6-1 伍家岗区关于征地补偿标准的文件 |
6-2 关于征地拆迁补偿、安置补助标准的政府文件 |
6-3 伍家岗区政府关于房屋拆迁补偿和村民集中安置的文件 |
6-4 伍家乡政府关于房屋拆迁补偿及集中安置管理实施细则 |
6-5 湖北省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附带民事裁定书 |
6-6 严学兵的上访书 |
后记 |
四、二00八年奥运会将成为最好的一届(论文参考文献)
- [1]自组织视角下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模式研究[D]. 赵吉峰.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2]夏季奥运会标志设计的演进和发展特点的研究[D]. 李馨. 江西师范大学, 2016(03)
- [3]现代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宣传口号演变的分析[D]. 李叶军.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
- [4]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 邓开民. 北京体育大学, 2012(10)
- [5]当代中国武术社会影响力研究[D]. 袁金宝. 福建师范大学, 2011(05)
- [6]中医古籍英译历史的初步研究[D]. 邱玏.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1(12)
- [7]以图像的名义 ——北京2008年奥运会形象设计研究[D]. 杭海. 中央美术学院, 2011(12)
- [8]以SWOT的视角探讨台湾运动观光发展策略[D]. 程绍平. 福建师范大学, 2011(06)
- [9]香港体育演进、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走向[D]. 杨华照. 上海体育学院, 2010(05)
- [10]农地产权制度的经济社会学分析 ——基于鲁、鄂四个村落的实地调查[D]. 臧得顺.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0(10)
标签:体育旅游论文; 竞技体育论文; 2008年北京奥运会论文; 体育功能论文; 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