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的几点意见

关于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的几点意见

一、关于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的几点意见(论文文献综述)

侯一凡[1](2020)在《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研究》文中提出中国油画艺术多元发展,少数民族题材油画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以今内蒙古自治区为行政区域划分的中国北方草原,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草原生态、人文景观构建了独特的民族审美观念。长久以来围绕“草原”母题展开的艺术创作始终没有间断过,其拥有持久的地域魅力且具有可探索的文化深度。以草原题材展开的油画创作发端于新中国成立之后,尽管其相较于内地及沿海发达地区起步稍晚,但在国内民族题材美术创作中较早的发展起来,并且拥有相对扎实的根基。从兴起到繁荣发展的70年中,内蒙古的草原题材油画拥有一支执着的创作队伍,以他们的不懈努力,在全国美术界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曾经的辉煌成就书写了内蒙古美术发展史中浓墨重彩的一页,其发展阶段背后的多种成因及后期影响值得研究。对探索时期的梳理以及辉煌时期的总结,有利于未来民族美术的积极发展。目前就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的研究现状来看,在广度与深度上,仍有可探索的空间,笔者尝试从学理层面对其进行全面的梳理,并进一步思考其存在的现实问题。在“全球化”与当代前卫艺术发展迅速的今天,民族题材美术与当代艺术发展的位差,使内蒙古的油画家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面对草原生态环境发生的改变,那些对曾经抒情性传统的延续也使草原题材油画创作走入瓶颈期。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亟待发现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应对与转变,从而寻求民族艺术的创新之路。本文将以新中国成立70年为节点,结合主流艺术发展脉络对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进行整体研究。从共时与历时两方面的视野,结合草原地域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环境,以艺术人类学的角度切入,借助其方法对地域特点进行考证,借助民族学、文化学的视角对人文背景进行分析,借助美学、图像学的方法对艺术本体进行解读,将理论与实例相结合,针对其艺术特色与文化价值展开多纬度的探讨,以期为地域美术研究打开新的思路。本文拟突出问题意识,并以此架构全篇,即分五章内容,针对四点聚焦问题展开讨论:(一)第一章草原题材油画创作形成的地缘环境与人文背景,以及第二章发展脉络及时代因素,围绕北方草原生态文化圈,在全国艺术形态同时期发展的比较视野下,探讨草原题材油画创作如何形成,如何表现,如何发展。(二)第三章在对作品创作内容的分类研究,以及第四章对本体的艺术特色与审美分析中,通过分析作品生成的艺术特点及横向对比异域民族题材油画创作,探讨研究对象形成了哪些独特的地域艺术品格,廓清其艺术个性及美学特征。(三)第五章的文化追问中,将草原题材油画发展视为一个动态的生命体,探讨在其生长过程中草原文化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而艺术创作又是怎样丰富和传承草原文化的。根据艺术反映论与决定论,研究双向影响促进下,草原文化与草原题材艺术创作在当代语境中的相互作用。(四)在本文的结语部分,通过前文系统的梳理与学理分析,进一步明晰当代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其如何在新的生态文化语境中,适应新变化,化解新矛盾,产生新能量,焕发新生命。

赵颖[2](2017)在《农牧民对草原政策的感知与可信度研究 ——以宁夏和内蒙古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草原资源大国,天然草地近4亿hm2,约占国土总面积41%。草原管理政策是草原资源保护和畜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草原家庭承包制是我国草地资源管理政策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草原确权政策更是我国近些年提出的最新政策,试图以明晰产权为目标进而使草原进入商品化市场。目前对草原确权的研究多见于执行困难、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而对草原确权的制度功能研究少有报道。然而,制度变迁是在特定的时机自发、内生的,人们带有某种有目的所设计的制度或政策很有可能不适应当地的社会和经济条件,甚至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在此情况下,现阶段是否适合推广草原确权?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对草原确权的制度功能进行探讨。若想对这个问题有较为深入的了解,需要了解我国草原管理政策的变迁历史以及确权政策的基础——草原承包制。本研究涉及到的理论有:制度功能可信度理论、平衡生态学和非平衡生态学理论、新自由主义理论、产权学派,研究理论基础为制度功能可信度理论。制度功能可信度理论相较于其他三者的贡献在于:第一,着眼于分析制度承担的功能,跳出国有、私有或者共有等形式问题。就我国的草原承包制和确权政策而言,前者承担社会保障功能,后者承担经济功能。第二,以时间、空间、宏微观为维度,因地制宜的综合分析研究、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避免“一刀切”。第三,以人为本,每个人都是用自己的感知模式阐述周围的世界,通过行为者的集体感知对制度进行评价。本论文通过文献法、实地研究、问卷法等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混合方法,分别从农牧民和政策执行者的集体感知和社会冲突评价草原承包制和确权的可信度。其中,集体感知利用FAT制度框架分析;社会冲突选取冲突的频率、来源、结果、解决途径、期望解决的途径五个指标。另外,本研究从时间、空间、层级三个方面对制度的功能进行分析。空间角度,选取相同荒漠草原类型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和额济纳旗为研究地点。时间角度,梳理了 1949年至今的草原政策变迁历史,并通过两个自治区不同项目开展时间分析草原确权。层级角度,探讨了宏观层面的中央政策和微观层面省、县级政策。最后通过可信度的评价,结合制度功能可信度理论中的CSI决策表,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本论文结构如下:第一部分为前言,介绍草原管理政策的背景、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理论基础和政策述评,包括本研究涉及到的相关理论,详细阐述了制度功能可信度理论的内容和评价方法。第三部分梳理总结了研究地区草原管理政策的变迁历史及其对生态产生的影响。第四至五部分为本研究的主体,以盐池县、阿拉善左旗和额济纳旗为研究区,通过问卷法和访谈详细分析三个研究区的草原承包制和确权的制度功能。回收有效问卷共479份,其中盐池县、阿左旗和额济纳旗分别为231份、161份和87份;访谈记录共55份,其中盐池县、阿拉善左旗和额济纳旗分别为20份、20份和15份。另外,研究期间有幸参与到盐池县草原确权工作中,具体负责信息采集工作。第七章利用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重点探讨三个研究地区农牧民对草原政策感知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最后一章为论文的结论、建议及展望。本论文主要结论如下:第一,首次将FAT制度分析框架和CSI决策表应用于草原确权研究中,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制度功能可信理论。同时,也证明了新自由主义、产权私有化和平衡生态学说解释草原管理问题的局限性。第二,荒漠草原区的草原承包制可信度较低,仍起社会保障功能,因生产方式不同三个研究区各有特点。其中,1)尽管盐池县草原承包制实行中可信度低,但农牧民对草原承包制仍有内在需求,该区草原承包制仍承担社会保障功能。2)阿拉善左旗农牧民视角下的草原承包制具有高的可信度,不需要进行制度干预。从承包的目标看,90%的被访者认为草原承包证“非常重要”,71.4%的被访者认为草原承包制在该区是成功的。3)草原承包制在额济纳旗地区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为三个研究区中最高者,该区不需要对承包制进行制度干预。承包的实际情况中,“有”草原证的受访占90.8%,93.3%的受访者能正确回答承包形式,72.4%的被访者能正确回答承包年限。从牧民想要的权利看,96.7%的农牧民认为草原证重要,66.6%的被访者对承包制给予积极的评价。第三,草原确权在荒漠区尚不具备经济功能。其中,1)盐池县草原确权可信度低,确权受到农牧民和基层政府两方面的阻力。盐池县87%的农牧民愿意确权,但“不愿意和非常不愿意”草原流转的人群占总数的31.1%。对草原抵押而言,59.1%的农牧民在确权后并不会抵押,19.6%的农牧民并不知道确权后可以抵押。2)阿拉善左旗的草原确权基础稍好于盐池县,但仍受到农牧民的阻力。从草原确权的经济功能而言,62.1%的受访者“不愿意和非常不愿意”流转草原,54.2%“不愿意”抵押草原。3)额济纳旗牧区有较好的草原政策感知基础,确权主要阻力来自牧民。调研结果,“不愿意”草原流转的人数高达77.0%,确权后“不会”抵押的人群占总数的62.2%。对牧民来说,草原流转和抵押并不是现阶段需要的,草原确权并不具备其功能。尽管三个研究区的结果一致,但要警惕“一刀切”的政策执行方式,空间和时间使三个地区的农牧民感知存在差异,对盐池地区而言农牧民有较高意愿支持草原确权,但其并不了解草原确权政策的内容,而在额济纳旗地区牧民对草原确权政策有良好的感知基础,以“不愿意”草原确权的居多,两种情况存在本质的区别。最后,从农牧民、政府人员和草原政策三方面对草原资源管理保护提出如下建议:对农牧民而言,尊重农牧民意愿,倾听其诉求;定期宣传,培养意识。对政府人员而言,加强领导,提升草原工作者综合素质;实事求是地做好试点工作。对草原政策而言,1)树立草原为主体的可持续发展理念。2)建立健全草原法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3)完善草原管理体系理论。4)制定差异化制度,切忌“一刀切”。5)当前社会经济条件下,荒漠草原区暂时不推行确权。

江晨超[3](2017)在《内蒙古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效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荒漠化是全球性问题,不仅受气候条件影响,更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方式相关。阿拉善盟荒漠化问题严重,是多次全国性沙尘暴的源头。当前我国开展荒漠化治理工作主要以荒漠化治理工程为核心,但必要的荒漠化防御措施在实际操作中也意义重大。科学评价荒漠化防治效益,判断防治工作在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效果,不仅能减少政府推进荒漠化防治工作的难度,也可以提高居民在荒漠化防治工作中的积极性。本文在探究阿拉善荒漠化土地变化的同时,通过对阿拉善荒漠化防治的三大主要措施,即生态转移、造林治沙和沙产业开发进行梳理,界定阿拉善荒漠化防治评价范围。在大量阅读文献的基础上,本文选取了阿拉善荒漠化防治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评价指标。通过统计资料和实验数据的收集,运用等效替代法、专家咨询法等,对三大效益货币计量。结果显示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占总效益的67.54%。生态效益中水源保护效益最大,其次为土壤保育效益。经济效益中,直接经济效益是间接经济效益的2倍,且直接经济效益中,沙漠旅游贡献最大。社会效益在整体效益占的比重少,社会文明进步效益有待提高。最后,运用能值分析法对荒漠化防治措施实施前后的能值投入产出进行计算,通过净能值产出率和环境资源比率两个指标,得出阿拉善荒漠化防治经济效益可观稳定,单位能值产出所耗环境资源减少。在此基础上,本文试图提出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措施改进方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重视沙漠旅游开发。

宋国慧[4](2012)在《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态系统及植被生态演替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水是地球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地下水,作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降水稀少的干旱荒漠区,是维系荒漠区天然植被生态平衡的重要部分。因而,深入探讨地下水生态系统变化与天然植被生态演替之间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干旱荒漠区,气候干燥、降水稀少、蒸发量大,自然环境条件恶劣,植被生态环境退化,土地沙漠化加剧。究其原因,除了地质构造变动、全球气候条件变化外,与地下水系统变化密切相关。例如我国西北的干旱荒漠区,从地理空间格局看,具有山地和盆地相间分布的特殊地理空间格局。其中,大型内流盆地主要包括甘肃河西走廊、新疆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青海的柴达木盆地以及吉兰泰—河套盆地等。由于气候极端干旱,盆地内呈现出典型的荒漠景观,然而盆地周边都有高山峻岭分布,如着名的祁连山、天山、昆仑山、贺兰山、阴山等,这些山脉在区域上成为干旱地区大气中水分凝聚中心,降水量相对较大,为风沙覆盖的山前洪积平原和湖积盆地地下水提供了重来的补给来源。所以说,在沙漠湖盆区,尽管生态环境恶劣,但是在地下水浅埋的风沙覆盖盐湖附近仍然生长着许多天然植被,它们对于维护该地区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选取沙漠湖盆区为研究对象,依托SEE生态协会资助项目:“乌兰布和沙漠地下水资源及其生态效应研究”,以乌兰布和沙漠覆盖的吉兰泰湖盆地区为例,综合运用理论分析、野外调查、室内试验的方法,通过对研究区地下水生态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开展了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态系统及植被生态演替机制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1作者重新界定了地下水生态系统定义,认为地下水生态系统,是指地下水系统及与地下水有依赖关系的生态系统,包括地下水系统及地下水生植物系统。地下水系统主要包括地下水流系统、地下水结构系统以及地下水系统生物。地下水生植物系统是指直接或者间接依赖地下水生存的植物系统。2研究了在地下水位上升和下降条件下,地下水系统对沙漠植被生态系统的制约作用和沙漠植被生态系统对地下水系统变化的适应机制。3从水分垂直循环角度分析了地下水、毛细带水与土壤水转化关系及沙漠凝结水与地下水的联系及生态意义,认为在沙漠覆盖湖盆区地下水较为丰富,水位埋深浅,风沙土毛细作用强烈,潜水面之上普遍存在着毛细水带。毛细带水与大气水、植物水、土壤水和地下水一起构成沙漠湖盆区独特的沙漠水文生态系统,并在其中起着联结纽带作用,是干旱区水文循环的重要环节。地下水系统动态、毛细水上升特性等决定了西北沙漠湖盆区土壤水分补给状况,进而控制沙漠植被种群的分布格局,影响着所存在植被的稳定性及演替趋势。而温度场的动态是影响潜水、毛细水、土壤水分转化的关键因素。4明确了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态水位的概念,认为生态水位是指能够满足生态环境的要求、不致发生植被退化、土地沙漠化、土地盐渍化问题,能维持非地带性自然植被生长所需水分的浅层地下水埋藏深度。它是满足植物生态环境需要,受土壤毛细性质影响,具有时间、空间动态变化规律的一个区间。提出了适合于地下水生植物的最佳地下水生态环境的地下水位埋深。即:最佳地下水埋深=根系深度+毛细上升高度。5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是植被衰退的主要原因。盆地潜水除了蒸发排泄外,吉兰泰镇工业、生活用水井的地下水开采,查哈尔滩农业灌溉井的地下水开采成为主要人工排泄方式。在乌兰布和沙漠吉兰泰盆地地下水系统中,由盆地边缘到湖盆内部潜水埋深逐渐变浅,变化范围为0.23-9.47m。从1984年到2010年,研究区内查哈尔滩绿洲灌区农业用水量持续增加,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下水潜水位总共下降了6m到10m,平均每年下降0.27m到0.45m,承压水位年均降幅为0.20m,年变幅为1.50m-2.75m,吉兰泰盐湖以北现在水位已经下降到10-15m,自流泉消失,地下水生植被衰亡。6毛细水上升特性具有植被生态学意义。在植物生长阶段,如果植物根系能够探及毛细水带,则植物生长就能免受水分胁迫。地下水位下降,毛细带降低,植被获取水分减少,会导致水分胁迫。在研究区,风砂土下覆湖相红粘土毛细上升高度为3.1-4.2m。风沙土毛细上升理论最大高度为0.63-1.66m。7在乌兰布和沙漠吉兰泰湖盆区,天然植被群落可归纳为梭梭林、沙冬青灌丛、白刺灌丛、柠条灌丛、盐爪爪灌丛、红砂—珍珠灌丛和沙蒿灌丛等7种类型。典型依赖地下水生存的非地带性荒漠植物群落有天然梭梭次生林、沙冬青、白刺、盐爪爪、柠条等群落。它们对于维护该地区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8从湖盆中心到外围的风成沙丘地,地下水生植物呈有规律的环带状分布。依次为水生芦苇,马蔺、盐爪爪、芨芨草,沙冬青、梭梭,白刺。在不同的地貌单元,植物生长状态和地下水位埋深的关系略有不同。在吉兰泰湖盆边缘地带,地下水埋深大于3m,植被覆盖度小于15%,梭梭群落覆盖度随着地下水埋深加大而减小;在吉兰泰湖盆内部,地下水埋深小于3m,植被覆盖度大于15%,梭梭群落覆盖度也随着地下水埋深加大而减小;而大于10m埋深,无梭梭出现;在沙丘间洼地,地下水埋深一般小于1.2m,梭梭分布稀少,覆盖度很小。9浅层地下水及毛细水是土壤湿层的主要水分来源,土壤湿层的存在,有利于植物在春季生长期内适应水分胁迫。通过研究区土壤剖面含水率测定结果分析认为,土壤剖面从地面往下40-80cm处为含水率相对较高的土壤湿层。根据吉兰泰气象站气温、地温的日变化与季节变化及季节冻土数据,进一步探讨了温度场及季节冻土作用下水汽运移对土壤水分补给机理,认为温度场的动态是影响地下潜水、毛细水、土壤水分转化的关键因素。10根据研究区地下水生植物梭梭与白刺这两种典型沙生植被生长区的毛细上升高度分析得到了研究区最佳地下水埋深为1.6-4.7m,在此地下水埋深范围内毛细水能为植物生长提供充足水分,植物生长良好,植物生态系统稳定。地下水位埋深下降至10m以下时,研究区以地下水为生的灌木退化、衰败,以降水为水分来源的超旱生灌木和草类植物种类占据群落主体。11在沙漠湖盆区,虽然生态环境恶劣,但是在地下水浅埋的风沙覆盖盐湖附近仍然生长着许多天然植被。针对沙漠湖盆区退化的植被生态系统,提出了基于重视恢复植物种类的选择,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保护沙漠区生态环境的植被恢复和重建的具体措施与建议:1)以种植白刺、梭梭为主,生物和工程措施相结合,建立起较为完备的防风固沙的防护林体系;2)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实施退耕还草,发展生态畜牧业和节水农业;3)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优先考虑沙漠区生态环境用水;4)建立地下水和植被生态的监测系统。预期研究成果将对乌兰布和沙漠生态保护和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同时对其它沙漠湖盆地区水文生态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朱远来[5](2012)在《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新疆哈萨克族和哈萨克族地区正发生着深刻的社会变革,这种变化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观念和适应新生产生活方式的新的行为方式。这就需要教育充分发挥出文化功能,肩负起传播新观念、塑造培育现代化人的神圣责任、由此推动科技发展、经济振兴、文化繁荣与社会进步。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要切实解决好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特别是要解决好教育发展问题。因为,发展民族教育是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素质,振兴民族经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逐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大计本研究在借鉴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整合运用民族学、社会学、教育人类学、教育生态学和历史学等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建构对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和分析的框架,通过对所选取的哈萨克族聚居地区有代表性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伊犁师范学院等所属不同办学类型和层次学校教育的田野调查,结合当前哈萨克族教育发展所处的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现实背景,借助历时与共时的比较,为正确制定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相关规划提供明确有针对性的实证依据,为当前哈萨克民族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最佳的教育选择和设计行之有效的未来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研究结论可为后继的研究以及教育政策的关怀提供一定的(文献)参考与咨询,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新疆民族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全文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相关研究的状况及动态、研究依据的主要理论与方法以及论文的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在叙述新疆哈萨克族形成发展简史、经济社会及人口分布等基本概况的基础上,借助教育生态学理论,探讨了哈萨克族教育所依存的自然生态环境与教育发展的互动关系及其影响作用机制,从传统游牧经济及其生产生活方式、牧民定居及人口的国际迁移等方面对哈萨克族教育与其所依存的社会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优化社会生态环境的思考和建议;第三部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在借鉴教育人类学和教育生态学有关理论方法的基础上,选取了哈萨克文化生态环境中宗教和民俗两个方面的内容,探讨分析了它们与哈萨克族教育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第四部分,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从新疆清末民初,盛世才统治时期,国民党统治时期等三个不同历史阶段,回顾了哈萨克族经堂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型与现代学校教育形成发展的主要历程;第五部分,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分别从社会主义改造和初步建设时期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两个历史阶段回顾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重点就新时期以来新疆哈萨克族义务教育和“两基”工作,牧区教育以及双语教育的改革发展情况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与分析;第六部分,新形势下新疆哈萨克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个案研究—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为例。详细描述了新疆哈萨克地区一个哈萨克族作为主体民族的国家级贫困县-尼勒克县的自然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通过对该县“两基”达标和巩固提高工作情况、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以来学前教育,双语教育的改革发展情况的调查分析,反映出了当前西部大开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新疆哈萨克族各级各类教育事业获得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困难与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建议;第七部分,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的重镇—伊犁师范学院。通过对所选取的全国唯一的以培养哈萨克族师资和各类人才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伊犁师范学院办学历史与现状的细致描述,结合当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边疆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实际,就伊犁师范学院如何实现弘扬与传承哈萨克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目标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针对新形势下新疆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促进学院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路与建议;第八部分,结语。对照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的发展历程,哈萨克族现代教育自身发展中所具有的规律与特点,无一不与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在当前新疆大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过程中,必须正视和解决由于历史、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造成的哈萨克地区教育基础设施落后,经费投入不足,总体水平不高,区域发展不够均衡,软硬件建设和发展不协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政府大力推行的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工程,适应了新时期社会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在不断提升整体办学水平,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高规模办学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这对缩小民、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差距,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培养和增强各族师生的相互理解和认同感,促进民族团结,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满足了广大农牧民群众渴望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愿望,得到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高度认同与支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重点要抓好农牧区学前双语幼儿园的建设工作,把普及农牧区学前双语幼儿园作为新疆大力推进双语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突破口;作为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重镇的伊犁师范学院必须认真研判形势,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确立“地方院校,立足地方,服务地方”总体定位的基础上面向区内,为区域基础教育服务,做优做强传统教师教育专业,同时主动适应区域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管理服务现代化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抢抓机遇,着力推进学院从传统师范教育为主体向现代教师教育和非教师教育并重转型,并逐步向综合性大学方向迈进。学院要继续运用人才优势和学科优势,服务于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特别是要在传承与弘扬哈萨克族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郝清华[6](2011)在《吉兰泰盐湖周边地区不同植被恢复方式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内蒙古自治区吉兰泰盐湖位于内蒙古高原阿拉善盟,盐湖周边地区经过多年植被恢复治理,沙害得到了有效控制。本文主要采用了样方法调查研究了不同植被恢复方式下5个试验地主要乔灌木树种以及林下草本的恢复状况,对比分析了不同植被恢复方式下物种多样性,林带配置效果,相同造林树种在各试验地生长状况,以及不同树种在相同造林地生长状况对比分析,研究了不同植被恢复方式的效果。调查的结果表明:(1)Simpson多样性指数:保护造林区>全面整地造林区>对照区>封育区>封育灌溉区;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保护造林区>全面整地造林区>封育区>对照区>封育灌溉区;(2)保护造林区沙枣的平均造林存活率为68.39%,在全面整地造林区内沙枣的平均造林存活率为37.51%;保护造林区花棒的密度是全面整地造林区的2倍,盖度接近全面整地造林区的3倍;保护造林区沙拐枣的密度是全面整地造林区的2倍,盖度为4倍。(3)沙枣在全面整地造林区和保护造林区林带的盖度和密度都较大,两个造林区沙枣的存活率高达37.51%和68.39%;全面整地造林区和保护造林区的花棒植株高大,封育灌溉区和封育区的花棒植株较小,密度和盖度较低;沙拐枣在5个试验地均有分布,封育区、封育灌溉区和对照区的沙拐枣植株较小,密度和盖度较低;柽柳和梭梭主要分布在全面整地造林区,柽柳的存活率比梭梭高;(4)从乔木、灌木、半灌木的种类上看,由多到少依次为:全面整地造林区、保护造林区、封育灌溉区、封育区、对照区;从各树种的生长状况看,植物的长势由好到差依次为:保护造林区、全面整地造林区、封育灌溉区、封育区、对照区。

王翔宇[7](2010)在《不同配置格局沙蒿灌丛防风阻沙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植被的防风蚀问题早已为学术界所关注,但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植物覆盖度对土壤风蚀的影响方面,许多专家学者认为,较低的植被覆盖度不能完全固定流沙和阻止风沙流的形成。然而,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水分条件的限制,植被的覆盖度不会很高。为达到防护效益最大并持续经营的目标,在保证林分多样性和稳定性的条件下,植被必须具有空间上布局的合理性和时间上的连续性。有必要对植被的配置结构进行研究,即通过合理配置,使植物在低覆盖度的情况下,既可减少水分的竞争,又达到防治土壤风蚀的效果。本文以毛乌素沙地常见植物种沙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单株沙蒿周围流场的分布及输沙率的研究,分析其防治土壤风蚀机理。通过对不同盖度天然分布随机式沙蒿、不同盖度模拟均匀式沙蒿、不同水平配置行带式沙蒿的观测研究,对不同配置格局下风速、粗糙度、近地表输沙率等因子进行分析,从量化的角度探讨了不同水平配置格局沙蒿的防风阻沙效果及对土壤风蚀的防治机理。并通过风洞模拟实验,进一步分析了不同配置行带式沙蒿的防风效果。结果如下:(1)当风沙流流经单株沙蒿时,风速在其侧面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在植株后形成减速区,背风面1H处风速减小程度最大,此后风速逐渐增大。风沙流在植株前后发生沉积,而在植株两侧发生轻微风蚀。单株沙蒿的防护距离在5-7H。天然灌草植被即是通过若干单一灌丛的集合效应而增强了其固沙机能,随着植被的生长从而逐渐控制了流沙运动。(2)通过对不同盖度天然随机式分布沙蒿样地的观测发现,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随着植被盖度的增大,起沙风速呈指数函数增大,粗糙度和摩阻速率分别呈幂函数和线性函数增加。当地的警戒线盖度为41.5%-49.4%,土壤侵蚀的临界植被盖度为60%,即当天然随机式分布沙蒿盖度达到60%时,可基本控制地表风蚀。(3)控制地表风蚀方面,盖度50%是均匀式沙蒿的一个临界点。当均匀式分布沙蒿盖度在0-50%之间变化时,近地表风速逐渐降低,防风效能逐渐增强,地表粗糙度逐渐增大,近地表输沙率逐渐减小;当均匀式沙蒿盖度在50%-70%之间变化时,防风效能、地表粗糙度、近地表输沙率等并无显着不同。说明当均匀式沙蒿盖度达到50%时,可基本控制地表风蚀。(4)通过对不同行数人工模拟沙蒿灌丛观测发现:在一定范围内行数的增加增加了防护的范围,同时增强了各处的防护作用,对地表起到稳定的保护作用,但不是行数越多越好,三行配置防护效应较两行配置优势不明显,建议在实际设置中尽量选择两行的配置,两行配置的防护距离在7-10H。(5)同样为两行配置沙蒿灌丛,1H、2H、3H三种行距配置对1~7H段的防护效应差异不明显,均能较好的控制地表风蚀,降低风速;行距3H的配置能延缓7-12H段防护效应的衰减,但是行间部分地表会发生风蚀现象。实际营造中,应选用行距1H的配置,以防止行间出现风蚀。(6)对于两行一带的行带式配置沙蒿灌丛,带距4H、6H、8H、10H、12H配置下,带间的平均防风效能分别为61.2%、53.3%、45.4%、38.5%、29.2%,带间部分地表发生风蚀,随着带距的加大,风蚀地表面积加大,当带距加大到12H时,带间风蚀面积与堆积面积相当;带后阻沙效果明显,且随着距离的加大,阻沙效果逐渐减弱。4H、6H、8H、10H、12H带距的配置在带后7H处可分别降低输沙38.92%、35.24%、38.62%、39.69%、43.51%。(7)通过对不同行带式配置沙蒿进行风洞模拟实验观测,进一步验证了野外的结论。建议如下:在人工植被的建设中选用沙蒿时,应选择“两行一带”的多带式配置,考虑到沙区水分不足,沙蒿的带距应在8H-10H之间。此时防风阻沙效果较佳,又不至于过度消耗水分,引起沙蒿过早衰败死亡。

马利强[8](2009)在《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农林复合系统持续经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位于内蒙古西部的东缘,属于后套平原西延部分。50年代至今,磴口县党和政府带领人民群众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在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已营造了大面积的人工防护林体系,对沙区农田的高产稳产及多种经营起到了有力的屏障作用。防护林、农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众多规模大小不等、功能相对完善的农林复合系统,在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形成人工绿洲景观。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的人工绿洲,作为干旱区独有的地理景观,支撑着该地区的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并已成为我国干旱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领域。这些根据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生态环境特点建立的农林复合系统,如何科学布局、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不同配置模式效益如何?现有的农田防护林体系存在哪些主要问题,采用什么样的经营措施方可持续健康发展,取得最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都是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针对上述亟待解决的问题,作者于2006至2009年,选择构成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人工绿洲的重要生态单元的农林复合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有关资料、专家咨询、农户调查、实地考察和试验等手段,对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农林复合系统进行了研究和分析。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对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农林复合系统的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绿洲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土地利用状况与农民人居生活关系,生态效益及其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农林复合系统的能流和物流以及综合效益评价展开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根据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地区水资源平衡分析对2010年引黄水量的高中低三个方案的水资源平衡与承载力指标预测分析可知,引黄水量为3.4×108m3/a时,水资源供需处于平衡状态,从地下水的开发情况来看,灌区地下水开发尚有一定潜力。为该地区农林复合系统持续经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从1991年~2008年,18年间农林业的土地利用变化巨大(2.47-12.7万亩),农林业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引起了农民生活一定程度的改变。人均收入和人均支出都持续增多,并且有渐多盈余收入,到2008年农民人均盈余收入为2963元,是1993年的18.87倍;农民居住空间在增大,人居生活环境得到改善。林地发挥的生态功能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环境。(3)不同配置的农田防护林以1行榆树+2行新疆杨+1行榆树—玉米复合系统改善小气候作用最明显;与纯农地相比,各农林复合系统能够调节小气候,使得复合系统内更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和发育。1行榆树+2行新疆杨+1行榆树—玉米和1行榆树+2行旱柳+1行榆树—番茄复合系统中的土壤物理性质明显好于其他复合系统。3行箭杆杨+2行新疆杨+3行箭杆杨—玉米和8行小美旱杨—籽瓜复合系统中的土壤化学性质表现要比其他系统好,有机质含量大幅度增加,养分含量也随之提高。(4)磴口县农林复合系统的能量输入>输出,绝大部分的能量在系统内,复合系统目前处于能量的积累时期,农林复合系统对系统外界的依赖性较强,复合系统与外界的能量交换潜力较大。磴口县农林复合系统氮素和磷素的输入均大于输出,较大地影响了氮、磷的产投比和土地的有效利用。从整个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来看,氮素的产投比0.74>磷素的产投比0.30。(5)各农林复合系统的净效益均大幅度的高于纯农地和纯林地系统。其中,经济效益最大的是1行榆树+2行新疆杨+1行榆树—玉米复合系统,其次为1行榆树+2行旱柳+1行榆树—番茄、2行箭杆杨—油葵和3行箭杆杨+2行新疆杨+3行箭杆杨—玉米复合系统。在这三种复合系统中,产值和净效益均比较高的是1行榆树+2行旱柳+1行榆树—番茄系统。各农林复合系统和纯林地的综合效益明显高于纯农地系统。复合系统综合效益大于纯林地—新疆杨片林的为1行榆树+2行新疆杨+1行榆树—玉米、1行榆树+2行旱柳+1行榆树—番茄和2行箭杆杨—油葵三种系统,它们分别是纯农地的3.71倍、2.95倍和2.77倍。

贾文峰[9](2009)在《乌兰布和沙漠东缘人工绿洲土壤质量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测试,应用时空对比法,多层次多指标分析了乌兰布和沙漠东缘人工绿洲土壤的理化性质,探索人工绿洲进程(1980-2008a)土壤质量演变情况。分析结果如下:(1)土壤(0-10cm)粗砂含量由1980a的19.7%下降2008a到3.8%;粉粒总含量由11.3%增加到40.7%,粘粒含量0.2%增加到3.0%,土壤粉粘比下降了83.7%,平均每年下降6.7%,粉粘比拟合曲线方程y=1.31375x2-20.558x+97.423,R2=0.9574,呈显着性相关。其他各层砂粒、粉粒、粘粒含量变化相似。(2)土壤表层(0-30cm)有机质与对照相比增量为4.95g/kg,平均每年递增0.18g/kg,年增长率为13.4%;表层土壤全氮量与对照年相比增长了0.52g/kg,全磷增量为0.088 g/kg,全钾增量为0.951 g/kg;表层土壤速效氮增量为25.90 mg/kg,速效磷增量为1.824 mg/kg,速效钾增量为139.4 mg/kg,其他各层变化相似。(3)土壤表层全盐量降幅为0.655%,0-10cm表层pH值由1980a的8.5下降到2008a的8.1,全盐量和pH值总体变化趋势在下降。(4)土壤Ca2+含量增加了0.749mmol/kg,Mg2+含量增加了0.169mmol/kg ,Na++K+含量下降了9.52 mmol∕kg,SO42-增加了0.091 mmol∕kg, Cl-降低了1.727 mmol∕kg,土壤中HCO3-的含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可解释为在绿洲化进程中HCO3-转化为CO32-,并与二价钙镁离子结合形成沉淀固定于土层中。(5)Na+∕Ca2+值降低了86%,土壤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由钠循环转变为钙循环,土壤盐分以中性盐(Na2SO4和NaCl)为主。(6)一场到四场土壤Sa值增加了1.41,表明一场土壤质量优于四场,时间进程上Sa值降低了19%,Sa值下降反映了土壤在发育进化。(7)一场到四场土壤H/F值增加了54.5%,表明一场土壤质量优于四场,H/F由1980a的1.44下降到2008a的0.90,下降了37.5%,H/F值下降表明土壤在进化。(8)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人工绿洲进程中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土壤质量综合评价值有明显增加趋势,即人工绿洲化过程可以改善荒漠土壤质量。

刘芳[10](2008)在《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植物防护体系防风阻沙效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绿洲是乌兰布和沙漠最重要的生态经济区域,风沙危害严重地威胁着绿洲农田的健康运行,为保障绿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运用野外实验观测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绿洲植物防护体系各组成部分的防护效益进行了研究。其主要结果为:(1)将绿洲植物防护体系分为三层次,由外向内的次序是第一层以籽篙、沙鞭、白刺、沙冬青、沙蓬、沙介等低矮灌木为主的封沙育草带。第二层为人工栽植的防风阻沙带,以沙木蓼、柽柳、沙拐枣、梭梭、花棒、乌柳等大灌木构成。第三层以新疆杨、二白杨、沙枣为主要造林树种的农田防护林网。总体上,植物防护体系可以有效地减低风速,改变气流的搬运能力,阻挡风沙流和阻止流沙移动,从而有效地减轻绿洲的风沙危害。(2)封沙育草带内的天然植被白刺对风沙流有阻滞作用,使风沙流在沙丘的迎风坡受阻堆积,在背风坡风速下降可达39.2%~59.8%,并形成低速区,引起沙粒堆积。对不同植被盖度的沙丘输沙率研究表明;输沙率随风速的增加呈幂函数形式增加,随高度的增加呈指数规律递减,与流动沙丘相比,固定沙丘近地表0~10cm输沙量减少,10~40cm相对增加;从绝对输沙量变化分析,植被盖度大的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输沙量相对于流动沙丘输沙量分别下降93.6%和59.8%;固定沙丘较半固定沙丘输沙量下降73.5%~90.5%。同时,封沙育带内天然植被防风作用效应也十分明显,可引起风速下降、沙粒沉积和输沙量减少,从而控制风沙流运动及流沙入侵。(3)人工营造的防风阻沙带对带内不同高度,特别是近地表20cm高度的风速均有降低作用,其主要是通过降低风速作用而减少了输沙能力,且对地表沙粒的控制功能与风速降低作用是相一致的,灌木林大于乔木林,枝丛密度大的灌木林优于枝丛密度小的灌木林。结果表明:通过营造合理配置的防风阻沙灌木林带可有效地将风沙拦截于绿洲之外。(4)绿洲农田防护林带在林前1H、林内、林后1H和林后7.5H处风速较林前7.5H处2m、1m、0.5m和0.2m风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以近地表风速下降最大;新疆杨纯林的风速降低作用低于新疆杨与花棒混交林和沙枣纯林。绿洲防护林林内及林后输沙量下降比例大于林前,新疆杨与花棒混交林、沙枣林的输沙量小于新疆杨纯林。另外,选择以衡量防护林优劣的主要因子防风效能为指标,对当地最广泛采用的农田防护林网结构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两行一带式乔木防护林网的防风效能的大小主要决定于造林树种的冠形特征和密度,两行一带式新疆杨防护林网造林5年后,无叶期,开始具有初步的防风作用;8年生林网已具备较好的防风作用,无叶期防风效能可达45.7%;7年生两行式小乔木+沙枣1×1.5m的小间距林带,无叶期防风效能高达52.2%,已具备良好的防风作用。所以,选择较高密度的窄林带配置应采用窄冠型树种,否则难以得到预期的防护效益。同时,防风效能与林带间距具有一定影响,而与林带年龄和林带高度的关系不大。

二、关于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的几点意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的几点意见(论文提纲范文)

(1)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第一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形成的地缘环境与人文背景
    第一节 北方草原的地域环境与生活方式
        一、以草原为主的多样化自然生态
        二、开放与封闭并存的游牧空间
        三、四季轮牧与天人相谐的生活方式
    第二节 人文背景与审美心理构建
        一、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与虔诚的民族信仰
        二、自由、坚韧与包容的民族心理特质
        三、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审美心理互渗
    第三节 传统艺术中的视觉审美要素
        一、岩画结构的朴拙概括
        二、青铜造型的力度扩张
        三、鹿石雕刻的线性解构
        四、寺庙壁画的多彩韵致
        五、民间美术的装饰表现
第二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发展脉络及时代因素
    第一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早期形态
        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影响与“两结合”创作方法的体现
        二、主题性创作的普遍关注
        三、本土化与民族化的初期探索
        四、内蒙古油画发展根基的奠定
    第二节 新时期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多向度拓展
        一、美术创作的复苏与开放自由的情感表现
        二、现实主义表达中个人风格的自觉追求
        三、精神空间探索——关于“风情”与“超风情”的问题
        四、以妥木斯为代表的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群体的形成
    第三节 新世纪以来的草原题材油画创作
        一、当代新兴艺术群体及其探索实践
        二、他文化冲击下探究草原文化取向
        三、风情性的延续与创作发展的瓶颈
第三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类型呈现
    第一节 草原地域生活与民族风情
        一、自然生态图景
        二、游牧生活表现
        三、草原民俗活动
    第二节 历史再现与视觉叙事
        一、浪漫激越的草原文明进程
        二、革命时期的现实主义再现
        三、当代草原建设的多样表达
    第三节 文化追问与象征内涵
        一、史诗传说与文化符号
        二、文化遗迹的厚重积淀
        三、神圣而虔诚的草原仪式
    第四节 精神探索与生命哲学
        一、民族肖像的精神世界窥探
        二、母性的主题及永恒的光辉
        三、鞍马文化的精神象征
        四、传统与现代文明碰撞引发的生存反思
第四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本体的审美分析
    第一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艺术表现
        一、宏阔的视觉空间构图
        二、意象性造型与写意性笔法
        三、色彩运用的特有张力
        四、粗犷的浮雕肌理塑造
        五、线性表达的内在骨力
        六、平面化与装饰性的语言表现
    第二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审美意蕴
        一、质朴与醇厚的鲜活力——民族生活的原生态表达
        二、畅然与高古的穿透力——传统艺术的提炼与升华
        三、造化与心源的转化力——自然物象内化的草原情怀
        四、含蓄与奔放的表现力——诗意的抒情美与劲健的刚性美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中的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
        一、藏民族题材油画创作
        二、新疆少数民族题材油画创作
        三、三地民族题材油画创作的共性与个性
第五章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的文化追问
    第一节 创作对象、主体与受众视角的草原文化表达
        一、以游牧经济形态为基础的地域文化彰显
        二、法度自然的生态性文化观照
        三、异度空间天人共生的审美共鸣
    第二节 草原题材油画创作中的民族文化交流
        一、油画语言呈现中西方艺术跨文化的创作实践
        二、艺术语言的中性调和体现游牧文化的包容性
        三、全球化语境下民族身份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
    第三节 传承与发展中草原文化的当代意义
        一、开掘——民族文化审美资源
        二、传承——保存民族文化的鲜活性
        三、创新——提升民族艺术在民族文化谱系中的文化内涵
结语:问题与出路
参考文献
图片出处
附录
    附录1 内蒙古油画大事记(1946-2019)
    附录2 油画家燕杰访谈录
    附录3 油画家王延青访谈录
    附录4 画家王荣访谈录
    附录5 油画家博·阿斯巴根访谈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2)农牧民对草原政策的感知与可信度研究 ——以宁夏和内蒙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节 理论视角
    第三节 草原承包制和确权研究
第三章 草原管理政策述评
    第一节 中国草原管理制度变迁历史
    第二节 盐池县草原政策变迁历史
    第三节 左旗草原政策变迁历史
    第四节 额济纳旗草原政策变迁历史
第四章 盐池县草原管理政策的感知与可信度分析
    第一节 研究区概况
    第二节 草原政策的感知分析
    第三节 草原政策的可信度评价
    第四节 讨论与小结
第五章 阿拉善左旗草原管理政策的感知与可信度分析
    第一节 研究区概况
    第二节 草原政策的感知分析
    第三节 草原政策的可信度评价
    第四节 讨论与小结
第六章 额济纳旗草原管理政策的感知与可信度分析
    第一节 研究区概况
    第二节 草原政策的感知分析
    第三节 草原政策的可信度评价
    第四节 讨论与小结
第七章 农牧民的感知差异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第一节 研究方法
    第二节 农牧民对草原政策感知的差异分析
    第三节 影响农牧民政策感知的相关分析
    第四节 讨论与小结
第八章 结论、建议及展望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建议
    第三节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内蒙古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荒漠化评价与荒漠化动态变化研究
        1.3.2 荒漠化综合防治模式与效益分析
        1.3.3 评述小结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思路
2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现状
    2.1 阿拉善区域概况
        2.1.1 自然环境概况
        2.1.2 社会经济情况概况
    2.2 阿拉善荒漠化现状
        2.2.1 阿拉善荒漠化现状
        2.2.2 阿拉善荒漠化动态变化
    2.3 本章小结
3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模式
    3.1 生态转移战略
        3.1.1 孪井滩生态移民
        3.1.2 贺兰山退牧还林工程移民
        3.1.3 区域生态移民
        3.1.4 生态移民安置方式
    3.2 林业治沙模式
        3.2.1 围栏封育
        3.2.2 飞播造林治沙
        3.2.3 人工造林治沙
    3.3 沙产业开发
        3.3.1 梭梭+肉苁蓉产业模式
        3.3.2 白刺+锁阳产业模式
    3.4 本章小结
4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经济效益分析
    4.1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经济效益内涵
    4.2 阿拉善荒漠化经济效益指标选择与解释
        4.2.1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经济效益指标选取
        4.2.2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经济效益指标解释
    4.3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经济效益计量和分析
        4.3.1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经济效益计量
        4.3.2 阿拉善荒漠化防治经济效益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生态效益分析
    5.1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生态效益内涵
    5.2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生态效益指标选择与解释
        5.2.1 计量方法选择
        5.2.2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生态效益指标选取
        5.2.3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生态效益指标解释
    5.3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生态效益计量和分析
        5.3.1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生态效益计量
        5.3.2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生态效益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社会效益分析
    6.1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社会效益内涵
    6.2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社会指标选择与解释
        6.2.1 阿拉善荒漠化防治社会效益指标选取
        6.2.2 阿拉善荒漠化防治社会效益指标解释
    6.3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社会效益计量和分析
        6.3.1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社会效益计量
        6.3.2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社会效益分析
    6.4 本章小结
    6.5 阿拉善荒漠化防治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小结
7 基于能值法的阿拉善荒漠化防治生态、经济效益研究
    7.1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能量系统图
    7.2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能量流转状况
        7.2.1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能值投入状况
        7.2.2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能值产出状况
    7.3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能值投入产出分析
        7.3.1 阿拉善荒漠化防治能值投入产出总量比较
        7.3.2 阿拉善荒漠化防治净能值产出率
        7.3.3 阿拉善荒漠化防治环境资源比率
    7.4 本章小结
8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主要结论与讨论
    8.2 政策建议
        8.2.1 加强沙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专业人才引进
        8.2.2 重视沙漠旅游,引导荒漠化防治向更高层次发展
    8.3 研究创新点
    8.4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4)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态系统及植被生态演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干旱区地下水生态效应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下水位与植被生态
        1.2.2 地下水矿化度与植被生态
        1.2.3 土壤含水量、含盐量与植被生态
        1.2.4 地下水位与植被生长模拟研究
    1.3 乌兰布和沙漠覆盖的吉兰泰盆地区地下水与植被生态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第二章 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态系统理论与方法研究
    2.1 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态系统的内涵和组成
        2.1.1 地下水生态系统
        2.1.2 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系统
        2.1.3 干旱区地下水生植物系统
        2.1.4 干旱区地下水系统生物
    2.2 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态系统指标的确定原则及目标
        2.2.1 地下水生态系统指标的内涵
        2.2.2 地下水生态系统指标因子确定原则
        2.2.3 地下水生态系统指标因子确定的目标
    2.3 包气带子系统水分的垂直循环与植被生态系统的关系研究
        2.3.1 土壤水与植被
        2.3.2 毛细水与植被
        2.3.3 包气带岩性与毛细水上升特性
        2.3.4 凝结水与植被
        2.3.5 土壤盐分与植被
    2.4 潜水子系统与植被生态系统相互制约机制研究
        2.4.1 潜水水位动态与植被
        2.4.2 地下水生态水位埋深
        2.4.3 地下水对土壤水补给机理研究
        2.4.4 地下水质与土壤盐分、植被之间关系
    2.5 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植物
        2.5.1 地下水生植物物种
        2.5.2 地下水生植物系统与潜水水位动态的协调反馈机制
    2.6 地下水位埋深与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植物动态演替模型
        2.6.1 生态承载力与地下水位埋深之间的关系
        2.6.2 植被—地下水位动态耦合模型
        2.6.3 几种可能的植被演替方案
    2.7 地下水生态环境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2.8 沙漠湖盆区退化植被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措施的提出
第三章 案例区自然地理概况及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
    3.1 自然地理
        3.1.1 地理位置
        3.1.3 人口社会经济
        3.1.4 乌兰布和沙漠的形成
    3.2 研究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引发的主要地下水生态问题
        3.2.1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3.2.2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3.2.3 荒漠化加剧,沙尘暴频发
第四章 研究区地下水系统特征
    4.1 区域地质
        4.1.1 地层
        4.1.2 构造
    4.2 气象与水文条件
    4.3 研究区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岩组、补、径、排条件
        4.3.1 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岩组
        4.3.2 地下水系统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4.4 研究区地下水动态特征
        4.4.1 观测井的布设
        4.4.2 地下水动态特征
    4.5 研究区潜水水位动态主要驱动因子分析
        4.5.1 大气降水、蒸发等气象因子分析
        4.5.2 承压含水层的越流补给
        4.5.3 地下水的开采
        4.5.4 潜水含水层和承压含水层关系的人为改变
    4.6 潜水埋深与植被
    4.7 研究区最佳地下水环境及地下水生态水位
    4.8 潜水水质与植被
        4.8.1 研究区地下水水质
        4.8.2 地下水水质与植被立地条件
    4.9 地下水子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五章 研究区包气带系统特征
    5.1 地形地貌特征
    5.2 土壤类型及分布
    5.3 毛细水上升特性研究
        5.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5.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5.4 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征
        5.4.1 研究材料与方法
        5.4.2 研究区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征
    5.5 土壤水分分布与毛细上升特性、浅层地下水关系
        5.5.1 土壤水与毛细上升特性、潜水埋深的关系
        5.5.2 温度场动态变化条件下地下水对土壤水的补给
    5.6 土壤盐分与植被
        5.6.1 土壤盐分分布特征
        5.6.2 土壤盐分与植被之间关系
    5.7 包气带子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六章 研究区地下水生植物系统特征
    6.1 研究区植被群落研究方法
    6.2 研究区天然植被类型、植物群落空间分布格局
        6.2.1 研究区天然植被类型
        6.2.2 研究区天然植物空间分布格局
    6.3 研究区地下水生植物物种及其根系分布特征
    6.4 研究区植物根系对地下水位变化的响应
    6.5 地下水生植物子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七章 研究区最佳地下水生态环境及地下水生植物演替趋势
    7.1 研究区最佳地下水生态环境指标阈值
    7.2 地下水生态系统指标体系
    7.3 地下水生植物演替趋势
        7.3.1 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植物空间演替趋势
        7.3.2 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植物时间演替趋势
第八章 退化植被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措施研究
    8.1 重视恢复植物种类的选择,以种植白刺、梭梭为主,生物和工程措施相结合,建立起较为完备的防风固沙的防护林体系
    8.2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实施退耕还草,发展生态畜牧业和节水农业
    8.3 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优先考虑沙漠区生态环境用水
        8.3.1 沙漠绿洲灌区的地下水资源利用
        8.3.2 吉兰泰工业区地下水资源利用
        8.3.3 沙漠牧区地下水资源的利用
    8.4 建立地下水和植被生态的监测系统
结论及建议
    结论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照片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成果
致谢

(5)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与目的
    一、研究的缘由
    二、研究的意义
    三、研究目的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关于哈萨克族教育研究现状
    二、国外关于哈萨克教育的研究
    三、文献评价
第三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一、研究理论
    二、主要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
第一节 新疆哈萨克族概况
    一、哈萨克族与哈萨克先民
    二、哈萨克族的人口与分布
    三、经济生活
第二节 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
    一、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
    二、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社会生态环境 第二章 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
第一节 文化生态环境理论概述
    一、文化与教育
    二、文化生态环境理论
第二节 宗教与哈萨克族教育
    一、宗教的本质与教育
    二、哈萨克族原始宗教与教育
    三、伊斯兰教与哈萨克族教育
第三节 哈萨克族民俗与教育
    一、民俗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二、哈萨克民俗的教育功能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清末民国初年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的兴起
    一、清末新疆近代学校教育的兴起
    二、新疆哈萨克经文宗教教育向现代学校教育的转变
第二节 盛世才统治时期新疆哈萨克现代教育的发展
    一、盛世才统治时期的教育方针、政策与措施
    二、盛世才统治时期哈萨克族各级各类教育的新发展
    三、师资培训和教材建设
第三节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一、三区政府时期的教育政策和措施
    二、三区政府时期哈萨克族教育的恢复与发展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社会主义改造和初步建设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一、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特点、性质和任务
    二、哈萨克族教育的整顿与改造
    三、社会主义初步建设时期的哈萨克族教育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哈萨克族教育
    五、民族语言文字与教材建设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一、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历史回顾
    二、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义务教育和“两基”工作
    三、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牧区教育
    四、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双语教育 第五章 新形势下新疆哈萨克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个案研究—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为例
第一节 尼勒克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认识
    一、尼勒克县的自然生态环境
    二、近年来尼勒克县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第二节 尼勒克县基础教育发展的实证描述
    一、尼勒克县“两基”攻坚达标工作情况
    二、尼勒克县“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情况
    三、尼勒克县基础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第三节 对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后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的调查
    一、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的现实背景
    二、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的现状
    三、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民汉合校中尼勒克县学前教育的迅速发展与面临的问题和出路
    四、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对尼勒克县双语教学工作产生的影响与变化
    五、尼勒克县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及今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第六章 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的重镇—伊犁师范学院
第一节 伊犁师范学院的历史沿革—传承与发展
第二节 伊犁师范学院的发展现状
    一、发展现状
    二、伊犁师范学院最具办学特色的院系--人文学院发展现状扫描
第三节 连心牵手促发展—对伊犁师范学院对口支援工作现状的考察
    一、对口支援的基本情况
    二、对口支援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三、对口支援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举措
第四节 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对伊犁师范学院未来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一、伊犁师范学院的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二、今后发展的主要思路与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访谈录辑要 附录2:尼勒克县学前双语幼儿园布局图 附录3:2011年秋季少数民族农村双语幼儿园免费教育教学用书发货结算专用表 附录4:“国培计划”初中数学02班课程培训总结报告 附录5:“国培计划”--网络课堂培训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6: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吉兰泰盐湖周边地区不同植被恢复方式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外植被恢复研究现状
    2.2 我国植被恢复研究现状
    2.3 吉兰泰盐湖植被恢复现状
3 研究区概况
    3.1 研究区自然概况
        3.1.1 研究区地理位置
        3.1.2 气候
        3.1.3 地貌
        3.1.4 水文
        3.1.5 植被
    3.2 实验地概况
4 研究内容与方法
    4.1 各试验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内容与方法
        4.1.1 研究内容
        4.1.2 研究方法
    4.2 各造林地林带配置方式与树木生长状况分析
        4.2.1 研究内容
        4.2.2 研究方法
    4.3 各试验区主要乔灌木树种的生长状况
        4.3.1 研究内容
        4.3.2 研究方法
5 结果与分析
    5.1 各试验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
        5.1.1 各试验地植物的科、属、种
        5.1.2 各试验样地内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及其特征
        5.1.3 各试验样地植物群落结构及其相似性
        5.1.4 各试验样地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
        5.1.5 小结
    5.2 各造林地林带配置方式
        5.2.1 沙枣林带的生长状况分析
        5.2.2 花棒、沙拐枣混交林生长状况分析
        5.2.3 小结
    5.3 各试验区主要乔灌木树种的生长状况
        5.3.1 沙枣的生长特性及其在各试验地的生长状况
        5.3.2 花棒的生长特性及其在各试验地的生长状况
        5.3.3 沙拐枣的生长状况
        5.3.4 白刺的生长特性及其在各试验地的生长状况
        5.3.5 沙冬青生长特性与生长状况分析
        5.3.6 全面整地造林区内梭梭和柽柳的生长特性与生长状况分析
        5.3.7 小结
    5.4 各造林地乔灌木生长状况对比分析
        5.4.1 全面整地造林区乔灌木生长状况对比分析
        5.4.2 封育灌溉区乔灌木生长状况对比分析
        5.4.3 保护造林区乔灌木生长状况对比分析
        5.4.4 封育区乔灌木生长状况对比分析
        5.4.5 对照区乔灌木生长状况对比分析
        5.4.6 小结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1.1 各试验地植物群落和物种多样性
        6.1.2 各造林地林带配置方式
        6.1.3 各试验区主要乔灌木树种的生长状况
        6.1.4 各造林地乔灌木生长状况对比分析
    6.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7)不同配置格局沙蒿灌丛防风阻沙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土壤风蚀研究现状
        1.3.1 土壤风蚀方面
        1.3.2 植被防治土壤风蚀方面
    1.4 沙蒿研究现状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气候与气象
        2.1.3 水文地质
        2.1.4 地形地貌
        2.1.5 土壤状况
        2.1.6 植被状况
    2.2 社会经济状况
        2.2.1 人口经济状况
        2.2.2 土地利用状况
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3.1 研究内容
    3.2 技术路线
    3.3 研究方法
        3.3.1 风速观测
        3.3.2 瞬时风速观测
        3.3.3 输沙率观测
        3.3.4 风洞实验
        3.3.5 粗糙度计算
        3.3.6 风速廓线计算
        3.3.7 防风效能测定
        3.3.8 疏透度测定
4 裸沙地风沙物理学参数研究
    4.1 起沙风速
    4.2 粗糙度
    4.3 风沙流结构
        4.3.1 总输沙率与风速的关系
        4.3.2 各高度层输沙率与风速的关系
        4.3.3 风沙流结构特征
        4.3.4 上、中、下各层输沙率与总输沙率的关系
    4.4 小结
5.随机式分布沙蒿灌丛防治土壤风蚀效果
    5.1 沙蒿单株的绕流及阻沙效果
        5.1.1 典型单株沙蒿的绕流研究
    5.2 天然沙蒿防治土壤风蚀机理
        5.2.1 样地选择及实验布设
        5.2.2 结果与分析
    5.3 小结
6.人工模拟均匀式分布沙蒿灌丛防风阻沙效果
    6.1 实验布设
    6.2. 结果与分析
        6.2.1 防风效能
        6.2.2 粗糙度
        6.2.3 输沙率变化
        6.2.4 均匀式分布沙蒿灌丛土壤风蚀临界盖度的确定
    6.3 小结
7.人工模拟行带式分布沙蒿灌丛防风阻沙效果
    7.1 行数对沙蒿防风阻沙效果的影响
        7.1.1 实验布设
        7.1.2 结果与分析
    7.2 行距对沙蒿灌丛防风阻沙效果的影响
        7.2.1 实验布设
        7.2.2 结果与分析
    7.3 带距对沙蒿灌丛防风阻沙效果的影响
        7.3.1 实验布设
        7.3.2 结果分析
    7.4 不同配置格局沙蒿灌丛防风阻沙效果对比
        7.4.1 防风效能对比
        7.4.2 粗糙度对比
        7.4.3 输沙率对比
    7.5 小结
8 风洞模拟实验
    8.1 风洞简介
    8.2 实验设备及模型的建立
        8.2.1 实验设备
        8.2.2 实验材料
    8.3 结果分析
        8.3.1 无植被条件下初始风场分析
        8.3.2 行数对风场及粗糙度的影响
        8.3.3 行距对风场及粗糙度的影响
        8.3.4 带距对风场的影响
    8.4 小结
9 结论与讨论
    9.1 结论
    9.2 讨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个人简介
在读期间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8)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农林复合系统持续经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农林复合系统研究总体概况
        1.2.2 农林复合系统水资源利用的研究
        1.2.3 农林复合系统土地利用率研究
        1.2.4 农林复合系统综合效益研究
        1.2.5 农林复合系统能流和物流研究
        1.2.6 农林复合系统持续经营研究
        1.2.7 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农林复合系统研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自然条件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条件
        2.1.3 地质地貌
        2.1.4 土壤条件
        2.1.5 植被状况
        2.1.6 水文条件
    2.2 研究区社会经济状况
    2.3 研究方法
        2.3.1 资料调研
        2.3.2 野外测定
        2.3.3 问卷调查
        2.3.4 室内数据分析
3 研究的理论基础
    3.1 生态学基础
        3.1.1 生态系统原理
        3.1.2 能量与能流原理
        3.1.3 物质与物质流原理
        3.1.4 物种相互作用规律
        3.1.5 生物多样性原理
    3.2 社会经济学基础
        3.2.1 增产与增值原则
        3.2.2 供求法则
        3.2.3 利用自然资源与劳动力资源原则
        3.2.4 其他原则
    3.3 生态系统经营理论
    3.4 系统工程理论
    3.5 可持续经营理论
4 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绿洲可持续发展关系的研究
    4.1 磴口绿洲的形成、兴衰与发展的历程
        4.1.1 远古时期磴口绿洲的形成
        4.1.2 汉代至元明清时期的磴口绿洲
        4.1.3 建国前的磴口绿洲
        4.1.4 建国后磴口绿洲社会经济复兴与发展
    4.2 磴口绿洲水资源状况
        4.2.1 水资源的构成
        4.2.2 现有水资源总量与用水总量
    4.3 磴口绿洲水资源承载力
        4.3.1 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
        4.3.2 影响水资源承载力的因素
        4.3.3 我国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4.4 磴口绿洲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4.4.1 水资源供给能力
        4.4.2 水资源需求量
        4.4.3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4.5 磴口绿洲灌区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4.5.1 水资源承载力的度测指数分析
        4.5.2 结果分析
    4.6 小结
5 土地利用状况与农民人居生活关系的研究
    5.1 磴口县农林业土地利用状况分析
        5.1.1 农业土地利用状况
        5.1.2 林业土地利用状况
    5.2 磴口县农民人居生活状况
    5.3 小结
6 农林复合系统生态效应的研究
    6.1 不同农林复合系统对小气候的影响
        6.1.1 风速的变化
        6.1.2 气温的日变化
        6.1.3 相对湿度的日变化
    6.2 不同农林复合系统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6.2.1 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6.2.2 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6.3 小结
7 农林复合系统能流与物流的研究
    7.1 农林复合系统能流研究
        7.1.1 农田子系统能流特征分析
        7.1.2 林业子系统能流特征分析
        7.1.3 畜牧业子系统能流特征分析
        7.1.4 草地子系统能流特征分析
         7.1.5 农户子系统能流特征分析
        7.1.6 磴口县农林复合系统能流特征分析
     7.2 磴口县农林复合系统物流分析
        7.2.1 复合系统内物质的输入和输出
        7.2.2 种植业子系统的氮素及磷素平衡
        7.2.3 畜牧养殖业的氮素及磷素平衡
    7.3 小结
8 农林复合系统综合效益评价的研究
    8.1 农林复合系统经济效益的研究
    8.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8.2.1 评价指标建立的原则
        8.2.2 评价指标的建立
    8.3 综合效益评价
        8.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8.3.2 综合效益的计算
    8.4 小结
9 农林复合系统可持续经营管理的研究
    9.1 农田防护林可持续性
    9.2 影响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农田防护林体系发展的瓶颈
        9.2.1 农田防护林经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9.2.2 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9.3 农田防护林体系持续发展的建议
        9.3.1 农田防护林体系经营管理的改进
        9.3.2 对农田作物的经营管理措施
        9.3.3 促进农田防护林发展的政策建议
        9.3.4 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9.4 小结
10 结论与讨论
    10.1 结论
    10.2 创新点
    10.3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附表
作者简介

(9)乌兰布和沙漠东缘人工绿洲土壤质量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条件
    2.4 土壤
    2.5 水文
    2.6 植被
    2.7 研究区社会经济状况
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3.3 数据处理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乌兰布和沙漠人工绿洲化过程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
        4.1.1 土壤机械组成
        4.1.2 土壤(0-10cm)粉粒含量、粘粒含量及粉粘比
    4.2 乌兰布和沙漠东缘人工绿洲化过程土壤化学性质变化
        4.2.1 土壤有机质
        4.2.2 土壤全量养分
        4.2.2.1 土壤全 N 量
        4.2.2.2 土壤全 P 量
        4.2.2.3 土壤全 K 量
        4.2.3 土壤速效养分
        4.2.3.1 土壤速效 N
        4.2.3.2 土壤速效 P
        4.2.3.3 土壤速效 K
        4.2.4 土壤全盐量
        4.2.5 土壤pH 值
    4.3 乌兰布和沙漠人工绿洲化过程土壤地球化学性质的变化
        4.3.1 土壤八大离子含量
        4.3.2 土壤 Na~+、Ca~(2+)含量及 Na~+/Ca~(2+)比值
        4.3.3 土壤 Sa 值
        4.3.4 H/F 值
5 人工绿洲化土壤质量评价
    5.1 评价指标的确定
    5.2 评价方法
        5.2.1 主成分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5.2.2 主成分分析步骤
    5.3 主成分分析结果
    5.4 小结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10)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植物防护体系防风阻沙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绿洲研究
        1.2.2 绿洲防护林体系效益研究
        1.2.3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研究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2.2 试验区简介
    2.3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植物防护体系构成
第三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技术路线
    3.3 实验方法
        3.3.1 封沙育草带天然植被防风阻沙机理与效益
        3.3.2 防风阻沙带防风阻沙机理与效益
        3.3.3 绿洲农田防护林防护效益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封沙育草带天然植被阻沙机理与效益
        4.1.1 封沙育草带天然植被降低风速效应
        4.1.2 不同植被盖度地表输沙率随风速的变化
        4.1.3 不同植被盖度地表输沙率随高度的变化
        4.1.4 不同沙丘输沙量的变化
    4.2 绿洲防风阻沙林带阻沙机理与效益
        4.2.1 不同防风阻沙林降低风速的作用
        4.2.2 不同防风阻沙林输沙量比较
    4.3 绿洲农田防护林的防风阻沙效益
        4.3.1 不同结构防护林降低风速作用
        4.3.2 绿洲不同高度林带降低风速作用
        4.3.3 不同林龄林网的防风效应
        4.3.4 两行结构防护林的防风效应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关于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的几点意见(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草原题材油画创作研究[D]. 侯一凡.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2]农牧民对草原政策的感知与可信度研究 ——以宁夏和内蒙古为例[D]. 赵颖. 中央民族大学, 2017(06)
  • [3]内蒙古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效益研究[D]. 江晨超.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4]沙漠湖盆区地下水生态系统及植被生态演替机制研究[D]. 宋国慧. 长安大学, 2012(05)
  • [5]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D]. 朱远来.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
  • [6]吉兰泰盐湖周边地区不同植被恢复方式效果研究[D]. 郝清华.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1(12)
  • [7]不同配置格局沙蒿灌丛防风阻沙效果研究[D]. 王翔宇.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9)
  • [8]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农林复合系统持续经营研究[D]. 马利强.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9(11)
  • [9]乌兰布和沙漠东缘人工绿洲土壤质量演变研究[D]. 贾文峰.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9(10)
  • [10]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植物防护体系防风阻沙效益研究[D]. 刘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2)

标签:;  ;  ;  ;  ;  

关于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的几点意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