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数据中转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国际通信业务,中转枢纽,郑州,中华人民共和国
数据中转论文文献综述
[1](2015)在《中国移动河南数据中心开工建设郑州将成为“国际通信业务的中转枢纽站”》一文中研究指出5月10日上午,中国移动(河南)数据中心在郑州航空港区经济综合实验区破土动工。该项目以"打造国际通信业务的中转枢纽站"为目标,建成后将成为中国移动在中原地区最大的通信生产基地和信息服务基地,提升郑州在全国骨干网、信息集散中心和通信网络交换枢纽的地位和层级。据介绍,中国移动(河南)数据中心项目总(本文来源于《移动通信》期刊2015年09期)
刘议龙,徐昌彪[2](2014)在《基于ATTN网络的数据中转方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面向科学研究设计的TCP/IP体系架构已经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人们希望摒弃现有TCP/IP协议的束缚。ATTN(Analog-Train TransportNetwork)网络是对未来网络的一个全新的尝试。文章在已经实现的ATTN网络仿真平台上,为了提升全网运送的数据量、全网的吞吐量、全网的资源利用率等性能,设计出了一种数据中转方案,并与之前的网络进行对比,可知系统性能得到明显改善。(本文来源于《信息通信》期刊2014年03期)
刘玉环,王小宁,肖海力,迟学斌,张阔[3](2013)在《面向科学计算云服务环境的数据中转传输》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科学计算云服务环境中,出于安全和管理的角度考虑,客户端与计算节点间的数据传输需要经过多个中间服务器进行中转。为此,我们基于SFTP(Secure File Transfer Protocol)协议设计并实现了一个数据中转传输系统MCP,使用文件传输代理模式进行不落地式中转,实现经多个中间节点的数据中转传输,保证了数据访问的合法性和传输的安全性,数据传输进度可控,并且方便对外提供数据中转传输接口。理论分析和实际测试表明,MCP传输时间少于使用SFTP进行的落地式数据中转传输。(本文来源于《科研信息化技术与应用》期刊2013年05期)
刘洪武,郑俊飞,杨国为,熊小亮[4](2012)在《基于WLAN的轨道通信系统的数据中转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车地宽带无线通信系统是构成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现有的车地无线通信系统是基于WLAN技术的,由于车载节点频繁地在地面无线接入点间进行切换,无线链路需要频繁建立连接,网络路由也会频繁发生变化,网络路由的频繁变化会影响数据的实时传输。使得监控视频存在不连贯和马赛克现象。本文介绍一种在AP(Access Point,移动访问接入点)端利用原始套接字封装发往STA(Station,移动站)的数据包,该数据包内包含目的 STA的MAC地址、目的车载服务器的IP地址的技术。通过该项技术实现了在轨旁AP和车载STA频繁切换的情景下的数据中转。从而减少了切换时间。(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系统应用》期刊2012年04期)
徐宏伟,童玲,田雨[5](2012)在《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中转器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中转器的工作原理和重要作用,提出了一种以32位ARM处理器LPC2148为核心的数据中转器的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数据中转器的软件设计、通信协议设计以及GPRS通信方式。该设计方案实时性强,稳定可靠。(本文来源于《物联网技术》期刊2012年01期)
胡龙腾[6](2011)在《基于LwIP和USB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中转器的软件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门新兴技术,是由大量具有感知能力、计算能力和通信能力的微小传感器节点构成的自组织、分布式网络系统。通常,无线传感器网络获取的数据通过GPRS通信方式被传输到远程的上位机上,从而实现监测现场数据的远程获取,但是一旦某个地方没有GRPS信号或信号很弱时(如地下),则无线传感器网络将无法与上位机进行通信,整个系统将存在失效的可能性。本文提出直接使用以太网方式连通远程的上位机,既避免了因GPRS信号不好引起的不能与上位机通信的情况,又能保证通信的稳定性,并且在抗干扰性和通信速率上都好过GPRS方式。另外对数据中转器增加USB接口功能,使得工作人员能在不拆下SD卡的情况下,也能通过USB接口获得SD卡里的数据。这点在数据中转器不能与上位机通信时,便捷性最能体现出来。本文对这种方案进行详细的软件设计,包括移植μC/OS-II实时操作系统到LPC2148处理器上、移植LWIP协议栈到μC/OS-II上、移植USB协议的MASS STORAGE设备类协议到μC/OS-II上,然后在这个软件平台上进行应用程序的开发。最后本文介绍了系统功能的测试,包括以太网通信测试、USB功能测试和系统联合测试。本文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对相关功能的实现情况进行科学判断。目前,该系统的协议移植设计、驱动编写、系统应用软件设计及软件调试工作已经完成,系统性能基本能达设计计划的预期目标。(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1-04-01)
应中肯[7](2009)在《集中化管理和监控的数据中转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各类业务应用的飞速增长和业务范畴的不断扩大,集团内部各单位之间、集团与协作单位之间的跨应用跨地域的文件传输、数据分发、信息交互日趋频繁。而目前浙报集团的网络处于内外网物理隔离状态,大量的应用数据往往在内网产生。为了将这些数据快速准确地传递到外网,建立起一条以节点化传输和安全过滤为基础的数据交互链路是非常必要的。除了研究如何安全快速地实现业务数据在内外网之间的传输,还需要进一步考虑如何突破现有的传输机制从而实现更为灵活多变的外部分发模式,以及如何实现对这些离散数据的集中管控,最终达到对数据的全面挖掘和利用,这是目前我们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来源于《中国传媒科技》期刊2009年12期)
李亚美[8](2009)在《无线传感器网络环境监测系统数据中转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半导体技术、传感器技术、嵌入式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具有感知、计算、存储和通信能力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用于监测感知对象的各个传感器节点通过自组织的方式构成无线传感器网络,能够实时感知、采集和上传节点分布区域内监测对象的各种信息,监控用户对监测信息加以处理从而完成环境数据的监测任务。无线传感器网络已逐渐成为工业界及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特别是在环境监测方面其应用价值显得尤其明显。本课题主要介绍无线传感器网络环境监测系统数据中转器设计,包括硬件电路以及软件程序的设计。系统设计的目的是提供监控用户和传感器节点的远程通信链路,让系统具备最低功耗性和数据处理的安全可靠性。本文重点介绍基于CC2430(无线收发芯片)和PC104(EC5-1712)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中转器设计,配以DC-ATX电源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以及软件设计,实现低功耗、能量自给、可靠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环境监检测系统。在甘肃张掖的野外实验显示本系统具备实时性强、数据可靠、功耗低、可远程控制等显着优点,系统基本实现了设计的各项要求指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09-04-01)
王珅,黄松岭,赵伟[9](2008)在《罐底检测器上位机驱动和数据中转程序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用于储罐底板检测器上位机的增强并口驱动和检测数据中转程序的设计,该程序借助WinDriver驱动增强并口,即响应并口中断、读取和缓冲数据。数据中转部分通过WindowsSocket通信机制与采用LabVIEW开发的数据分析主程序交换数据。这种设计克服了LabVIEW不能支持中断工作模式的增强并口的局限,可确保检测数据的传输顺利完成。(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设备》期刊2008年05期)
[10](2006)在《电力行业UPS解决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安徽省电力调度中心要求交流不间断电源(UPS)系统负责向调通中心和信息中心的系统设备和部分备用照明设备提供电源。考虑到供电负荷的特性、用电负荷容量以及可靠性等,就要采用UPS并联冗余方式来确保对大楼各种工艺设备的供电。 由大楼的配电变压器提供的两(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世界》期刊2006-01-09)
数据中转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主要面向科学研究设计的TCP/IP体系架构已经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人们希望摒弃现有TCP/IP协议的束缚。ATTN(Analog-Train TransportNetwork)网络是对未来网络的一个全新的尝试。文章在已经实现的ATTN网络仿真平台上,为了提升全网运送的数据量、全网的吞吐量、全网的资源利用率等性能,设计出了一种数据中转方案,并与之前的网络进行对比,可知系统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数据中转论文参考文献
[1]..中国移动河南数据中心开工建设郑州将成为“国际通信业务的中转枢纽站”[J].移动通信.2015
[2].刘议龙,徐昌彪.基于ATTN网络的数据中转方案研究[J].信息通信.2014
[3].刘玉环,王小宁,肖海力,迟学斌,张阔.面向科学计算云服务环境的数据中转传输[J].科研信息化技术与应用.2013
[4].刘洪武,郑俊飞,杨国为,熊小亮.基于WLAN的轨道通信系统的数据中转方法[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2
[5].徐宏伟,童玲,田雨.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中转器的设计[J].物联网技术.2012
[6].胡龙腾.基于LwIP和USB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中转器的软件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1
[7].应中肯.集中化管理和监控的数据中转中心[J].中国传媒科技.2009
[8].李亚美.无线传感器网络环境监测系统数据中转器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09
[9].王珅,黄松岭,赵伟.罐底检测器上位机驱动和数据中转程序设计[J].石油化工设备.2008
[10]..电力行业UPS解决方案[N].计算机世界.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