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医学监控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长期保存,监控策略,医学数字资源,可信赖
医学监控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钟明,胡佳慧,吴思竹[1](2018)在《医学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系统监控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医学数字资源长期保存领域的相关标准和研究现状,归纳医学数字对象变化的影响因素,提出医学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系统的监控策略,主要包括监控数据摄入过程、存档过程、访问过程及系统运行环境4个方面。(本文来源于《医学信息学杂志》期刊2018年09期)
糜琳娜[2](2018)在《监控系统在高校安保工作中的作用——以北京大学医学部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安全技术防范监控系统融合了人防、物防的优点,日益成为高校安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安防监控系统在北大医学部投入运行以来,接入了电视监控、入侵报警、报警求助、通讯联络等子系统,实现了监看校园整体状况,及时发现可疑人员、事件;真实记录事件发生过程,为事件处理提供证据材料;实时监控大型活动、突发事件,现场指挥更加科学以及报警联动等功能。安防监控系统将逐步成为集数据处理中心、应急指挥中心、报警中心、多系统联动中心为一体的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本文来源于《安全》期刊2018年05期)
刘振优[3](2015)在《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构建与保障》一文中研究指出作者认为应通过全面监控系统、完整的教学质量监控的组织系统、教学质量监控的方法系统、临床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听课制度、学生评教和信息员制度、教学督导制度、新教师上岗评估制度的构建,并施以相应的保障,建立有效的质量监控体系,提高医学院校教育教学质量。(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15年82期)
王吉鸣,吕颖莹,吴韬,楼理纲[4](2015)在《基于无线自组网的医学冷藏品温湿度监控系统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温湿度环境对医用血液、生物制剂和药品的保存影响大,研制一种基于433MHz频率的无线自组织传感网络的温湿度监控系统意义重大。系统构建无线自组织传感器网络,提出解决无线通讯问题的关键算法,通过433MHz射频算法实现传感器测点终端与管理主机直接或间接通信。监控终端与单片机构成主从控制系统,可完成对药品存储环境的温湿度全天候监测、记录及分析,数据超限时实现本地报警和短信报警功能。经多家医学单位使用测试表明,该系统准确报警率95.4%,数据传输完整性为93.5%,且系统温湿度测量精度高,故障率低。(本文来源于《中国数字医学》期刊2015年05期)
王土生,杨媛媛,张建国[5](2013)在《面向生物医学影像e-Science平台的审计监控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面向重大疾病的生物医学成像与临床应用等研究中,常常需要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物理学和生物医学工程多学科的科研工作者进行协同交互。为此采用网格技术构建了生物医学影像e-Science平台,实现了跨机构之间大数据的快速共享与交换。由于系统的分布性和节点的异构性,难以避免会碰到系统的软硬件故障。因此,设计了一种基于XMPP协议的审计监控系统,既对e-Science的各个主机系统资源进行实时监测,又对平台中数据业务进行审计跟踪。系统最终被部署应用征e-Science平台,具有良好的便捷性和稳健性。(本文来源于《中国数字医学》期刊2013年09期)
[6](2013)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部署金叁立高清监控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视频监控作为保障医患双方安全及利益的有效手段,在信息化进程中不断发展更新,医疗体系视频监控系统新一轮的网络化、高清化、智能化升级已逐步展开。近期,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采用了金叁立高清视频监控系统来提升安防水平。该系统以网络化架构为基础,前端采用高清摄像机部署在医院的重要区域,后端采用E-NVS网络监控综合管理平台管理整套系统。整套系统不仅实现了对医院环境的高清实时监控,便捷的平台搭建和系统的管理与分配提高了系统的延展性和优越性。(本文来源于《智能建筑电气技术》期刊2013年04期)
佟矿[7](2013)在《医学院校学生临床技能监控系统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临床技能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医学院校学生的培养质量,科学有效地对临床技能进行评价和监控成为医学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环.在对医学院校学生临床技能水平监控系统构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监控系统的基本内容和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对监控系统评价体系的指标和权重进行调查,以达到构建医学院校学生临床技能监控系统的目的,藉此建立学生临床实习档案,有效地监控学生临床技能水平,提供临床实习质量评价方法.(本文来源于《韶关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4期)
赵阳,吴太虎,孙建军,魏建仓,单超[8](2013)在《生物医学实验室智能温湿度监控系统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制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温湿度监控系统,用于生物医学实验室温湿度实时监控。构建无线传感器网络,通过780MHz射频实现传感器节点与终端通信。终端采用触摸屏与单片机的主从控制系统,实现了对温湿度数据的实时显示、分析及存储,数据超限时自动发送报警短信。该系统可有效的提高生物医学实验室温湿度监控的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本文来源于《制造业自动化》期刊2013年03期)
邢玉秀[9](2012)在《基于物联网的医学监控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体生理参数是衡量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参考依据,对其进行实时监测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传统的监测仪器体积庞大、操作复杂、对环境要求苛刻,使用时需要较深的专业知识,不利于人体生理参数的监测。传统病房巡检中也存在诸多不足,例如:需要医生护士定时查房,人工测量病人的多个常规项目,耗费人力资源;若病人离开病房,就无法及时测量,医生不能及时了解病人病情的变化。本课题研究的医学监控系统能实时采集病人的重要生理参数,医生可通过管理平台随时查看病人信息,当病人出现异常时,通过报警提示,医生能及时采取抢救措施,以免延误病人的治疗。课题从医院病房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并借助于CC2430单片机、人体信息传感器(体温、心率/脉搏、心电)、微电子、现代无线通信等技术,设计了医学健康监控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根据医学监控的基本功能要求,设计医学监控系统的整体结构。该结构由人体生理信息采集节点、协调器节点、无线传输系统和用户管理中心等部分组成。第二,在CC2430单片机(80C51单片机扩展了无线通讯模块)的基础上设计了用于采集医学信号的传感器节点电路和协调器节点电路。其中,协调器节点(路由节点)电路包括电源电路、键盘电路、LCD接口电路、串口通信电路等。传感器节点电路在协调器节点电路的基础上增加了传感器接口和信号调理电路;第叁,进行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软件设计,包括建立无线网络(ZigBee协议)、传感器信号采集、无线发送接收、协调器节点与PC机的串口通信等软件设计;第四,设计了用户查询管理界面,来完成数据的处理、存储、查询等功能。最后,将硬件和软件结合对各个系统模块进行联机调试。实验证明网络节点工作可靠,数据传输准确,基本达到了该课题的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期刊2012-06-01)
郭皓,彭承琳[10](2009)在《临床医学技能实验中心多媒体网络教学及监控系统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是一种集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于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与现代教育理论相结合的产物。目前已经在日常教(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期刊2009年09期)
医学监控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安全技术防范监控系统融合了人防、物防的优点,日益成为高校安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安防监控系统在北大医学部投入运行以来,接入了电视监控、入侵报警、报警求助、通讯联络等子系统,实现了监看校园整体状况,及时发现可疑人员、事件;真实记录事件发生过程,为事件处理提供证据材料;实时监控大型活动、突发事件,现场指挥更加科学以及报警联动等功能。安防监控系统将逐步成为集数据处理中心、应急指挥中心、报警中心、多系统联动中心为一体的综合服务管理平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医学监控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钟明,胡佳慧,吴思竹.医学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系统监控策略研究[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8
[2].糜琳娜.监控系统在高校安保工作中的作用——以北京大学医学部为例[J].安全.2018
[3].刘振优.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构建与保障[J].考试周刊.2015
[4].王吉鸣,吕颖莹,吴韬,楼理纲.基于无线自组网的医学冷藏品温湿度监控系统研制[J].中国数字医学.2015
[5].王土生,杨媛媛,张建国.面向生物医学影像e-Science平台的审计监控系统[J].中国数字医学.2013
[6]..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部署金叁立高清监控系统[J].智能建筑电气技术.2013
[7].佟矿.医学院校学生临床技能监控系统的构建[J].韶关学院学报.2013
[8].赵阳,吴太虎,孙建军,魏建仓,单超.生物医学实验室智能温湿度监控系统的研制[J].制造业自动化.2013
[9].邢玉秀.基于物联网的医学监控系统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
[10].郭皓,彭承琳.临床医学技能实验中心多媒体网络教学及监控系统的应用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