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莒南第一中学郭永伟
新课标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为了实现新课程改革方案中提到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积极参与的局面,我们尝试培养高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高中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成绩及学习能力差异很大,每班60人,以往的教学方法只能照顾部分同学,基础稍差的学生跟不上老师的思路,参与课堂活动的时间和机会很少,时间一久,对数学学习失去了兴趣,很难积极主动的学习了。课堂上有些问题,教师要求同学们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部分优等生怕耽误了自己的学习时间,不主动发表见解,学困生又爱面子,怕伤了自尊,羞于开口问人,干脆等着老师讲,小组讨论过程流入形式,没起到应有的作用。我们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先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自主理解、自主练习,初步达成了学习目标,然后为了实现高效课堂,还需科学高效的合作学习,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坚持实行异质分组,落实个人责任
研究之初,四人一组,让不同性格、不同能力现状、不同学习背景的学生组成合作小组。明确小组内每个人的分工,使每个人都有事可做。我们在小组中设置了小组长、记录员、监督员、管理员等角色。这些角色并不是孤立的,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的。这些角色也不是终身的,会定期轮换。组长带领组员表达、倾听和讨论,互帮互助,完善小组讨论研究成果,及时向老师呈现,随时得到老师的指导。
2.指导学生明确合作意义,学会合作技巧
教师分析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优点,认识到通过合作学习可以解决很多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提高每个人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的时效性。从而对小组合作学习产生认同感,产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欲望。教师介绍一般的操作方法,首先小组检查学习,解决预习中疑难的问题;然后小组交流研讨,探索预习中发展性的问题;接着,小组对需要展示的问题分工与合作。
为达到合作的最佳效果,教师要求学生在合作学习之前自主预习教材,独立思考问题,主动做完导学案,记下疑难问题,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探究、交流,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意见并善于倾听他人的发言,在相互的激发中共享彼此的智慧,充分发挥学优生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让他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使自己的知识得到巩固,能力得到加强,学困生可以在学优生的指导下进行探索,得到表现的机会,享受到成功的乐趣,起到“兵帮兵,兵练兵、兵强兵”的作用。这样可以为不同的学生提供自我表现和自我发展的机会。
3.教师随时指导,有准确的定位
我们尝试做到:保证合作时间,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寻找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教师并不是靠边站没事干,要密切关注各小组的动态,指导方法,启发点拨,解难释疑,及时引导调控,并汇总优秀成果和共同的疑难点,以备展示、讲评、拓展提升。
4.汇报展示合作学习成果,进行达标训练
合作学习中的成果汇报这一环节是提升学生合作能力的重要一环。学生汇报内容包括合作的过程,遇到什么样的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合作带给自己的最大帮助是什么,有何创见等等。然后反馈矫正,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巩固训练、变式训练。对优秀小组、优秀同学及时掌声鼓励,予以表扬。
5.科学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利用课堂计分表,每个小组都有基础分,测验分,课堂合作得分,每周汇总,评出超级、优秀、良好、一般,对前三名及进步的组进行口头表扬和象征性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