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浅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杨松亮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北京大兴102600)

摘要:辅导员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主力军,是高校学生意识形态工作和管理工作的直接实施者和重要力量,担负着引导并管理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全面发展的重任。因此,在当前建设既有水平又有质量的高等院校过程中,逐步培养一支素质过硬、能力较强、相对稳定的辅导员队伍,进而加强对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实现高校培养高端人才目标有着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面临的问题层出不穷,辅导员因此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当下,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提高辅导员素质,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迎接新形势下的挑战,必须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业务精、敢于拼的辅导员队伍。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035(2013)09-0000-02

一、当前高校辅导员现状及面临的严峻挑战

我国的辅导员制度自1953年清华大学创造性开始实施,经过60年的不断发展完善,高校辅导员队伍在实践中得以发展壮大。从2004年起中共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纲领性文件,为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高速平稳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同时,越来越多的高校对辅导员队伍建设非常重视,陆续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制度和措施,保障辅导员各项权益,为辅导员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但是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招生数量的不断增多,原先建立起来的专业化辅导员队伍已经不能满足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在工作中不能较为准确的把握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以至于工作不到位。随着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不断发展,各高校逐步形成了特定的工作机制和管理模式,建立了相应的学生辅导员选聘、管理、考核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学生辅导员队伍管理。职业的认同感直接决定着辅导员的工作状态,他们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同,但因考核效果很难立竿见影,容易导致心理失衡,影响工作情绪。这就需要学校及社会给予他们足够的理解、支持。

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德育工作的管理者和参与者,涉及到学生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工作任务重,琐碎的事情多,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据统计当前辅导员队伍年龄结构基本上以青年为主他们,正处于事业开始阶段,由于辅导员相对收入比较低,很容易产生变换职位的想法。这加剧了教师间的贫富分化,无疑对考虑辅导员工作的年轻教师带来更大挑战。随着辅导员工作年限的不断增加,尤其与从事一线教育岗位上的专职教师相比会产生一种莫名的失落感。近年来各个高校都加大了教改的力度,所以也有辅导员在此岗位上工作几年后转到教师岗或其他岗位,但事实上大部分的高校辅导员因高校面临着各种问题而不容易实现。

二、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建议

(一)做好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角色定位。

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对队伍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高校辅导员不仅承担着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素质教育、心理健康疏导、就业指导等。辅导员与学生接触的时间长,对于学生学习习惯、生活作风的养成有直接影响。辅导员是学生在高校成长过程中最直接的引导者,辅导员工作质量和效率影响着高校正常教学秩序的正常开展和校园文化的养成,辅导员也是高校校风学风建设的直接实施者,是塑造大学精神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力量。辅导员的使命决定了自身个性,职业素质和精神风貌都必须有明确标杆作用,在育人的工作中处处发挥示范作用。

(二)提高高校辅导员的综合素质。

高校辅导员具备良好的素质,合理的素质结构是履行其岗位职责,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因此,高校辅导员应具备如下素质:

1.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要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立健全丰富的理论储备,尤其对党的路线、各项方针、政策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要学以致用,要掌握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

2.具备综合过硬的业务能力。辅导员工作不仅需要本专业的知识储备,还应该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就业技能课等各种专业知识。应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辅导员工作还应敢于创新,勇于钻研,针对不同学生找到最佳的解决问题方法。

3.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高校辅导员要时刻注重个人良好品德修养,加强自身举止的文明修养,能够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具有良好的师德和团结协作精神。对学生予以引导和示范。

4.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体魄。辅导员与专职学科教师不同在于前者工作时间更长,面临的突发问题更多,这就要求辅导员不仅需要健康的身体,还应谨慎对待心理健康。通过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及社会活动,培养较强的社会责任心、进取心,养成与人为善的心态,培养较高的自信心和从容面对压力和挑战的勇气。

(三)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认同感需要加强。

高校辅导员队伍原则上属思政教师系列,但是工作内容跟工作方式与思政教师有着本质区别。因此在辅导员工作中存在诸多苦衷,长时间与学生相处,少了一份做教师的威严,同时在工作中忙忙碌碌,但是一学年总结下来没有提高;有的人认为辅导员工作华而不实,这些错误的印象对辅导员稳定性造成很大影响。高校要从思想上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要在实际工作中解决辅导员定位问题,要采取各项措施给高校辅导员“正名”,要明确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不能可有可无;其次高校主管领导要对辅导员队伍精心爱护和培养,在监督的同时进行鼓励,不能仅停留在使用而不可持续开发利用;再次落实有关考核、评优、晋升、科研、进修培训方面的优惠政策,不断完善的辅导员考核评价机制,要与一线教师的考核评价标准区分开来。另外,特别是学生、家长要了解更要理解辅导员工作中的困难,以实际行动支持辅导员工作,积极配合,为实现学生培养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重新梳理辅导员工作内容对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1.学生工作内容明确化。

高校辅导员工作复杂但是不容忽视,学生心理问题、学生就业问题、学生奖学金评优问题、学生社会实践问题、学生社团支部建设问题、学生宿管问题等等已经演变为一门门复杂精深的学问。大学要发展,要生存,就必须解决好这个问题,光靠辅导员一人一力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应当在高校内加强辅导员与各行政机构的配合,做到以点带面,建立互动联动机制,使学生工作切实落实到位。让高校的每个成员参与学生管理,包括学生自己,这才是正常的大学生活。将各部门划分清楚后,责任落实到位。只有这样辅导员的工作才能细化到每个点,工作起来才能有的放矢。

2.辅导员工作职责规范化。

辅导员的主要工作是从事学生的思想教育,实际上就是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指导者和教育者的角色。这需要辅导员有足够的专业功底和学生相通,有足够的耐心和学生沟通,有足够的时间和学生相处,有深厚的教育思想和学生融合。辅导员工作看似轻松,实质上需要各种专业知识的结合。

3.辅导员工作分配合理化。

学校应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和教师所学专业特点合理分配辅导员,尽量让辅导员的专业和所带学生保持一致,让辅导员和学生亦师亦友,引导学生成才成人。当辅导员任职达到一定年限时,应给予教学机会,通过课堂和学生进一步沟通,这是每位教师的必修课。教师依据个人实际情况可自由选择辅导员工作年限和工作时间段,年限越多者评职称或评选先进时予以加分奖励,并在任职期间享受辅导员工作津贴,鼓励教师边教书边育人,提高教师育人的水平,实现学校的和谐稳步发展。

三、结束语

新的历史时期要求高校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高校辅导员作为教书育人的一员,应转变观念,增强责任意识,明确目标,发挥引导作用,应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树立正确远大的目标和崇高的理想,帮助大学生及时处理成长道路上面临的诸多挑战。重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就是重视高校质量的建设,从而达到培养优秀人才的目的。通过采取有效的对策,提高辅导员素质,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迎接新形势下的各种严峻挑战,使辅导员工作适应时代的需要,取得更大的实效和突破。

参考文献:

[1]刘玉娟:《创新人才素质结构与高师课程改革》《中国高教研究》2001.5.

[2]吕健,王慧莹.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研究[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9.4.

[3]张晓生:《关于做好高校系辅导员工作的探讨》《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1.

[4]张端鸿.中美高校辅导员制度比较[J].思想理论教育,2005.3.

标签:;  ;  ;  

浅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