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应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数学教学应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石小林

(遂宁安居区中兴小学遂宁629000)

数学教学,尤其是义务教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需要是一切积极性的源泉,一个人对数学学习的情感,是他对需要能否被满足而引发的态度的体验。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只有贴近学生生活,让他们产生并感受到学好数学的重要性、必要性,需要才能成为一种社会性的情感。

一、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学生的数学成绩差,往往是从对数学的厌倦开始的。如果我们用为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所教授的内容,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进行探索,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就会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种亲切感和求知欲,进而创造性的获取知识。

如在教授“列方程解应用题”时,我把教室的书橱当成商店里的货架,上面摆放一些学生用品,并贴有标价,找两名有表演特长的学生,把例题内容用表演的形式呈现出来:一名学生拿10元钱到商店里买5本价钱相同的笔记本,售货用计算器合计了一下,找给这名学生2元看完这段声情并茂的表演之后,我这样引导学生:

(1)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说出刚才表演的案例;

(2)根据案例的内容编写一道应用题;

(3)找出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4)根据这些数量间的关系能列出几个等式?

由于在教学过程中我为学生提供了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探索数学的实际情景,所以他们的参与热情非常高,擅长表演的登台表演,会编题的编题,能列式的列式,思维变得异常活跃,最后他们列出以下等式:

5x+2=1010—5x=2

10—5x—2=0(10—2)/5=x

在此基础上,我又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找出思路最简洁的等式,以便化难为易。

二、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皆数学。

生活是数学的源头活水,教师在传授知识、分析问题、培养能力的过程中应努力开发现实生活中的数学资源,“让学生‘做’起数学,比知道数学事实更重要”。这里的“做”是让学生走向社会、走进五彩缤纷的生活,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皆有数学,逐步培养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提出数学问题、学习和理解数学的能力。

我在教授“乘法应用题和常见数量关系”一节的前一周,就启发学生把近几天给自己或家里买的东西做好如下记录:

1、每件物品多少钱,买了几件?同样的物品一共花了多少钱?

2、留意买东西时还遇到过哪些问题?

当要教授这部分内容时,我把准备好的统计表发给学生,让他们在同桌间讨论后,依照自己记录的材料填好如下表格:

一件物品花的钱(单价)买了几件一共花了多少钱(总价)

洗衣粉每袋3元2袋6元

精盐每袋1元3袋3元

铅笔每枝2角5枝1元

由于学生在前几天的实际生活中已经感知并操作了,并且留意去研究,所以在填表的过程中便较好地理解了“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并能结合实际说出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很多学生在买东西的过程中还体验到:买东西时要首先与卖主打招呼,说话要有礼貌,还学会怎样选购东西,怎样跟卖主砍价等。

三、让数学应用于生活,使学生体验到社会生活处处用数学。

组织学生开展“带上数学知识到生活中去”的活动,是数学应用于生活的最好体现,也是一项很有价值的实践。它不仅会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而且还能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而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所在,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

如麦收季节组织学生到麦场里测量、计算麦堆的体积、重量,使他们把自己掌握的“圆锥体”的知识派上用场;学习了统计的初步知识后,可以让学生分组去调查本村近5年的农业经济收入,制成条形统计图;让学生把自家近5年家庭建设方面的投入制成折线形统计图;把本村各类家电总数的百分比计算出来,制成扇形统计图;学习估算后,把学生带到果园,估算出果园的面积、种植棵数、每棵产量以及总产量,计算出每棵果树全年的经济收入等。并在数学活动课上展览、评比学生的调查作业,启发学生畅谈在调查活动中的体会。

这样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有意思——想参与——积极参与——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样一个情感历程,而且还较好地落实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

标签:;  ;  ;  

数学教学应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