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错位博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统治者,国家形象塑造
错位博弈论文文献综述
董丽慧[1](2019)在《博弈与错位:从慈禧肖像看晚清国家形象塑造》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以前,中国统治者肖像多为传统水墨纸本绘制。20世纪初的清末新政中,慈禧一改这样的传统,其肖像几乎全部由西洋油画或摄影照片为制作媒材,不止于此,慈禧还打破了中国统治者"御容"禁止逾出宫廷的千年传统,将其油画和照片送至海外公开展示。这批西洋媒材肖像制作的提议人、中间人、赞助人、艺术家等各方参与者间的博弈,以及这些肖像在国内外公开后,其展陈和传播语境与清政府预期的错位,共同促成了清季统治者形象首次进入现代国际语境的尝试。尽管这些肖像的赞助人仍旧延续了中国统治者接受外邦来朝的传统外交理念,但是在客观上,这确是一次由跨国女性团体共同促成的统治者肖像的现代转型。(本文来源于《文艺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陆强[2](2011)在《论中印边界博弈中苏联外交的“错位”》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发生的中印边界冲突和战争,不仅对中印关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也对地区的稳定与发展,乃至世界格局的重新分化组合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中印关系的恶化竟然波及中苏关系,中苏两国除了原有的分歧和矛盾之外,围绕着中印边界问题又产生了新的分歧,加剧了两国同盟破裂的进程。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中印边界战争的发生、发展及其结果不仅仅是源于历史遗留问题,同时也有中国、苏联和印度叁国相互博弈的因素,使这场战争不可避免地带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在中印边界问题从争端演变成危机乃至爆发战争的过程中,几乎也与中苏两国国家关系的恶化同步发生,并且二者相互影响、相互推动,其中缘由令人深思。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冰冻叁尺非一日之寒。因此,有必要分析苏联在中印边境冲突中偏离同是社会主义阵营的中国而偏袒印度的原因。本文主要从叁个部分进行了具体论述:第一部分具体讲述中印关系十年间的发展历程。讲述了中印关系的建立与发展、从友好转为敌对的过程,以及中印边界的历史和现状。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苏印关系的发展历程。首先从苏印关系的建立与发展着手,接着分别讲述两次中印边界冲突发生的缘由,然后讲述苏联在这两场冲突中所采取的中立的外交政策,而苏联的这种做法在中国看来无疑是一种严重的外交错位。第叁部分着重分析了中印边界冲突中苏联外交“错位”的深层次历史原因,分别从中苏矛盾的逐年加剧、中苏“叁和”路线之争、苏联想依靠印度扩大在第叁世界的影响、中苏边界纠纷和苏联依托印度南下印度洋五个大的方面具体分析中印边界冲突中那挥之不去的苏联因素。(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11-04-01)
沈恭赢[3](2009)在《杭帮客户经理的故事:错位与到位,并非少见的博弈》一文中研究指出春节长假过后,杭州的庆春路正是各公司、店家次第开张迎客,频发利市的日子,鞭炮声震耳欲聋此起彼伏,商家促销让利一波接着一波。踩着满地爆竹的红屑,牛年的正月十五,可可一行来到了计划造访的最后一家客户,近邻的XX百货。(本文来源于《金融管理与研究》期刊2009年02期)
杨浩威,何建敏,李国良[4](2008)在《基于错位博弈的企业隐性知识流作用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隐性知识具有运动形态弥散性和存在形式多样性的特质,在此基础上,通过一个隐显性知识的联系机制,考察了两家企业的知识流最优反应策略性质等。结果表明,企业间的知识流总会存在供需缺口,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重视培育企业的隐性知识流管理能力甚至比引进知识本身更为重要。(本文来源于《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期刊2008年05期)
林景新[5](2007)在《娃哈哈:错位博弈》一文中研究指出邱吉尔曾经说过,"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利益。"面对眼下正来势汹汹的达能,回想达能与娃哈哈十年合作之路,宗庆后是否对邱吉尔的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本文来源于《中国经济信息》期刊2007年11期)
江绍[6](2006)在《一场主体错位的“红包博弈”》一文中研究指出王陆军将10年来医院拒收红包的经历总结为“院长和医生的一场磨合”,这份主动承担责任的勇气令人敬佩,但原本是监管体制与人性私欲的博弈,被弱化为院长与医生间的个人龃龉,主体角色已经“跑偏”。其结果,除了身陷质疑声浪难以自拔外,更令人担忧的是“无红包医院”的发(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报》期刊2006-08-17)
[7](2006)在《博弈者的错位战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入选理由:在一个没有行业标准、没有垄断的时代,就是一个黑马辈出的时代。一个品牌的诞生,意味着一个强势垄断的即将成型。2005年,11月18日,统一润滑油再一次出现在央视招标会的现场——一个让它起飞的地方。2006年,统一润滑油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的广告投(本文来源于《经营者(财经人物版)》期刊2006年01期)
毕军成,王明[8](2005)在《供水企业投资谈判中的博弈错位》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供水企业改制要在政府的政策规定指导下,按照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和市场竞争机制选择合格的投资者,以保证城市供水事业的健康发展,保证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水利科技》期刊2005年03期)
陈宏平[9](2003)在《管制错位背后的逐利博弈及管制结构再均衡》一文中研究指出管制错位使原本均衡的利益分配机制失去平衡。校正管制错位使管制结构重归均衡的过程是各个利益主体有关利益重新分配的博弈过程,各利益主体维护自身利益的行为将使这一过程复杂化,并引发较大社会成本。及时调整管制政策以适应新的市场结构,缩短管制结构再均衡的时间,将减少因管制错位带来的社会福利损失。(本文来源于《当代财经》期刊2003年11期)
张军[10](2003)在《供水企业投资谈判中的博弈错位》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供水企业改制要在政府的政策规定指导下,按照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和市场竞争机制选择合格的投资者,以保证城市供水事业的健康发展,保证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根据国家有关推进公用行业市场化改革的政策,全面开放城市供水事业的投资限制,鼓励各种经(本文来源于《中国建设报》期刊2003-05-09)
错位博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发生的中印边界冲突和战争,不仅对中印关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也对地区的稳定与发展,乃至世界格局的重新分化组合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中印关系的恶化竟然波及中苏关系,中苏两国除了原有的分歧和矛盾之外,围绕着中印边界问题又产生了新的分歧,加剧了两国同盟破裂的进程。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中印边界战争的发生、发展及其结果不仅仅是源于历史遗留问题,同时也有中国、苏联和印度叁国相互博弈的因素,使这场战争不可避免地带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在中印边界问题从争端演变成危机乃至爆发战争的过程中,几乎也与中苏两国国家关系的恶化同步发生,并且二者相互影响、相互推动,其中缘由令人深思。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冰冻叁尺非一日之寒。因此,有必要分析苏联在中印边境冲突中偏离同是社会主义阵营的中国而偏袒印度的原因。本文主要从叁个部分进行了具体论述:第一部分具体讲述中印关系十年间的发展历程。讲述了中印关系的建立与发展、从友好转为敌对的过程,以及中印边界的历史和现状。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苏印关系的发展历程。首先从苏印关系的建立与发展着手,接着分别讲述两次中印边界冲突发生的缘由,然后讲述苏联在这两场冲突中所采取的中立的外交政策,而苏联的这种做法在中国看来无疑是一种严重的外交错位。第叁部分着重分析了中印边界冲突中苏联外交“错位”的深层次历史原因,分别从中苏矛盾的逐年加剧、中苏“叁和”路线之争、苏联想依靠印度扩大在第叁世界的影响、中苏边界纠纷和苏联依托印度南下印度洋五个大的方面具体分析中印边界冲突中那挥之不去的苏联因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错位博弈论文参考文献
[1].董丽慧.博弈与错位:从慈禧肖像看晚清国家形象塑造[J].文艺研究.2019
[2].陆强.论中印边界博弈中苏联外交的“错位”[D].曲阜师范大学.2011
[3].沈恭赢.杭帮客户经理的故事:错位与到位,并非少见的博弈[J].金融管理与研究.2009
[4].杨浩威,何建敏,李国良.基于错位博弈的企业隐性知识流作用机制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
[5].林景新.娃哈哈:错位博弈[J].中国经济信息.2007
[6].江绍.一场主体错位的“红包博弈”[N].中国医药报.2006
[7]..博弈者的错位战略[J].经营者(财经人物版).2006
[8].毕军成,王明.供水企业投资谈判中的博弈错位[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5
[9].陈宏平.管制错位背后的逐利博弈及管制结构再均衡[J].当代财经.2003
[10].张军.供水企业投资谈判中的博弈错位[N].中国建设报.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