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微积分论文-任孝有,任雅群

高中微积分论文-任孝有,任雅群

导读:本文包含了高中微积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微积分,图像面积,物理方程

高中微积分论文文献综述

任孝有,任雅群[1](2019)在《微积分思想在高中物理中的典型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微积分思想是现代物理学中的重要思想,它将复杂变化的物理过程转化为定量可解,对学生物理思维和数学思维的提升十分有益.本文结合高中物理中的典型习题,实际说明了如何运用微积分思想解决物理问题.(本文来源于《物理通报》期刊2019年S2期)

陈土树[2](2019)在《高中数学阅读“五步曲”的实践与体会——以《微积分基本定理》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高中阶段数学阅读的培养,它不仅对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和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升学成绩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会遇到很大的困难,尤其是在处理数学问题时。高中数学教学中有必要引入"阅读五步曲",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文本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审题能力,帮助提升数学学习的效率以及解题能力。(本文来源于《高考》期刊2019年28期)

王娟[3](2019)在《不回避 不惧怕——高中物理关于微积分的教与学》一文中研究指出人教版现行物理教材对微积分的思想非常重视,高中数学教材也新增了有关微积分的初步知识,在相应地区高考的考纲中还明确地将极限和导数作为考试的内容之一,利用微积分知识处理物理问题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但实际上微积分知识在高中物理的各个环节中一直处于被回避的状态,这也导致了学生严重的惧怕心理.结合教与学现状的分析这里提出了一些易于操作的具体策略和实例供大家参考.(本文来源于《数理化解题研究》期刊2019年24期)

李建丽[4](2019)在《微积分思想在高中物理学科的逐步渗透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2019年全国I卷第21题利用物体加速度和弹簧压缩量之间关系的图象,要求学生结合图象和万有引力定律、牛顿定律、胡克定律、动能定理等综合分析判断.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是,对象所受合力是变力,运动形式既不是匀速直线运动也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而是加速度随位移线性变化的特殊变速运动,所以变力功的计算在本题中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如何借助图象的面积(定积分量)去解决题目提出的问题,对学生微积分思想有很高的要求.洞见历年高考对图象(如本题的a-x图象)模型处理的考查,给我们的教学释放了这样的信号——对运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这个关键能力的考查,图象便是一个很好的载体.课本未出现过、而物理量关系又存在的这类图象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灵活处理问题的迁移能力.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本文来源于《中学物理》期刊2019年15期)

陈琛[5](2019)在《中日两国高中数学教科书中微积分内容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积分是高中数学的重要教学内容。在中国高中数学教科书中,微积分内容的编排却经历了几进几出。相比而言,日本高中数学教科书中的微积分内容从二战以后就一直存在且不断完善,因而其微积分内容的编排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所以,比较中日两国高中数学教科书中的微积分内容,不仅有助于我国教科书使用者挖掘自身的独特优势,也有助于我国教科书编写者博采众长以修订更为完善的版本。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定性与定量分析法,选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数学B版教科书(选修2-2)与新兴启林馆出版的高中数学教科书(数学II与数学III),探讨中日教科书微积分内容的编写异同。具体而言,本研究从两国课程标准、内容设置(章节设置与栏目设置)、核心概念呈现(定义方式与引入方式)、例题与习题难度等四个方面对中日两国高中数学教科书中的微积分内容进行了比较。与以往研究相比,本研究从质性与量性两个角度较为完整地揭示了中日两国高中数学教科书中微积分内容的编写特色。本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1)在课程标准方面,《要领》体现了对数学自主活动的重视,并且加深了对微积分深度与广度学习的要求,而《标准》则强调微积分的实际应用,体现出对数学文化价值与数学理性精神的培养要求;(2)在内容设置方面,启林馆版教科书增加了不定积分内容。在栏目设置上,人教B版教科书的特色栏目为“思考与讨论”、“计算机上的练习”、“本章小节”等栏目,而启林馆版教科书则为“数学探访”栏目;(3)在核心概念呈现方面,人教B版使用了联系生活的例子,而启林馆版(数学III)教科书在微积分内容学习前增加了极限的学习;(4)在例习题难度方面,人教B版教科书与启林馆版教科书的差别表现在前者更注重对题目背景难度的设置,而后者更注重对题目运算难度的设置。提出如下建议:本研究对未来我国高中数学教科书微积分内容的编写,可以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前提下,借鉴其他国际教科书的编写长处,从而形成一套更为合理的教科书编写思路。(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19-05-16)

黄明友[6](2019)在《高中微积分教学现状分析及其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积分是17世纪自然科学叁大发明之一(恩格斯),它的创立在物理、化学等多学科的发展都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充分体现了数学是基础科学,不断推动着世界的进步和发展。微积分作为高中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蕴含着十分丰富的理论知识以及数学文化,同时也具有至关重要的教育意义与教育价值,可以起到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文化素养、丰富学生知识储备体系的重要作用。实施课程改革政策以来,教育部门制定了诸多针对性强、效果好的改革措施,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均得到了妥善处理。但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已经在教师、学生的心中留下深深烙印,形成一种固化思维,再加上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不够深入、全面,导致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产生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本文在严格遵循《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相关要求与规范的基础之上,选取高二学生以及数学老师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并利用调查法、访谈法等一系列方式,对高中微积分的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对学生的调查通过以下四个维度入手:对高中阶段微积分知识内容的认识、对高中微积分知识的学习态度、对微积分课堂中教学的看法、对学习了微积分收获的认识;对教师调查通过以下四个维度入手:对微积分知识内容的态度和认识、对《标准》和课程设置的态度、对微积分课堂教学策略的选择、对学生数学思想和能力的培养。以及对部分师生进行访谈,得出以下的结论: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成绩的提升,忽视了微积分教学中数学思想的养成和数学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微积分教学部分没有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只注重自身的微积分的解题能力提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未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授课内容枯燥难懂,学生积极性低。学生认为微积分内容不易理解,微积分课堂上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固化,以练习与讲授为主要授课内容,未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同微积分课程进行深度融合。本文对调查访谈结果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剖析,结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与规范,将建构主义理论、认知发展理论等一系列内容作为科学指导,并借鉴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从而提出一系列合理化建议对微积分教学进行指导。(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期刊2019-04-20)

史娇[7](2019)在《基于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下微积分内容探究及教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3年,教育部启动了普通高中课程修订工作,本次修订深入总结21世纪以来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宝贵经验,充分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笔者认为,有必要把它与2011版做对比分析,从而深刻地落实贯彻其要求。因此,本文的研究方向是基于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下微积分内容探究及教学研究。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背景之下,详细论述了微积分引入高中数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给出研究高中微积分教学的重要意义,即在理论上对先前知识加以补充,在实践上为教师提供些许帮助,也为下一步的教育改革提供经验。第二部分,概括总结了前人对微积分相关知识及各国微积分内容设置,发现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高中微积分的教学及其理论基础相对来说已趋于成熟,但其对于高中生的教育价值仍旧在探索之中。虽然教师对于高中阶段引入微积分的教学内容大致比较认可,但是如何引入、怎么讲授等问题都值得商榷,已有研究成果的指导意义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第叁部分,对2017版课标理念下高中微积分教学设计进行理论分析。首先阐述其对微积分教学的新要求,即地方应重点关注本地区高中数学程实施的整体推进,突出重点;学校应当完善规章制度,增加教育投入,适当开发校本课程;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随之又把它与旧课标做了详细的对比分析,明确相异之处,最后介绍了微积分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第四部分,对2017版课标理念下高中数学教材“微积分”教学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主要调查方法为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经过细致的的分析之后,得出四条结论,即教材内容安排有一定的不合理性;教师和学生对重难点的把握有所偏差;教授过程中应注意渗透数学史、数学文化及其它学科的知识;注意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评价也应多元化。第五部分,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对调查问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策略。即合理运用教材;认真研读课标,把握重难点;明确初等数学与微积分的关系;渗透其它学科知识,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第六部分,列出两个教学案例,导数的几何意义选自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2第一章第叁节,教材用逼近方法将割线在某点趋于的确定位置的直线定义为曲线的切线,此种方法反映了切线的本质。教师可以运用几何画板等数学软件制作动图使课堂更丰富;函数的平均变化率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数学实验教科书选修2-2(B版)第一章第一节,导数概念是微积分的核心概念之一,而平均变化率又是导数的基础。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的是从生活中的具体情境出发,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发的构建平均变化率的概念,从而进一步理解“以直代曲”、逼近等数学思想方法。第七部分,在纵观全文的基础之上总结了本文在研究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同时指出了不足,提出了笔者未来走上教师岗位的计划与希冀。(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4-17)

张海江[8](2019)在《高中微积分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合理性渗透数学文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数学素养,确保能真正落实人才培养目标.本文简要分析了高中微积分教学中的数学思想,并对微积分中数学文化应用对策予以讨论,仅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数学学习与研究》期刊2019年07期)

蔡海文[9](2019)在《大学微积分理论与思想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发现很多内容与高等微积分知识存在紧密的关系,所以在解决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将大学微积分理论与思想,应用在高中数学之中。对此,笔者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以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洛必达法则为切入点,探究大学微积分理论与思想,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方式。通过本文的分析,其目的是为广大学生提供参考,引导其认识到大学微积分、高中数学之间的关系,从而降低解题的难度。(本文来源于《高考》期刊2019年06期)

安文彤[10](2018)在《微积分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渗透》一文中研究指出微积分在物理学习中应用广泛,能解决物理学习中的许多问题,比如建立物理概念、描述物理规律以及求解物理题等。本文结合实例就微积分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应用作些初步探讨,以求抛砖引玉。(本文来源于《高考》期刊2018年36期)

高中微积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高中阶段数学阅读的培养,它不仅对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和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升学成绩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会遇到很大的困难,尤其是在处理数学问题时。高中数学教学中有必要引入"阅读五步曲",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文本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审题能力,帮助提升数学学习的效率以及解题能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中微积分论文参考文献

[1].任孝有,任雅群.微积分思想在高中物理中的典型应用[J].物理通报.2019

[2].陈土树.高中数学阅读“五步曲”的实践与体会——以《微积分基本定理》为例[J].高考.2019

[3].王娟.不回避不惧怕——高中物理关于微积分的教与学[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

[4].李建丽.微积分思想在高中物理学科的逐步渗透实践[J].中学物理.2019

[5].陈琛.中日两国高中数学教科书中微积分内容的比较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

[6].黄明友.高中微积分教学现状分析及其对策研究[D].延边大学.2019

[7].史娇.基于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下微积分内容探究及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8].张海江.高中微积分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的初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

[9].蔡海文.大学微积分理论与思想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J].高考.2019

[10].安文彤.微积分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渗透[J].高考.2018

标签:;  ;  ;  

高中微积分论文-任孝有,任雅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