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贵德段论文-吴环环

黄河贵德段论文-吴环环

导读:本文包含了黄河贵德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共和盆地,贵德盆地,河流阶地,青藏高原

黄河贵德段论文文献综述

吴环环[1](2017)在《黄河共和—贵德段河流阶地演化及其构造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区位于青海省东北部,黄河上游,且属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重要的组成单元,其构造演化历史一直是地学界研究的前沿课题。晚新生代以来,该区构造隆升活动强烈,黄河河谷不断下切,造成了区内典型的河流阶地地貌景观。本文通过研究黄河共和-贵德段河流阶地的性质、海拔、拔河、沉积特征及时代等,揭示了青藏高原东北缘第四纪以来构造隆升速率及幅度,并探讨了青藏高原东北缘隆升模式。取得认识及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电子自旋共振测年方法测得黄河共和-贵德段阶地T3~T9的形成时代分别为:0.134、0.176、0.228.1、0.41、0.82、0.93、1.32 MaB.P.,T11~T20 阶地的形成时代分别为 1.71、1.75、1.88、1.94,2.01、2.12、2.23、2.31、2.36、2.47 MaB.P.。说明共和-贵德河流阶地主要形成于早更新世早期以来。2)通过将本文河流阶地发育特征与气候成因阶地特征对比,并结合冰期与间冰期的深海氧同位素曲线及黄土古土壤序列综合分析共和-贵德河流阶地的成因,认为共和-贵德段河流阶地的形成整体受控于构造隆升作用,受气候影响较弱。其中T19、T18、T16、T14、T13、T6、T5、T3阶地形成于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河流水流量相对较大,河流下切作用相对较强,阶地形成主要受构造运动控制,同时伴随一定的气候影响;T20、T17、T15、T11、T9、T8、T7、T4均形成于寒冷干燥的气候环境,河流水流量较小,河流下切作用较弱,以沉积作用为主,阶地形成受气候影响很小,几乎受构造运动控制;T12形成于气候环境由温暖湿润向寒冷干燥转变的过渡时期,此时河流水流量发生明显的减少,水流的下切作用也明显在减弱,阶地形成主要受构造运动控制,同时伴随微弱的气候影响。3)通过综合分析共和-贵德河流阶地沉积下切过程,探讨了青藏高原东北缘第四纪以来隆升过程。认为青藏高原东北缘2.47Ma以来以阶段性隆升的模式隆升至现今高度,总隆升量为647m,平均隆升速率为0.26mm/a,其中2.47~1.71 Ma期间,隆升速率.约为0.51mm/a;1.71~0.41 Ma期间,构造隆升活动减缓,速率下降至约0.09mm/a;而0.41Ma之后隆升乂开始加速至0.35mm/a。4)通过将共和-贵德第四纪以来隆升量与祁连山前第四纪隆升量结合对比分析,认为青藏高原东北缘祁连山地区在中新世中期之前海拔较低(小于2000m),中新世中晚期至上新世隆升了 1000多米,第四纪以来乂以阶段性隆升的模式隆升了 600多米。(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科学院》期刊2017-05-01)

王丽蕊[2](2013)在《黄河贵德段湿地旅游资源特质保护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湿地(Wetlands)是地球上具有多种独特功能、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也常常是人类文明聚居繁衍的场所之一。本文通过对黄河贵德段湿地旅游资源的调查分析,运用美学和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对湿地旅游资源特质进行分析。我们既要积极维护湿地的自然环境与生态格局,又要尊重湿地传统的历史人文特征,并提出了黄河贵德段湿地旅游资源特质保护对策。(本文来源于《中国集体经济》期刊2013年24期)

苗琦,李丽松,钱方,赵志中[3](2012)在《青海黄河贵德段河流阶地及新构造运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贵德盆地作为青藏高原东北部的一个构造地貌单元,盆地中河流阶地发育,但是阶地的形成时代仍存在很大争议.选择阶地作为研究对象,并从龙羊峡至松坝峡共采集阶地样品10个,进行ESR测年,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建立了T0—T4阶地的海拔、河拔高度序列,分析了贵德盆地新构造运动规律具有间歇性、差异性、不对称性特征.(本文来源于《地质与资源》期刊2012年05期)

苗琦,钱方,赵志中,刘晓刚[4](2012)在《黄河贵德段河流阶地及演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贵德盆地作为青藏高原东北部的一个构造地貌单元,处于黄河上游中段,盆地中河流阶地发育,但是阶地的形成时代仍存在很大争议。选择贵德盆地黄河阶地作为研究对象,并从龙羊峡至松坝峡共采集阶地ESR测年样品10个,进行了年代测试,结果表明贵德盆地新构造运动具有间歇性、差异性特征。笔者还并分析了黄河贵德段演变特征。(本文来源于《地质调查与研究》期刊2012年01期)

苗琦,郭元,钱方,赵志中[5](2012)在《黄河贵德段河流阶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河流阶地形成的年代代表本区黄河大致形成的时间,黄河下切幅度和历史对本区高原的隆升过程和特征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贵德盆地在黄河上游盆地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关于黄河在贵德盆地出现的年代有许多争议,因此,研究黄河贵德段河流阶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下半月)》期刊2012年01期)

王文超[6](2011)在《黄河贵德段被农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王文超) 近日,农业部公布了第四批60处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名单,贵德县申报的“黄河贵德段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榜上有名。 黄河贵德段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总面积为1149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为63(本文来源于《海南报》期刊2011-03-26)

苗琦[7](2009)在《黄河贵德段河流阶地及演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贵德盆地作为青藏高原东北部的一个构造地貌单元,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使之成为揭示青藏高原隆升与环境变化理想地区之一。在新生代构造研究中,河流地貌研究是比较传统也是比较成熟的技术手段之一。河流阶地的年代代表黄河在本区大致出现的年代,黄河的下切历史和幅度可以较好地指示本区高原的隆升过程和特征。贵德盆地在这些盆地中具有代表性,关于黄河在该区出现的年代有许多争论,因此,研究黄河贵德段河流阶地及演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黄河贵德段河流阶地测年研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黄河贵德段演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将黄河贵德段演变分为:早期阶段、中期阶段及晚期阶段。黄河贵德段的隆升具有间歇性、差异性、不对称性为特征。黄河贵德段的隆升速率具有阶段性、非匀速性为特征。贵德盆地在全新世以来处于相对下沉状态,辫状水系的发育,也进一步证明了贵德盆地处于相对下沉状态。大约1.8MaB.P贵德盆地结束河湖沉积。青藏高原隆升使黄河向上游溯源侵蚀,切穿松巴峡而到达贵德盆地,自那以来黄河累计下切900米,形成9级阶地,并对部分阶地年龄进行测定。(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科学院》期刊2009-06-30)

龙腾文[8](2009)在《黄河贵德段高漫滩沉积与洪水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贵德盆地是黄河流域上游一个典型盆地。通过河漫滩沉积物来恢复该区古洪水的历史不仅对了解黄河上游洪水与水文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理论价值,也能为现代防灾减灾和水利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依据。基于野外地貌和沉积物调查,选择了贵德县河阴镇附近黄河段高漫滩上的GD1、GD2剖面进行研究,系统高分辨率采集了(2cm间距)漫滩相沉积样品共计220个。对这些样品进行了粒度、CaCO_3含量等多项环境代用指标的实验测试,据此划分了沉积层所表征的洪水阶段,以期重建该区近300年来的古洪水历史。主要获得了如下认识:(1)划分了19个洪水阶段。贵德段黄河高漫滩上的GD1、GD2剖面厚度分别为2.30m、2.10m,均为近代洪水沉积层,分别划分为19个沉积阶段,指示了19次大小不同的洪水。GD1剖面粒度组成以粗粉砂和极细砂为主,其中粗粉砂含量最高,平均含量为43.68%。其次为极细砂,平均含量为17.33%。再次为粘粒,平均含量为12.37%。GD2剖面粒度组成也以粗粉砂和极细砂为主,其中粗粉砂含量最高,平均含量为41.50%。其次为极细砂,平均含量为20.12%。再次为粘粒,平均含量为11.62%。(2)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了河漫滩加积粒度模型:假定河流在短时间尺度上没有较明显的侧向迁移和坡降变化,洪水的侵蚀能力在高处较弱,且沉积平整。当每次洪水的规模大小类似(相同)时,可以建立起一个理想的粒度变化序列。然后将实测粒度序列与理想粒度序列对比,其差值就可以判断不同阶段的洪水动力的相对大小差异。(3)GD1和GD2各分层的粒度组成特征随深度而具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可以用于判别其所代表的洪水深度和规模的相对大小。采用河漫滩加积粒度模型对剖面的粒度变化特征加以分析,可以确定GD1剖面19个阶段洪水深度和规模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第19阶段>第7阶段>第8阶段>第9阶段>第12阶段>第18阶段>第6阶段>第5阶段>第17阶段>第13阶段>第2阶段>第3阶段>第11阶段>第1阶段>第10阶段>第15阶段>第16阶段>第14阶段>第4阶段。GD2剖面的19个阶段也存在着类似的洪水规模的交替变化。(4)探讨了CaCO_3含量和粒度特征之间的统计关系。研究剖面中的细粒层中CaCO_3含量较高,相对粗粒层中CaCO_3含量较低,显示CaCO_3含量与粒度粗细具有良好负相关关系,这表明研究区沉积物中的方解石主要富集在较细粒的沉积物中。提出了CaCO_3含量也可以作为分析洪水阶段和动力的一种较为可靠的指标,但是如何有效地利用CaCO_3含量这一指标来确定洪水规模则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实验才能得到方法上的完善。(5)估算了高漫滩开始形成的年代。利用文献中对黄河上游段洪水发生周期的分析,在假定贵德段高漫滩沉积的发生动力变化主要是30a准周期洪水的基础上,初步判定贵德段高漫滩的开始形成年代约为330a B.P.。而更可靠的年代学框架的建立需要进一步的~(14)C测试或释光测年法等来确定。(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09-05-01)

黄河贵德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湿地(Wetlands)是地球上具有多种独特功能、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也常常是人类文明聚居繁衍的场所之一。本文通过对黄河贵德段湿地旅游资源的调查分析,运用美学和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对湿地旅游资源特质进行分析。我们既要积极维护湿地的自然环境与生态格局,又要尊重湿地传统的历史人文特征,并提出了黄河贵德段湿地旅游资源特质保护对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黄河贵德段论文参考文献

[1].吴环环.黄河共和—贵德段河流阶地演化及其构造意义[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7

[2].王丽蕊.黄河贵德段湿地旅游资源特质保护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3

[3].苗琦,李丽松,钱方,赵志中.青海黄河贵德段河流阶地及新构造运动研究[J].地质与资源.2012

[4].苗琦,钱方,赵志中,刘晓刚.黄河贵德段河流阶地及演变研究[J].地质调查与研究.2012

[5].苗琦,郭元,钱方,赵志中.黄河贵德段河流阶地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2

[6].王文超.黄河贵德段被农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N].海南报.2011

[7].苗琦.黄河贵德段河流阶地及演变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9

[8].龙腾文.黄河贵德段高漫滩沉积与洪水变化[D].陕西师范大学.2009

标签:;  ;  ;  ;  

黄河贵德段论文-吴环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